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4862456
  • 上传时间:2018-11-19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31.4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62787.1

    申请日:

    2013.08.20

    公开号:

    CN103397483A

    公开日:

    2013.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D05B 69/02收件人:吕荣淦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5B 69/02申请日:20130820|||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D05B 69/02收件人:吕荣淦文件名称:视为未提出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D05B 69/02收件人:吕荣淦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D05B69/02

    主分类号:

    D05B69/02

    申请人:

    吕荣淦

    发明人:

    吕荣淦

    地址:

    362200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赤塘村高厝新村8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曲折缝缝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主要是如图机壳后套管座孔往右偏1.06mm论角度90.7度,顺至前套管座孔,达到右边针杆从最低点回升2.2mm时,旋梭尖刚好在机针穿线孔上方又是中心线上,旋梭尖与机针平面间隙是0.02mm,左边从最低点回升4.2mm时,旋梭尖刚好在机针穿线孔上方0.8至1mm处,旋梭尖与机针平面间隙是0.12mm特殊就在这里,旋梭尖比较不会磨损作用,减少跳线、断线、断针故障少,由于设有上述结构改进发明,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给操作者带来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偏心套管座孔发明改变角度,达到右边第一次针杆从最低点回升2.2mm时,旋梭尖刚好在机针平面又是中心线,机针平面与旋梭尖间隙是0.02mm,左边第二次针杆从最低回升4.2mm时,旋梭实际刚好在机针穿线孔上方0.8至1mm又是在机针中心线上,这时机针平面与旋梭尖间隙是0.12mm,可能很多工程师不会接0.12mm这个数字,我们要实践来证明,特殊就在这里,达到理想勾线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壳前后套管座孔改变角度(90.7度),达到勾线结构产生一切变化作用,旋梭尖工作运转空间更合理勾线位置也合理,权利就在这里。

    说明书

    说明书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折缝缝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改变勾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服装与鞋业、箱包材料多种多样,但是曲折缝拼接头层皮、反绒皮、超纤、反绒超纤、四面弹等材料,容易跳线、断线、断针、故障多,这样造成工作效率低,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曲折缝机壳旋梭轴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原理适当修改,目的减少跳线断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机壳旋梭轴后套管座孔往右偏1.06mm(按角度计算约90.7度),并顺斜通过前套管座孔再连至旋梭尖为一体,图2图3可参考规格与数据,制造厂家可按图1顺序安装,零件互换不会影响,改变角度目的在于勾线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旋梭轴结构图。
    图2为旋梭轴与套管一起偏向要求分析图。
    图3②为机壳前套管座,①为套管孔,④为机壳后套管座,③为套管孔,发明改进偏向规格数据。
    图4为旋梭轴中心线偏向左右各条沿线,论机针经过F点或E点不同数据分析图。
    图5为原针板,⑤机针在针板孔中间,标准规格。
    图6与图5对比明显⑥机针偏后的缺点,目前很多制造厂有这样的缺点约3%至10%有这不合理之处。
    图7与图5对比明显⑦机针偏前,这样改变,保护旋梭尖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示:图1为原旋梭轴结构图,图2为要求偏斜规格,图3为发明改进实例规格偏向数据,①后套管孔偏右1.06mm(论角度90.7度),②机壳后套管座,③前套管孔并顺斜至旋梭尖部位,图4为旋梭轴中心线往左右各连线分析机针勾线原理,论说这点也是一项怪道理,但有试验使用确实很合理,即右边机针经过F点从最低点回升2.2mm时,旋梭尖距离机针平面为0.02mm,左边机针经过E点从最低点回升4.2mm时,旋梭尖在机针穿线孔上方0.8至1mm时,距离机针平面为0.12mm,特殊就在前面所述右边距机针平面0.02mm,左边距离机针平面0.12mm(怪也在这里),技术分析,论拼接高难度特殊材料、头层皮、反绒皮、超纤、反绒超纤、四面弹等,有对很多大厂机修工调查研究,大家观点经过F点要求靠近机针平面,经过E点大家就没想到为什么旋梭尖容易磨损易断针了,因为经过E点针杆回升大,旋梭尖经过穿线孔上方有凸出明显,既然回升大,线圈也大,发明改变机壳前后旋梭轴套管座孔角度为90.7度理由,达到减少故障,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更合理改进,分析图5为标准针板,针板孔⑤机针在正中,图6为中国很多制造厂精确度没有完全达到,有3%至10%如⑥机针微偏针板孔后的错误,梭尖容易磨损,容易断针,图7经过长期试验,⑦机针微偏前有保护旋梭尖作用,在结合机壳前后旋梭轴套管座孔改变角度,效果非常好。
    现有技术相比
    现有曲折缝多种多样,论服装、鞋业、箱包最常用曲折缝勾线原理大概相同,旋梭轴与下轴转动关系都是90°角,分析右边第一次针杆从最低点回升2.2mm时,旋梭尖刚好到机针平面又是中心线,这时梭尖距机针平面按要求0.02mm,论左边第二次从最低点回升4.2mm时,旋梭尖距离机针平面同样也是0.02mm,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并有对很多大厂机修工调查,因为左边第二次勾线,针杆回升幅度偏大,旋梭尖靠近机针穿线孔有明显磨擦现象,产生旋梭尖容易磨损或断针、跳线、断线、故障多、经常维修,技术相比,可参考说明书附图图4右边机针平面与梭尖间隙为0.02mm,左边机针平面与梭尖间隙为0.12mm,这就是发明改变旋梭轴角度作用,论拼接特殊材料头层皮、反绒皮、超纤、反绒超纤、四面弹等材料,右边梭尖要求比较靠近机针平面,而左边梭尖距机针平面是0.12mm,有经过推算,试验的结果,这样梭尖比较不会磨擦机针穿线孔,在勾线过程分析,因为左边机针从最低点回升幅度大,线圈也大,所以说不会影响勾线效果,达到保护旋梭尖作用,运转空间更合理,给维修者更容易修配。

    关 键  词:
    曲折 缝旋梭轴 前后 套管 改为 偏心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624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