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74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0 CN 103397483 A *CN103397483A* (21)申请号 201310362787.1 (22)申请日 2013.08.20 D05B 69/02(2006.01) (71)申请人 吕荣淦 地址 362200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赤塘村高 厝新村 85 号 (72)发明人 吕荣淦 (54) 发明名称 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 孔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曲折缝缝纫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 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 装置, 主要是如图机壳后套管座孔往右偏 1。
2、.06mm 论角度 90.7 度, 顺至前套管座孔, 达到右边针杆 从最低点回升 2.2mm 时, 旋梭尖刚好在机针穿线 孔上方又是中心线上, 旋梭尖与机针平面间隙是 0.02mm, 左边从最低点回升 4.2mm 时, 旋梭尖刚好 在机针穿线孔上方0.8至1mm处, 旋梭尖与机针平 面间隙是 0.12mm 特殊就在这里, 旋梭尖比较不会 磨损作用, 减少跳线、 断线、 断针故障少, 由于设有 上述结构改进发明, 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给操作者 带来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7483 A CN 103397483 A *CN103397483A* 1/1 页 2 1. 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偏心套管座孔发 明改变角度, 达到右边第一次针杆从最低点回升 2.2mm 时, 旋梭尖刚好在机针平面又是中 心线, 机针平面与旋梭尖间隙是 0.02mm, 左边第二次针杆从最低回升 4.2mm 时, 旋梭实际 刚好在机针穿线孔上方 0.8 至 1mm 又是在机针中心线上, 这时机针平面与旋梭尖间隙是 0.12mm, 可能很多工程师不会接 0.12mm 这个数字, 我们要实。
4、践来证明, 特殊就在这里, 达到 理想勾线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 所述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机壳前后套管座孔改变角度 (90.7 度 ), 达到勾线结构产生一切变化作用, 旋梭尖工作 运转空间更合理勾线位置也合理, 权利就在这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97483 A 2 1/2 页 3 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曲折缝缝纫设备领域 : 具体涉及曲折缝旋梭轴前后套管座孔改为偏心 套管座孔装置, 改变勾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服装与鞋业、 箱包材料多种多样, 但是曲折缝拼接。
5、头层皮、 反绒皮、 超纤、 反绒 超纤、 四面弹等材料, 容易跳线、 断线、 断针、 故障多, 这样造成工作效率低, 给操作者带来不 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曲折缝机壳旋梭轴套管座孔改为偏心套管座孔装置, 原理适当修改, 目 的减少跳线断线。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机壳旋梭轴后套管座孔往右偏 1.06mm( 按角度计算约 90.7 度 ), 并顺斜通过前套管座孔再连至旋梭尖为一体, 图 2 图 3 可 参考规格与数据, 制造厂家可按图 1 顺序安装, 零件互换不会影响, 改变角度目的在于勾线 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0005 图 1 为原旋梭轴结构。
6、图。 0006 图 2 为旋梭轴与套管一起偏向要求分析图。 0007 图 3 为机壳前套管座, 为套管孔, 为机壳后套管座, 为套管孔, 发明改进 偏向规格数据。 0008 图 4 为旋梭轴中心线偏向左右各条沿线, 论机针经过 F 点或 E 点不同数据分析图。 0009 图 5 为原针板, 机针在针板孔中间, 标准规格。 0010 图 6 与图 5 对比明显机针偏后的缺点, 目前很多制造厂有这样的缺点约 3至 10有这不合理之处。 0011 图 7 与图 5 对比明显机针偏前, 这样改变, 保护旋梭尖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说明书附图所示 : 图 1 为原旋梭轴结构图, 图 2 。
7、为要求偏斜规格, 图 3 为发明改进 实例规格偏向数据, 后套管孔偏右 1.06mm( 论角度 90.7 度 ), 机壳后套管座, 前套 管孔并顺斜至旋梭尖部位, 图 4 为旋梭轴中心线往左右各连线分析机针勾线原理, 论说这 点也是一项怪道理, 但有试验使用确实很合理, 即右边机针经过 F 点从最低点回升 2.2mm 时, 旋梭尖距离机针平面为 0.02mm, 左边机针经过 E 点从最低点回升 4.2mm 时, 旋梭尖在机 针穿线孔上方 0.8 至 1mm 时, 距离机针平面为 0.12mm, 特殊就在前面所述右边距机针平面 0.02mm, 左边距离机针平面 0.12mm( 怪也在这里 ), 。
8、技术分析, 论拼接高难度特殊材料、 头层 说 明 书 CN 103397483 A 3 2/2 页 4 皮、 反绒皮、 超纤、 反绒超纤、 四面弹等, 有对很多大厂机修工调查研究, 大家观点经过 F 点 要求靠近机针平面, 经过E点大家就没想到为什么旋梭尖容易磨损易断针了, 因为经过E点 针杆回升大, 旋梭尖经过穿线孔上方有凸出明显, 既然回升大, 线圈也大, 发明改变机壳前 后旋梭轴套管座孔角度为 90.7 度理由, 达到减少故障, 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更合理 改进, 分析图 5 为标准针板, 针板孔机针在正中, 图 6 为中国很多制造厂精确度没有完全 达到, 有3至10如机针微偏针板。
9、孔后的错误, 梭尖容易磨损, 容易断针, 图7经过长期 试验, 机针微偏前有保护旋梭尖作用, 在结合机壳前后旋梭轴套管座孔改变角度, 效果非 常好。 现有技术相比 0013 现有曲折缝多种多样, 论服装、 鞋业、 箱包最常用曲折缝勾线原理大概相同, 旋梭 轴与下轴转动关系都是 90角, 分析右边第一次针杆从最低点回升 2.2mm 时, 旋梭尖刚好 到机针平面又是中心线, 这时梭尖距机针平面按要求 0.02mm, 论左边第二次从最低点回升 4.2mm 时, 旋梭尖距离机针平面同样也是 0.02mm,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 并有对很多大厂机修 工调查, 因为左边第二次勾线, 针杆回升幅度偏大, 旋梭。
10、尖靠近机针穿线孔有明显磨擦现 象, 产生旋梭尖容易磨损或断针、 跳线、 断线、 故障多、 经常维修, 技术相比, 可参考说明书附 图图 4 右边机针平面与梭尖间隙为 0.02mm, 左边机针平面与梭尖间隙为 0.12mm, 这就是发 明改变旋梭轴角度作用, 论拼接特殊材料头层皮、 反绒皮、 超纤、 反绒超纤、 四面弹等材料, 右边梭尖要求比较靠近机针平面, 而左边梭尖距机针平面是 0.12mm, 有经过推算, 试验的结 果, 这样梭尖比较不会磨擦机针穿线孔, 在勾线过程分析, 因为左边机针从最低点回升幅度 大, 线圈也大, 所以说不会影响勾线效果, 达到保护旋梭尖作用, 运转空间更合理, 给维修者 更容易修配。 说 明 书 CN 103397483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97483 A 5 2/2 页 6 图 5图 6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9748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