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4856998
  • 上传时间:2018-11-18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686.8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21916.2

    申请日:

    2013.07.29

    公开号:

    CN103395794A

    公开日:

    2013.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J 20/10申请公布日:201311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B 33/18申请日:20130729|||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3/18; B01J20/10

    主分类号:

    C01B33/18

    申请人:

    扬州大学

    发明人:

    瞿其曙; 王娟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代理人:

    江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颗粒型整体柱制备技术领域,先制备由相互粘连的球形颗粒形成的颗粒型整体柱,这些弱粘连的颗粒很容易通过研磨的方法制得单分散性很好的、规则的球形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此方法步骤简单,时间短,重复性好。这种单分散球形颗粒单分散性好,有均一的粒径,经在紫外光度吸光计或者原子吸收光度计上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尤其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效果好,对染料及重金属离子都有良好的吸附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温度≤0℃的环境温度下,先将聚乙二醇、尿素和醋酸水溶液搅拌混合后,再混入四甲氧基硅烷,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 min后取得混合溶胶;
    2)将混合溶胶注入模具凝胶老化;
    3)将老化后的制品连同模具置于120℃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4)将从模具中取出的二氧化硅整体柱进行锻烧;
    5)将硅胶整体柱进行研磨,即得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尿素、醋酸水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投料质量比为100︰90~92︰72~76︰600~650;所述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0.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鼓风干燥箱中处理3 小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烧的温度为600℃,锻烧时间为6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即得的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与甲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后升温至回流,将回流液以甲苯或乙醇清洗后取固相,于40~60℃下干燥,取得键合氨基的二氧化硅颗粒。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颗粒型整体柱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颗粒型整体柱的制备方法,还涉及由此整体柱研磨制得的二氧化硅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硅整体柱具有柱效高,压力低,分离速度快,可以免去合成颗粒的繁琐过程等优点,因此得到更多的应用。Ko等人采用一种新方法制备出整体柱,然后把整体柱进行简单的研磨,C18 修饰后再填充到毛细管柱中,成为一种新型的填充固定相。但是,由于采用该方法获得颗粒是不规则的,因而当它们在色谱柱中受到较高压力后,床层很容易就松动,导致柱子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是提出一种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温度≤0℃的环境温度下,先将聚乙二醇、尿素和醋酸水溶液搅拌混合后,再混入四甲氧基硅烷,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 min后取得混合溶胶;
    3)将老化后的制品连同模具置于120℃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4)将从模具中取出的二氧化硅整体柱进行锻烧;
    4)将从模具中取出的二氧化硅整体柱锻烧;
    5)将硅胶整体柱进行研磨,即得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
    本发明结合两种固定相的优点,提供了一种颗粒型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先制备由相互粘连的球形颗粒形成的颗粒型整体柱,这些弱粘连的颗粒很容易通过研磨的方法制得单分散性很好的、规则的球形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此方法步骤简单,制备所需时间短,且重复性好。这种单分散球形颗粒单分散性好,有均一的粒径,约为5μm,可作为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分离,也可作为吸附材料进行染料废水的处理。经在紫外光度吸光计或者原子吸收光度计上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尤其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效果好,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57.06 mg/g,对刚果红的吸附量高达672.11 mg/g,对茜素红的吸附量也达到了507.43 mg/g,可见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对染料及重金属离子都有良好的吸附性。
    本发明所述聚乙二醇、尿素、醋酸水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投料质量比为100︰90~92︰72~76︰600~650;所述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0.6%。在此投料比下,颗粒的粘连最弱且颗粒大小最均匀,通孔及颗粒形貌最佳。
    在鼓风干燥箱中处理3 小时。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将材料干燥,防止加热过程中过度膨胀,破坏材料通孔及形貌。
    为了保持材料的最佳孔结构,所述锻烧的温度为600℃,锻烧时间为6小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附性,本发明还可将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与甲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混合后升温至回流,将回流液以甲苯或乙醇清洗后取固相,于40~60℃下干燥,取得键合氨基的二氧化硅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柱的形貌照片。
    图2为整体柱截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锻烧后硅胶整体柱的局部扫描电镜图。 
    图4为锻烧后硅胶整体柱的大范围扫描电镜图。
    图5为研磨后颗粒扫描电镜图。
    图6为研磨后颗粒扫描电镜图。
    图7为煅烧前氮气吸附-脱附等曲线图。
    图8为煅烧前孔径分布图。
    图9为煅烧后氮气吸附-脱附等曲线图。
    图10为煅烧后孔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二氧化硅颗粒:
    取聚乙二醇0.66 g、尿素0.60 g和质量分数为0.6%的醋酸水溶液8.0 mL(0.01 M)于圆底烧瓶中,冰水浴中搅拌20 min,加入4.0 mL的四甲氧基硅烷,继续在冰水浴中搅拌40 min,接着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超声10 min,然后把超声好的溶胶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30℃的水浴锅中,凝胶老化24 h,在鼓风干燥箱中120℃烘3 h。从模具中取出制备好的二氧化硅整体柱,再把所得的整体柱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600℃,保持6 h,得到锻烧后的硅胶整体柱,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合成的整体柱形貌规整,但在末端有些许弯曲。
    由图2的整体柱截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颗粒形貌均一,颗粒间有弱粘连。
    由图3的锻烧后硅胶整体柱的局部扫描电镜图可见: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                                         
    由图4的锻烧后硅胶整体柱的大范围扫描电镜图可见:颗粒整体分布均匀,形貌符合预期要求。
    由图7的煅烧前氮气吸附-脱附等曲线图说明:由图计算得出锻烧前比表面积为153 m2/g 。
    由图8的煅烧前孔径分布图可见:颗粒中存在较多孔径较大的孔。
    由图9的煅烧后氮气吸附-脱附等曲线图可见:由图计算得出锻烧前比表面积为453m2/g 。 
    由图10的煅烧后孔径分布图可见:煅烧后颗粒中的大孔基本消失。
    将锻烧后得到的整体柱在玛瑙研钵中以较慢的速度,较均匀的力度研磨,得到均匀粒径的二氧化硅颗粒。
    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材料进行BET表征得到其比表面积达453 m2/g,具有较大的孔体积。
    由图5的研磨后颗粒扫描电镜图说明:颗粒单分散性良好,整体形貌未有较大损坏。 
    由图6的研磨后颗粒扫描电镜图说明: 颗粒间弱粘连被破坏,形成单分散球形二氧化硅颗粒,与预期要求的材料形貌相符。
    2、应用:
    取本实施例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g,加入含有亚甲基蓝30~240 mg/L的50mL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98.88 mg/g。
    实施例2
    应用:取本实施例一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1的环境中加入含有罗丹明B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罗丹明B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1.96 mg/g。
    实施例3
    取本实施例一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1的环境中加入含有罗丹明B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恒速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罗丹明B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1.96 mg/g。
    实施例4
    取本实施例一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2.0000 g,加入50 mL的甲苯,再加入3.2 mL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回流8 h,在无水环境下用甲苯、乙醇试剂清洗,40~60℃下干燥12 h,得到键合氨基的二氧化硅颗粒。
    实施例5
    取本实施例四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1的环境中加入含有茜素红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茜素红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07.43 mg/g。
    实施例6
    取本实施例四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1的环境中加入含有甲基橙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57.06 mg/g。
    实施例7
    取本实施例四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1的环境中加入含有刚果红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恒速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72.11 mg/g。
    实施例8
    取本实施例四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0的环境中加入含有Cu2+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99.04 mg/g。
    实施例9
    取本实施例四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0.0100~0.1000 g,在pH为2~10的环境中加入含有Pb2+ 30~240 mg/L的50 mL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吸光度,得本材料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63.71 mg/g。

    关 键  词:
    一种 粒径 均匀 分散 二氧化硅 颗粒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粒径均匀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569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