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薄型显示装置.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4914533
  • 上传时间:2018-11-28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4.8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04271.3

    申请日:

    2012.03.02

    公开号:

    CN103328350A

    公开日:

    2013.09.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65D85/68; B65D81/113; G09F9/00; H04N5/64

    主分类号:

    B65D85/68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仓基诚; 长谷川祐一; 钉丸忠大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03.03 JP 2011-04623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刘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薄型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单元和收纳该显示单元的外包装壳体。在该薄型显示装置收容于捆包箱(21)时,通过在捆包箱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分离配置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来保持外包装壳体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外包装壳体(5)具备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面侧配置的前机壳(6)和覆盖显示单元的背面侧的后机壳(7)。后机壳(7)通过在周缘部设置的螺纹紧固部(7a)而安装于前机壳(6)。后机壳的螺纹紧固部(7a)在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5a、5b、5c、5d)处位于由缓冲件(22、23)保持的区域内。能够防止运输时受到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破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其具备:显示单元,其具有平面型的显示面板及用于向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块;外包装壳体,其收纳该显示单元,
    并且,在所述薄型显示装置收容于捆包箱时,通过在捆包箱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上分离配置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来保持所述外包装壳体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所述薄型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壳体具备配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侧的前机壳和将所述显示单元的背面侧覆盖的后机壳,
    所述后机壳通过设置在周缘部的螺纹紧固部而安装于所述前机壳,
    在所述外包装壳体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所述后机壳的螺纹紧固部位于由所述缓冲件保持的区域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角部的缓冲件及所述下部角部的缓冲件具有将所述外包装壳体的角部覆盖的角区域部和从该角区域部朝向对置的角部侧延长的延长区域部,
    所述延长区域部具备向与显示面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且仅通过该突出部的前端部与所述捆包箱的内壁面抵接,并且,
    所述后机壳的螺纹紧固部位于比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部靠所述角区域部侧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机壳具备短边和长边,
    所述后机壳的所述短边侧的全部所述螺纹紧固部位于比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部靠所述角区域部侧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角部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捆包箱之间设有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角部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延长区域部具备薄壁部。

    说明书

    说明书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视接收机或监视装置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等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平面型的薄型显示装置,在一般家庭中使用是不言而喻的,且作为业务用的需求也扩大。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在平面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具备配置作为面光源的背光装置而构成的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收容在由前机壳和后机壳构成的薄型的箱体的内部(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9426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伴随使用了LED的背光装置的普及,实现了进一步的薄型化。另外,从外观设计的观点出发,与图像显示区域相比,使前机壳的周缘部变窄的窄框的设计形状的产品不断增加。
    这样,在液晶显示装置等薄型显示装置中,与以往相比,因实现进一步薄型化和窄框设计的采用,而作为显示装置的机械的强度存在变弱的倾向,从而运输时受到的机械的冲击引起的破损成为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状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薄型显示装置中,防止运输时受到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破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为薄型显示装置,其具备:显示单元,其具有平面型的显示面板及用于向该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块;外包装壳体,其收纳该显示单元,并且,在所述薄型显示装置收容于捆包箱时,通过在捆包箱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分离配置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来保持所述外包装壳体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所述薄型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壳体具备配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侧的前机壳和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背面侧的后机壳,所述后机壳通过在周缘部设置的螺纹紧固部而安装于所述前机壳,在所述外包装壳体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所述后机壳的螺纹紧固部位于由所述缓冲件保持的区域内。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薄型显示装置中,通过使在后机壳的周缘部设置的螺纹紧固部在外包装壳体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中位于由缓冲件保持的区域内,由此能够防止运输时受到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显示面板等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架取下后的状态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电路块的框图。
    图4是为了说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块的配置例而去除后机壳进行表示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将该液晶显示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显示装置主体收容于捆包箱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显示装置主体与缓冲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8是在捆包后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剖开的剖视图(图6的VII‑VII线)。
    图9是用于说明破损防止效果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显示模块为例,并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型显示装置。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与位置或方向相关的用语的意思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如以下这样。参照图1,“前面”及“背面”这样的用语以液晶显示面板3为基准。即,液晶显示面板3的两面中显示图像的一侧为“前面”,其相反侧为“背面”。“上”、“下”、“左”、“右”及“横向”以在液晶显示装置处于使用时的姿态时,从前面侧观察液晶显示面板3的方向为基准。
    图1及图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是表示作为完成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的图,图3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电路块的图,图4是为了说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块的配置例而去除后机壳进行表示的图,图5是将液晶显示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剖开而表示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1及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装置主体1、将该显示装置主体1以立起的状态保持的支架2。显示装置主体1具备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作为平面型的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装置4(在图5中图示)和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3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块。与显示单元一起构成显示装置主体1的装置构成部件(例如扬声器11)和该显示单元收容在由树脂成型件等构成的外包装壳体5内。另外,外包装壳体5由前机壳6和后机壳7构成,该前机壳6以与液晶显示面板3的图像显示区域对应的方式设有开口部6a,该后机壳7与该前机壳6组合而覆盖显示单元的背面侧。如图2中最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外包装壳体5的后机壳7在设置于周缘部的多个螺纹紧固部7a处,通过基于螺钉进行的螺纹紧固而安装于前机壳6。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大致由信号处理电路块8、电源块9、调谐器10、用于输出声音的扬声器11构成。信号处理电路块8具备向液晶显示面板3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并且具备控制背光装置4的点亮的点亮控制电路。电源块9向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装置4及信号处理电路块8供给电源电压。调谐器10接收电视广播并将接收信号向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块8供给。信号处理电路块8和电源块9分别通过在电路基板上搭载构成电路的部件而构成。并且,搭载了信号处理电路块8、电源块9及调谐器10等的电路基板以配置在背光装置4的背面与后机壳7之间的空间中的方式安装于外包装壳体5。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省略扬声器11的图示而进行示出。另外,在图4中,参考符号12是用于将来自DVD播放器等外部设备的影像信号向液晶显示装置输入的外部信号输入端子,搭载于信号处理电路块8。
    图6~图8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捆包方法的图,图6是表示显示装置主体1向捆包箱21收容的收容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显示装置主体1与缓冲件22、23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8是在捆包后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6~图8所示,显示装置主体1在由包装袋(未图示)覆盖后,与遥控等附属件20一起收容于例如由瓦楞板纸构成的捆包箱21来进行捆包。在本实施方式中,捆包箱21的形状为大致扁平的长方体状。在捆包箱21的位于上部的两个角部上分别配置有缓冲件22。两个缓冲件22分体且沿横向相互隔开间隔而分离配置。同样,在捆包箱21的位于下部的两个角部上,也沿横向隔开间隔而分别分离配置有缓冲件23。在上下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和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也相互分离配置。另外,在捆包箱21内的上部中央部及下部中央部,还以与缓冲件22、23分离的状态配置有缓冲件24。上述的缓冲件22、23、2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发泡苯乙烯成形为规定的形状而得到。缓冲件22、23、24的材质只要能够适当地保护捆包箱21内的液晶显示装置,则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2、图4及图6所示,通过在捆包箱21内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配置的缓冲件22、23,来保持显示装置主体1的外包装壳体5的四个角部区域、即上部的角部区域5a、5b和下部的角部区域5c、5d。
    如图7及图8所示,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具备覆盖外包装壳体5的角部的角区域部22a、23a。另外,缓冲构件22、23分别具有从角区域部22a、23a朝向对置的角部延长的两对延长区域部22b~22b”’、23b~23b”’。首先,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具备向横向延伸的一对延长区域部22b、22b’和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延长区域部22b”、22b”’。延长区域部22b和延长区域部22b’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对置,且延长区域部22b”和延长区域部22b”’也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对置。同样,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具备向横向延伸的一对延长区域部23b、23b’和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延长区域部23b”、23b”’。延长区域部23b和延长区域部23b’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对置,且延长区域部23b”和延长区域部23b”’也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对置。
    在缓冲件22、23上设有供显示装置主体1的外包装壳体5的角区域5a~5d嵌入的槽22d、23d。上述的槽22d、23d通过在角区域部22a、23a上形成的切口和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的延长区域部22b~22b”’、23b~23b”’之间的间隙而构成。另外,在上部中央部及下部中央部配置的缓冲件24上也设有供显示装置主体1的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中央部及下部中央部嵌入的槽24a。
    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的角区域部22a的上表面侧和横向表面侧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抵接。另外,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的角区域部23a的下表面侧和横向表面侧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抵接。
    延长区域部22b~23b”’具备向与显示面板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2e、23e。延长区域部22b~23b”’仅通过突出部22e、22f的前端部22c、23c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抵接。
    参照图8,在上部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2、23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空间25。首先,在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的前侧,且在角区域部22a及延长区域部22b、22b’的前表面(除了突出部22e的前端部22c)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空间25。其次,在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的背面侧,且在角区域部22a及延长区域部22b”、22b”’的背表面(除了突出部22e的前端部22c)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空间25。另外,在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的前侧,且在角区域部23a及延长区域部23b、23’的前表面(除了突出部22e的前端部22c)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空间25。并且,在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的背面侧,且在角区域部23a及延长区域部23”、23”’的背表面(除了突出部22e的前端部22c)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空间25。
    在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中,在后机壳7侧(背面侧)的延长区域部22b”、22b”’和与捆包箱21抵接的前端部22c之间形成有薄壁部22f。
    在此,如图4所示,作为装置构成部件之一的扬声器11配置在所述外包装壳体5的周边部,并且,扬声器11的重量大的磁体11a以位于由外包装壳体5的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保持的区域内的方式配置。即,作为装置构成部件之一的扬声器11的重心位置以位于由外包装壳体5的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保持的区域内的方式配置。
    作为装置构成部件,例如存在Woofer、中继基板、基板安装用的金属配件等,这些部件的重心位置可以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11同样地配置。
    如图9所示,具有平面型的显示面板及驱动电路块的显示单元26和与该显示单元26一起构成显示装置的装置构成部件27(例如扬声器11)收纳在外包装壳体5的周边部,且该装置构成部件27的重心位置以位于由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保持的区域内的方式收纳。由此,可缓和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施加在显示装置主体1上的变形。以下,详述其理由。
    首先,与捆包箱21的内壁面抵接的突出部22e、23e的前端部22c、23c相对于作用在缓冲件22、23上的外力而作为一种支点来发挥功能。因此,通过使重物存在于比上述的支点(前端部22c、23c)靠外侧的区域,从而在显示装置主体1的运输时,在显示装置主体1上施加有机械的冲击而施加要使显示装置主体1变形的力时,该力不会集中于显示装置主体1的中央部分而进行分散。对应于要使显示装置主体1变形的力的分散,变形也概念性地如图9的虚线A所示那样分散。其结果是,即使在显示装置主体1为薄型,且整体的机械的强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显示装置主体1发生破损的情况。
    在图9中,装置构成部件27的重心位置位于通过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保持的区域内以及通过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保持的区域内这两方。但是,如图4所示,即使在作为装置构成部件之一的扬声器11的重心位置以位于由外包装壳体5的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保持的区域内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对于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也与图9同样地具有使变形分散的效果。即,只要构成部件27的重心位置位于由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3中的至少一方的缓冲件保持的区域内,则就具有防止外力引起的显示装置主体1的破损的效果。
    参照图2,如上所述,覆盖显示单元的背面侧的后机壳7通过在多个螺纹紧固部7a处对周缘部进行螺纹紧固而安装于前机壳6。由于伴随外包装壳体5窄框化,外包装壳体5的周缘部的宽度变窄而强度降低,并且还需要开设用于在螺纹紧固部7a处进行螺纹紧固的螺钉孔,因此强度进一步降低。
    但是,如图2中最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螺纹紧固部7a中,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5a、5b、5c、5d的螺纹紧固部7a设置在由缓冲件22、23保持的区域内。因此,在作用有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的情况下,向角部区域5a、5b、5c、5d的螺纹紧固部7a传递的力减小或被缓和。其结果是,即使在伴随外包装壳体5窄框化而显示装置主体1的外包装壳体5的周缘部的强度降低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主体1中,在其强度降低的部分上也难以集中施加要使其变形的力,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显示装置主体1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机壳7的短边侧(从正面观察时,长的一方的一对周缘部为长边,短的一方的一对周缘部为短边)的全部螺纹紧固部7a位于比突出部22e、23e的前端部22c、23c靠角区域部5a~5d侧的位置。通过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显示装置主体1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的情况。
    参照图8,如上所述,在上部及下部的缓冲件22、23与捆包箱21之间设有空间25。通过存在上述的空间部25,由此在作用有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时,能够减少向缓冲件22、23传递的力,因此能够使作用在外包装壳体5的上部及下部的角部区域5a、5b、5c、5d上的力降低或缓和。另外,由于上部角部的缓冲件22的后机壳7(背面侧)的延长区域部22b’、22b”所具备的薄壁部22f在作用有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时,比缓冲件22的其他部分(尤其是角区域部22a)更容易变形,因此具有吸收作用的外力的功能。因此,通过设置薄壁部22f,还能够使作用于外包装壳体5的力降低或缓和。薄壁部可以设置在全部的上部及下部角部的缓冲件22的延长区域部22b~23”’上,还可以从它们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来设置。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薄型显示装置中,即使因进一步的薄型化和窄框设计的采用而使机械的强度降低,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运输时受到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破损。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所示,根据本发明,为在防止运输时的机械的冲击等外力引起的薄型显示装置的破损上有用的发明。
    符号说明:
    1 显示装置主体
    3 液晶显示面板
    4 背光装置
    5 外包装壳体
    5a、5b、5c、5d 角部区域
    6 前机壳
    7 后机壳
    8 信号处理电路块
    9 电源块
    10 调谐器
    11 扬声器
    21 捆包箱
    22、23、24 缓冲件
    22a、23a 角区域部
    22b、22b’、22b”、22b”’、23b、23b’、23b”、23b”’ 延长区域部
    22c、23c 前端部
    22e、23e 突出部
    22f 薄壁部
    25 空间
    26 显示单元
    27 装置构成部件

    关 键  词:
    显示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薄型显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145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