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布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布线结构.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16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N 104081634 A (21)申请号 201380006993.7 (22)申请日 2013.03.01 2012-046161 2012.03.02 JP H02K 3/50(2006.01) H02K 5/22(2006.01) (71)申请人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72)发明人 桑原卓 石井繁 石桥靖规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张会华 (54) 发明名称 电动机布线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的。
2、电动机布线结构涉及一种向卷绕在 设于定子的各个分裂铁心上的各个线圈供给电力 的电动机布线。而且, 包括 : 电力供给侧端子, 其 配置于电力供给侧 ; 多个线圈连接侧端子, 其连 接于各个线圈的绕组端 ; 以及多根导线, 其分别 独立地连接 1 个电力供给侧端子与多个线圈连接 侧端子。而且, 还包括定位散热用突起, 该定位散 热用突起设于线圈连接侧端子, 并且用于该线圈 连接侧端子相对于定子的定位, 而且用于释放与 线圈热夹压时的热量。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7.2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3/055657 2013。
3、.03.0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29647 JA 2013.09.0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1634 A CN 104081634 A 1/1 页 2 1. 一种电动机布线结构, 其用于向卷绕在设于定子的各个分裂铁心上的各个线圈供给 电力, 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机布线结构包括 : 电力供给侧端子, 其配置于电力供给侧 ; 多个线圈连接侧端子, 它们连接于各个线圈的绕组端 ; 多。
4、根导线, 它们分别独立地连接 1 个电力供给侧端子与多个线圈连接侧端子 ; 以及 定位散热用突起, 其设于上述线圈连接侧端子, 并且用于该线圈连接侧端子相对于定 子的定位, 而且用于释放与线圈热夹压时的热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布线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连接侧端子包括热压接于上述线圈的绕组端的热压接部、 夹压于上述导线的 夹压部以及用于连结上述热压接部与上述夹压部的连结部, 上述定位散热用突起设于上述连结部, 上述夹压部的板厚比上述热压接部的板厚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动机布线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连接侧端子使上述定位散热用突起卡定于形成在保持件。
5、上的端子安装部而 被固定, 该保持件安装于上述定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81634 A 2 1/4 页 3 电动机布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在电动汽车等中使用的交流电动机, 例如采用了专利文献 1 所公开的结构。 即, 提出了一种作为用于向各个线圈模块的线圈供给电力的布线而将多根母线与环形状的 母线环一体化的结构。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6 238641 号公报 0006 在专利文献 1 的母线环中, 将对多个线圈供给电力的布线汇总为一根。另外, 为了 。
6、对多个线圈供给充分的电力而使用了较粗的布线。在这样的结构中, 布线的强度增加且刚 性提高。而且, 自线圈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电源端子。其结果, 用于固定电源端子的端子 板因振动而磨损并引起接触不良, 而且, 使连结端子板的接点的螺钉脱落。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而且,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布线结 构, 该电动机布线结构使自定子的线圈产生的振动衰减, 防止电力供给侧端子与端子板之 间的接触不良以及用于连结端子板的接点的螺钉的松弛。 0008 即,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卷绕在设于定子的各个分裂铁心上的各个线圈供给电力的 电动机布线。而且, 包括 : 电力供给侧端子,。
7、 其配置于电力供给侧 ; 多个线圈连接侧端子, 它 们连接于各个线圈的绕组端 ; 以及多根导线, 它们分别独立地连接 1 个电力供给侧端子与 多个线圈连接侧端子。 而且, 还包括定位散热用突起, 该定位散热用突起设于线圈连接侧端 子, 并且用于该线圈连接侧端子相对于定子的定位, 而且用于释放与线圈热夹压时的热量。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的俯视图。 0010 图 2 是在图 1 的电动机布线结构中安装的布线部的俯视图。 0011 图 3 是表示图 1 的电动机布线结构中的线圈连接侧端子的配置状态的放大俯视 图。 0012 图 4 是图 3 的 IV IV。
8、 剖视图。 0013 图 5 的 (a) 是图 1 中的线圈连接侧端子的俯视图。图 5 的 (b) 是图 1 中的线圈连 接侧端子的主视图。图 5 的 (c) 是图 1 中的线圈连接侧端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 另外, 为了便于 说 明 书 CN 104081634 A 3 2/4 页 4 说明而将附图的尺寸比例放大, 有时不同于实际的比例。 0015 本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例如能够应用于如图 1 所示的 3 相交流电动机。如图 1 所示, 定子 1 能够设为具有分别独立设置的多个分裂铁心 2 的结构。在图 1 的例子中。
9、, U 相 的分裂铁心 2Ua 2Ue、 V 相的分裂铁心 2Va 2Ve、 W 相的分裂铁心 2Wa 2We 都各设有 5 个。即, 将分裂铁心 2 的个数设为 15 个。 0016 分裂铁心 2 以等间隔安装于呈环形状的保持件 3 的内周面。而且, 在图 1 中 U 相、 V 相、 W 相的分裂铁心 2 以按照该顺序重复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排列。而且, 在各个分裂铁 心 2 上卷绕有线圈 4。 0017 用于向卷绕于分裂铁心的线圈 4 供给电力的布线部能够如图 2 所示构成。在图 2 中, 示出了 U 相的布线部。另外, V 相、 W 相的布线部也能够设为与图 2 的 U 相的布线部相同 的。
10、结构, 因此省略该 V 相、 W 相的布线部的图示。U 相的布线部包括电力供给侧的电力供给 侧端子 5(5U) 和分别与各个分裂铁心 2(2Ua 2Ue) 的线圈 4 的绕组端相连接的多个线圈 连接侧端子 6(6Ua 6Ue)。而且, 1 个电力供给侧端子 5U 利用多根导线 7(7Ua 7Ue) 分 别独立地与多个线圈连接侧端子 6Ua 6Ue 相连接。 0018 电力供给侧端子 5(5U) 例如能够由表面实施了涂敷的铜板构成, 利用螺钉 9 固定 于图 1 所示的成为电源侧的端子板 8。在该电力供给侧端子 5(5U) 上形成有供螺钉 9 贯穿 的螺纹孔 20。 0019 如图 3 图 5 。
11、所示, 线圈连接侧端子 6(6Ua 6Ue) 能够设为包括热压接于线圈 4 的绕组端的热压接部 10 和夹压于导线 7(7Ua 7Ue) 的夹压 ( 日文 : ) 部 11 的结 构。而且, 能够设为包括将该热压接部 10 与夹压部 11 连结的连结部 12 的结构。而且, 定 位散热用突起 13 能够设为设置在连结部 12 上的结构。线圈连接侧端子 6(6Ua 6Ue) 能 够与电力供给侧端子 5(5U) 相同地使用表面实施了涂敷的铜板来形成。即, 能够通过冲压 该铜板并使其弯折来形成。 0020 热压接部 10 通过向其内插入被设于线圈 4 的绕组端的外部端子 14 并进行热压接 而能够与。
12、该外部端子 14 电连接。热压接部 10 能够形成为夹入外部端子 14 的倒 U 字形状。 另外, 夹压部 11 通过夹压两侧的夹压片而能够连接于导线 7(7Ua 7Ue)。而且, 连结部 12 能够设为将热压接部 10 与夹压部 11 之间连接的曲柄形状。 0021 在本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中, 定位散热用突起 13 能够以卡定于形成在保持件 3 上的端子安装部 15 的形式固定, 该保持件 3 安装于定子 1。在图 3 图 5 所示的例子中, 定 位散热用突起13形成为自连结部12向两侧突出, 利用该连结部12与定位散热用突起13形 成为俯视十字形状。另外, 在图 3 所示的例子中, 端子。
13、安装部 15 具有自形成于保持件 3 的 环状框体16延伸设置的两个卡定爪15A、 15B。 同一例子的卡定爪15A、 15B形成为彼此相对 的倒 L 字状。 0022 定位散热用突起13能够插入并固定于形成在端子安装部15上的两个卡定爪15A、 15B之间。 如果如此固定, 则能够限制定位散热用突起13向自环状框体16离开的方向的位 置偏移。 即, 能够限制定位散热用突起13向图4的由箭头A表示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另外, 能够以在线圈连接侧端子 6(6Ua 6Ue) 朝向环状框体 16 的上端侧移动时夹压部 11 接触 两个卡定爪 15A、 15B 的方式形成端子安装部 15。根据这样的结构。
14、, 能够防止线圈连接侧端 子 6(6Ua 6Ue) 向朝向环状框体 16 的上端侧的方向拔出。即, 能够限制定位散热用突起 说 明 书 CN 104081634 A 4 3/4 页 5 13 向图 4 的由箭头 B 表示的左方的移动。另外, 能够设为在线圈连接侧端子 6(6Ua 6Ue) 朝向环状框体 16 的下端侧移动时连结部 12 接触环状框体 16 的上端面 16a 的结构。根据 这样的结构, 能够防止线圈连接侧端子 6(6Ua 6Ue) 向朝向环状框体 16 的下端侧的方向 拔出。即, 能够限制定位散热用突起 13 向图 4 的由箭头 B 表示的右方的移动。根据上述所 示的结构, 能够。
15、将定位散热用突起13定位并固定于环状框体16的预定位置, 能够将线圈连 接侧端子定位并固定于定子。 可是, 上述方式只不过是例示, 定位固定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 述结构。 0023 热压接部 10 能够通过热压接连接于设置在由方线构成的线圈 4 的绕组端上的外 部端子14。 所谓热压接, 是指通过加热使表面熔融并对端子彼此进行压接的技术。 另外, 导 线 7 由柔软的绞线构成, 因此夹压部 11 能够通过压接夹压而与导线 7 相连接。 0024 通常, 在进行热压接、 热夹压的情况下, 夹压构件热膨胀, 压接力有可能降低。此 外, 夹压构件因淬火而变脆, 也有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压接夹压。另一方面。
16、, 在本方式的电 动机布线结构中, 利用定位散热用突起 13 释放热压接时的热量, 过剩的热量不会传递到夹 压部 11。由此, 能够确保热压接部 10 的最适合热压接的板厚或热容量, 并且能够确保夹压 部 11 的最适合压接夹压的板厚。基于这种观点考虑, 能够使夹压部 11 的板厚 T1 比热压接 部 10 的板厚 T2 薄。通过如此构成, 能够在被加热的热压接部 10 中选择与最适合于熔断的 板厚或热容量相应的板厚T2。 而且, 能够在夹压部11中选择与最适合于压接夹压的板厚相 应的板厚 T1。 0025 根据如上构成的电动机布线结构, 使从电力供给侧向形成于分裂铁心 2 的各个线 圈 4 。
17、供给电力的导线 7 分别独立。因此, 向每一根导线供给的电力减少, 能够使用比以往结 构细且柔软的导线 7。而且, 由于具有柔软性的导线 7 使自卷绕于分裂铁心 2 的线圈 4 产生 的振动衰减, 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因振动导致的端子板 8 的磨损而产生的接触不良和用于固 定电力供给侧端子的螺钉 9 的脱落。 0026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 在线圈连接侧端子 6 上设有定位散热 用突起 13。因此, 通过定位散热用突起 13 释放热夹压时的热量, 能够防止过剩的热量传递 到夹压部 11。而且, 定位散热用突起 13 不仅释放热夹压时的热量, 而且也能够起到将线圈 连接侧端子 6。
18、 相对于定子 1 定位的作用。 0027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中, 由于利用定位散热用突起 13 释放热夹 压时的热量, 因此不必考虑过剩的热量传递到夹压部 11, 能够使夹压部 11 的板厚 T1 比热 压接部 10 的板厚 T2 薄。通过如此构成, 热压接部 10 能够设为最适合于热压接的板厚。而 且, 夹压部 11 能够设成最适合于夹压操作的板厚。 0028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布线结构中, 线圈连接侧端子 6 能够使定位散热用 突起 13 卡定于形成在保持件 3 上的端子安装部 15 而固定, 该保持件 3 安装于定子 1。通过 如此构成, 能够防止线圈连接侧端。
19、子 6 因振动而自保持件 3 脱落。 0029 以上, 按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是不言而喻的。 0030 日本特愿 2012 046161 号 ( 申请日 : 2012 年 3 月 2 日 ) 的全部内容被引用于此。 003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32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布线结构, 形成为使从电力供给侧向形成于分裂铁心的各个 说 明 书 CN 104081634 A 5 4/4 页 6 线圈供给电力的导线分别独立的结构。 因此, 向每一根导线供给的电力减少, 能够使用比以 往结构细且柔软的导线。 由于。
20、具有柔软性的导线使自卷绕于分裂铁心的线圈产生的振动衰 减, 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导致的端子板的磨损引起的接触不良和用于固定电力供给侧端 子的螺钉的脱落。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 定子 ; 2 分裂铁心 ; 3 保持件 ; 4 线圈 ; 5 电力供给侧端子 ; 6 线圈连接侧端子 ; 7 导线 ; 8 端子板 ; 9 螺钉 ; 10 热压接部 ; 11 夹压部 ; 12 连结部 ; 13 定位散热用突起 ; 15 端子安装部。 说 明 书 CN 104081634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81634 A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81634 A 8 3/4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81634 A 9 4/4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81634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