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取料装置.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4855639
  • 上传时间:2018-11-18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7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31721.6

    申请日:

    2013.08.01

    公开号:

    CN103394666A

    公开日:

    2013.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22D 17/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园环镇西路1号变更后: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园环镇西路1号|||发明专利公报更正号牌文件类型代码=1608号牌文件序号=101708526025卷=30号=39IPC(主分类)=B22D0017200000更正项目=著录事项变更误=申请人名称变更正=撤销申请人名称变更|||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22D 17/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园环镇西路1号变更后: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园环镇西路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17/20申请日:20130801|||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7/20

    主分类号:

    B22D17/20

    申请人: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凌杰; 李真健; 崔智敏

    地址: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园环镇西路1号

    优先权:

    2013.05.31 CN 201310215126.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刘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料装置,包括浆料罐、控制阀和驱动装置;所述浆料罐为下端具有阀口的封闭式罐体结构,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浆料罐内且上部伸出至所述浆料罐外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阀的上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控制阀沿所述阀口中心线的方向往复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阀口,以控制所述阀口深入至金属液的液面下取料。本发明中,通过控制阀控制浆料罐的阀口开启或关闭,可以将阀口深入至金属液面下取料,能够避免取到金属液面上漂浮的渣滓,提高取料的纯度,进而提高压铸工件的加工质量,并且,取料过程中,浆料罐中的金属液与外界空气隔绝,可以避免金属液发生氧化。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罐、控制阀和驱动装置;
    所述浆料罐为下端具有阀口的封闭式罐体结构,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浆料罐内且上部伸出至所述浆料罐外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阀的上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控制阀沿所述阀口中心线的方向往复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阀口,以控制所述阀口深入至金属液的液面下取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联轴器;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浆料罐内,所述联轴器将所述阀体的下部与所述阀芯的上部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和阀芯均为圆柱体,所述阀体的材料为钢材,所述阀芯的材料为石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和阀芯均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阀体和阀芯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阀芯的电热管。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筒状的上支承座和下支承座,所述上支承座的下部与所述下支承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承座与所述浆料罐的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支承座与下支承座之间设置有上轴套;所述下支承座与所述浆料罐之间设置有下轴套;所述阀体滑设在所述上轴套和下轴套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上支承座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上支承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阀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能驱动所述阀体在所述上轴套和下轴套内滑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阀口。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调整螺杆、锁紧螺母和定位螺母;
    所述调整螺杆下端通过锁紧螺母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调整螺杆上端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定位螺母与所述上支承座的上部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阀体上部的位置套设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位于所述上轴套的固定螺母的上方,用于限定所述阀体向下的运动位移。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罐内竖直悬 设有两对电极,第一对电极的下端部距所述阀口的距离大于第二对电极距所述阀口的距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运载装置的固定叉;所述固定叉为带有安装孔的凸耳结构。

    11.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浆料罐中注入氮气的注氮管,所述注氮管与所述浆料罐连通。

    12.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上设置有阀套;
    所述上轴套、下轴套和阀套的材料均为石墨。

    说明书

    说明书取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机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状态下的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铸造机械,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
    目前,在压铸机压铸零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机械手从盛有金属液的保温炉的上部液面舀料,然后再注入压铸机的压室。由于金属液上部漂浮有渣滓,机械手从金属液上部舀料的同时会将渣滓一同舀出,并且机械手舀出的金属液在注入压铸机的运行过程中,容易被空气氧化,因而,压铸机生产的产品就不可避免地有氧化和夹渣存在,严重影响压铸件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料装置容易造成压铸件氧化和夹渣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取料装置,包括浆料罐、控制阀和驱动装置;
    所述浆料罐为下端具有阀口的封闭式罐体结构,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浆料罐内且上部伸出至所述浆料罐外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阀的上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控制阀沿所述阀口中心线的方向往复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阀口,以控制所述阀口深入至金属液的液面下取料。
    本发明提供的取料装置,通过控制阀控制浆料罐的阀口开启或关闭,可以将阀口深入至金属液面下取料,能够避免取到金属液面上漂浮的渣滓,提高取料的纯度,进而提高压铸工件的加工质量,并且,取料过程中,浆料罐中的金属液与外界空气隔绝,可以避免金属液发生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取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B向视图。
    附图标记:
    1-浆料罐;         2-控制阀;         3-驱动装置;
    4-上固定座;       5-下固定座;       6-上轴套;
    7-下轴套;         8-固定叉;         11-阀口;
    12-第一对电极;    13-第二对电极;    21-阀体;
    22-阀芯;          23-联轴器;        24-电热管;
    25-定位螺母;      31-缸体;          32-活塞杆;
    33-调整螺杆;      9-注氮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取料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B向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包括浆料罐1、控制阀2和驱动装置3。
    浆料罐1为下端具有阀口11的封闭式罐体结构。控制阀2设置于浆料罐1内且上部伸出至浆料罐1外部,驱动装置3与控制阀2的上部连接,用于驱动控制阀2沿阀口11中心线的方向往复运动,以关闭或打开阀口11,以控制阀口11深入至金属液的液面下取料。
    本实施例中,浆料罐1可以为金属容器罐,用于盛取金属液,控制阀2可以从浆料罐1的外部穿设至浆料罐1内,控制阀2的下端与浆料罐1下部的阀口11间隙配合,控制阀2可以插入至阀口11中,并将浆料罐1密闭。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浆料罐1的容积设置成与待压铸工件所需的金属液容量相同,可以满足浆料罐1每次取料恰好用于压铸成型一个工件,浆料罐1的 容积减去浆料罐1内的控制阀2的体积,等于待压铸工件所需的金属液容量。
    驱动装置3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或气缸驱动等形式,通过上述方式驱动控制阀2在阀口11的轴线方向运动,实现阀口11的开启或关闭。
    可以通过运载装置将该取料装置从保温炉的上部深入至保温炉内部,当浆料罐1浸入金属液中时,驱动装置3驱动控制阀2向上运动,打开阀口11,则金属液从阀口11进入浆料罐1内,浆料罐1内部注满金属液后,驱动装置3驱动控制阀2向下运动,关闭阀口11。运载装置将取料装置运至压铸机处,控制阀2将阀口11打开,浆料罐1内的金属液注入压铸机的压室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通过控制阀控制浆料罐的阀口开启或关闭,可以将阀口深入至金属液面下取料,能够避免取到金属液面上漂浮的渣滓,提高取料的纯度,进而提高压铸工件的加工质量,并且,取料过程中,浆料罐中的金属液与外界空气隔绝,可以避免金属液发生氧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取料装置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阀2可以包括阀体21、阀芯22和联轴器23;阀芯22设置在浆料罐1内,联轴器23将阀体21的下部与阀芯22的上部固定连接,联轴器23可以为圆筒结构,联轴器23的上部套设在阀体21的下部,联轴器23的下部套设在阀芯22的上部,通过联轴器23将阀体21和阀芯22连接为一体。控制阀2采用分体结构设计,便于加工制造。具体地,阀体21和阀芯22均为圆柱体,阀体21的材料为钢材,阀体21采用钢材,可以提高控制阀2的整体刚度,阀芯22的材料为石墨,由于阀芯22需要浸入高温的金属液中,阀芯22采用石墨材料,可以提高阀芯22的耐高温性。
    进一步地,阀体21和阀芯22可以为中空圆柱结构,阀体21和阀芯22内设置有用于加热阀芯22的电热管24,当阀体21或阀芯22上粘有冷却凝固的金属材料时,可以通过电加热24加热阀体21和阀芯22,将凝固的金属材料融化,可以保证阀体21的滑动顺畅,也可以保证阀芯22与阀口11配合顺畅。
    在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取料装置还包括筒状的上支承座4和下支承座5,上支承座4的下部与下支承座5的上部固定连接;下支承座5与浆料罐1的上部固定连接。上支承座4与下支承座5之间设置 有上轴套6;下支承座5与浆料罐1之间设置有下轴套7;阀体21滑设在上轴套6和下轴套7内。上支承座4和下支承座5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可以减轻上支承座4和下支承座5的重量,上支承座4和下支承座5对控制阀2和驱动装置3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取料装置的整体刚度。
    此外,驱动装置3可以为设置在上支承座4内的气缸,气缸的缸体31与上支承座4的上部连接,气缸的活塞杆32与阀体21的上部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连接头9将活塞杆32与阀体21的上部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32能驱动阀体21在上轴套6和下轴套7内滑动,以关闭或打开阀口11。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3还包括调整螺杆33、锁紧螺母和定位螺母。调整螺杆33下端通过锁紧螺母与气缸的缸体31连接,调整螺杆33上端通过锁紧螺母、定位螺母与上支承座4的上部连接。
    靠近阀体21上部的位置套设有定位螺母25,定位螺母25位于上轴套6的固定螺母61的上方,用于限定阀体21向下的运动位移,避免联轴器23与阀口11发生碰撞。
    在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浆料罐1内竖直悬设有两对电极,第一对电极12的下端部距阀口11的距离大于第二对电极13距阀口11的距离。上支承座4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运载装置的固定叉8;固定叉8为带有安装孔的凸耳结构。
    此外,该取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浆料罐1中注入氮气的注氮管9,注氮管9与浆料罐1连通,可以通过注氮管9向浆料罐1内注入氮气,防止金属液发生氧化。进一步地,阀口11上设置有阀套;上轴套6、下轴套7和阀套的材料均为石墨,可以提高上轴套6、下轴套7和阀套的耐摩擦、耐高温性。
    在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固定叉8将取料装置固定到运载装置上,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进行预运行,具体过程如下:
    运载装置将取料装置运至保温炉上方,使得取料装置的中心对准保温炉的中心,此时阀口11处于开启状态,即气缸的活塞杆32处于上位,运载装置运送取料装置沿保温炉的上方向下运行,当第二电极对13接触金属液体导通,而第一电极对12不导通时,记录运载装置下行位移s作为参考值。
    取料装置正式工作的具体过程如下:
    运载装置将取料装置运至保温炉上方,使得取料装置的中心对准保温 炉的中心,此时阀口11处于关闭状态,即气缸的活塞杆32处于下位,定位螺母25下端面与上轴套6的固定螺母61上端面接触,运载装置运送取料装置沿保温炉的上方向下运行,当第二电极对13接触金属液体导通前的30-50mm,例如,下行位移s-40mm时,气缸的活塞杆32上行带动阀芯22上行打开阀口11。当电极对第二对电极13导通,而第一电极对12不导通时,气缸的活塞杆32下行关闭阀口11,取液完成。运载装置带动取料装置上行至初始位置后,再带动取料装置至压铸机的压室上方,气缸的活塞杆上移打开阀口11,将金属液注入压室,然后运载装置再将取料装置带到保温炉上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关 键  词: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取料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556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