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暖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暖宝.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12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7 CN 103411260 A *CN103411260A* (21)申请号 201310386498.5 (22)申请日 2013.08.29 F24D 13/02(2006.01) F24D 19/00(2006.01) A61F 7/00(2006.01) (71)申请人 谢虹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 5022 号联合广场 A 座 2403 (72)发明人 谢虹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40 代理人 胡淑梅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电暖宝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暖宝,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 的拐角处平缓设置, 且所述壳体的一端大一端小, 所述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先 凹后凸的弧线状, 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从较小的端 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本发明由 于壳体的拐角处平缓设置, 这样当使用者用手握 住电暖宝时就不会有杠手的感觉, 而且壳体的一 端大一端小, 且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 的端部呈先凹后凸的弧线状, 另一侧从较小的端 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 这与我们 手的结构相配合, 方便握在手里, 这样当暖手收握 在使用者的手中就会有舒适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1260 A CN 103411260 A *CN103411260A* 1/1 页 2 1. 一种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拐角处平缓设置, 且所述壳体的一 端大一端小, 所述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先凹后凸的弧线状, 所述壳体 的另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面壳与后壳, 所述的面壳与 后壳的边缘均设置。
4、有倒角。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面壳与后壳通过螺丝固定, 所述面 壳内部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后壳内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螺丝孔配合使用的第一螺 丝孔柱。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丝孔对应的面壳内部设置有凸出 的第二螺丝孔柱, 所述第二螺丝孔柱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螺丝孔柱的高度之和与所述面壳与 后壳内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螺丝孔柱和第一螺丝孔柱的内 部均设置有螺纹。 6.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螺丝孔对应的面壳的外边面设置 有下凹的螺丝放置。
5、平台。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上设置有定位柱, 对应的, 所述 面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的定位柱插孔。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柱为两个, 所述定位柱高度高于 所述后壳的高度, 所述定位柱插孔的高度与所述面壳的高度相同。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丝孔为三个分别在所述面壳的两 端及一侧, 对应的, 所述第一螺丝孔柱也位于所述后壳的两端及一侧 ; 所述的定位柱位于所 述后壳的未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柱的一侧。 10.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
6、出的第一 限位部, 所述面壳侧壁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 槽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高度, 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 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1260 A 2 1/4 页 3 一种电暖宝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暖手宝领域, 更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电暖宝。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暖宝成为家庭必备的东西, 不仅可以取暖, 还可以理 疗或者热敷。 0003 本人已设计一种电暖宝, 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部的电热片、 为所述电热片进 行供电的可充电电池、 控制所述电暖宝工作状态的电路板及与所述。
7、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的 充电接口, 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充电接口形状相适应的第一避让孔 ; 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 有控制开关和工作指示灯, 所述的电热片与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电池与电路 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 所述的控制开关为推拨式开关, 存在两种状态, 控制电暖宝的工作状 态, 所述的控制开关上套接一推拨开关, 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拨开关形状相适应 的第二避让孔 ; 所述的电暖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 所述的壳体整体呈长条状。此方 案未公开。电暖宝通常是暖手用, 而电暖宝的外形呈条状, 电暖宝的边缘具有棱角, 握在使 用者的手中, 会不舒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
8、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握在手中具有舒适感的电暖宝。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一种电暖宝,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 拐角处平缓设置, 且所述壳体的一端大一端小, 所述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 部呈先凹后凸的弧线状, 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 状。 0006 优选的, 所述壳体包括面壳与后壳, 所述的面壳与后壳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 这是 壳体的具体设置情况, 将壳体采用分体式设置, 方便将电暖宝的其他部件固定在壳体内部, 而且在面壳与后壳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这样是为了使整个壳体的拐角处平缓设置, 从而使 得壳体的拐角不会带有棱角。。
9、 0007 优选的, 所述的面壳与后壳通过螺丝固定, 所述面壳内部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后壳 内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螺丝孔配合使用的第一螺丝孔柱。螺丝固定方便拆卸, 在 电暖宝出现问题时, 可以将壳体拆开, 检查壳体内部的部件。 0008 优选的, 所述螺丝孔对应的面壳内部设置有凸出的第二螺丝孔柱, 所述第二螺丝 孔柱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螺丝孔柱的高度之和与所述面壳与后壳内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这样 第二螺丝孔柱就增强了设置在面壳上的螺丝孔的强度, 在用螺丝固定面壳与时不会使得螺 丝孔附近的面壳出现断裂的情况。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二螺丝孔柱和第一螺丝孔柱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这样更方便用 。
10、螺丝固定面壳与后壳。 0010 优选的, 所述的螺丝孔对应的面壳的外边面设置有下凹的螺丝放置平台。这样螺 说 明 书 CN 103411260 A 3 2/4 页 4 丝就在面壳的内部, 不会凸出在面壳的外部, 从而保证了面壳的平整度。 0011 优选的, 所述后壳上设置有定位柱, 对应的, 所述面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 使用的定位柱插孔。设置定位柱, 在用螺丝固定壳体时, 壳体不会错位。 0012 优选的, 所述定位柱为两个, 所述定位柱高度高于所述后壳的高度, 所述定位柱插 孔的高度与所述面壳的高度相同。 0013 优选的, 所述螺丝孔为三个分别在所述面壳的两端及一侧, 对应的, 所述。
11、第一螺丝 孔柱也位于所述后壳的两端及一侧 ; 所述的定位柱位于所述后壳的未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柱 的一侧。这是定位柱在后壳上的设置位置。 0014 优选的, 所述后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 所述面壳侧壁的端部设 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 高度, 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设置第一限位部及与第一限 位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这样后壳上的第一限位部就可以插入固定在面壳的第一限位槽 内, 从而面壳与后壳之间在用螺丝固定时不会错开, 而且还可以使得面壳与后壳固定后两 者之间不存在缝隙。 0015 本发明由于壳体的拐角处。
12、平缓设置, 这样当使用者用手握住电暖宝时就不会有杠 手的感觉, 而且壳体的一端大一端小, 且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先凹后 凸的弧线状, 另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 这与我们手的结构 相配合, 方便握在手里, 这样当暖手收握在使用者的手中就会有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宝的整体示意图 ; 0017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宝的拆分示意图 ; 0018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 0019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拨开关的示意图 ; 0020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壳示意图 ; 0021 图 6 是本发。
13、明实施例的后壳的示意图。 0022 其中 : 1、 电暖宝 ; 2、 面壳 ; 21、 第二螺丝孔柱 ; 22、 定位柱插孔 ; 24、 第一限位槽 ; 25、 第三避让半孔 ; 26、 第一避让半孔 ; 3、 后壳 ; 31、 第一螺丝孔柱 ; 32、 定位柱 ; 34、 第一限位 部 ; 35、 第四避让半孔 ; 36、 第二避让半孔 ; 4、 电热片 ; 5、 电池 ; 6、 充电接口 ; 7、 电路板 ; 71、 控制开关 ; 72、 指示灯 ; 8、 推扭开关 ; 81、 面板 ; 82、 条状拨手 ; 83、 围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一种电暖宝,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拐角。
14、处平缓设置, 且所述壳体的一端大一端 小, 所述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先凹后凸的弧线状, 所述壳体的另一侧 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本发明由于壳体的拐角处平缓设置, 这 样当使用者用手握住电暖宝时就不会有杠手的感觉, 而且壳体的一端大一端小, 且壳体的 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先凹后凸的弧线状, 另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 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 这与我们手的结构相配合, 方便握在手里, 这样当暖手收握在使用者 的手中就会有舒适感。 说 明 书 CN 103411260 A 4 3/4 页 5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5、 0025 如图 1-6 所示, 电暖宝 1 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部的电热片 4, 为电热片 4 提供 电量的可充电的电池 5, 控制电暖宝 1 工作状态的电路板 7 和充电接口 6。壳体的拐角处平 缓设置, 且壳体的一端大一端小, 壳体的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先凹后凸的弧 线状, 壳体的另一侧从较小的端部到较大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弧线状。壳体包括面壳 2 和 后壳 3, 面壳 2 和后壳 3 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 ; 壳体采用分体式设置, 方便将电暖宝的其他 部件固定在壳体内部, 而且在面壳 2 与后壳 3 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这样是为了使整个壳体 的拐角处平缓设置, 从而使得壳体的拐角。
16、不会带有棱角。 0026 面壳 2 与后壳 3 通过螺丝固定, 采用螺丝固定面壳 2 与后壳 3, 方便在电暖宝 1 出 现问题时, 将电暖宝 1 拆开, 检查壳体内部的零部件。面壳设置有螺丝孔, 后壳 3 内表面的 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螺丝孔配合使用的第一螺丝孔柱31。 螺丝孔对应的面壳2内部设 置有凸出的第二螺丝孔柱 21, 第二螺丝孔柱 21 的高度与第一螺丝孔柱 31 的高度之和与面 壳 2 与后壳 3 内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在第二螺丝孔柱 21 和第一螺丝孔柱的内部均设置有 与螺丝相配合的螺纹, 这样更方便用螺丝固定面壳2与后壳3。 在螺丝孔对应的面壳2的外 边面设置有下凹的螺丝放置。
17、平台, 这样螺丝不会凸出在面壳2的外部, 从而保证了面壳2的 平整度。 0027 后壳 3 上设置有定位柱 32, 对应的, 面壳 2 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使用的定位柱 插孔 22, 定位柱 32 插入到定位柱插孔 22 内, 可以对面壳与后壳进行限位, 这样在用螺丝固 定壳体时, 壳体不会错位 ; 定位柱插孔22位于设置在面壳2边侧的第二螺丝孔柱21的相对 侧, 定位柱 32 位于设置第一螺丝孔柱 31 的相对侧。定位柱 32 为两个, 定位柱 32 的高度高 于后壳 3 的高度且定位柱插孔 22 的高度与面壳 2 的高度齐平, 这样定位柱 32 才能够插入 到面壳 2 上的定位柱插孔 22。
18、 内。 0028 面壳 2 与后壳 3 采用 3 个螺丝固定, 对应的, 在面壳 2 的两端及一侧各设置有一个 螺丝孔, 那么第一螺丝孔柱 31 也位于后壳 3 的两端及一侧 ; 使定位柱 32 发挥到最大的作 用, 将定位柱 32 设置在后壳 3 的未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柱的一侧。 0029 如图 5 和 6 所示, 面壳 2 与后壳 3 的四周是全包围的, 四周被侧壁团团围住。后壳 3 内壁上设置有凸出的环第一限位部 34, 面壳 2 侧壁的端部设有与第一限位部 34 配合的第 一限位槽 24, 第一限位槽 24 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34 的高度, 且所述第一限位槽 24 的宽度等于所述。
19、第一限位部 34 的厚度。设置第一限位部 34 及与第一限位部 34 配合的第 一限位槽24, 这样后壳3上的第一限位部34就可以插入固定在面壳2的第一限位槽24内, 从而面壳 2 与后壳 3 之间在用螺丝固定时不会错开, 而且还可以使得面壳 2 与后壳 3 固定 后两者之间不存在缝隙。 0030 电暖宝 1 还包括一 usb 数据线, usb 数据线一端的接口与充电接口 6 的形状相适 应, 壳体上设置有与充电接口 6 的相适应的第一避让孔。这样就可以采用 usb 数据线对其 充电, 在工作时, 电暖宝的电量用完, 利用办公室内的电脑就可以对其充电了。电路板 7 上 设置有控制开关 71 和。
20、两个指示灯, 控制开关 71 为推拨式开关, 控制开关 71 存在两种状态, 且套接一推拨开关 8, 壳体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推拨开关 8 相对应的第二避让孔 ; 指示灯 72 包括一红灯和一绿灯, 红灯表示电暖宝的工作状态, 当电暖宝工作时, 红灯壳 ; 绿灯表示 电暖宝的充电状态, 绿灯壳表示在充电, 绿灯灭时, 表示充电完毕或者没有充电, 指示灯 72 说 明 书 CN 103411260 A 5 4/4 页 6 与控制开关 71 位于电路板 7 的同一面上。推拨开关 8 包括一椭圆状的面板 81 和设置在面 板 81 一面的中间位置处的向外凸出的条状拨手 82, 及设置在面板 81 的。
21、条状拨手 82 的相 对面的中间位置处的围骨 83, 控制开关 7 套接在围骨 83 内 ; 围骨 83 的长度等于控制开关 7 到壳体外侧的最短距离, 这样在组装后, 推拨开关 8 的面板会紧贴着壳体的外侧。第一避 让孔对应为设置在面壳 2 上的第三避让半孔 25 和设置在后壳 3 上的第四避让半孔 35 ; 第 二避让孔对应为设置在面壳 2 上的第一避让半孔 26 和设置在后壳 3 上的上的第二避让半 空 36。 0031 电热片 4 与电路板 7 之间通过两根导线连接, 电池 5 与电路板 7 之间也是通过两 根导线连接 ; 连接电池5与电路板7的导线的一端是焊接在电路板上的, 另一端设。
22、置在电路 7 上 ; 在电热片 4 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凸出的焊接点, 连接电热片 4 与电路板 7 的导线一端焊 接在电热片 4 上的焊接点上, 另一端焊接在电路板 7 上。充电接口 6 与电路板 7 之间采用 分体式设计, 换句话就是, 充电接口6没有设置在电路板上7, 充电接口6与电路板7也是通 过两根导线连接, 充电接口 6 的尾部设置有两个向外凸出的且平行的导线连接部, 导线的 一端焊接在所述导线连接部上, 导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的电路板 7 上。 003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部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扩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411260 A 6 1/3 页 7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1260 A 7 2/3 页 8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1260 A 8 3/3 页 9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1260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