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胶囊剂及制备工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药物组合物的一种新的药物剂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或缓解糖尿病等症状,以及从病因上治疗因糖尿病引起高血糖症状,机体防御机能减弱,及糖尿病的血管神经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的胶囊制剂。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生产所说的固体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之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在40岁以上人群中达40‰。感染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已被公认是造成糖尿病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真菌感染,败血症亦不少见。因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防御功能较正常人有所减弱,故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患者为高,感染程度比较严重;感染又可导致病人糖尿病病情加重,处理时比较棘手。糖尿病合并感染使隐性患者症状外显,严重的可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危象。因此,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就显得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无论是化学药物还是天然药物,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又可以有效地控制或缓解症状,用于治疗和缓解糖尿病的复合型药物组合物的新的剂型。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复合型药物组合物的新的剂型,新剂型具备崩解迅速,人体利用率高,服用方便等特点。其中许多中药均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人参、黄芪、枸杞子、五味子、五倍子、丹参、天花粉等均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达到降糖的效果。消渴平胶囊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养血和中之功效。消渴平胶囊为纯中药制剂,在使用上避免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及对人体的过敏反应、毒副作用等。消渴平胶囊处方中“天冬”在《本经》中就有“利小便,消渴”的记载;“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之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天花粉能生津止渴;《纲目》中曾记载“五倍子”有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的功效等;“知母”可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本经》中对知母记有“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可影响糖代谢,促进肝糖元异生,加快肝糖元分解,在对兔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其提取物能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另外通过试验证明处方中的“人参”对小鼠的四氧嘧啶糖尿病有效果,能增强组织呼吸、促进糖类酵解、提高能量代谢。对人参的临床报道考察结果表明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50毫克%,停药后仍可维持2周以上。中度糖尿病人服用人参后,全状况有所改善,如消渴、虚弱等症状消失。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上几味中药配伍制成的消渴平胶囊,更有效的发挥降糖、消渴、养血和中的功效。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感染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治疗棘手,必须提高对糖尿病易感因素的认识。因此,选择合理的抗感染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关键。而中医药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组合物是人参、黄芪、枸杞子、五味子、五倍子、丹参、天花粉等均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达到降糖的效果。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之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天花粉能生津止渴;《纲目》中曾记载“五倍子”有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的功效等;“知母”可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本经》中对知母记有“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可影响糖代谢,促进肝糖元异生,加快肝糖元分解,能改善机体对糖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先实施方案,其中所说的药物组合中各药物成分占总重量的比例分别为:人参1-2%、黄连1-2%、天花粉26-27%、天冬2-3%、黄芪26-27%、丹参8-9%、枸杞子6-7%、沙苑子8-9%、葛根8-9%、知母5-6%、五倍子2-3%、五味子2-3%。
发明的具体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药物组合物的新的药用剂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或缓解糖尿病等症状,以及从病因上治疗因糖尿病引起高血糖症状,机体防御机能减弱,及糖尿病的血管神经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生产所说的固体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选用了人参等十二味纯天然药物,经提取加工而成的,天然中草药具有药物作用温和、调理功能强和毒副作用低的优点,由天然药物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其总体治疗效果更为稳定和持久。
相对于单位剂量药物组合物的总重量,其中各组成成份的百分含量分别为:人参1-2%、黄连1-2%、天花粉26-27%、天冬2-3%、黄芪26-27%、丹参8-9%、枸杞子6-7%、沙苑子8-9%、葛根8-9%、知母5-6%、五倍子2-3%、五味子2-3%。
就用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天然药物而言,人参、黄芪、枸杞子、五味子、五倍子、丹参、天花粉等均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达到降糖的效果。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之功效。五倍子有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的功效等;知母可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可影响糖代谢,促进肝糖元异生,加快肝糖元分解,在对兔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其提取物能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
一种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其由下列原料药物制成:单位:克:人参15黄连15天花粉375天冬37.5黄芪375丹参112.5枸杞子90沙苑子112.5葛根112.5知母75五倍子37.5五味子37.5
其制作工艺为:以上十二味,人参、黄连粉碎成细粉,剩余天花粉与黄芪、天冬、枸杞子、沙苑子加10倍量的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次3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静止,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28(50℃)。其余丹参等五味粉碎成细粉,用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时间为3、2、2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后与上述浓缩液合并,浓缩成膏至相对密度为1.33-1.35(5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在与天花粉、人参、黄连的细粉混合均匀,装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
实施例1:水煎部分工艺
处方中的黄芪、天冬、枸杞子、沙苑子、天花粉1/2量五味药材为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次30分钟。原工艺中无加水量,为了确定全理的加水量,我们以出膏率为指标,考察了煎煮的加水量,见表1。
表1水煮工艺加水量考察表
药材量 10倍量水 8倍量水 6倍量水 4倍量水 8700 2553 2548 2337 2014 8700 2557 2543 2340 2020 8700 2549 2540 2344 2023 平均出膏率 31.80% 31.69% 29.16% 25.1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0倍量与8倍量的加水量的出膏率相差不多,而6倍量和4倍量出膏率较低,所以水煮工艺以加水8倍量为宜。
实施例2:醇提工艺
处方中丹参、葛根、知母、五倍子、五味子是用60%乙醇提取。为了考察其它工艺参数,把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选三个水评,见下表2
表2乙醇提取部分因素水评表
因素 水平 A 加醇量 B 提取时间 C 提取次数 D 空白 1 8倍 3小时 3 2 6倍 2小时 2 3 4倍 1小时 1
采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以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试验前测得葛根药材中葛根素的含量为2.7%。
具体试验方法为:取葛根112.5g、知母75g、五倍子37.5g共9份,以表2中所列的因素水平,以L9(34)正交试验条件用60%乙醇提取,回收乙醇,与对应量的水提浓缩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与生药细粉混合均匀,精密称取,按照葛根素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3正交试验L9(34)结果表
列号 加水量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 空白 葛根素含量 (mg/粒)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1 1 1 2 2 2 3 3 3 4.43 4.37 3.90 0.1767 1 2 3 1 2 3 1 2 3 4.49 4.38 3.83 0.22 1 2 3 2 3 1 3 1 2 4.58 4.42 3.70 0.2933 1 2 3 3 1 2 2 3 1 4.45 4.21 4.04 0.1367 1.75 1.58 1.10 1.54 1.40 1.43 1.20 1.40 1.30 G=12.7 CT=17.92 S=Q/3-CT Q=K12+K22+K32
表4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 A B C 误差 SA=18.78 SB=116.41 SC=346.99 SD=3.41 2 2 2 2 9.39 58.20 173.49 1.70 5.51 34.17 101.86 1 <0.05 <0.01
查F表,F0.01(2,2)=99,F0.05(2,2)=19,F0.1(2,2)=9
结果分析:因素A中K1与K2相差无几;因素B中K1略大于K2;因素C中K1最大,且与K2、K3差别较大。为节约时间和能源,我们选择加水量为药材量的6倍,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2小时。
浓缩与干燥:
水煎煮液与醇提液合并,浓缩成膏,真空干燥。本过程属于常规操作,没有复杂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