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管结构及物料输送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接管结构及物料输送机构.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989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08 CN 103498983 A (21)申请号 201310443744.6 (22)申请日 2013.09.26 F16L 25/14(2006.01) B65G 53/52(2006.01) (71)申请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 361 号 (72)发明人 员健 王俊杰 李赞元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李雪 李翔 (54) 发明名称 一种接管结构及物料输送机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管结构及包。
2、括该接管结 构的物料输送机构, 该接管结构包括下料管 (1) 、 接管 (5) 和接料管 (6)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料管 (6) 的进料口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料管 (1) 的下料 口的管径, 所述下料管 (1) 的下料口插入所述接 料管 (6) 的进料口中, 并使所述下料口和所述进 料口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接管 (5) 连接在所述下 料管 (1) 和所述接料管 (6) 的外侧。通过把下料 管插入接料管中并使下料口和接料口之间形成间 隙, 能够使下料管与接料管之间不传递振动, 且能 够容忍安装偏差 ; 另外, 将所述接管 (5) 连接在下 料管和接料管的外侧, 能够避免物料与接管接触 摩擦, 。
3、延长使用寿命, 且不会传递振动, 并能过滤 粉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98983 A CN 103498983 A 1/1 页 2 1. 一种接管结构, 该接管结构包括下料管 (1) 、 接管 (5) 和接料管 (6) ,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接料管 (6) 的进料口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料管 (1) 的下料口的管径, 所述下料管 (1) 的下料 口插入所述接料管 (6) 的进料口中, 并使所述下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
4、间形成间隙, 所述接管 (5) 连接在所述下料管 (1) 和所述接料管 (6) 的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接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 (5) 由能够过滤粉尘的透气 性软质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接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管 (1) 与所述接料管 (6) 之 间设置有环形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第 一套管 (2) , 所述第一套管 (2) 的外径与所述接料管 (6) 的进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套 管 (2) 的内径与所述下料管 (1) 的出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套管 (2。
5、) 套于在所述下料管 (1) 上, 所述接管 (5) 为直筒状, 所述接管 (5)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 (2) 和所述接料 管 (6)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接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 套管 (2) 和所述接料管 (6) 上的挡圈 (4) , 所述接管 (5) 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 (3) 固定在所 述第一套管 (2) 和所述接料管 (6) 上并压紧在所述挡圈 (4) 的外侧。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接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 (61) , 所 述第二套管 (61) 的内径与所述进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二套管 。
6、(61) 的外径与所述第一 套管 (2) 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二套管 (61) 套于所述接料管 (6) 上, 所述接管 (5) 为直筒状, 所述接管 (5)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 (2) 和所述第二套管 (61) 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固 定在所述下料管 (1) 和所述接料管 (6) 上的挡圈 (4) , 所述接管 (5) 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 (3) 固定在所述下料管 (1) 和所述接料管 (6) 上并压紧在所述挡圈 (4) 的外侧。 8.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其特征在于, 该物料输送机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7 中任。
7、意一 项所述的接管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98983 A 2 1/3 页 3 一种接管结构及物料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管结构, 具体地, 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沥青混合料、 输送混凝土或 干混沙浆等物料的接管结构。 此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接管结构的物料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站、 混凝土砼站、 干混砂浆站等站类产品进行物料输送时, 输送管之间的对接安装一般采用法兰连接或者软连接 (例如软接管) 。由于软连接可适应大 型结构的安装偏差, 并且具有两输送管之间不传递振动等优点, 因此多用于砂粉料计量系 统及振动输送系统。 0。
8、003 由于采用软连接的软接管与物料直接接触摩擦, 容易产生磨损, 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管结构, 该接管结构能够避免软接管与物料之间直接 接触摩擦。另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有该接管结构的物料输送机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管结构, 该接管结构包括下料管、 接管和接 料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料管的进料口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料管的下料口的管径, 所述下料 管的下料口插入所述接料管的进料口中, 并使所述下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形成间隙, 所 述接管连接在所述下料管和所述接料管的外侧。 0006 优选地, 所述接管由能够过滤粉尘的透气。
9、性软质材料制成。 0007 优选地, 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接料管之间设置有环形间隙。 0008 优选地, 所述接管结构还包括第一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径与所述接管的进料 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径与所述下料管的出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套管套 于在所述下料管上, 所述接管为直筒状, 所述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接料 管连接。 0009 优选地, 所述接管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接料管上的挡圈, 所述 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接料管上并压紧在所述挡圈的外侧。 0010 优选地,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 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径与所述进料口的外径 一。
10、致, 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二套管套于所述接料管上, 所述接管为直筒状, 所述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连接。 0011 优选地,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料管和所述接料管上的挡圈, 所述接管 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下料管和所述接料管上并压紧在所述挡圈的外侧。 0012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该物料输送机构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方案 所述的接管结构。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把下料管插入接料管中并使下料口和接料口之间形成间 隙, 能够使下料管与接料管之间不传递振动, 且能够容忍安装偏差 ; 另外将接管连接在下料 管和。
11、接料管的外侧, 能够避免物料与接管接触摩擦, 延长使用寿命, 且不会传递振动, 并能 说 明 书 CN 103498983 A 3 2/3 页 4 过滤粉尘。 0014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 0016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接管结构的沿管路中心轴的剖视图。 0017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接管结构的沿管路中心轴的剖视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
12、9 1 下料管 2 第一套管 0020 3 卡箍 4 挡圈 0021 5 接管 6 接料管 0022 61 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4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管结构, 该接管结构包括下料管1、 接管5和接料 管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料管6的进料口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料管1的下料口的管径, 所述下 料管 1 的下料口插入所述接料管 6 的进料口中, 并使所述下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形成间 隙, 所述接管 5 连接在所述下料管 1 和所述。
13、接料管 6 的外侧。 0025 通过把下料管 1 插入接料管 6 中并使下料口和接料口之间形成间隙, 能够使下料 管 1 与接料管 6 之间不传递振动, 且能够容忍安装偏差 ; 另外将接管 5 连接在下料管 1 和接 料管6的外侧, 能够避免物料与接管5接触摩擦, 延长使用寿命, 且不会传递振动, 并能过滤 粉尘。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接管 5 由能够过滤粉尘的透气性软质材料 制成。采用软质材料能避免管路之间的振动传递, 而材料的透气性能够使接料管 6 及下部 部件中的气体溢出, 既不会造成粉尘溢出, 又避免了下部密闭空间管路下料不畅。 002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
14、实施方式, 所述下料管 1 与所述接料管 6 之间设置有环形 间隙 (即下料管 1 与接料管 6 基本同轴设置) 。所述下料管 1 与所述接料管 6 之间的环形间 隙使得接管结构在安装时能够容忍偏差, 同时也能避免所述下料管 1 与所述接料管 6 之间 的振动传递。 002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料管和所述接 料管上的挡圈, 所述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下料管和所述接料管上并压紧在 所述挡圈的外侧。 002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接管结构还包括第一套管 2, 所述第一套管 2 的外径与所述接料管 6 的进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套。
15、管 2 的内径与所述下料管 1 的出 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套管 2 套于在所述下料管 1 上, 所述接管 5 为直筒状, 所述接管 5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 2 和所述接料管 6 连接。在所述下料管 1 上设置与所述接料 说 明 书 CN 103498983 A 4 3/3 页 5 管 6 具有相同外径的第一套管 2 的目的是使连接该接料管 6 和第一套管 2 的接管 5 为直筒 状, 便于安装。其中, 接料管 6 显然可以是任意适当形状 (例如锥形管) , 本发明对此不作特 别限制。 003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接管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管 2 和 所述接料管。
16、 6 上的挡圈 4, 所述接管 5 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 3 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管 2 和所 述接料管 6 上并压紧在所述挡圈 4 的外侧。所述挡圈 4 可防止所述卡箍 3 和所述接管 5 脱 落, 提高了该接管结构的工作安全性。 00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接管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 61, 所述 第二套管 61 的内径与所述进料口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二套管 61 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套管 2 的外径一致, 所述第二套管 61 套于所述接料管 6 上, 所述接管 5 为直筒状, 所述接管 5 的两 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 2 和所述第二套管 61 连接。由于所述下料管 1 与所述接。
17、料管 6 的 外径不同, 分别在所述下料管 1 和所述接料管 6 外侧安装外径相同第一套管 2 和第二套管 61, 能够使得所述接管 5 为直筒状, 便于安装。 0032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该物料输送机构安装有上述技术方案任 意一项所述的接管结构。 0033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4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 说明。 0035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CN 103498983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898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