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4866554
  • 上传时间:2018-11-19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22.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02064.7

    申请日:

    2013.10.23

    公开号:

    CN103545776A

    公开日:

    2014.01.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G 5/10登记生效日:201704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徐萍变更后权利人:物必达智能设备江苏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1899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街道大金村186号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银杏路15号|||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2G 5/1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孙旭东变更后:徐萍|||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G 5/10登记生效日:2015092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孙旭东变更后权利人:徐萍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一村新村一街20号变更后权利人:311899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街道大金村186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G 5/10申请日:20131023|||公开

    IPC分类号:

    H02G5/10; H02B1/56

    主分类号:

    H02G5/10

    申请人:

    孙旭东

    发明人:

    孙旭东

    地址: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一村新村一街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包括主体部和抽气部(10),在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的界面处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还设置有圆形气孔(27);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均在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承载半圆环(5),当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扣合形成圆柱体后,所述承载半圆环(5)形成承载圆环,并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的两端,用于承载电缆(9);所述抽气部(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左右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两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包括主体部和抽气部(10),其中,
    主体部包括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扣合形成圆柱体,在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的界面处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所述圆柱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电缆(9)的空腔,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围绕所述空腔,并且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的右端上部流体连通有进液口(3),左端下部流体连通有出液口(4);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还设置有圆形气孔(27),所述圆形气孔(27)的内圆周侧壁能够将所述圆形气孔(27)与所述冷却液屏障层的内腔密封隔绝,从而使得所述圆形气孔(27)能够将所述空腔和空腔的外部环境连通;
    所述圆形气孔(27)沿着所述圆柱体的轴向方向排成轴向列,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的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所述轴向列,并且相邻的所述轴向列中的所述圆形气孔(27)相互错开;每个所述轴向列中的所述圆形气孔(27)的孔径以从两端向中间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在每个轴向列中的中间部分的圆形气孔(27)的孔径最大,两端部分的圆形气孔(27)的孔径最小;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进液口(3)流入所述冷却液屏障层,并且流经各个圆形气孔(27)的圆周侧壁,通过所述出液口(4)流出;
    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均在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承载半圆环(5),当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扣合形成圆柱体后,所述承载半圆环(5)形成承载圆环,并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的两端,用于承载电缆(9),在所述承载半圆环(5)所形成的承载圆环内设置有圆形密封环;所述承载半圆环(5)的外圆周面通过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径向延伸隔板(6)分别与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固定连接,所述径向延伸隔板(6)之间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隔板气路(7);
    所述抽气部(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左右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两端,每个所述抽气部(10)分为上抽气部分和下抽气部分,上抽气部分和下抽气部分通过紧固件(12)密封扣合形成抽气腔室,在所述下抽气部分的下侧面上具有抽气口(11),所述抽气口(11)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圆柱体的纵长方向,在每个所述抽气部(10)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圆形连接孔(92),所述圆形连接孔(92)在所述圆柱体与所述隔板气路(7)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所述圆柱体形成密封连接,每个所述抽气部(10)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电缆(9)穿过的密封孔(91);
    工作时,电缆(9)能够依次穿过左侧的密封孔(91)、左侧的承载圆环、所述空腔、右侧的承载圆环、右侧的密封孔(91),所述抽气口(11)与吸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口(3)和出液口(4)分别与冷却液供给装置的供给口和回收口连通;在所述吸气装置的作用下,所述空腔的外部环境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圆形气孔(27)进入所述空腔,并且通过所述隔板气路(7)而被吸气装置吸走,从而起到有效带走所述电缆(9)周围热量的作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具体为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的大型用电设备通常需要配备大型配电箱;由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这种配电箱,因此,在工厂的配电车间中通常设置有对应的大量配电箱。由于工业设备的用电量和功率较大,因此,向配电箱供电的电缆在长时间大电流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热量积聚。尤其是在配电箱内部走线的电缆,由于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情况不佳,而且配电箱内部的电气元件本身也在散发热量,因此,这些情况的叠加就更加加剧了热量的累积。累积的热量对于工厂的配电车间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配电车间人员较少,设备较多,长时间的热量累积容易造成电缆外皮软化,加重老化程度,而且在接触其他物体的情形下容易逐渐引燃接触物体,造成火灾。现有的一些冷却装置,通常是在配电箱上加装排风扇,以便将热量散开。但是,这种装置只是将热量排放到车间环境中,不能实现车间整体的降温降险;而且,配电箱中通常电气元件密集,在某些热量积聚的区域中,排风效果往往不好,因此这种装置也难以对具体的部件进行针对性降温。而现有技术中也有对于特定的具体部件加装风扇的设备。但是,这样仅仅是将该具体部件的热量排放到其他部件周围,并不利于整体的降温。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通常为单向抽气,抽气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其能够针对具体的电缆部件进行针对性降温,而且同时能够通过两个抽气部对其周围的电气部件以及其本身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排出,冷却效果好,而且又具有高效率地将周围产生的热量带走的技术效果。 
    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包括主体部和抽气部,其中,主体部包括上半圆部和下半圆部,上半圆部和下半圆部扣合形成圆柱体,在上半圆部和下半圆部的界面处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所述圆柱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电缆的空腔,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围绕所述空腔,并且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的右端上部流体连通有进液口,左端下部流体连通有出液口;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还设置有圆形气孔,所述圆形气孔的内圆周侧壁能够将所述圆形气孔与所述冷却液屏障层的内腔密封隔绝,从而使得所述圆形气孔能够将所述空腔和空腔的外部环境连通;
    所述圆形气孔沿着所述圆柱体的轴向方向排成轴向列,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的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所述轴向列,并且相邻的所述轴向列中的所述圆形气孔相互错开;每个所述轴向列中的所述圆形气孔的孔径以从两端向中间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在每个轴向列中的中间部分的圆形气孔的孔径最大,两端部分的圆形气孔的孔径最小;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冷却液屏障层,并且流经各个圆形气孔的圆周侧壁,通过所述出液口流出;
    所述上半圆部和下半圆部均在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承载半圆环,当所述上半圆部和下半圆部扣合形成圆柱体后,所述承载半圆环形成承载圆环,并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的两端,用于承载电缆,在所述承载半圆环所形成的承载圆环内设置有圆形密封环;所述承载半圆环的外圆周面通过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径向延伸隔板分别与所述上半圆部和下半圆部固定连接,所述径向延伸隔板之间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隔板气路;
    所述抽气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左右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两端,每个所述抽气部分为上抽气部分和下抽气部分,上抽气部分和下抽气部分通过紧固件密封扣合形成抽气腔室,在所述下抽气部分的下侧面上具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圆柱体的纵长方向,在每个所述抽气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圆形连接孔,所述圆形连接孔在所述圆柱体与所述隔板气路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所述圆柱体形成密封连接,每个所述抽气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电缆穿过的密封孔;
    工作时,电缆能够依次穿过左侧的密封孔、左侧的承载圆环、所述空腔、右侧的承载圆环、右侧的密封孔,所述抽气口与吸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冷却液供给装置的供给口和回收口连通;在所述吸气装置的作用下,所述空腔的外部环境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圆形气孔进入所述空腔,并且通过所述隔板气路而被吸气装置吸走,从而起到有效带走所述电缆周围热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的示意性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的示意性装配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侧抽气部的示意性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左侧抽气部的示意性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包括主体部和抽气部10,其中,主体部包括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扣合形成圆柱体,在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的界面处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所述圆柱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电缆9的空腔,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围绕所述空腔,并且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的右端上部流体连通有进液口3,左端下部流体连通有出液口4;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还设置有圆形气孔27,所述圆形气孔27的内圆周侧壁能够将所述圆形气孔27与所述冷却液屏障层的内腔密封隔绝,从而使得所述圆形气孔27能够将所述空腔和空腔的外部环境连通;
    所述圆形气孔27沿着所述圆柱体的轴向方向排成轴向列,在所述圆柱形的冷却液屏障层的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所述轴向列,并且相邻的所述轴向列中的所述圆形气孔27相互错开;每个所述轴向列中的所述圆形气孔27的孔径以从两端向中间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在每个轴向列中的中间部分的圆形气孔27的孔径最大,两端部分的圆形气孔27的孔径最小;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进液口3流入所述冷却液屏障层,并且流经各个圆形气孔27的圆周侧壁,通过所述出液口4流出;
    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均在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承载半圆环5,当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扣合形成圆柱体后,所述承载半圆环5形成承载圆环,并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的两端,用于承载电缆9,在所述承载半圆环5所形成的承载圆环内设置有圆形密封环;所述承载半圆环5的外圆周面通过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径向延伸隔板6分别与所述上半圆部1和下半圆部2固定连接,所述径向延伸隔板6之间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隔板气路7;
    所述抽气部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左右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两端,每个所述抽气部10分为上抽气部分和下抽气部分,上抽气部分和下抽气部分通过紧固件12密封扣合形成抽气腔室,在所述下抽气部分的下侧面上具有抽气口11,所述抽气口11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圆柱体的纵长方向,在每个所述抽气部10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圆形连接孔92,所述圆形连接孔92在所述圆柱体与所述隔板气路7的径向外侧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所述圆柱体形成密封连接,每个所述抽气部10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电缆9穿过的密封孔91;
    工作时,电缆9能够依次穿过左侧的密封孔91、左侧的承载圆环、所述空腔、右侧的承载圆环、右侧的密封孔91,所述抽气口11与吸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口3和出液口4分别与冷却液供给装置的供给口和回收口连通;在所述吸气装置的作用下,所述空腔的外部环境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圆形气孔27进入所述空腔,并且通过所述隔板气路7而被吸气装置吸走,从而起到有效带走所述电缆9周围热量的作用。

    关 键  词:
    一种 双向 抽气式 电缆 冷却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6655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