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减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减振器.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92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59240 A *CN103359240A* (21)申请号 201210574971.8 (22)申请日 2012.12.26 2012-069843 2012.03.26 JP B62K 21/08(2006.01) F16F 9/10(2006.01) F16F 9/32(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昭和 地址 日本埼玉县 (72)发明人 户田智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张华卿 郑霞 (54) 发明名称 液压减振器。
2、 (57) 摘要 在通过将一个内管插入一个外管的内径滑动 表面中以便自由滑动而形成的一个液压减振器 中, 通过进行压窝制成的大量的凹窝形成于该外 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二者 上。 其结果是, 在一种廉价的液压减振器中同时实 现了对于在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的一种滑动特性 的改进以及对于磨损抑制, 在这种廉价的液压减 振器中该内管直接在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上滑 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
3、3359240 A CN 103359240 A *CN103359240A* 1/1 页 2 1. 一种液压减振器, 该液压减振器是通过将一个内管插入一个外管的一个内径滑动表 面之中以便自由滑动而形成的, 其中通过进行压窝而制成的大量的凹窝是形成于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 和轴向方向二者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压减振器, 其中这些凹窝是在该轴向方向上距离一个开口 端侧至少 10mm 的一个长度范围内形成于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之中。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压减振器, 其中这些凹窝被提供成在该轴向方向上从 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所有位置都是可见的。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减振器, 其中这些凹窝各自呈一个狭长槽 的形状, 该形状与该外管的轴向方向相交。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液压减振器, 其中这些凹窝各自被形成为这种狭长槽的形 状, 该形状具有的长度为 1 至 3mm、 宽度为 0.1 至 0.3mm、 并且深度为 0.005 至 0.01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9240 A 2 1/5 页 3 液压减振器 发明背景 1.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用作摩托车或自行车的前叉或类似物的液压减振器。 2. 相关技术的描述 0002 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特许公开号 S53-。
5、160163 中所描述的, 一个用于两轮车辆的 前叉可以通过将一个内管插入一个外管的一个内径滑动表面中以自由滑动而形成。 在这种 类型的前叉中, 为防止该外管和该内管因基于一个车轮在行进过程中从路面接收到的一个 阻力的一个侧向力 (在与该前叉的一条中央轴线正交的一个方向上施加的一个负荷) 而彼 此刮擦, 在该外管的一个内表面中提供一个螺旋油槽, 这样使得该内管经由一层油膜被支 撑在该外管的这个内表面上。 0003 在另一个常规前叉中, 一个导衬被提供在该外管的一个开口部分上, 该内管在拉 长冲程和压缩程冲中一直抵靠该导衬上滑动, 或者该导衬被提供在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分 的用作相对于该内管的侧向。
6、力的一个弯曲支点的一个内周边上, 这样使得该内管通过该导 衬平滑地滑动。 0004 专利文件 : 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特许公开号 S53-160163 0005 在这些常规前叉中, 在该外管的内表面中提供螺旋油槽或在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 分上提供导衬是昂贵的。 0006 此外, 在于该外管的内表面中具有螺旋油槽的这种前叉中, 该油槽在该内表面中 不能被提供为靠近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分, 以便当该外管和该内管的内部中的油压直接作 用在提供于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分上的一个油封上时, 防止发生漏油。 0007 在另一个常规前叉中, 其中的内管直接地在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上进行滑动, 所 谓的具有边界润滑的真实接。
7、触 (即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没有一层中介的油膜) 是占主导 的, 并且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摩擦, 从而导致一种不良的滑动特性。然而, 在该外管的内径滑 动表面与该内管之间出现了由该真实接触而引起的磨蚀性磨损、 磨损产物等等, 从而引起 在该内管的一个外周边上形成多个磨损痕迹并且损害在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分上的该油 封的一个唇缘, 并且其结果是可能出现漏油。 发明概述 0008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在实现一个廉价的液压减振器同时实现对于在一个外管与 一个内管之间的一种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在这种液压减振器中该内管直接在该 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上滑动。 000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明是通过将。
8、一个内管插入一个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中 以便自由滑动而形成的一个液压减振器, 其中在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和一个 轴向方向二者上形成通过进行压窝制成的大量的凹窝。 0010 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之外, 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中, 这些凹窝 是在该轴向方向上距离一个开口端侧至少 10mm 的一个长度范围内形成于该外管的内径滑 说 明 书 CN 103359240 A 3 2/5 页 4 动表面之中。 0011 除了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发明之外, 在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发明中, 这些 凹窝被提供成在该轴向方向上从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所有位置都是可 见。
9、的。 0012 除了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之外, 在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发 明中, 这些凹窝各自呈一个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与该外管的轴向方向相交。 0013 除了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之外, 在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 这些凹窝 各自被形成为这种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具有的长度为 1 至 3mm、 宽度为 0.1 至 0.3mm、 并且 深度为 0.005 至 0.015mm。 0014 (权利要求 1) (a) 在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二者上通过进行压窝而形成的这 些大量的凹窝用作多个油底壳, 并且因此防止缺油。 其结果是, 在该外管的内径。
10、滑动表面与 该内管之间通过润滑油形成的一个流体润滑区域被增大, 从而致使摩擦减少并且改善了滑 动特性。 0015 磨损产物和污染物被捕获到这些凹窝的内部中以便不能逸散, 并且因此抑制了在 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与该内管之间的磨蚀性磨损。因此, 在该内管的外周边上不会形成 多个磨损痕迹并且不会损害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分上的一个油封的唇缘, 并且因此不会出 现漏油。 0016 因此, 在一种廉价的液压减振器中同时实现了对于在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的一种 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对于磨损抑制, 在这种廉价的液压减振器中该内管直接在该外管的该 内径滑动表面上滑动。 0017 (权利要求 2) (b) 这些凹窝在轴向。
11、方向上距离该开口端侧至少 10mm 的长度范围内形成于该外管的 内径滑动表面上。因此, 在 (a) 中描述的这些凹窝的作用被可靠地施用在该外管的这个开 口部分中, 该内管在拉长冲程和压缩冲程过程中一直抵靠这个开口部分上滑动, 或者被施 用在该外管的这个开口部分的用作相对于该内管的一个侧向力的一个弯曲支点的内径滑 动表面上 (在轴向方向上离该开口端侧至少10mm的长度范围内) , 并且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 对在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的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0018 (权利要求 3) (c) 这些凹窝被提供成在该轴向方向上从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所有 位置均是可见的。因此, 无一例外。
12、地, 在 (a) 中描述的这些凹窝的作用被施用在该外管的内 径滑动表面与该内管的一个滑动范围之间的整个周长上, 并且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对在该 外管与该内管之间的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0019 (权利要求 4) (d) 这些凹窝各自呈一个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与该外管的轴向方向相交。因此, 提高 了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中的每个狭长的凹窝的圆周方向存在比, 并且其结果是能够可靠 地实现对于在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的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0020 (权利要求 5) (e) 这些凹窝各自被形成为具有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的长度为 1 至 3mm、 宽度为 0.1 说 明 书 CN 1033。
13、59240 A 4 3/5 页 5 至0.3mm以及深度为0.005至0.015mm。 这些凹窝显著大于磨损产物和污染物, 并且因此磨 损产物和污染物被捕获到这些凹窝中以便不能逸散。 因此, 不存在以下危险 : 捕获到的磨损 产物和污染物逸散以致在该外管和该内管上引起磨蚀性磨损。 附图简要说明 0021 图 1 是示出一个完整的液压减振器的一半的截面视图 ; 图 2 是示出一个部分切除的外管的侧视图 ; 并且 图 3 是示出通过进行压窝形成于该外管的一个内径滑动表面中的多个窝的模式图。 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 0022 如图 1 所示, 在一个两轮车辆的前叉 10 中, 一个车身侧内管 12 被插。
14、入一个车轮侧 外管 11 的一个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中以便自由滑动。一个防尘密封件 13 和一个油封 14 被 提供在该外管 11 的一个开口端上, 该内管 12 是穿过该开口端被插入的。 0023 一个螺栓 15A 被插入该外管 11 的一个底部部分之中, 并且该螺栓 15A 使一根空心 杆 15 保持直立。增大该空心杆 15 的一个上端部分的直径以形成抵靠在该内管 12 的内周 边上滑动的一个分隔壁部分16。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 由一个活塞环构成的一个止回阀17被 提供于一个环形槽中, 该环形槽被提供于该分隔壁部分 16 的外周边中, 并且引起该止回阀 17 抵靠在该内管 12 的内周边。
15、上滑动。 0024 一个悬架弹簧 19 被插置该空心杆 15 的分隔壁部分 16 的一个上端表面与提供于 该内管 12 的一个上端部分上的一个弹簧座 18 之间。该弹簧座 18 经由一个 O 形环 18A 被 密封至该内管 12 的一个上端内径部分并且由一个止动环 18B 固持。 0025 在该前叉 10 中, 一个活塞阀 20 被提供在该内管 12 的一个尖端部分内周边上 ; 上 部油腔 21 和下部油腔 22 (该活塞阀 20 前进到该上部油腔和该下部油腔中并且从该上部油 腔和该下部油腔退出) 被限定在该空心杆15的外周边上 ; 一个上部部分用作一个气腔24的 一个储油器腔23被限定在该空。
16、心杆15的内周边上 ; 并且在该空心杆15的一个下部部分之 中提供了将这些油腔 21、 22 连接至该储油器腔 23 上的一个油孔 25。该储油器腔 23 延伸 至该内管 12 的内部, 并且该气腔 24 被该弹簧座 18 密封在该内管 12 的这个上端部分之中。 油孔 25 是在该空心杆 15 的一个轴向方向和一个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钻出的。 0026 在该内管 12 的这个尖端部分内周边上通过咬接将一个阀壳体 30 固定至内管 12 上, 并且该活塞阀 20 被建造在该阀壳体 30 的内部, 以便在抵靠在该空心杆 15 上滑动时能 够上下移动。 0027 在该前叉 10 中, 将该上部油。
17、腔 21 连接至该储油器腔 23 上的一个油孔 (一个小孔) 26 是被提供在该空心杆 15 中, 并且在一个拉长冲程过程中, 这个油孔 (小孔) 被用于基于油 流出该上部油腔 21 进入该储油器腔 23 的一个通道阻力而产生一个拉长侧阻尼力。 0028 注意在该前叉 10 中, 在最大拉长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回弹弹簧 27 是提供在提供于 该内管 12 上的该阀壳体 30 与该空心杆 15 的该分隔壁部分 16 之间。 0029 在该前叉 10 中, 由一个车轮接收到的一个振动被吸收并且由此通过该悬架弹簧 19和该气腔24中的一个空气弹簧减振, 并且由这些油腔21、 22所产生的一个阻尼力抑制了。
18、 该悬架弹簧 19 的伴随该减振的伸缩振动。 0030 更确切地说, 该前叉 10 执行阻尼作用如下。 (压缩冲程) 说 明 书 CN 103359240 A 5 4/5 页 6 当该内管 12 前进到在该空心杆 15 的外周边上的这些油腔 21、 22 中时, 在该活塞阀 20 的下侧上的下部油腔 22 的体积减小, 这样使得其中的压力增加。因此, 在该活塞阀 20 的下 侧上的下部油腔22中的工作油穿过由该活塞阀20形成的一个流动通道而流动进入该上部 油腔 21 中, 并且其结果是, 产生了一个压缩侧阻尼力。 0031 在该活塞阀 20 的上侧上的上部油腔 21 的体积扩大, 从而引起该上。
19、部油腔 21 中的 压力减小。因此, 提供在该空心杆 15 的分隔壁部分 16 上的止回阀 17 打开, 这样使得在该 分隔壁部分 16 的上侧上的储油器腔 23 中的工作油穿过该止回阀 17 而流动进入该上部油 腔 21 之中。 0032 此外, 与该内管12前进到这些油腔21、 22中的体积相对应的量的工作油从该下部 油腔 22 流动穿过形成于该空心杆 15 的该下部部分中的多个油孔 25 而进入在该空心杆 15 的内周边上的储油器腔 23 之中。其结果是, 通过该多个油孔 25 产生了该压缩侧阻尼力。 0033 (拉长冲程) 当该内管 12 从在该空心杆 15 的外周边上的这些油腔 21。
20、、 22 退出时, 在该活塞阀 20 的 上侧上的上部油腔21中的工作油穿过由该活塞阀20形成的一个流动通道而移动进入该活 塞阀 20 的下侧上的下部油腔 22 之中, 并且还穿过钻入该空心杆 15 的一个上部部分中的油 孔 (小孔) 26 而流动进入在该空心杆 15 的内周边内部的储油器腔 23 之中。其结果是, 产生 了拉长侧阻尼力。 0034 此外, 与该内管12从这些油腔21、 22退出的体积相对应的量的工作油从该储油器 腔 23 流动穿过形成于该空心杆 15 的下部部分中的多个油孔 25 而进入这些油腔 21、 22 之 中。 0035 为在该前叉 10 中实现对于在该外管 11 与。
21、该内管 12 之间的一个滑动特性的改进 并且同时抑制磨损, 提供了以下配置。 0036 在如图 2 和图 3 所示的前叉 10 中, 通过进行压窝制成的大量的凹陷 (凹窝) 100 是 间断地形成在该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的圆周方向和一个轴向方向二者上的。 0037 在本发明中, 这些凹窝100是在该外管11的在该轴向方向上距离一个开口端侧至 少 10mm 的一个长度范围 R(图 2 和图 3) 内形成于该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上。该长度范围 R (在该长度范围内这些凹窝 100 是形成于该外管 11 的该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中) 可以从该外 管 11 的这个开口端侧在该内径滑。
22、动表面 11A 的一个整个长度上延伸。 0038 此外, 当在该轴向方向 (图 3) 上从该外管的这个开口端侧的任何位置观看时, 这些 凹窝 100 存在于该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上。 0039 此外, 这些凹窝100采取一个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与该外管11的轴向方向相交。 这些凹窝 100 被形成为一种狭长槽形状, 该形状具有的长度 L 为 1 至 3mm、 宽度 W 为 0.1 至 0.3mm 以及深度 D 为 0.005 至 0.015mm(图 3) 。 0040 根据这个实施方案 , 获得以下作用和效果。 (a)在该外管11的内径滑动表面11A的该圆周方向和该轴向方向二。
23、者上通过进行压窝 形成的这些大量的窝 100 用作多个油底壳, 并且因此防止缺油。其结果是, 在该外管 11 的 内径滑动表面11A与该内管12之间由润滑油形成的一个流体润滑区域被增大, 从而致使摩 擦减少并改善了滑动特性。 0041 磨损产物和污染物被捕获在这些凹窝 100 的内部中以便不能逸散, 并且因此抑制 说 明 书 CN 103359240 A 6 5/5 页 7 了该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与该内管 12 之间的磨蚀性磨损。因此, 在该内管 12 的外 周边上不会形成多个磨损痕迹并且该外管 11 的这个开口部分上的一个油封的唇缘未被损 坏。其结果是, 不会发生漏油。 0。
24、042 因此, 在廉价的前叉 10 中同时实现了对于在该外管 11 与该内管 12 之间的滑动特 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在这种廉价的前叉中该内管 12 直接在该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上滑动。 0043(b) 这些凹窝 100 在轴向方向上距离该开口端侧至少 10mm 的长度范围 R 内形成于该 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之中。因此, 在以上 (a) 中描述的这些凹窝 100 的作用被可 靠地施用在该外管 11 的这个开口部分中, 该内管 12 在拉长冲程和压缩冲程过程中一直抵 靠在该开口部分上滑动, 或者被施用在该外管 11 的这个开口部分的用作相对于该内管 12 的。
25、一个侧向力的一个弯曲支点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上 (在该轴向方向上离该开口端侧至少 10mm的长度范围R内) , 并且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对在该外管11与该内管12之间的滑动特 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0044 (c)这些凹窝100被提供成在轴向方向上从该外管11的内径滑动表面11A的圆周 方向上的所有位置都是可见的。因此, 无一例外地, 在 (a) 中描述的这些凹窝 100 的作用被 施用在该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与该内管 12 的这个滑动范围之间的整个周长上, 并 且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对在该外管 11 与该内管 12 之间的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0045 (d)这些凹。
26、窝100采取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与该外管11的轴向方向相交。 因此, 提高了该外管 11 的内径滑动表面 11A 中的每个狭长的凹窝 100 的一个圆周方向存在比, 并 且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实现对在该外管11与该内管12之间的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 制。 0046 (e) 这些凹窝 100 被形成为狭长槽的形状, 该形状具有的长度 L 为 1 至 3mm、 宽度 W 为 0.1 至 0.3mm、 并且深度 D 为 0.005 至 0.015mm。这些凹窝 100 显著大于磨损产物和污 染物, 并且因此磨损产物和污染物被捕获在这些凹窝中以便不能逸散。 因此, 不存在以下危 险 : 所捕获到的。
27、磨损产物和污染物逸散以便在该外管 11 与该内管 12 上引起磨蚀性磨损。 0047 以上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是本发明的多个具体 配置不限于这个实施方案, 并且包括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的多种设计修改以及 类似修改。 0048 本发明是通过将一个内管插入一个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中以便自由滑动而形成 的一个液压减振器, 其中通过进行压窝制成的大量的凹窝是形成在该外管的内径滑动表面 的圆周方向和一个轴向方向二者上。因此, 在一个廉价的液压减振器中能够同时实现对在 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的一个滑动特性的改进以及磨损抑制, 在这种廉价的液压减振器中该 内管直接在该外管的一个内径滑动表面上滑动。 说 明 书 CN 103359240 A 7 1/2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9240 A 8 2/2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9240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