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51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0 CN 103395120 A *CN103395120A* (21)申请号 201310343882.7 (22)申请日 2013.08.02 B28B 23/04(2006.01) (71)申请人 叶长青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河街道金川路 4 号 (72)发明人 叶长青 (54) 发明名称 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 法, 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包括 : (1) 底模板整修 ; (2) 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采用高。
2、强塑料 衬套 ; (3) 安装钢纹线,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 和折线筋两部分, 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 (4) 张拉钢纹线,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 折线筋采用两 端张拉 ; (5) 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屋面板混凝土灌 注采用水平分层、 斜向推进, 斜度以不大于13 ; (6) 蒸汽养护 ; (7) 拆模 ; (8) 放张, 当屋面板混凝 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85, 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3d, 并拆除模型后, 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 线放张应力为 1200MPa。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 工序简洁、 节省材料、 耐久性好等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5120 A CN 103395120 A *CN103395120A* 1/1 页 2 1. 一种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包括 : (1) 底模板整修 ; (2) 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 导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 ; (3) 安装钢纹线 ;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 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 (4) 张拉钢纹线 ;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 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 ; (5) 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 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 斜向推进。
4、, 斜度以不大于 1 3, 每一分层厚度不得 超过 8cm ; 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 一次成型, 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 ; (6) 蒸汽养护 ; 对屋面板进行养护时, 升降温速度严格按照不超过 10 /h 的速度执行, 尽量减少混凝 土温差裂纹, 提高屋面板混凝土耐久性 ; (7) 拆模 ; (8) 放张 ; 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85, 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3d, 并拆除模型后, 即 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 ; 钢纹线放张应力为 1200MPa ; 在放张前, 必须将转折器定位螺栓松 出, 以便屋面板纵向移动 ; 放松折线筋后, 切断转折器侧板, 然后整体放张直线筋 ; 钢绞线放张顺。
5、序采用如下 : 首先两端同时整体放松折线筋, 然后切断导向设备支承侧 板, 最后整体放松直线筋 ; 放张折线筋时采用放张楔块进行放张, 放张过程中屋面板两端应 交替逐渐整体徐徐放松, 首先应拆除放张器卡板, 然后利用手动千斤顶顶松楔形块, 应尽量 使同一端的两个放张器同步, 放完折线筋后, 用氧气切割预埋在屋面板外侧的转折器侧板 ; 直线筋采用千斤顶配合放张楔块进行放张, 首先给一端油泵送油, 使千斤顶顶松一点, 紧接 着松开保险箍, 油泵徐徐回油, 在另一端按照折线筋的放张方法进行操作, 直到钢纹线全部 放松, 边放松边检查板底爬行情况 ; 放张后及时测量屋面板上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高强塑料衬套每隔1m 设置橡皮垫圈, 橡皮垫圈厚度为 10 1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95120 A 2 1/4 页 3 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屋面板, 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屋面板板端容易出现裂缝, 出现裂缝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屋面板板端在受力情况 下抗剪能力不足引起的。特别是大跨度情况下屋面板板端受到剪力会更大, 如果不采取相 应的技术措施, 屋面板出现裂缝后钢绞线或钢筋容易受腐蚀而影响承载力, 屋面板的结构 性能和耐久性会削弱很大从而降低使用功能。本。
7、发明将屋面板部分钢绞线布置成折线, 通 过预应力钢绞线在板端向上弯起使预应力钢绞线与屋面板的实际受力相适应。 这种布筋方 式可以使板端的部分混凝土受预剪力, 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板端斜裂缝的出现, 而且可以优 化了受力结构, 使预应力钢绞线布置与板的荷载弯矩包络图相吻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质量好、 成本低的大跨度预制屋面板 制作方法。 0004 本发明制作步骤包括 : 0005 (1) 底模板整修。 0006 (2) 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0007 由于屋面板放张后, 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要产生压缩量, 因此导向装置应具有随 屋面板放张时纵向位移的性能。导。
8、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 高强塑料衬套每隔 1m 设置橡 皮垫圈, 橡皮垫圈厚度为 10 15mm。 0008 (3) 安装钢纹线。 0009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 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0010 (4) 张拉钢纹线。 0011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施工工艺为 : 1、 整体初调, 一端为千斤顶、 另一端为楔形放 张块, 两端进行整体放张至 0.2 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 单束张拉至 0.5 张拉控制应力, 持 荷 3min。3、 单束张拉至 0.75 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3min。4、 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5min。 0012 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施工工。
9、艺为 : 1、 单束初调至 0.2 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 单束张拉至 0.5 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3min。3、 单束张拉至 0.75 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3min。 4、 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5min。 0013 对于折线筋很有必要采用两端张拉的工艺, 两端张拉较单端张拉预应力筋的摩阻 力损失要减少很多。表 1 为预应力折线筋摩阻损失率。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预应力折线 筋, 两端张拉摩阻损失率约为一端张拉摩阻损失率的一半还小, 预应力筋摩阻损失率显著 下降。 0014 表 1 预应力折线筋摩阻损失率 说 明 书 CN 103395120 A 3 2/4 页 4 0015 预。
10、应力筋编号张拉方式张力等级摩阻损失率 / 第一组 A一端张拉第一级3.87 第一组 A一端张拉第二级5.53 第一组 A一端张拉第三级3.91 第一组 A一端张拉第四级3.27 第一组 B两端张拉第一级1.63 第一组 B两端张拉第二级2.34 第一组 B两端张拉第三级1.66 第一组 B两端张拉第四级1.38 第二组 A一端张拉第一级4.20 第二组 A一端张拉第二级5.92 第二组 A一端张拉第三级4.09 第二组 A一端张拉第四级3.33 第二组 B两端张拉第一级1.80 第二组 B两端张拉第二级2.58 第二组 B两端张拉第三级1.74 第二组 B两端张拉第四级1.43 0016 (5。
11、) 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0017 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 斜向推进, 斜度以不大于 1 3, 每一分层厚度 不得超过 8cm。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 一次成型, 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先后两层混凝 土灌注间隔时间, 应不使下层混凝土初凝。混凝土运输中不应发生离析、 漏浆、 严重泌水及 塌落度损失过多现象。 0018 用附着式振动器并附以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振捣时间为 30 45s, 确保混凝 土振捣密实。 当振捣时混凝土表面不泛浆、 不再下沉、 不再出现气泡、 表面平坦时, 表明混凝 土已振捣密实。 0019 (6) 蒸汽养护。 0020 对屋面板进行养护时, 升降温速度严格按照不。
12、超过 10 /h 的速度执行, 尽量减少 混凝土温差裂纹, 提高屋面板混凝土耐久性。 说 明 书 CN 103395120 A 4 3/4 页 5 0021 (7) 拆模。 0022 (8) 放张。 0023 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85, 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3d, 并拆除模型 后, 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线放张应力为 1200MPa。在放张前, 必须将转折器定位螺 栓松出, 以便屋面板纵向移动。放松折线筋后, 切断转折器侧板, 然后整体放张直线筋。 0024 钢绞线放张顺序采用如下 : 首先两端同时整体放松折线筋, 然后切断导向设备支 承侧板, 最后整体放松直线筋。 放张折线筋。
13、时采用放张楔块进行放张, 放张过程中屋面板两 端应交替逐渐整体徐徐放松, 首先应拆除放张器卡板, 然后利用手动千斤顶顶松楔形块, 应 尽量使同一端的两个放张器同步, 放完折线筋后, 用氧气切割预埋在屋面板外侧的转折器 侧板。直线筋采用千斤顶配合放张楔块进行放张, 首先给一端油泵送油, 使千斤顶顶松一 点, 紧接着松开保险箍, 油泵徐徐回油, 在另一端按照折线筋的放张方法进行操作, 直到钢 纹线全部放松, 边放松边检查板底爬行情况。放张后及时测量屋面板上拱度。 0025 本发明采用转折器使预应力钢绞线弯起, 显著地减少了屋面板端部主拉应力, 有 效地改善了屋面板结构受力性能, 尤其屋面板在大跨度。
14、情况下优点更加明显。 0026 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 工序简洁、 节省材料、 耐久性好等特点。 0027 具体实施例 1 0028 本实施例制作步骤包括 : 0029 (1) 底模板整修。 0030 (2) 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0031 导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 高强塑料衬套每隔 1m 设置橡皮垫圈, 橡皮垫圈厚度 为 10 15mm。 0032 (3) 安装钢纹线。 0033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 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0034 (4) 张拉钢纹线。 0035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施工工艺为 : 1、 整体初调, 一端为千斤顶、 另一端为楔形放 张块, 两端进行。
15、整体放张至 0.2 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 单束张拉至 0.5 张拉控制应力, 持 荷 3min。3、 单束张拉至 0.75 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3min。4、 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5min。 0036 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施工工艺为 : 1、 单束初调至 0.2 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 单束张拉至 0.5 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3min。3、 单束张拉至 0.75 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3min。 4、 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 持荷 5min。 0037 (5) 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0038 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 斜向推进, 斜度以不大于 1 3, 每一分层厚度。
16、 不得超过 8cm。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 一次成型, 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先后两层混凝 土灌注间隔时间, 应不使下层混凝土初凝。混凝土运输中不应发生离析、 漏浆、 严重泌水及 塌落度损失过多现象。 0039 用附着式振动器并附以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振捣时间为 30 45s, 确保混凝 土振捣密实。 当振捣时混凝土表面不泛浆、 不再下沉、 不再出现气泡、 表面平坦时, 表明混凝 土已振捣密实。 说 明 书 CN 103395120 A 5 4/4 页 6 0040 (6) 蒸汽养护。 0041 对屋面板进行养护时, 升降温速度严格按照不超过 10 /h 的速度执行, 尽量减少 混凝土温差。
17、裂纹, 提高屋面板混凝土耐久性。 0042 (7) 拆模。 0043 (8) 放张。 0044 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85, 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3d, 并拆除模型 后, 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线放张应力为 1200MPa。在放张前, 必须将转折器定位螺 栓松出, 以便屋面板纵向移动。放松折线筋后, 切断转折器侧板, 然后整体放张直线筋。 0045 钢绞线放张顺序采用如下 : 首先两端同时整体放松折线筋, 然后切断导向设备支 承侧板, 最后整体放松直线筋。 放张折线筋时采用放张楔块进行放张, 放张过程中屋面板两 端应交替逐渐整体徐徐放松, 首先应拆除放张器卡板, 然后利用手动千斤顶顶松楔形块, 应 尽量使同一端的两个放张器同步, 放完折线筋后, 用氧气切割预埋在屋面板外侧的转折器 侧板。直线筋采用千斤顶配合放张楔块进行放张, 首先给一端油泵送油, 使千斤顶顶松一 点, 紧接着松开保险箍, 油泵徐徐回油, 在另一端按照折线筋的放张方法进行操作, 直到钢 纹线全部放松, 边放松边检查板底爬行情况。放张后及时测量屋面板上拱度。 说 明 书 CN 10339512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