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84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0 CN 103398486 A *CN103398486A* (21)申请号 201310302548.7 (22)申请日 2013.07.19 F25B 15/00(2006.01) (71)申请人 刘辉 地址 266414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原胶南 市 ) 大场镇吉利河路 10 号大场邮政支 局 (72)发明人 刘辉 (54) 发明名称 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57) 摘要 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由第一发生器、 第 二发生器、 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蒸发器、 冷凝 器、 第一节流阀、。
2、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一溶 液泵、 第二溶液泵、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所组成, 由第一吸收器和第一发生器组 成的吸收 - 发生系统与由由第二吸收器和第二发 生器组成的吸收 - 发生系统, 是相互独立的, 方便 调节, 增强了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 可以充分发挥 高温驱动热的价值, 利用起较低温度的热源, 为用 户提供较高供热温度的热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8486 A CN 1033。
3、98486 A *CN103398486A* 1/1 页 2 1. 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由第一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蒸发器、 冷凝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一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 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进入第一吸收 器, 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 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进入第二吸收器, 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后。
4、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冷 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后第二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 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98486 A 2 1/2 页 3 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低温余热利用技术领域。 。
5、背景技术 000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利用热能作为驱动力实现低温余热利用的高效节能装置, 在 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指数, 人们提出了双效吸收 式循环, 以满足驱动热温度高的场合, 为提高供热温度, 人们提出了两级吸收式循环, 以满 足供热温度低的场合, 而在驱动热源温度高且供热温度较高的场合, 如何以最简单的结构、 最灵活的调节方式, 最大程度兼得较高性能指数与较高供热温度, 是拓展吸收式热泵应用 领域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0004 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由第一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第一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
6、蒸发器、 冷凝器、 第一节流阀、 第二节流阀、 第三节流阀、 第一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 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 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进入第一吸收 器, 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 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进入第二吸收器, 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 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冷 凝器。
7、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后第二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 第一吸收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一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 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附图说明 0005 附图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0006 图中, 1第一发生器, 2第二发生器, 3第一节流阀, 4冷凝器, 5第二节流 阀 6蒸发器, 7第一吸收器, 8第一溶液泵, 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10第二吸收器, 11第二溶液泵, 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3第三节。
8、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 结构上, 由第一发生器 1、 第一发生器 2、 第一吸收器 7、 第二吸收器 10、 蒸发器 6、 冷凝 器 4、 第一节流阀 3、 第二节流阀 5、 第三节流阀 13、 第一溶液泵 8、 第二溶液泵 11、 第一溶液 说 明 书 CN 103398486 A 3 2/2 页 4 热交换器 9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2 所组成, 第一吸收器 7 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 8 和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9 与第一发生器 1 连通, 第一发生器 1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 器 9 进入第一吸收器 7, 第二吸收器 10 有稀。
9、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1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 器 12 与第一发生器 2 连通, 第一发生器 2 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2 进入第二 吸收器 10, 第一发生器 1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发生器 2 连通后第一发生器 2 再有冷剂 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 3 与冷凝器 4 连通, 第一发生器 2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4 连通, 冷凝器 4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 5 与蒸发器 6 连通, 冷凝器 4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 三节流阀 13 与第二吸收器 10 连通后第二吸收器 10 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 7 连 通, 蒸发器 6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10 连通,。
10、 第一发生器 1 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 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6 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一吸收器 7 和冷凝器 4 还分别有被 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0008 工艺上, 第一吸收器 7 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 8 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9 进入第一 发生器 1, 第一发生器 1 中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 9 进入第一吸收器 7, 第二吸收器 10 经第二溶液泵 11 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2 进入第二发生器 2, 第二发生器 2 中的浓溶液 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2 进入第二吸收器 10, 第一吸收器 7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 介质, 第二吸收器。
11、 10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其内的冷剂液, 驱动热介质流经第一发生 器 1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发生器提供冷剂蒸汽, 该部分冷剂蒸汽用作第二发 生器 2 的驱动热介质, 冷凝后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 3 后向冷凝器 4 提供, 第二发生器 2 内 的溶液被加热后释放并向冷凝器 4 提供冷剂蒸汽, 冷凝器 2 的冷剂介质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成冷剂液, 一部分经第二节流阀5节流后进入蒸发器6, 余热介质流经蒸发器6、 加热进入其 内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 10 提供, 另一部分经第三节流阀 13 节流进入第二 吸收器 10, 吸热后汽化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 7 提供, 形成。
12、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 0009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独立循环的双效热泵具有 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 由第一吸收器和第一发生器组成的吸收 - 发生系统与由第二吸收器和第二发生器 组成的吸收 - 发生系统, 是相互独立的, 可以互不干扰, 又可相互配合运行, 这可以利用更 低温度的余热或可以将供热温度提的更高。 0010 以最简单的结构、 最灵活的调节方式既可充分利用高温驱动热的价值, 又可利 用起较低温度的余热资源, 最大程度兼得较高性能指数与较高供热温度, 综上所述, 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高温驱动热的价值, 利用起较低温度的热源, 为用户提 供较高供热温度的热量, 且两路溶液独立运行, 方便调节, 增强了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 说 明 书 CN 103398486 A 4 1/1 页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9848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