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具机的支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工具机的支撑装置.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99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30 CN 103379978 A *CN103379978A* (21)申请号 201280007838.2 (22)申请日 2012.01.09 102011003883.3 2011.02.09 DE B23D 51/04(2006.01) B23D 51/00(2006.01) B23D 49/00(2006.01) (71)申请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72)发明人 T科奇什 T孔奇克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侯鸣慧 (54) 发明名称。
2、 用于工具机的支撑装置 (57) 摘要 一种用于工具机 (1) 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一 个有待由工具机 (1) 的刀具 (3) 加工的物体 (16) 并且具有一个可摆动地支承在工具机 (1) 的壳体 (2) 上的支撑元件 (8) , 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个用于 接收物体 (16) 的接收区域 (11) 。所述接收区域 (11) 由一个支撑壁限界, 接收在接收区域 (11) 中 的物体 (16) 抵抗刀具 (3) 的马达工作运动支撑在 支撑壁上。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8.0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2/050214 2012.01。
3、.09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07253 DE 2012.08.1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9978 A CN 103379978 A *CN103379978A* 1/1 页 2 1. 用于工具机、 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 (1) 的支撑装置, 它用于支撑一个有待由工具机 (1) 的刀具 (3) 加工的物体 (16) , 具有一个可摆动地支承在工具机 (1) 的壳体 (2) 上的支 撑元件。
4、 (8) , 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个用于接收物体 (16) 的接收区域 (11) , 其中, 所述接收区域 (11) 由一个支撑壁限界, 接收在接收区域 (11) 中的物体 (16) 抵抗刀具 (3) 的马达工作运 动支撑在支撑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元件 (8) 被构造为具有两个 相互成角度地定向的支撑腿 (8a, 8b) 的角支撑, 所述接收区域 (11) 位于所述角支撑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支撑腿 (8a, 8b) 之间的角度 () 位于 50和 70之间, 尤其是位于 55和 65之间。 4. 根据。
5、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元件 (8) 的支 撑壁与刀具 (3) 的马达工作运动的轴线 (12) 夹成一个角度 () , 该角度位于 90和 120 之间、 尤其是位于 95和 110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元件 (8) 通过 一个弹簧元件 (14) 力加载到一个初始位置中。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 (14) 被构造为螺旋扭 力弹簧或扭转弹簧。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由弹簧元件 (14) 产生的弹簧力小于 1。
6、0N、 尤其是在 4N 和 9N 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元件 (8) 保持 在一个载体件 (9) 上, 该载体件能够可摆动地固定在工具机 (1) 的壳体 (2) 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件 (9) 具有两个载体腿 (9a, 9b) , 它们与支撑元件 (8) 固定地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件 (9) 可摆动地支承 在一个固定元件 (10) 上, 该固定元件要可拆卸地与壳体 (2) 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0 中任一项。
7、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为了限制支撑元件 (8) 的摆动运动设置一个限界元件 (17) , 该限界元件设置在工具机的壳体 (2) 或底板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界元件 (17) 形成一个用于 支撑元件 (8) 的摆动运动的端部止挡。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界元件 (17) 具有带弯曲端 部 (17a) 的限界壁, 所述弯曲端部从后面扣住支撑元件 (8) 上的弯曲端部 (8c) 。 14. 工具机、 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 优选马达驱动的手持式锯, 具有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
8、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79978 A 2 1/4 页 3 用于工具机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具机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马达驱动的手持式锯, 例如电动驱动的狐尾锯, 其中, 锯片执行直线的、 振荡 的工作运动。 如果通过这类手持式锯切割树木或灌木的细枝, 则出现以下问题, 即树枝由于 其可弯曲性在由锯齿施加在待切断的树枝上的力作用下往回退让, 这使切断变困难或者甚 至完全不能实现。为了提高阻力, 树枝必须被手动地握住, 然而这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 以简单的结构措施提供一种用于工具机的支撑装置。
9、, 它允许 加工目标, 该目标对工具机的刀具的加工运动仅有很小的阻力。 0004 该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 1 的特征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给出适宜的扩展构 型。 0005 按照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可以用在工具机中、 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中, 例如马达驱 动的手持式锯, 并且用于支撑有待由工具机的刀具加工的物体或目标。为了能够以所需的 精度和效率加工物体或目标它在刀具的加工运动的方向上仅有很小的阻力, 例如树枝 或很小的分枝支撑装置具有一个支撑元件, 它设有一个用于接收待加工物体的接收区 域。支撑元件可摆动地支承在工具机的壳体上。接收区域由支撑元件的支撑壁限界, 接收 在接收区域中的待加工的物体贴靠。
10、在该支撑壁上。 支撑壁能够与工具机的刀具的马达驱动 的工作运动相反地支撑物体。 0006 该支撑装置能够将例如树枝接收在支撑元件的接收区域中, 其中, 树枝的支撑通 过支撑元件的支撑壁进行。支撑壁接收支撑力, 它在加工物体或目标时作为对刀具的工作 运动的反应作为反应力形成。 例如在锯片的直线的锯割运动中通过锯齿与物体的接触逆着 锯割运动产生支撑力, 该支撑力由支撑装置的支撑壁接收。可以取消对待加工物体的附加 的握持或固定。 0007 支撑元件有利地被构造为角支撑, 它具有两个相互成角度地定向的支撑腿, 它们 限界接收区域。 物体例如具有不同直径的树枝被接收在成角度地打开的接收区域中, 其中, 。
11、得到抵抗刀具的马达驱动运动的支撑。支撑腿之一、 优选两个支撑腿在此分别形成一个支 撑壁, 待加工的目标支撑在该支撑壁上。 0008 支撑元件的支撑壁与刀具的加工运动的轴线或线夹成一个角度, 该角度优选在 90和120之间、 尤其是在95和110之间。 在具有两个相对彼此成角度地定向的支撑 腿的角支撑的情况中, 它们相对彼此可以夹成一个 50至 70之间的角度, 尤其是在 55 和65之间的角度。 该角度范围一方面保证得到一个足够大的用于接收不同大小的目标的 接收区域。 另一方面支撑壁与刀具的工作运动的轴线夹成的该角度能够实现通过支撑壁可 靠支撑和接收反应力。 角支撑的后面的支撑腿在最大向上摆动。
12、的状态中在物体被完全 说 明 书 CN 103379978 A 3 2/4 页 4 切断时与刀具的工作运动的轴线或线有目的地至少近似夹成与前面的支撑腿在初始 状态中、 即在切断物体之前的角度相同的角度。 此外有利的是, 支撑元件能够执行的最大摆 动角度和两个支撑腿相对彼此夹成的角度至少近似相同大小。 0009 此外适宜的是, 轴线的位置支撑元件围绕该轴线可摆动地支承在壳体上 根据待加工的物体的直径靠近或者进一步远离手持式工具机的刀具定位。 在直径较大时有 利的是, 轴线靠近刀具, 相反在直径较小时轴线进一步远离刀具。 0010 支撑元件的轴线例如在刀具作为锯片的实施方式中位于一个一条线上, 该。
13、线与锯 齿线重合或者与锯齿线夹成一个有利地小于 10、 尤其是小于或等于 5的小角度。 0011 支撑元件在工具机的壳体上的可摆动的支撑允许支撑元件连同接收在其中的物 体相对于刀具在物体加工期间相对摆动。 因此, 例如在一个执行线性的、 振荡的锯割运动的 锯片的情况下支撑元件连同接收在其中的目标通过摆动运动通过锯片的锯齿线, 从而目标 在支撑元件中被锯齿切断。 通过锯齿在目标上的接触, 在此在目标上作用反应力, 该反应力 由支撑元件上的支撑壁接收。摆动运动垂直于刀具的工作运动进行, 即在锯片垂直于锯齿 线的情况中。 0012 有利地, 支撑元件通过弹簧元件力加载到初始位置中, 其中, 弹簧元件。
14、适宜地指的 是螺旋扭力弹簧或扭转弹簧。 弹簧元件施加一个力或一个围绕支撑元件的摆动点的力矩到 工具机的壳体上。在工件加工时, 支撑元件包括接收在其中的待加工的目标在内向着锯齿 摆动, 其中, 摆动运动克服弹簧元件的力或力矩进行。 有利地, 弹簧元件被这样地确定尺寸, 即力在支撑元件的高度上仅为几牛顿, 尤其是小于 10N、 例如 4N, 为了使支撑元件抵抗弹簧 元件摆动, 该力必须被施加。该力由此作用在接受与支撑元件中的目标上。这意味着, 例如 接收在支撑元件中并且应当被切断的树枝仅仅必须接收出置于刀具的工作运动定向的力。 0013 按照另一种适宜的设计方案, 支撑元件保持在一个载体件上, 它。
15、可摆动地固定在 工具机的壳体上。载体件具有两个载体腿, 它们固定地与支撑元件连接并且在壳体侧可摆 动地支承在固定元件上, 该固定元件能够可拆卸地与壳体连接。载体腿跨接壳体上的摆动 轴线与支撑元件中的接收区域之间的距离。 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元件它同时 具有一个用于载体件的摆动轴线可以在需要时固定在壳体上或者说远离壳体。 分成固 定元件、 载体件和支撑元件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的工具机几何形状。 附图说明 0014 其它优点和适宜的设计方案由其它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和附图得出。其示出 : 0015 图 1 示出电动手持式锯的立体图, 它具有一个锯片作为刀具, 该刀具执行直线的、 振荡的锯割运。
16、动, 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待加工目标的支撑装置, 其中, 支撑装置可摆动地设置 在工具机的壳体上, 0016 图 2 以侧视图示出包括支撑装置在内的手持式工具机, 0017 图 3 以立体图示出支撑装置 ; 0018 图 4 以侧视图示出包括锯片在内的支撑装置, 该锯片具有用于支撑装置的角支撑 的位于前面的支撑腿的角度数据, 0019 图 5 示出与图 4 相对应的视图, 在角支撑的两个支撑腿之间具有角度数据, 0020 图 6 示出具有角支撑的支撑装置的实施变型, 它的支撑腿在内侧上具有齿部, 说 明 书 CN 103379978 A 4 3/4 页 5 0021 图 7 示出支撑腿的具有波浪形。
17、的内轮廓的另一个变型, 0022 图 8 至 10 示出在木条加工期间在不同阶段中的手持式工具机, 0023 图 11 以侧视图示出在用于限定摆动运动的支撑腿上具有限界元件的支撑装置, 0024 图 12 以从前面的视图示出图 9 的支撑装置。 0025 在图中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图 1 和 2 中示出一个被构造为电动狐尾锯的手持式工具机 1, 它在壳体 2 中具 有一个用于驱动一个构造为锯片的刀具 3 的电动驱动马达。该锯片 3 如图 2 所示执行振荡 的、 直线的根据双箭头 4 的工作运动, 其中锯片 3 的锯齿 5锯齿位于锯齿线 6 上向 前和往回运。
18、动。工作运动 4 沿着锯齿线 6 进行。 0027 如图 1 和 2 进一步可见, 手持式工具机 1 设有一个支撑装置 7, 该支撑装置包括一 个在载体件 9 上的支撑元件 8 以及一个在壳体 2 上的固定元件 10。支撑元件 8 被构造为 角支撑并且具有两个相对彼此成角度地布置的支撑腿 8a 和 8b, 它们向外张开并且限定一 个用于接收待加工的物体或目标的接收区域 11。支撑元件 8如根据图 1 的立体视图可 见U 形地构成, 其中, 每个 U 形腿具有两个带有位于它们之间的接收区域 11 的支撑腿 8a、 8b。 0028 载体件9包括两个载体腿9a、 9b, 它们分别伸到U形支撑元件8。
19、的不同侧并且与支 撑元件固定地连接。在与支撑元件 8 相对置的侧, 两个载体腿 9a、 9b 的端部可摆动地与固 定元件 10 连接, 该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手持式工具机 1 的壳体 2 上。该实施方式能够 使具有支撑元件 8 和载体件 9 的支撑装置 7 围绕在固定元件 10 和载体腿 9a、 9b 之间的摆 动铰链的轴线 12 在摆动方向 13(图 2) 上摆动。 0029 如图 2 此外可见, 围绕在固定元件 10 和载体腿 9a、 9b 之间的摆动铰链的轴线 12 布设一个螺旋扭力弹簧形式的弹簧元件 14, 它将包括支撑元件 8 在内的载体件 9 弹簧加载 到在图 2 中所示的初始位。
20、置中。弹簧元件 14 围绕轴线 12 产生一个力矩, 该力矩在接收区 域 11 的高度上起到力箭头 15 的作用, 它至少近似垂直于锯片 3 的锯齿线 6 作用。为了能 够使支撑元件 8 克服弹簧元件 14 的力向上摆动, 必须利用一个与力箭头 15 相反的力。该 力有利地小于 10N, 例如是 4N 至 9N。 0030 如根据图3的支撑装置7的单独视图可见, U形构成的支撑元件8具有各两个角形 的接收区域 11, 它在支撑腿 8a、 8b 之间构成。支撑元件 8 被 U 形地构成, 其中, 接收区域 11 在安装状态中设置在锯片的不同侧上。 每一对在它们之间具有接收区域11的支撑腿8a、 。
21、8b 与载体件 9 的一个载体腿 9a、 9b 连接。 0031 轴线 12载体腿 9a、 9b 可围绕该轴线摆动被构造为轴栓, 它设置在固定元 件 10 上。对于每个载体腿 9a、 9b, 在固定元件 10 上设置一个轴栓, 其中, 轴栓 12 可插入到 与载体腿 9a、 9b 的端侧相邻的所属的空槽中。 0032 固定元件 10 可拆卸地固定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上。该固定例如以卡接锁合或 者说形状锁合的方式通过将固定元件卡接到壳体上或以类似方式来实现。 0033 在图 4 中示出在位于前面的支撑腿 8a(它面向锯片 3 的尖端) 与锯齿线 6 之间具 有画出的角度 的支撑元件 8。角度 位。
22、于 90和 120之间的角度范围中, 其中, 在该 说 明 书 CN 103379978 A 5 4/4 页 6 实施例中示出一个在 95和 110之间的实施例。待加工的目标贴靠在支撑腿 8a 的内侧 上, 它被接收在接收区域 11 中。在锯片 3 往回运动时, 锯齿 5 加工接收在接收区域 11 中的 目标, 其中, 在位于前面的支撑腿 8a 的内侧上作用一个反力。 0034 图 5 示出在锯片 3 上的、 在接收空间 11 的区域中在两个支撑腿 8a 和 8b 之间具有 角度 的支撑元件 8。该角度 给出了接收空间 11 的张角。角度 位于 50和 70之 间、 尤其是在 55和 65之间。
23、的值域内。 0035 在图 6 和 7 中示出用于载体件 9 上的支撑元件 8 的其它实施例。角形地定向的支 撑脚 8a 和 8b 的内侧在根据图 1 至 5 的实施例中被构造为光滑壁, 但是在根据图 6 的实施 例中构造有指向接收空间 11 的锐角方向的锯齿, 以便支持对接收的目标的扣紧。根据图 7 规定, 支撑腿 8a、 8b 的内侧被波浪形地构成, 这允许将不同大小的目标接收在确定的、 离散 的位置中。 0036 在图 8 和 10 中示出在加工物体或目标 16 期间在不同阶段中的手持式工具机 1。 图 8 示出初始状态, 其中支撑装置 7 位于它的初始位置中。物体 16 具有一个圆的横。
24、截面, 它例如指的是一个树枝或枝杈。物体 16 横向于锯片 3 的平面延伸并且在工件加工中通过 锯片的工作运动被锯齿 5 切断。物体 16 安全地接收在成角度地设置的支撑腿 8a、 8b 之间 的接收区域 11 中并且在锯割过程期间支撑在支撑腿 8a、 8b 的内侧上。由于锯齿 5 相对于 锯片的尖端反向地倾斜, 尤其是在锯片向着壳体2的方向往回运动时在物体16中开设锯割 切口, 在此反应力或支撑力作用在前面的支撑腿 8a 的内侧上。 0037 图 9 示出锯片 3 大约在物体 16 的半切断状态中的加工状态。通过支撑装置 7 围 绕摆动轴线 11 的摆动运动性, 在工件加工中, 在支撑元件 。
25、8 连同接收在其中的物体 16 与锯 片 3 之间的相对角度改变。在物体 16 完全被切断之后 (图 10) , 支撑装置 7 可以如在图 10 中的箭头所示通过弹簧元件的作用重新摆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中。 0038 在图 11 和 12 中所示的实施例中, 支撑元件 8 同样被构造为角支撑并且具有两个 相互成角度地设置的支撑腿 8a 和 8b, 它们限定位于中间的、 角形的用于接收待加工的物体 的接收区域 11。支撑元件 8 以及载体件 9 的构造相应于图 6 的构造。 0039 为了限制摆出运动, 设置一个限界元件 17, 它相对于壳体固定或者说可固定在手 持式工具机的底板上。限界元件 17 。
26、如图 12 所示具有两个侧向的限界壁, 它们的端侧端部 17a 向外弯曲并且由相对应的、 端侧的端部 8c(这些端部向内弯曲并且位于后面的支撑腿 8b 的端侧上) 形状锁合地从下面扣住。在图 12 中示出支撑装置的最大摆动的状态, 其中限 界元件 17 的端部 17a 相对于后面的支撑腿 8b 的相对应的端部 8c 接触或止挡。支撑腿 8b 的端部 8c 可以在摆动运动期间沿着限界元件 7 的限界壁的外侧移动, 从而支撑元件 8 的摆 动运动直到到达上止挡为止不通过限界元件 17 阻挡。 0040 如图 11 也可见, 在限界元件 17 上成形上一个钩 18, 它用于将限界元件 17 可拆卸 。
27、地固定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底板或壳体上的相对应的接收部中。 0041 限界元件 17 也在图 8 至 10 中示出。 说 明 书 CN 103379978 A 6 1/6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79978 A 7 2/6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79978 A 8 3/6 页 9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79978 A 9 4/6 页 10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79978 A 10 5/6 页 11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79978 A 11 6/6 页 12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79978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