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及其液流方式.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4922823
  • 上传时间:2018-11-29
  • 格式:PDF
  • 页数:25
  • 大小:1.1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02861.1

    申请日:

    2012.04.10

    公开号:

    CN103361668A

    公开日:

    2013.10.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C25B1/04; C25B5/00; C01B3/02

    主分类号:

    C25B1/04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王为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新园村21号楼17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代理人:

    黄宇燕;陈鸿荫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及其液流方式,应用于铝合金和-水制氢储氢体系,包括两个液流配置室(1、2)、配液器(9)、泵液腔5、液流泵7和电极室组(3),电极室组(3)包括彼此互相分隔、其电极相互间以电串联或者电并联连接在一起的电极室(34);各电极室(34)通过出液管(348)与液流配置室(1、2)相通;液流配置室(1、2)的输液管(11、21)分别与泵液腔(5)相通;液流泵(7)通过汲液管(71)与泵液腔(5)相连通,液流泵(7)的送液管(72)与位于电极室组(3)上部的配液器(9)相通;配液器(9)通过各进液管(91)与位于其下方的各电极室(34)相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制氢/储氢装置中沉淀物清除、各电极室液流间短路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应用于铝合金-水制氢储氢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液流配置室(1、2)、配液器(9)、泵液腔(5)、液流泵(7)和电极室组(3),该电极室组(3)包括彼此互相分隔、各室电极相互以电串联或者电并联方式连接的电极室(34);
    所述各电极室(34)通过各自的出液管(348)分别与该电极室组(3)下方、对称设置的所述液流配置室(1、2)相通;该液流配置室(1、2)由其各自的输液管(11、21)分别与所述泵液腔(5)相通;所述液流泵(7)通过汲液管(71)与泵液腔(5)相连通,所述液流泵(7)的送液管(72)与位于所述电极室组(3)上部的配液器(9)相通;该配液器(9)通过各进液管(91)同位于其下方的各电极室(34)相通; 
    使用时,分别调节与所述液流配置室(1、2)相连接的所述出液管(348)的出液管开关,控制所述电极室组(3)的电解液交替流入所述两液流配置室之一,电解液在该液流配置室(1或2)、泵液腔(5)、配液器(9)和电极室组(3)之间循环,而另一液流配置室(2或1)则于处于电解液静置、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是完全对称的结构;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分别设置有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用于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加热/冷却管(14、2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的下部分别设置带有开关(151、251)的沉淀物排出管(15、25),在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壳体底部、设有令沉淀物滑向所述沉淀物排出管(15、25)一侧的倾斜式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液腔(5)上设置有带有开关的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61)和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用于所述装置停止运行时用清水冲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液器(9)包括配液槽(92)、与该配液槽(92)相适配的上盖(93)和位于该配液槽(92)壳体外侧的、显示该配液槽(92)内液面状态的液面高度显示器(94);
    所述配液槽(92)是中部有上下通透中空窗(95)、四周为槽渠(96)、类似“回”字型的槽形结构;与所述各电极室(34)连通的各进液管(91)位于该槽渠(96)底部;所述液流泵(7)的送液管(72)通至该槽渠(96);所述上盖(93)下表面有与所述配液槽(92)的中空窗(95)相适配的“口”字形的凸楞(931),当该上盖(93)盖在所述配液槽(92)上时,该凸楞(931)恰好套住或嵌入所述配液槽(92)的中空窗(95),构成集氢腔;
    位于该配液器(9)外部的出氢量控制器(81)、电流电压显示器(82)和电能输出端(83)通过位于配液槽(92)内的导电连接(84)分别与该配液槽(92)底部电极室组(3)的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相连;
    由所述各电极室(34)产生的氢气聚集在配液槽(92)中空窗(95)和上盖(93)的凸楞(931)限定的集氢腔内,通过设置在所述上盖(93)上的出气口(933)向外输出并受所述出氢量控制器(81)的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室(34)是腔体结构,包括彼此分隔的进液分割室(341)、产氢区(342)和出液分割室(343);所述配液器(9)内的电解液经进液管(91)流至该分割室(341),再经该分割室(341)下部的进液管(3411)流入产氢区(342);在该进液分割室(341)上方、进液管(91)电解液流入处,装有可转动、栅格结构的进液切割器(349),流进该分割室(341)的电解液恰好注入转动的进液切割器(349)栅格上,被该进液切割器(349)的栅格斩断后流入;
    所述产氢区(342)内设有相互平行且有间隔的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所述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嵌装在该产氢区(342)的内壁的定位槽(3421)中;所述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分别与该电极室组(3)的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电联接,所产生的氢气通过该产氢区(342)上部的敞开口进入所述配液器(9)的集氢腔;
    所述产氢区(342)与出液分割室(343)由一内隔壁(345)相隔,在该内隔壁(345)上端留有溢流通孔(346)令两者相通;该出液分割室(343)被一横隔分隔为上下两区:汇流区(3431)和出液区(3432),横隔上设有向下导通的汇流管(3433);
    所述产氢区(342)内的电解液经溢流通孔(346)流入所述汇流区(3431),经汇流管(3433)流入其下部的出液区(3432);所述出液区(3432)的下部有所述出液管(348)与所述两个液流配置室(1、2)相通;
    在所述出液区(3432)内、汇流管(3433)管口的下方,装有可转动、栅格结构的出液切割器(3434),由汇流管(3433)流出的电解液恰好注入该出液切割器(3434)的栅格上,即该电解液是被该出液切割器(3434)的栅格斩断后才流进该出液区(343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切割器(349)和出液切割器(3434)是自带转轴的、可在电解液冲击下自行转动来斩断流过的电解液液流;或者是与外部控制电路电联接,采用开合结构控制,用来斩断流过的电解液液流。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的出液管(348)的端口处设有液流档板(3481),该液流档板(3481)由数根连接柱(3482)与出液管(348)相连,各连接柱(3482)彼此存有间隔,所述出液管(348)内的电解液从各连接柱(3482)的间隔流出。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氢区(342)内的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是一组或多组;多组时,各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分别串联或并联,再分别电联接至所述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分割室(341)和产氢区(342)之间的进液管(3411)上连接有清洗液出液管(65),该清洗液出液管(65)上装有清洗液出液开关(64)。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分割室(343)的出液管(348)上还连接有清洗液出液管(67),该清洗液出液管(67)上装有出清洗液出液管开关(66)。

    12.  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装置的液流方式,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包括两个液流配置室(1、2)、配液器(9)、泵液腔(5)、液流泵(7)和电极室组(3),该电极室组(3)包括彼此互相分隔、各室电极相互以电串联或者电并联方式连接的电极室(34);所述各电极室(34)通过各自的出液管(348)分别与该电极室组(3)下方、对称设置的所述液流配置室(1、2)相通;该液流配置室(1、2)由其各自的输液管(11、21)分别与所述泵液腔(5)相通;所述液流泵(7)通过汲液管(71)与泵液腔(5)相连通,所述液流泵(7)的送液管(72)与位于所述电极室组(3)上部的配液器(9)相通;该配液器(9)通过各进液管(91)同位于其下方的各电极室(34)相通;其特征在于:
    注入所述液流配置室(1或2)内的电解液经输液管(11或21)流入泵液腔(5);所述液流泵(7)通过汲液管(71)汲取泵液腔(5)内的电解液,经送液管(72)泵入所述配液器(9)内;所述配液器(9)内的电解液经各出液管(91)流入各电极室(34),电解液经各电极室(34)的出液管(348)流向所述两液流配置室(1、2)之一,电解液在该液流配置室(1或2)、泵液腔(5)、配液器(9)和电极室组(3)之间循环,而另一液流配置室(2或1)则处于电解液静置、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中,如此循环往复。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装置的液流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包括通过所述各液流配置室下部沉淀物排出管(25)或(15)向外排除沉淀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装置的液流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所述配液器(9)的各出液管(91)流入各电极室(34)”,还括如下步骤:
    所述出液管(91)电解液先被所述各电极室(34)的分割室(341)内的、旋转着的进液分割室电解液切割器(349)斩断后流入分割室(341)、经进液管(3411)流进电极室产氢区(342)内,再由溢流通孔(346)流入所述汇流区(3431),经汇流管(3433)流出的电解液被旋转着的出液切割器(3434)斩断之后流入出液区(3432);并,经所述出液管(348)流入液流配置室(1或2)。

    说明书

    说明书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及其液流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氢气、电能的装置,尤其涉及用铝-水储氢、制氢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燃料消耗量的逐渐增大及其储存量的逐渐枯竭,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一次能源最终将被清洁可再生能源所取代。氢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二次能源由于具有资源丰富,氢燃烧热值大且燃烧产物是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突出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专家预言,氢能与电力将成为21世纪新能源体系的两大支柱。
    氢气的储存、运输及释放是氢能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的氢气储存与运输方式都存在成本高,安全性及稳定性差、储氢量低等缺憾。
    在本发明人的在先中国专利02148850.9、名为“电化学铝—水储氢、制氢的方法及设备”公开了一种用铝-水储氢、制氢的能量体系设备。这种储氢、制氢能量设备是利用析氢电极、电解液和铝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反应器内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并同时产生电能输出。这种电化学储氢、制氢能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析氢电极上发生如下阴极还原反应:
                    2H2O + 2e → H2 ↑ + 2OH-                                                                                       
    在铝合金电极上发生如下阳极氧化反应:
    Al-3e + 3OH- → Al(OH)3
    体系的总反应:
     2Al+6H2O → 2Al(OH)3 +3H2 ↑
    所述用铝-水储氢、制氢的能量体系设备实际上储存的是铝合金和水,运行过程中对外输出氢气,并可同时输出电能。参见图17,在该发明中公开的电化学铝-水储氢、制氢设备,是由贮液槽2’、集氢室13’、循环过滤泵10’、电解池系统3’和缓冲槽9’组成,所述贮液槽2’、集氢室13’、循环泵10’、电解池系统3’和缓冲槽9’之间通过管路相通;电解池系统由多个极室8’组成,每个极室中排布着铝合金极板和析氢极板,每个极室中均填充电解液,贮液槽设有用于补充电解液的注液口;集氢室上有出氢口,电解池系统下面是缓冲槽9’,用于保护电解池系统3’的每个极室中的电解液的液面高度相同;循环过滤泵10’连接贮液槽2’和缓冲槽9’。但现有技术储氢、制氢能量体系设备存在着无法及时清除制氢过程中电解液中生成的Al(OH)3沉淀物,同时,电解液直接注入电解池系统3’造成各电极室之间液流短路而降低整个体系的效率、而且该设备不能控制溶液温度以及对外输出的氢气流量、不能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不能监控设备内部的液流状况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及其液流方式,解决现有技术制氢/储氢装置中沉淀物清除、各电极室之间液流短路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采用铝合金-水制氢储氢体系,包括两个液流配置室、配液器、泵液腔、液流泵和电极室组,该电极室组包括彼此互相分隔、各室电极相互以电串联或者电并联方式连接的电极室;
    所述各电极室通过各自的出液管分别与该电极室组下方、对称设置的所述液流配置室相通;该液流配置室由其各自的输液管分别与所述泵液腔相通;所述液流泵通过汲液管与泵液腔相连通,所述液流泵的送液管与位于所述电极室组上部的配液器相通;该配液器通过各进液管同位于其下方的各电极室相通。 
    使用时,分别调节与所述液流配置室相连接的所述出液管的出液管开关,控制所述电极室组的电解液交替流入所述两液流配置室之一,电解液在该液流配置室、泵液腔、配液器和电极室组之间循环,而另一液流配置室则处于电解液静置、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中。
    所述各液流配置室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所述各液流配置室分别设置有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用于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加热/冷却管。
    所述各液流配置室的下部设置有沉淀物排出管,在所述各液流配置室壳体底部、设有令沉淀物滑向所述沉淀物排出管一侧的倾斜式结构。
    所述泵液腔上设置有带有开关的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和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用于所述装置停止运行时用清水冲洗。
    所述配液器包括配液槽、与该配液槽相适配的上盖和位于该配液槽壳体外侧的、显示该配液槽内液面高度的液面高度显示器;
    所述配液槽是中部有上下通透中空窗、四周为槽渠、类似“回”字型的槽形结构;与所述各电极室连通的各进液管位于该槽渠底部;所述液流泵的送液管通至该槽渠;所述上盖下表面有与所述配液槽的中空窗相适配的“口”字形的凸楞,当该上盖盖在所述配液槽上时,该凸楞恰好套住或嵌入所述配液槽的中空窗,构成集氢腔;
    位于该配液器外部的出氢量控制器、电流电压显示器和电能输出端通过位于配液槽内的导电连接分别与该配液槽底部电极室组的铝合金电极集流板和析氢电极集流板相连;
    由所述各电极室产生的氢气聚集在由配液槽中空窗和上盖的凸楞限定的集氢腔内,通过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的出气口向外输出并受所述出氢量控制器的控制。
           所述电极室是腔体结构,包括彼此分隔的进液分割室、产氢区和出液分割室;所述配液器内的电解液经进液管流至该进液分割室,再经该进液分割室下部的进液管流入产氢区;在该进液分割室上方、进液管电解液流入处,装有可转动、栅格结构的进液切割器,流进该进液分割室的电解液恰好注入转动的进液切割器栅格上,被该进液切割器斩断后流入产氢区;
    所述产氢区内设有相互平行且有间隔的铝合金电极和析氢电极;所述铝合金电极和析氢电极嵌装在该产氢区的内壁的定位槽中;所述铝合金电极和析氢电极分别与该电极室组的铝合金电极集流板和析氢电极集流板电联接,所产生氢气通过该产氢区上部敞开口进入所述配液器的集氢腔;
    所述产氢区与出液分割室由一内隔壁相隔,在该内隔壁上端留有溢流通孔令两者相通;该出液分割室被一横隔分隔为上下两区:汇流区和出液区,横隔上设有向下导通的汇流管;
    所述产氢区内的电解液经溢流通孔流入所述汇流区,经汇流管流入其下部的出液区;所述出液区的下部有所述出液管与所述两个液流配置室相通。
    在所述出液区内、汇流管管口的下方,装有可转动、栅格结构的出液切割器,由汇流管流出的电解液恰好注入该出液切割器的栅格上,即该电解液是被该出液切割器分割后才流进该出液区。
    所述进液切割器和出液切割器是自带转轴的、可在电解液冲击下自行转动来斩断流过的电解液液流;或者是与外部控制电路电联接,采用开合结构控制,用来斩断流过的电解液液流。
        在所述各液流配置室的出液管的端口处设有液流档板,该液流档板由根连接柱与出液管相连,各连接柱彼此存有间隔,所述出液管内电解液从各连接柱的间隔流出。
           所述产氢区内的铝合金电极和析氢电极是一组或多组;多组时,各铝合金电极和析氢电极分别串联或并联,再分别电联接至所述铝合金电极集流板和析氢电极集流板。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装置的液流方式,所述的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包括两个液流配置室、配液器、泵液腔、液流泵和电极室组,该电极室组包括彼此互相分隔、各室电极相互以电串联或者电并联方式连接的电极室;
    所述各电极室通过各自的出液管分别与该电极室组下方、对称设置的所述液流配置室相通;该液流配置室由其各自的输液管分别与所述泵液腔相通;所述液流泵通过汲液管与泵液腔相连通,所述液流泵的送液管与位于所述电极室组上部的配液器相通;该配液器通过各进液管同位于其下方的各电极室相通,其液流方式是:注入所述液流配置室内的电解液经输液管流入泵液腔;所述液流泵通过汲液管汲取泵液腔内的电解液,经送液管泵入所述配液器内;所述配液器内的电解液经各出液管流入各电极室,电解液经各电极室的出液管流向所述两液流配置室之一,电解液在该液流配置室、泵液腔、配液器和电极室组之间循环,而另一液流配置室则于处于电解液静置、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中,如此循环往复。
           所述“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包括通过所述各液流配置室下部沉淀物排出管向外排出沉淀物。
         所述“经所述配液器的各出液管流入各电极室”,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流经出液管的电解液先被所述各电极室的进液分割室内的、旋转着的进液切割器斩断之后流入进液分割室、经进液管流进电极室产氢区内,再由溢流通孔流入所述汇流区,经汇流管流入的电解液被旋转着的出液切割器斩断之后进入出液区,并经所述出液管流入液流配置室。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装置的双液流配置室及其内部结构,保证了沉淀物的沉淀和及时排出;电极室的电解液斩断结构,解决了各电极室单体之间液流的短路问题;电解液以及液流速率在各个电极室单体中被更均匀地分配;采用产氢量及输出电能控制装置,保证了体系对外输出氢能及电能的任意调控;所述配液器液面高度显示器,保证进入电极室内的电解液流速;所述配液器的中空结构,有利于氢气的输出以及液流的控制;双液流配置室温控装置还保证了电解液的温度恒定;管路结构的设计保证了对整个装置内部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及其液流方式的优选实施例中制氢/储氢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中制氢/储氢装置从后面看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3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制氢/储氢装置除去电极室组的左、右支撑板3后之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4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液流配置室2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5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液流配置室2从上往下看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6 是图5 A-A的剖视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7 是图6 D部的放大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8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配液器9之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9 是所述配液器9除去上盖93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0是所述配液器9从底部仰视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1 是所述配液器上盖93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2 是所述配液器上盖93从底部仰视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3是所述电极室34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4 是所述图13 B-B的剖视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5 是所述图13 C-C的剖视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6是去掉侧板的一个电极室34之内部结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7 现有技术电化学铝-水储氢、制氢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设计一种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应用于铝合金-水制氢储氢体系,该装置包括两个液流配置室1、2、配液器9、泵液腔5、液流泵7和电极室组3,该电极室组3包括彼此互相分隔、各室电极之间相互以电串联或者电并联方式连接的电极室34;所述各电极室34通过各自的出液管348分别与位于该电极室组3下方、对称设置的所述液流配置室1、2相通;该液流配置室1、2由其各自的输液管11、21分别与所述泵液腔5相通;所述液流泵7通过汲液管71与泵液腔5相连通,所述液流泵7的送液管72与位于所述电极室组3上部的配液器9相通;该配液器9通过各进液管91同位于其下方的各电极室34相通。
    处于所述液流配置室1或液流配置室2中的电解液经液流配置室1的输液管11或液流配置室2的输液管21进入泵液腔5。泵液腔5中的电解液在液流泵7的作用下经由液流泵汲液管71、液流泵送液管72进入配液器9;配液器9中的电解液经各出液管91进入各电极室34;该装置运行过程中,处于电极室34内的铝合金电极31不断溶解,析氢电极32的表面大量产生氢气;生成的氢气经位于配液器9之上盖93上的出气口933输出;进入该各电极室34中的电解液经电极室各出液管348重新回到液流配置室1或2中。通过调节位于配液器9外部的出氢量控制器81控制体系对外输出氢气的流量。该装置通过位于配液器9上的电能输出端83对外输出电能,所述配液器9上的电流电压显示器82显示对外输出电流及电压的大小。
    参见图1至3及图4至图7,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是完全对称的结构,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的下部分别设置带有开关的沉淀物排出管15、25,在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壳体底部、设有令沉淀物滑向所述沉淀物排出管15、25一侧的倾斜式结构。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分别设置有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用于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加热/冷却管14、24;在所述各液流配置室1、2的各出液管348的端口处设有液流档板3481,该液流档板3481由数根连接柱3482与出液管348相连,各连接柱3482彼此存有间隔,所述出液管348内电解液从各连接柱3482的间隔流出。该各液流配置室1、2外壳上还有观察液流配置室内部电解液状态的观察窗16、26。
    以液流配置室2为例,所述电极组3的电极室34内的电解液经其出液管348进入液流配置室2。通过液流配置室2的加热/冷却管24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或冷却,以维持电解液温度的恒定。液流配置室2内底部的倾斜结构保证电解液中的沉淀物能够顺利通过液流配置室2的沉淀物排出管25排到液流配置室2外部。位于各出液管348端口的液流档板3481可阻挡电解液的直接注入,有利于沉淀物的析出。在该装置运行中,通过分别调节与该各液流配置室出液管348上的电极室出液管开关3483和3484,控制各电极室34内的电解液交替流入液流配置室1或2中,以保证液流配置室1和2两者之一处于电解液静置、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另一处于电解液在电极室34、液流配置室2或1、泵液腔5、配液器9这四者之间的循环过程。
    所述泵液腔5通过各液流配置室1、2的输液管11、 21分别与液流配置室1 、2相连,以保证液流配置室1 、2内的电解液能顺利流入泵液腔5中;泵液腔5通过液流泵7的汲液管71与液流泵7相连,以保证泵液腔5中的电解液由液流泵7经送液管72泵入配液器9中。泵液腔5上分别设置有带有开关的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61和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用于在该装置停止运行后,从该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61注入清水对整个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清洗,通过控制分别设置在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61上的开关、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上的开关以及该装置其它管路上的各个开关,实现清洗液的流入和流出。在泵液腔5上还设有可观察其内腔液面的观察窗53。
    液流泵7通过送液管72与配液器9相连,用于将泵液腔5中的电解液送入配液器9中,以实现整个装置内电解液的循环。
    参见图8至12,所述配液器9包括配液槽92、与该配液槽92相适配的上盖93和位于该配液槽92壳体外侧的、显示该配液槽92内液面高度的液面高度显示器94;所述配液槽92是中部有上下通透中空窗95,该中空窗95的四周为槽渠96,类似“回”字型的槽形结构;与所述各电极室34连通的各进液管91位于该槽渠96的底部;所述液流泵7的送液管72通过位于该槽渠96上的连接孔97与槽渠96连通;所述上盖93下表面有与所述配液槽92的中空窗95相适配的“口”字形的凸楞931,当该上盖93盖在所述配液槽92上时,该凸楞931恰好套住或嵌入所述配液槽92的中空窗95,构成集氢腔。
    位于该配液器9外部的出氢量控制器81、电流电压显示器82和电能输出端83通过位于配液槽92内的导电连接84分别与该配液槽92底部电极室组3的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相连;
    由所述各电极室34产生的氢气聚集在配液槽92中空窗95和上盖93的凸楞931限定的集氢腔内,通过设置在所述上盖93上的出气口933向外输出并受所述出氢量控制器81的控制。
    由液流泵7的送液管72经由该配液器进液口97流入配液器9中的电解液,经过各配液器出液管91分别流入各自对应的电极室。配液器9的作用是将配液槽92内的电解液经各配液器出液管91,均匀分配给各电极室34;通过配液器液面高度显示器94观察该配液器9中的液面高度,据此调控位于各配液器出液管91的电解液压力,以保证进入电极室34内的电解液流速。电极室34内产生的氢气汇集在配液器9的集氢腔,由位于配液器上盖93上的出气口933对外输出。安装在配液器9上的电能输出端83、电流电压显示器82、出氢量控制器81和导电连接84等均采用耐腐蚀材料使之与电解液隔离。
    参见图13至图16,所述电极室34是腔体结构,包括彼此分隔的进液分割室341、产氢区342和出液分割室343;所述配液器9内的电解液经进液管91流至该分割室341,再经该分割室341下部的进液管3411流入产氢区342;在该进液分割室341上方、进液管91电解液流入处,装有可转动、栅格结构的进液切割器349,流进该分割室341的电解液恰好注入转动的进液切割器349栅格上,被该进液切割器349的栅格分割后流入进液分割室341;
    所述产氢区342内设有相互平行且有间隔的铝合金电极3423和析氢电极3424;所述铝合金电极3423和析氢电极3424嵌装在该产氢区342的内壁的定位槽3421中;所述铝合金电极3423和析氢电极3424分别与该电极室组3的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所产生的氢气通过该产氢区342上部的敞开口进入所述配液器9的集氢腔;
    所述产氢区342与出液分割室343由一内隔壁345相隔,在该内隔壁345上端留有溢流通孔346令两者相通;该出液分割室343被一横隔分隔为上下两区:汇流区3431和出液区3432,横隔上设有向下导通的汇流管3433;
    所述产氢区342内的电解液经溢流通孔346流入所述汇流区3431,经汇流管3433流入其下部的出液区3432;所述出液区3432的下部有所述出液管348与所述两个液流配置室1、2相通;
    在所述出液区3432内、汇流管3433管口的下方,装有可转动、栅格结构的出液切割器3434,由汇流管3433流出的电解液恰好注入该出液切割器3434的栅格上,即由汇流管3433流出的电解液是被该出液切割器3434的栅格斩断后才流进该出液区3432。
    所述配液器9中的电解液经配液器9的各出液管91流入各电极室进液分割室341,并被旋转着的进液分割室的进液切割器349斩断;之后,电解液经该进液分割室341的进液管3411、从电极室产氢区342的底部进入该产氢区342,并流经位于该产氢区342内的铝合金电极311与析氢电极321之间的间隙,再由产氢区溢流通孔346流入电极室出液分割室343。此时位于电极室产氢区342内、处于电解液中的所述铝合金电极311发生阳极溶解反应;位于电极室产氢区342内、处于电解液中的析氢电极321的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上述电极反应形成的电流分别经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输出。
    经产氢区溢流通孔346流入电极室出液分割室343内的电解液,被旋转着的出液切割器3434斩断后,经出液管348流入液流配置室。所述用于斩断电解液液流的、位于电极室进液分割室341内的进液切割器349以及位于电极室出液分割室343内的出液分割室343的出液切割器3434也可以采用控制电路控制下的开合结构来斩断电解液液流;所述进液切割器349和出液切割器3434也可以是自带转轴的、可在电解液冲击下自行转动来斩断流过的电解液液流。
    所述产氢区342内的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是一组或多组;多组时,各铝合金电极311和析氢电极321分别串联或并联,再分别电联接至所述铝合金电极集流板31和析氢电极集流板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铝-水制氢/储氢装置的液流方式是:注入所述液流配置室1或2内的电解液经输液管11或21流入泵液腔5;所述液流泵7通过汲液管71汲取泵液腔5内的电解液,经送液管72泵入所述配液器9内;所述配液器9内的电解液经各出液管91流入各电极室34,电解液经各电极室34的出液管348流向所述两个液流配置室1、2之一,电解液在该液流配置室1或2、泵液腔5、配液器9和电极室组3之间循环,而另一液流配置室2或1则处于电解液静置、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中,如此循环往复。
     所述“沉淀物沉降处理过程”包括通过所述各液流配置室下部沉淀物排出管25或15向外排除沉淀物。
         所述“经所述配液器9的各出液管91流入各电极室34”,还括如下步骤:
    所述经出液管91流出的电解液先被所述各电极室34的分割室341内的、旋转着的进液切割器349斩断后流入分割室341、经进液管3411流进电极室产氢区342内,再由溢流通孔346流入所述汇流区3431,经汇流管3433流出的电解液被旋转着的出液切割器3434斩断之后流入出液区3432;并,经所述出液管348流入液流配置室1或2。
    在所述进液分割室341和产氢区342之间的进液管3411上连接有清洗液出液管65,该清洗液出液管65上装有清洗液出液开关64。所述出液分割室343的出液管348上还连接有清洗液出液管67,该清洗液出液管67上装有清洗液出液开关66。
    所述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根据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清洗:将液流配置室1、液流配置室2中的电解液经液流配置室1的输液管11、液流配置室2的输液管21流入泵液腔5中,打开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的开关,将电解液由该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排出。之后,关闭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的开关,打开液流配置室1和液流配置室2的各沉淀物排出管15、25的开关151、251,沉淀物分别从液流配置室1的沉淀物排出管15和液流配置室2的沉淀物排出管25排出,之后关闭各沉淀物排出管开关。打开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61的开关,从该泵液腔清洗液进液管61流入清洗液,在液流泵7的作用下,清洗液经由液流泵汲液管72进入配液器9,对配液器9进行清洗。之后,清洗液再经配液器出液管91进入电极室34,对电极室34中的电极室进液分割室341、电极室产氢区342和电极室出液分割室343进行清洗。控制电极室出液管348的开关3483、3484,以控制清洗液流入液流配置室1或液流配置室2中,分别对液流配置室1或液流配置室2进行清洗。之后,清洗液再经液流配置室1的输液管11或液流配置室2的输液管21进入泵液腔5。在液流泵7的作用下,清洗液在整个装置中循环直至清洗结束。之后,关闭液流泵7,将泵液腔5中的清洗液从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排出。同时,打开沉淀物排出管15、25以及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的开关、清洗液出液开关64、66,将液流配置室1、液流配置室2、泵液腔5、和电极室34中的清洗液分别从各液流配置室1、2的沉淀物排出管15和25、清洗液出液管65和67、泵液腔清洗液出液管62排出,完成对整个装置的清洗。

    关 键  词:
    用铝水制氢 装置 及其 方式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铝水制氢/储氢的装置及其液流方式.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228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