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止痒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类止痒外用制剂,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止痒的纳米
级脂质体外用制剂。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一种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60年代初期,Bangham在电镜下发现磷脂在水中形成脂质体
(liposome)。1971年Rymen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作药物载体,由于其组
成和结构的特点,脂质体用作药物的载体使药剂学的研究领域进入靶向给
药的新天地,同时也更新了给药途径和护肤观念。脂质体作为化妆品的添
加剂的使用,已经超过20余年,其效果及安全性被业界所认可,但主要
是作为功效成分的载体应用。在长期的磷脂和脂质体技术研究过程中发现
如果脂质体未携带所说的功效成分,也就是所谓的空泡脂质体,也能发挥
一些皮肤的护理和保健作用。空泡脂质体是生物护肤产品,可以活化细胞,
保留水分,有效预防局部皮肤干燥;脂质体将水分携带进皮肤;软磷脂是
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可协助修复受损的人体细胞膜。
虽然皮肤局部用药和化妆品的载体应用已经超过二十年,一般仅将脂
质体作为药物或功效成分的载体,而空泡脂质体本身在皮肤的作用则研究
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止痒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的
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止痒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
主要含有以重量计的5-20%磷脂、0.05-0.5%薄荷脑,60-90%pH值为6.0-6.5
磷盐酸缓冲液或醋酸盐缓冲液、0.5-1%的苯氧乙醇、余量为水。
所述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其中,还含有以重量计的0.05-0.50%
冰片。
所述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其中,还含有以重量计的0.10-5.0%
甘草酸二钾。
所述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其中,还含有以重量计的0.05-0.30%
三氯生或0.01-0.20%氯己定二乙酸盐。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的方法,主要步骤包
括:
1)制备磷脂溶液:按重量比将磷脂和薄荷脑溶于乙醚中;
2)制备磷酸盐缓冲液或醋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溶液制备:按重量比将磷脂溶液在搅拌下注入40-50℃的磷
酸盐缓冲液或醋酸盐缓冲液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过滤,控制脂质体的粒径在250纳米
以下;
5)按重量比添加防腐剂混合,补水制得脂质体溶液。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是依次经过0.45微米和0.20微米滤
芯过滤。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可以应用于制备具有止痒作用
的外用制剂。
本发明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采用纳米空泡脂质体剂型,能更好的
与肌肤融合,使里面被包裹的化妆品有效的进入皮肤中,使用方便,既能
高效止痒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是用于止痒的外用制剂,主要成份和
组成为(除特别注明外,本发明中的比例均为重量比):5-20%磷脂、
0.05-0.5%薄荷脑,60-90%pH值为6.0-6.5磷酸盐缓冲液或醋酸盐缓冲液、
0.5-1%苯氧乙醇和水组成。
更进一步,在上述混合物中还可以添加0.05-0.50%冰片、0.10-5.0%甘
草酸二钾。
更进一步,上述混合物中还可以添加0.05-0.30%三氯生或0.01-0.20%
氯己定二乙酸盐。
本发明的脂质体涂于皮肤表面后,其中的磷脂将轻度地键合到角蛋白
上,使皮肤有一种舒畅的感觉,磷脂所形成的一层膜使皮肤表面具有亲油
性,该膜不能用水除去,降低了皮肤的水分损失,提高了皮肤作为阻挡层
的功能。
脂质体中未键接的磷脂有可能进入更深的皮肤层,在那里与细胞膜的
磷脂起源物又重新粘结起来,被细胞膜吸收而使细胞流态化。含亚油酸和
α-亚麻酸的多不饱和磷脂能增加膜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大大增加了细胞的
代谢作用。
在多不饱和的磷脂中化学键合的亚油酸可增加皮脂腺的功能。被吸收
至角质层的磷脂部分水解产生一些游离的亚油酸被分布于表皮中,机体可
以利用这些必需的脂肪酸作为氧化降解的能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合成高
度不饱和的脂肪酸。
薄荷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
<新修本草>记载薄荷「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痛」;中医也认
为薄荷「性凉味辛,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之功」,知其具有兴奋大
脑、促进血液循环、发汗,与消炎镇痛、止痒解毒和疏散风热的作用。薄
荷可缓解皮肤瘙痒对,发炎症状有治疗作用;还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
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帮助入眠。
本发明加入苯氧乙醇,主要直到防腐作用。
本发明的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或醋酸盐缓冲液,起到稳定pH值的作
用。由于磷酸盐缓冲液是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组成,其中磷酸二氢钠
酸性较强。如果溶液中的pH值过高的话,多余的碱就会与酸磷酸二氢钠
结合生成磷酸氢二钠,反之,过酸时就会与磷酸氢二钠反应产生磷酸二氢
钠,使pH值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醋酸盐缓冲液亦相同。
根据记载,冰片具有如下特性:
1)用于闭证神昏:冰片有开窍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
须为用。然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用治热病神昏、痰热内闭、暑
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常与牛黄、麝番、黄连等配伍,如安宫牛黄丸。
若与温里祛寒及性偏温热的开窍药配伍,也可以治疗寒闭。
2)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冰片苦寒,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
为五官科常用药。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
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
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治疗风热喉痹,《濒
湖集简方》以之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
3)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冰片亦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
以冰片与银朱、香油制成红褐色药膏外用,可治烫火伤;与象皮、血竭、
乳香等同用,治疗疮疡溃后不敛,如生肌散。近代以冰片搅溶于核桃油中
滴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较好疗效。
由于冰片所具有的药性,本发明加入冰片可以让人感觉更舒适,凉感
更快,效果更明显。
甘草酸二钾,分子式为C42H60K2O16,分子量899.13。甘草酸二钾在
本发明中作为抗过敏剂协同止痒,甘草酸二钾阻止组胺的释放,具有解毒、
消毒、抗过敏作用,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的作用,但长期使用亦无副作用。
有抑菌、消炎、解毒、抗敏、除臭等多种功能。在医药行业可用于眼药水、
口腔炎的药膏;在化妆品行业可用于护肤水、面霜;在日化行业可用于牙
膏;在食品行业,可用于运动饮料补钾剂、甜味剂、保鲜剂、增香调味剂。
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化学分子式为Cl2H7Cl3O2,又名“三
氯新”、“三氯沙”等,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肥皂、牙膏等日
用化学品之中。本发明添加三氯生可提高止痒的效率,并能促进细小伤口
的愈合。
氯己定二乙酸盐,化学式:C22H30Cl2N10·2C2H4O2,分子量:625.56,具
有杀菌作用、能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本发明用于加
强缓解瘙痒效果。
本发明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可以用于身体的皮肤,比如脸、腿、
臂和手等部位,用于皮肤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病人个体而定。具体地使用量
应根据病人个体的年龄、体重和皮肤状况来定。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将进一步举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以重量计:10%磷脂、0.1%薄荷脑,80%pH值为6.0-6.5磷酸缓冲液、
1%苯氧乙醇、余量为水(本实施例为8.9%水)。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10克磷脂,0.1克薄荷脑溶于10毫升乙醚;
2)制备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8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混悬状的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混悬状的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
滤芯过滤,控制脂质体的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防腐剂,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
毫升,制得脂质体溶液。
实施例2
以重量计:5%磷脂、0.5%薄荷脑,0.05%冰片、60%pH值为6.0-6.5
醋酸盐缓冲液、0.5%苯氧乙醇、余量为水(本实施例为33.95%水)。
制备步骤: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5克磷脂,0.1克薄荷脑、0.05克冰片溶于10毫
升乙醚。
2)制备醋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醋酸盐缓冲液6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滤芯过滤,
控制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毫升,制得脂
质体溶液。
实施例3
以重量计:20%磷脂、0.05%薄荷脑,0.1%氯己定二乙酸盐、70%pH
值为6.0-6.5磷酸盐缓冲液、1%苯氧乙醇、余量为水(本实施例为8.85
水)。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20克磷脂,0..05克薄荷脑、0.1克氯己定二乙酸
盐溶于10毫升乙醚.
2)制备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7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滤芯过滤,
控制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毫升,制得脂
质体溶液。
实施例4
以重量计:10%磷脂、0.1%薄荷脑,0.1%三氯生、80%pH值为6.0-6.5
的磷酸缓冲液、1%的苯氧乙醇、余量为水(本实施例为8.8%水)。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10克磷脂,0.1克薄荷脑、0.1克三氯生溶于10
毫升乙醚。
2)制备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8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滤芯过滤,
控制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毫升,制得脂
质体溶液。
实施例5
以重量计:10%磷脂、0.1%薄荷脑,0.1%甘草酸二钾、80%pH值为
6.0-6.5的磷酸盐缓冲液、1%苯氧乙醇、余量为水(本实施例为8.8%水)。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10克磷脂,0.1克薄荷脑溶于10毫升乙醚。
2)制备磷酸盐缓冲液,并加入0.1克甘草酸二钾,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8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滤芯过滤,
控制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毫升,制得脂
质体溶液。
实施例6
以重量计:10%磷脂、0.1%薄荷脑,0.1%甘草酸二钾、0.1%冰片、0.1%
三氯生、80%pH值为6.0-6.5磷酸缓冲液、1%苯氧乙醇、余量为水(本
实施例为8.6%水)。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10克磷脂,0.1克薄荷脑、0.1克冰片、0.1克三氯
生溶于10毫升乙醚。
2)制备磷酸缓冲液,并加入0.1克甘草酸二钾,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8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滤芯过滤,
控制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毫升,制得脂
质体溶液。
实施例7
以重量计:10%磷脂、0.1%薄荷脑,0.1%甘草酸二钾、0.1%冰片、0.1%
氯己定二乙酸盐、80%pH值为6.0-6.5的磷酸缓冲液、1%的苯氧乙醇、
余量为水(本实施例为8.6%水)。
制备步骤:
1)制备磷脂溶液,10克磷脂,0.1克薄荷脑、0.1克冰片、0.1克三氯
生溶于10毫升乙醚。
2)制备磷酸缓冲液,并加入0.1克甘草酸二钾,调节pH值为6.0-6.5。
3)脂质体制备,将磷脂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
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80毫升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
即制得脂质体溶液。
4)脂质体整粒,将脂质体溶液依次经0.45微米和0.20微米滤芯过滤,
控制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50纳米以下。
5)添加1克苯氧乙醇,缓慢混合,最后补充水到100毫升,制得脂
质体溶液。
验证例:
通过以下数据评价本发明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的止痒效果。
一、实验人群:
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
8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5年,病种分布:湿疹16例,过敏性皮炎
11例,日光性皮炎2例,神经性皮炎1例。
二、受试物:
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剂,包装形式为20毫升玻璃瓶,
喷头的每喷约液体量为100微升。
三、治疗方法:
外用,每日两次,观察时间28天。
四、观察项目:
观察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对患者项目进行
观察,并记录评分。根据瘙痒程度,进行如下计分:
无瘙痒(0);
轻度瘙痒,不烦躁(1);
瘙痒中度,尚能忍受(2);
瘙痒严重,不能忍受(3)。
五、判断标准:
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a)痊愈:治疗后积分为“0”。
b)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2,且治疗后积分不为“0”。
c)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1”,且治疗后积分不为“0”。
d)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
以痊愈和显效的患者百分数为总有效率。
六、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通过表1、表2和表3的数据显示,本发明的纳米级脂质体外用制用
于湿疹、皮炎等30例患者,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对瘙痒症状有明显的止痒
作用,有效率为86.7%。并且瘙痒越重,其止痒效果越明显。
表1、空泡脂质体缓解瘙痒结果:
备注:D0为治疗前,D7为治疗后第7天,D14为第14天,D28为第
28天;1为轻度,2为中度,3为严重,无代表没有记录。
表2:数据统计
显效人数
痊愈人数
有效人数
无效人数
11人
8人
9人
2人
表3:临床疗效
病种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湿疹
16
6
6
4
0
过敏性皮炎
11
2
5
2
2
日光性皮炎
2
0
0
2
0
神经性皮炎
1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