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4855413
  • 上传时间:2018-11-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15.1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43882.7

    申请日:

    2013.08.02

    公开号:

    CN103395120A

    公开日:

    2013.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8B 23/04申请日:20130802|||公开

    IPC分类号:

    B28B23/04

    主分类号:

    B28B23/04

    申请人:

    叶长青

    发明人:

    叶长青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街道金川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包括:(1)底模板整修;(2)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导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3)安装钢纹线,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4)张拉钢纹线,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5)灌注屋面板混凝土,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斜向推进,斜度以不大于1∶3;(6)蒸汽养护;(7)拆模;(8)放张,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3d,并拆除模型后,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线放张应力为1200MPa。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工序简洁、节省材料、耐久性好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包括:
    (1)底模板整修;
    (2)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
    (3)安装钢纹线;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4)张拉钢纹线;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
    (5)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斜向推进,斜度以不大于1∶3,每一分层厚度不得超过8cm;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一次成型,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
    (6)蒸汽养护;
    对屋面板进行养护时,升降温速度严格按照不超过10℃/h的速度执行,尽量减少混凝土温差裂纹,提高屋面板混凝土耐久性;
    (7)拆模;
    (8)放张;
    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3d,并拆除模型后,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线放张应力为1200MPa;在放张前,必须将转折器定位螺栓松出,以便屋面板纵向移动;放松折线筋后,切断转折器侧板,然后整体放张直线筋;
    钢绞线放张顺序采用如下:首先两端同时整体放松折线筋,然后切断导向设备支承侧板,最后整体放松直线筋;放张折线筋时采用放张楔块进行放张,放张过程中屋面板两端应交替逐渐整体徐徐放松,首先应拆除放张器卡板,然后利用手动千斤顶顶松楔形块,应尽量使同一端的两个放张器同步,放完折线筋后,用氧气切割预埋在屋面板外侧的转折器侧板;直线筋采用千斤顶配合放张楔块进行放张,首先给一端油泵送油,使千斤顶顶松一点,紧接着松开保险箍,油泵徐徐回油,在另一端按照折线筋的放张方法进行操作,直到钢纹线全部放松,边放松边检查板底爬行情况;放张后及时测量屋面板上拱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高强塑料衬套每隔1m设置橡皮垫圈,橡皮垫圈厚度为10~15mm。

    说明书

    说明书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屋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屋面板板端容易出现裂缝,出现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屋面板板端在受力情况下抗剪能力不足引起的。特别是大跨度情况下屋面板板端受到剪力会更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屋面板出现裂缝后钢绞线或钢筋容易受腐蚀而影响承载力,屋面板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会削弱很大从而降低使用功能。本发明将屋面板部分钢绞线布置成折线,通过预应力钢绞线在板端向上弯起使预应力钢绞线与屋面板的实际受力相适应。这种布筋方式可以使板端的部分混凝土受预剪力,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板端斜裂缝的出现,而且可以优化了受力结构,使预应力钢绞线布置与板的荷载弯矩包络图相吻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质量好、成本低的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
    本发明制作步骤包括:
    (1)底模板整修。
    (2)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由于屋面板放张后,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要产生压缩量,因此导向装置应具有随屋面板放张时纵向位移的性能。导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高强塑料衬套每隔1m设置橡皮垫圈,橡皮垫圈厚度为10~15mm。
    (3)安装钢纹线。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4)张拉钢纹线。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施工工艺为:1、整体初调,一端为千斤顶、另一端为楔形放张块,两端进行整体放张至0.2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单束张拉至0.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3、单束张拉至0.7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4、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持荷5min。
    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施工工艺为:1、单束初调至0.2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单束张拉至0.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3、单束张拉至0.7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4、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持荷5min。
    对于折线筋很有必要采用两端张拉的工艺,两端张拉较单端张拉预应力筋的摩阻力损失要减少很多。表1为预应力折线筋摩阻损失率。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预应力折线筋,两端张拉摩阻损失率约为一端张拉摩阻损失率的一半还小,预应力筋摩阻损失率显著下降。
    表1预应力折线筋摩阻损失率
    预应力筋编号张拉方式张力等级摩阻损失率/%第一组A一端张拉第一级3.87第一组A一端张拉第二级5.53第一组A一端张拉第三级3.91第一组A一端张拉第四级3.27第一组B两端张拉第一级1.63第一组B两端张拉第二级2.34第一组B两端张拉第三级1.66第一组B两端张拉第四级1.38第二组A一端张拉第一级4.20第二组A一端张拉第二级5.92第二组A一端张拉第三级4.09第二组A一端张拉第四级3.33第二组B两端张拉第一级1.80第二组B两端张拉第二级2.58第二组B两端张拉第三级1.74第二组B两端张拉第四级1.43
    (5)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斜向推进,斜度以不大于1∶3,每一分层厚度不得超过8cm。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一次成型,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先后两层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应不使下层混凝土初凝。混凝土运输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塌落度损失过多现象。
    用附着式振动器并附以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为30~45s,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当振捣时混凝土表面不泛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平坦时,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6)蒸汽养护。
    对屋面板进行养护时,升降温速度严格按照不超过10℃/h的速度执行,尽量减少混凝土温差裂纹,提高屋面板混凝土耐久性。
    (7)拆模。
    (8)放张。
    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3d,并拆除模型后,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线放张应力为1200MPa。在放张前,必须将转折器定位螺栓松出,以便屋面板纵向移动。放松折线筋后,切断转折器侧板,然后整体放张直线筋。
    钢绞线放张顺序采用如下:首先两端同时整体放松折线筋,然后切断导向设备支承侧板,最后整体放松直线筋。放张折线筋时采用放张楔块进行放张,放张过程中屋面板两端应交替逐渐整体徐徐放松,首先应拆除放张器卡板,然后利用手动千斤顶顶松楔形块,应尽量使同一端的两个放张器同步,放完折线筋后,用氧气切割预埋在屋面板外侧的转折器侧板。直线筋采用千斤顶配合放张楔块进行放张,首先给一端油泵送油,使千斤顶顶松一点,紧接着松开保险箍,油泵徐徐回油,在另一端按照折线筋的放张方法进行操作,直到钢纹线全部放松,边放松边检查板底爬行情况。放张后及时测量屋面板上拱度。
    本发明采用转折器使预应力钢绞线弯起,显著地减少了屋面板端部主拉应力,有效地改善了屋面板结构受力性能,尤其屋面板在大跨度情况下优点更加明显。
    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工序简洁、节省材料、耐久性好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作步骤包括:
    (1)底模板整修。
    (2)安装转折器和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采用高强塑料衬套,高强塑料衬套每隔1m设置橡皮垫圈,橡皮垫圈厚度为10~15mm。
    (3)安装钢纹线。
    预应力钢绞线分为直线筋和折线筋两部分,直线筋和折线筋间隔布置。
    (4)张拉钢纹线。
    直线筋采用单端张拉。施工工艺为:1、整体初调,一端为千斤顶、另一端 为楔形放张块,两端进行整体放张至0.2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单束张拉至0.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3、单束张拉至0.7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4、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持荷5min。
    折线筋采用两端张拉。施工工艺为:1、单束初调至0.2钢纹线抗拉极限强度。2、单束张拉至0.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3、单束张拉至0.75张拉控制应力,持荷3min。4、单束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持荷5min。
    (5)灌注屋面板混凝土。
    屋面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分层、斜向推进,斜度以不大于1∶3,每一分层厚度不得超过8cm。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一次成型,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先后两层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应不使下层混凝土初凝。混凝土运输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塌落度损失过多现象。
    用附着式振动器并附以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为30~45s,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当振捣时混凝土表面不泛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平坦时,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6)蒸汽养护。
    对屋面板进行养护时,升降温速度严格按照不超过10℃/h的速度执行,尽量减少混凝土温差裂纹,提高屋面板混凝土耐久性。
    (7)拆模。
    (8)放张。
    当屋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3d,并拆除模型后,即可放松预应力钢绞线。钢纹线放张应力为1200MPa。在放张前,必须将转折器定位螺栓松出,以便屋面板纵向移动。放松折线筋后,切断转折器侧板,然后整体放张直线筋。
    钢绞线放张顺序采用如下:首先两端同时整体放松折线筋,然后切断导向设备支承侧板,最后整体放松直线筋。放张折线筋时采用放张楔块进行放张,放张过程中屋面板两端应交替逐渐整体徐徐放松,首先应拆除放张器卡板,然后利用手动千斤顶顶松楔形块,应尽量使同一端的两个放张器同步,放完折线筋后,用氧气切割预埋在屋面板外侧的转折器侧板。直线筋采用千斤顶配合放张楔块进行放张,首先给一端油泵送油,使千斤顶顶松一点,紧接着松开保险箍,油泵徐徐回油,在另一端按照折线筋的放张方法进行操作,直到钢纹线全部放松,边放松边检查板底爬行情况。放张后及时测量屋面板上拱度。

    关 键  词:
    跨度 预制 屋面板 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跨度预制屋面板制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554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