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82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9 CN 103538246 A (21)申请号 201310260739.1 (22)申请日 2013.06.27 B29C 51/12(2006.01) B29C 51/1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工业园区安华物流系统有限公 司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 路 128 号加城大厦 3FA (72)发明人 顾立新 (54) 发明名称 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 成型方法, 成型前提前把钢管放入钢管支撑机构 上,。
2、 并由定位结构定位固定 ; 钢管 2 放入后模具 1 后, 按常规吸塑工艺吸塑, 塑料片材3加热, 模具1 升起与塑料片材3结合, 抽真空使塑料片材3贴合 模具1表面成型 ; 成型后塑料片材3对钢管2产生 包裹效应、 冷却后钢管 2 随塑料片材 3 一起脱模, 钢管 2 被成功包入吸塑栈板内形成一个整体。其 产品包括模具1、 包裹在模具上的钢管2与之相吸 塑的塑料片材 3、 模具表面专有的钢管支撑机构 4 和钢管定位机构 5,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 题, 提供一种一体成型承载强度高、 弯曲强度高、 产品长度延长的、 外观平整的一体成型吸塑栈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8246 A CN 103538246 A 1/1 页 2 1. 一种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包括模具 1、 钢管 2、 塑料片材 3, 模具 1 表面上设计专用的钢管凸出支撑结构 4 和凹进定位结构 5, 其方法特征 在于 : 成型前把钢管 2 提前放入钢管支撑结构 4, 并由定位结构 5 定位固定 ; 成型后塑料片 材 3 对钢管 2 产生包裹效应, 冷却后钢管 2 随塑料片材 3 一起脱模, 钢管 。
4、2 被成功包入吸塑 栈板内形成一个整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钢 管 2 放入后模具 1 后, 按常规吸塑工艺吸塑, 塑料片材 3 加热, 模具 1 升起与塑料片材 3 结 合, 抽真空使塑料片材 3 贴合模具 1 表面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模 具1表面上设计专用的钢管凸出支撑结构4和凹进定位结构5, 凸出支撑结构4横截面宽度 小于钢管 2 横截面宽度, 钢管 2 横截面于凹进定位结构 5 横截面壁留有一定间隙, 以便钢管 2 随塑料片材 3 一起脱模。 4。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钢 管 2 成型前放入模具凸出支撑结构 4 上, 定位在凹进定位结构 5 中, 沿直线方向的钢管 2 至 少有 2 个凹进定位结构, 侧重于钢管 2 的头部和中间位置, 所述的钢管 2 其余放置在模具凸 出支撑结构 4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钢管 2 主要以园管、 方管为主, 排布走向主要以直线形、 园弧形为主, 拼接图案形式主要以 “井” 字形、 格子形、 园弧形等。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其特征。
6、在于 : 成型后塑 料片材3对钢管2产生包裹效应, 包裹率高, 钢管支架稳固, 增强吸塑栈板载重能力, 无需额 外固定, 并且包裹完整、 牢固, 整体外形美观, 且内包钢管一体成型吸塑栈板极大延长传统 现有栈板长度, 且平整度好, 承载能力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8246 A 2 1/2 页 3 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 (或称托盘、 天地盖) 的一体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吸塑栈板运用传统吸塑工艺生产, 这样生产的吸塑栈板最大缺点是抗弯曲能 力弱, 也即栈板载重能力不高, 并且外形尺寸不能做的太大 (1。
7、.5M 左右) 。针对这一弱点, 通过附加钢管的办法来提高吸塑栈板的载重能力, 但这种附加属于后期二次加工, 具体是 通过镙栓镙帽把钢管固定在吸塑栈板上, 这种附加效果并不理想, 施工繁琐, 使用一定时间 后镙帽、 钢管易松动脱落。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能力强、 包裹完整、 牢固, 不需 要二次加工, 不需要镙栓镙帽的额外固定, 二者经一体成型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 0004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体成型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 把钢管在片材成型前提前定位放在模具上, 在吸塑成型时使钢管被塑料片材一体成型包 入, 再经冷却。
8、定型、 脱模、 切边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生产出内包钢管的吸塑栈板。 0005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模具上设计有钢管凸起支撑结构和凹进定位 结构。凸起支撑结构主要起支撑钢管作用, 延钢管走向排布 ; 凹进定位结构, 主要作用防止 钢管位移, 位置侧重于在所述的钢管的头部和中间位置, 所述的钢管其余放置在凸出支撑 结构上。 0006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钢管主要以园管、 方管为主。 排布走向主要以 直线形、 园弧形为主, 拼接图案形式主要以 “井” 字形、 格子形、 园弧形等。用最少的钢料, 达 到最好的载重能力及平整度。 0007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凸。
9、出支撑机构横截面宽度小于钢管横截面宽 度, 所述的钢管于凹进定位机构横截面壁留有间隙, 以便脱模。 0008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钢管被塑料片材在成型时被包裹住 , 钢管随 塑料片材定型后一起脱模, 从而钢管被成功包入吸塑栈板内, 形成一个整体, 无需再用镙栓 镙母固定。 0009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1. 采用一体成型技术, 内包 钢管后, 吸塑栈板抗弯曲能力大大提高, 承载能力加强, 同时产品平整度更好, 外形美观。 2. 内包钢管后, 极大拓展吸塑栈板的运用空间 , 而且产品实用性良好。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 1 为本发明内包钢管式吸塑栈。
10、板一体成型方法的立体图。 0011 附图 2 为本发明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的钢管放置模具上时的俯视 图。 说 明 书 CN 103538246 A 3 2/2 页 4 0012 附图 3 为附图 2 中 AA 处的剖视图 ; 钢管支撑结构细节图。 0013 附图 4 为附图 2 中 BB 处的剖视图 ; 钢管定位结构细节图。 0014 附图 5 为本发明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的成型后未脱模状态俯视图。 0015 附图 6 为附图 5 中 CC 处的剖视图 ; 钢管被塑料包裹图。 0016 附图 7 为本发明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方法所生产的最后产品图主体图。 0017 附。
11、图 8 为附图 7 中 DD 处的剖视图 ; 展示钢管被包裹情况。 0018 1、 模具 ; 2、 钢管 ; 3、 吸塑片材 ; 4、 支撑机构 ; 5、 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 参见附图 1 至附图 8,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一体成型的方法, 包 括模具 1、 钢管 2、 塑料片材 3, 模具 1 表面上设计专用的钢管凸出支撑结构 4 和凹进定位结 构 5。成型前把钢管 2 提前放入钢管支撑结构 4, 并由。
12、定位结构 5 定位固定 ; 钢管 2 放入后 模具 1 后, 按常规吸塑工艺吸塑, 塑料片材 3 加热, 模具 1 升起与塑料片材 3 结合, 抽真空使 塑料片材 3 贴合模具 1 表面成型 ; 成型后塑料片材 3 对钢管 2 产生包裹效应, 冷却、 定型, 最 后钢管 2 随塑料片材 3 一起脱模, 钢管 2 被成功包入吸塑栈板内形成一个整体。 0021 0021本实施例中的模具1表面上设计专用的钢管凸出支撑结构4和凹进定位结 构 5, 凸出支撑结构 4 横截面宽度小于钢管 2 横截面宽度, 钢管 2 横截面于凹进定位结构 5 横截面壁留有一定间隙, 以便钢管 2 随塑料片材 3 一起脱模。。
13、 0022 本实施例中的钢管 2 成型前放入模具凸出支撑结构 4 上, 定位在凹进定位结构 5 中, 一条直线方向的钢管 2 至少有两个凹进定位结构, 侧重于钢管 2 的头部和中间位置, 直 线型钢管 2 交错放置, 采用最少量, 达到最好平面效果。 0023 本实施中, 成型后塑料片材3对钢管2产生包裹效应, 包裹率高, 钢管支架稳固, 类 似人体骨架, 增强吸塑栈板载重能力, 无需额外固定, 并且包裹完整、 牢固, 整体外形美观, 且内包钢管一体成型吸塑栈板极大拓宽现有栈板长度, 且平整度好, 承载能力强。 0024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 不难看出本发明方法能生产出一种承载强度高、 包裹完整、 牢 固、 平整度好, 一体成型的内包钢管式吸塑栈板。 0025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精神 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538246 A 4 1/1 页 5 图 1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3824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