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个导向通道及贮存装置,借助于该装置把从络筒机排出的空管导向与细纱机的自动换管机连接的空管供应部分。 为了与纺织过程自动化并驾齐驱,直接和络筒机连接的细纱机已经很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在细纱机上准备的完全卷绕成形的纱管被传送到络筒机,络筒机把纱线从纱管上退绕下来成为筒纱。从络筒机排出的空管自动地向与细纱机自动换管机连接的空管供应部分供应,以便重新用来在细纱机上绕纱。
在上述系统中,必须暂时贮存从络筒机送回的空管。这样的贮存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告(公开)NO.106630/1979已经公开了一种,其中,在细纱机主体上方位置配备一个空管回送机。
在该装置中,空管以其大端放置在回送机上,取向与回送机恒定驱动的行进方向一致。结果空管在运送机上传送时,借助于空管止动器,在运送机上以直线长度方向贮存。该止动器打开和关上把空管运送到细纱机附带的自动换管机的空管供应部分。
在这个先有技术装置中,由于运送机恒定驱动,肯定要磨损,而且空管是靠滑动接触贮存在运送机上。此外,空管止动器的操作时间必须由复杂的控制装置控制。
若在需要向细纱机供应空管时,方开动空管回送机,而不是恒定驱动,在这种情况中,运送机驱动控制系统可能就很复杂。此外,当空管在运送机停止时间内应当从络筒机运出时,这些空管就堆积在运送机的装载端,这时就不可能把这些空管装在运送机上。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上述先有技术装置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供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并且其中不需要在与络筒机相连的细纱机主体上方地空管回送机上贮存空管。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以细纱机为目标的。在细纱机中,由安装在细纱机主体上方运送机送回的空管,借助于导向通道运至与细纱机附带的自动换管机相连的空管供应部分。根据本发明,在导向通道中间有一个用于把上述导向通道分为左右部分的分岔点以及与上述分岔点相连的分配部件。在导向通道左右侧部分中间,上述分岔点下方,有一个以水平位置贮存空管的贮存部分。
就是说,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空管不贮存在空管回送机上,上述空管止动器或回送机复杂的控制装置可以去掉。空管可以由简单的结构贮存,並且可以在细纱机两侧配置贮存部分,这样,就能保证足够的空管贮存量。
参照附图和仅作为实例的最佳实施例的下述说明,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整个系统的原理侧视图;
图2,是一个表明本发明贮存装置基本部件的前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分岔点和形成本发明贮存装置一部分的分配部件的透视图;
图5,是一个也构成本发明贮存装置一部分的分离和发送单元的透视图;
图6到图8是用来解释分离和发送单元操作的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1至图8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图1表示了一台配有自动换管装置或任何适当结构装置(图中未表示)的细纱机1。细纱机1由运送机5、8、空管回送机9和导向通道10连接在任何适当结构的络筒机上。上述各种传送装置在细纱机和络筒机之间一个接一个地串联安装。运送机5用来把由与上述换管装置连接的运送机3送来的全部卷装成形的纱管4运到络筒机2,运送机8用来把空管7运到络筒机2上部,纱线在络筒机2从纱管上退绕成为筒纱6。空管回送机9配备在细纱机主体部分上方位置並且用来把由运送机8运送的空管7运到细纱机相对于络筒机2的一端。导向通道10用来接收由回送机9送来的空管7并把它们运送到运送机3。
导向通道10的上部从上到中点延伸的是一个矩形截面单之字形管道11。在管道11的下端是分岔点12。从这点开始,两个矩形截面管道13、14各在细纱机一边延伸。上述管道13、14上部也有之字形部分。分配杠杆15配备在分岔点12,把空管7分配在管道13、14中,并且安装在电控环形筒状电磁线圈17的驱动轴18上,电磁线圈17由支撑臂16安装在分岔点12。杠杆相对于环形筒状电磁线圈的一端,由固定在点12上的轴(图中未示)支撑。导向部件19固定在管道13、14的下壁的一侧,空管的小头经过该部件以防止在通过通道13、14时空管小头向下倾斜。
在管道13、14下端连接着适当结构的空管贮存单元21、22,这些贮存单元贮存一些空管7并引导空管7的下端与运送机3上的凸钉啮合。
矩形截面管道13、14上部之字形管道部分用来存贮空管7。之字形管道部分的上端和下端各自配备有检测空管堆上限的光电装置24、25和检测空管堆下限的光电装置26、27。连接在这些管道部分下端的是空管分离及发送单元28、29。
安装在管道13的分离和发送装置在下面参照图5至图8说明。在管道13前后壁的外部,可转动地围绕着支撑轴41、42安装轮毂43、44。一对上臂45、46和一对下臂47、48从轮毂43、44上向上凸出。
上臂45、46和下臂47、48各自由托架49、50互相连接。一对上止动棒51以相应于管道13上啮合通孔的间距固定在托架49上。同样地,一对下止动棒52也以相应于管道13上啮合通孔的间距固定在托架50上。
从轮毂43向下延伸的是一个杠杆53,并通过连接销56与电磁线圈54的衔铁55连接,该电磁线圈54借助支撑托架57安装在管道13上。在上述分离和发送单元结构中,上止动棒51和下止动棒52互相垂直地隔开并能穿过管道13侧壁上通孔伸入管道13内,和管道14连接的分离和发送单元29与上述单元28结构类似。
分离和发送单元28的操作在下面参照图7和图8说明。
当电磁线圈54通电后,衔铁55向右移动,轮毂43、44逆时针旋转。这样上止动棒51就伸入管道13,同时下止动棒52从管道13退出。
由下止动棒52支持的最下面的空管7通过下止动棒52和管道右侧内壁之间的空隙降落,而且,在上述最下面的空管7正上方的空管7由上止动棒51支持。
当电磁线圈54断电,使衔铁55凸出,轮毂43、44顺时针旋转,以便使上止动棒51从管道13退出。而下止动棒52伸入管道13(图8)。在这一过程中,由上止动棒51暂时支持的空管7就可以下降並由止动棒52暂时支持。
当电磁线圈54再次通电。如上所述,只有最下面的空管7向下降落。
在空管存贮装置操作中,由细纱机1生产的、由附带的自动换管单元运到运送机3的全部卷装成形的纱管4根据附带的络筒机2的需要移送到运送机5,并且由运送机5送到络筒机2。这时,在细纱机L侧(或如图2所示左侧)向络筒机2供应卷装成形的纱管4。在所有L侧上的纱管都以这种方式向络筒机输送完后,在R侧(或如图2所示右侧)上全部卷装成形的纱管4。开始向络筒机2供应。空管7,即在络筒机2已经把纱从纱筒上退绕成为筒纱6,由运送机8运到络筒机2上方区域,在这里,空管7放置在与运送机连接的回送机9上。这样,运送到引导通道10正上方的空管被引入导向通道10并通过之字型管道11运送到分岔点12。带有纱头的等外管由图中未示的装置剔除。应当注意到,由于空管7从下端向上端逐渐变细,因此,空管7下端较重。这样,空管在一开始通过管道11以水平位置下降时,就有逐渐倾斜的趋势,最终呈其下端向下的垂直位置。不过,空管在管道11的斜壁上碰撞并且恢复其通过管道11下降时的水平位置。
由于向络筒机2首先供应L侧上的完全卷装成形的纱管4,由环形筒状电磁线圈17操作在分岔点12的分配杠杆15向R侧倾斜,使空管7向L侧的管道13供应。
当在图1中所示细纱机的右端的传感器(图中未示)检测到在左侧运送机3上所有完全卷装成形的纱管4已经排出,並且空管7已经放置在L侧所有锭子下方,则环形筒状电磁线圈17靠来自传感器的指令通电,使分配杠杆15向L侧倾斜,开始向R侧供应空管7。
从分岔点12引入管道13或14的空管7,以紧密填塞状态贮存在分离和发送单元28、29上方的空间。根据络筒机2的要求,运送机3前进,空管7从存放箱21、22被推到运送机3,当在存放箱21、22形成一个接收额外空筒7的有利空间时,分离和发送单元28、29起动,将空管7推到存放箱21、22。
应当注意到,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从络筒机2送回细纱机1的空管数量大致等于从细纱机1传递到络筒机2的完全卷装成形的纱管4的数量,即等于传递到运送机3的空管7的数量。因此,在管道部分13、14中不会引起空管7贮存量的急剧变化,并且最上面一个贮存的空管7是在上水平传感器24、25和下水平传感器26、27中间高度。不过,当细纱机出现一些异常时,若回送到细纱机的纱管数量超过从细纱机推出的纱管数量,空管7的存贮量就高于上水平传感器24、25,这就可能引起分岔点12分配杠杆操作麻烦。因此,在存贮空管7堆的上水平面一达到上传感器24、25时,回送机9就停止运转,而在存贮空管7堆的上水平面一低于上述传感器,回送机9重新开始运转。
相反,如果从络筒机2送回空管7的数量由于产生等外空管而减少,贮存的空管7堆的上水平面已低于下限传感器26、27,皮带3继续运转,存放箱21、22将耗尽空管7。因此,在这时候,皮带3不应继续运转,以避免在把空管7传递到皮带3上的凸钉23时可能出现的失误,而在空管7贮存量高于下限传感器26、27时,皮带3重新开始运转。
但是,根据本发明,空管贮存单元配备在每一个与细纱机两侧自动换管机连接的空管供应部分,因此,备用空管贮存有足够的数量,使运送机3或运送机9的运转不易中断,除非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细纱机故障时才可能出现运转中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布置中提供了一台直接和络筒机连接的细纱机,並且配有通道引导空管进入细纱机两侧与自动换管机连接的空管供应部分,在通道中途设置的一个分岔点和分配装置,将该通道分开成左右分枝管道,在上述左右管道中间以水平位置存贮空管。这种方式,虽然贮存装置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它可以贮存足够数量的空管以防止向细纱机供应的空管短缺和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