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35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N 102823527 A *CN102823527A* (21)申请号 201210336818.1 (22)申请日 2012.09.13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琼海时达渔业有限公司 地址 571400 海南省琼海市银海路经济开发 区 (72)发明人 李育培 卢传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刘清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 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 康。
2、高效养殖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养殖海区的 选择 : 养殖海区应有岛礁屏障、 风浪较小、 潮流通 畅, 水深大于 15 m 的开放性海区 ;(2) 网箱设施 要求 : 网箱应具有抗击 12 级台风和高 5 m 以上大 浪的能力 ;(3) 苗种选择及放养 : 选择无伤病、 体 质健壮、 规格一致的鞍带石斑鱼种苗, 放苗前使用 淡水进行浸泡消毒 ;(4) 投饲技术 : 饥饿 2 天, 再 恢复投喂 2 天, 饵料为冰鲜小杂鱼, 每次投喂让鱼 吃 8 成饱即可, 在饵料中按饵料重量添加 0.1 0.3的氨基电解多维和 0.02 0.04的大蒜 素 ;(5) 饲养管理。该方法具有养殖操作简单、。
3、 饵 料投入少, 获得无公害的鞍带石斑鱼产量高、 质量 好、 饵料系数低、 成活率高、 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养殖海区的选择 : 养殖海区选择在有岛礁屏障、 避风效果好、 风浪较小、 潮流通畅、 水质清澈, 水深在 15 m 以上的无污染开放性海区 ; (2) 网箱设施要求 : 网箱应具有抗击 12 级台风和高 5 m 以上大浪的能。
4、力, 网箱呈方形 或圆形均可, 周长在 25 60 m 之间, 网箱深度应大于 6 m ; (3) 苗种选择及放养 : 选择游泳能力强、 无伤病、 体色正常、 鳞片整齐、 体质健壮、 规格一 致的同一批鞍带石斑鱼种苗, 规格在 1 1.5 kg ; 在网箱安装好一周后开始放苗, 放苗前使 用淡水进行浸泡消毒, 时间为 4 5 分钟, 然后将鱼苗移入深水网箱内 ; 投苗时间选择在晴 天且风浪较小的上午 8 10 时或下午 3 6 时投苗, 放养密度 4 尾 /m3; (4) 饲养技术 : 对鞍带石斑鱼进行周期性饥饿再投喂, 即饥饿 2 天, 再恢复投喂 2 天 ; 选 择在下午 3 6 时投喂饵。
5、料, 饵料为冰鲜小杂鱼, 饵料要保证适口性 ; 每次投喂让鱼吃 8 成 饱即可 ; 在下暴雨、 刮台风时停止投喂, 天气闷热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 在饵料中按饵料重 量添加 0.1 0.3的氨基电解多维和 0.02 0.04的大蒜素 ; (5) 饲养管理 : 每隔 2 个月进行一次淡水浴和分筛不同大小的鱼, 宜安排在上午 6 10 时或下午 3 7 时进行, 浸泡时间为 5 10 分钟, 把规格一致的放在一起饲养 ; 鱼的体重达 到 2 3 kg 每尾时, 放养密度为 3 尾 /m3; 体重达到 4 5 kg 每尾时, 放养密度为 2 尾 /m3; 体重达到 8 kg 以上每尾时, 放养密度降。
6、到 1 尾 /m3及以下 ; 在网箱里混养一定数量的草食 性或杂食性鱼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23527 A 2 1/4 页 3 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深水网箱养殖方法, 尤其涉及中国南海开放性海区的一种鞍带 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鱼类水产生物养殖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鞍 带 石 斑 鱼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 俗 称 龙 胆 石 斑 鱼、 龙 趸, 隶 属 于 硬 骨 鱼 纲 (Osteichthyes)鲈 形 目 (Perciforme。
7、s) , 鮨 科 (Serranidae) , 石 斑 鱼 亚 科 (Epinephelinae) , 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 为暖水性海洋底层珊瑚礁鱼类。 它是石斑鱼类 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 素有斑王之称。 鞍带石斑鱼生长速度快、 抗病力强、 肉味鲜美, 有很 高的营养、 药用和观赏价值, 再加上由于其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 导致其市场售价十分昂 贵。 0003 未来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是健康、 高效、 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渔业的可持续性发 展必然要在养殖业上寻求突破, 比如 : 增加提高单位水体产量, 开拓可养水域等。 目前, 应用 传统的养殖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水产养。
8、殖发展的要求, 因为传统的养殖方式已难大幅度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再加上病害多发, 药物残留严重等导致养殖比较效益下降。 据国家渔业 部门统计, 每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因病害给渔业造成的损失逾 70 亿人民币, 水产养殖病害 的发生不但制约了养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由于滥用抗生素等药品导致水产品质量下 降, 养殖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得不到保障, 极大地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水 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加强对养殖水域的环境保护, 大力实施健康生态养殖显得迫在眉睫。 0004 近年来,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悄然兴起, 由于此种养殖模式不受台风、 水深等 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可进行规模化推广等特。
9、点, 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深水网箱养殖可 将网箱设置在离岸较远的开放或半开放海域, 不受内湾淡流、 陆源污染和赤潮的影响, 不会 造成自身污染, 能抗强台风和较大风浪的袭击, 具有养殖的鞍带石斑鱼生长快、 病害少、 成 活率高, 产量高(是传统池塘养殖产量的10倍以上), 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而且深水抗风浪 网箱养殖的模式可降低投资风险, 使网箱的养殖区域向无限的海区拓展, 非常适合在我国 沿海和三沙海域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 环保的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养殖 方法, 与池塘养殖和内湾鱼排养殖等传统的养殖方法相比, 具有养殖操作简单、 饵料投。
10、入 少, 获得无公害的鞍带石斑鱼产量高、 质量好、 饵料系数低、 成活率高、 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提供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 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7 1、 养殖海区的选择 0008 养殖海区应选择在有岛礁屏障、 避风效果好、 风浪较小、 潮流通畅, 水质清澈, 水深 说 明 书 CN 102823527 A 3 2/4 页 4 在 15 m 以上的无污染开放性海区。水质指标应完全符合鞍带石斑鱼养殖生长要求及符合 国家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和农业部标准 无公害食品水产 养殖用水水质 。 0009。
11、 2、 网箱设施要求 0010 深水抗风浪网箱框架材料应选用高强度的钢管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具有表 面光滑、 抗冲击、 抗紫外线、 寿命长、 强度高、 柔韧性好、 耐腐蚀等特点。网箱具有能抵抗 12 级的台风和高 5 m 以上大浪的能力。网箱呈方形或圆形均可, 周长在 25 60 m 之间为宜, 网箱深度应大于 6 m。 0011 3、 苗种选择及放养 0012 应选择游泳能力强、 无伤病、 体色正常、 鳞片整齐、 体质健壮、 规格一致的同一批鞍 带石斑鱼种苗, 一般规格在 1 1.5 kg 左右, 更大规格的也可以。在网箱安装好一周后开 始放苗, 放苗前使用淡水进行浸泡消毒, 时间为 。
12、4 5 分钟左右, 然后将鱼苗移入深水网箱 内。投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且风浪较小的上午 8 10 时或下午 3 6 时投苗, 放养密度 4 尾 /m3。 0013 4、 投饲技术 0014 利用鞍带石斑鱼自身的补偿生长机制, 对鞍带石斑鱼进行周期性饥饿再投喂 (饥 饿 2 天, 再恢复投喂 2 天) 过程中, 可以节省饵料和劳动力, 从而节省养殖成本和人工劳务 费的投入 ; 鞍带石斑鱼经过饥饿后再恢复投喂, 其食物转化率高, 与正常投喂的网箱相比可 以减少饵料投入, 生长速度快于每天连续投喂的个体, 且鱼体健康, 不容易患上脂肪肝等疾 病, 存活率高。一般选择在下午 3 6 时投喂饵料, 饵料为冰。
13、鲜小杂鱼, 主要品种有青鳞鱼、 玉筋鱼等低值鱼类, 饵料要保证适口性, 饵料的大小应根据鱼的大小进行调整。应根据天 气, 温度等情况适量调整投喂量, 每次投喂让鱼吃 8 成饱即可。在下暴雨、 刮台风时停止投 喂, 天气闷热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为避免因鱼发病而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滥用影响产品质 量和提高饵料利用率, 本发明在饵料中按饵料重量添加 0.1 0.3的氨基电解多维 (水产 用) 和 0.02 0.04的大蒜素 (水产用) 以增强鱼体免疫力、 预防病害和提高鞍带石斑鱼的 肉质。 0015 5、 饲养管理 0016 为预防寄生虫及细菌病, 应每隔 2 个月进行一次淡水浴和分筛不同大小的鱼, 宜。
14、 安排在上午 6 10 时或下午 3 7 时进行, 浸泡时间为 5 10 分钟, 把规格一致的放在一 起饲养。随着鱼的不断长大应适当地降低放养密度, 当体重达到 2 3 kg 每尾时, 放养密 度为 3 尾 /m3; 体重达到 4 5 kg 每尾时, 放养密度应为 2 尾 /m3; 体重达到 8 kg 以上每尾 时, 放养密度应降到 1 尾 /m3及以下。 0017 每天定时检查网箱, 仔细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若有异常, 应及时找出原因并尽快解 决。定期测量体长、 体重等生长指标, 做好水温、 气温、 盐度、 溶氧、 pH 值、 投饲量、 生长情况 等记录。网衣长期置于海水中, 易被某些海洋生。
15、物和污泥大量附着, 阻塞网眼, 严重影响水 流畅通, 引起箱内水质变坏, 影响鱼的生长, 在水温较高的季节甚至可以引起网箱内的鱼缺 氧死亡。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应根据网衣附着物的着生和附着情况更换网衣, 一般每月更换 一次, 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另外, 可在网箱里混养一定数量的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 如蓝子鱼、 平鲷等以延长换网时间, 减少换网次数和减轻劳动强度, 又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 说 明 书 CN 102823527 A 4 3/4 页 5 间及天然饵料, 提高经济效益。更换下的网衣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后备用。在日常操作管 理过程中, 必需经常检查网衣, 台风前后尤以需要注意, 积极采。
16、取措施。 0018 本发明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利用鞍带石斑鱼自身补偿生长机制, 提出科学合理的投 喂技术, 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 减少了饵料的投入, 降低了养殖成本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 力。 在饲养的过程中, 由于在饥饿时鞍带石斑鱼以消耗自身的脂肪维持生命, 因此养殖的鞍 带石斑鱼脂肪比常规养殖的要低 4 10, 使鱼肉的品质更好, 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因 患脂肪肝等疾病 (胖死症) 而致死亡的数量, 提高了成活率, 鱼体更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一种鞍带石斑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20 1、 养殖海区的选择 0021 养殖区域选择在西沙永乐群岛石屿海域, 。
17、该海域有岛礁天然屏障, 避风效果比较 好, 风浪和海流较小, 水质优良, 平均水深 30 m 左右, 盐度变化范围 28 35, 表层水温年 变化范围 25 33, 常年浪高为 0.1 2.0 m, 年均风速为 6.0 m s, 年海流为 0.1 1.2m s, pH7.8 8.6, 透明度 25 40 m, 溶解氧 6mg/L, 氨氮 0.1 mg/L, 亚硝酸盐 0.5g/L, 硫化氢 0.05 mg/L。水质指标完全符合鞍带石斑鱼养殖生长要求及国家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和农业部标准 无公害食品水产养殖用水 水质 。 0022 2、 网箱设施要求 0023 深水抗风浪网箱。
18、的框架选用高强度专用的钢管制成, 具有抗冲击、 抗紫外线、 寿命 长、 强度高等特点。网箱呈方形, 规格为长 7 m、 宽 7 m、 深 7 m, 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式结构设 置。据相关的试验研究表明, 该组合安装的网箱抗风能力最大为 l2 级, 抗浪能力最大为海 面浪高 6m, 能抗最大流速 1.5 m/s 海流, 完全能克服该海区台风的破坏, 避免台风带来的危 害。 0024 3、 苗种选择及放养 0025 选择游泳能力强、 无伤病、 体色正常、 鳞片整齐、 体质健壮、 规格一致 (1 kg左右) 的 同一批鞍带石斑鱼种苗。 在网箱安装好一周后开始放苗, 放苗前使用淡水进行浸泡消毒, 浸 泡。
19、时间为5分钟, 然后将鱼苗移入深水网箱内。 投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且风浪较小的上午6 10 时, 放养密度为 4 尾 /m3水体, 共投放 7200 尾, 平均放在 6 个网箱里。 0026 4、 投饲技术 0027 利用鞍带石斑鱼自身的补偿生长机制, 对鞍带石斑鱼进行周期性饥饿再投喂试 验。分为 3 组, 即对照组 S0(每天正常投喂) , 试验组 S1F1(饥 1 天, 恢复投喂 1 天) , 试验组 S2F2 (饥 2 天, 恢复投喂 2 天) , 每组 2400 尾鱼, 初始分在 2 个网箱里。定时在下午 3 6 点 投喂饵料, 饵料为冰鲜小杂鱼, 主要品种有青鳞鱼、 玉筋鱼等, 饵料保证。
20、适口性, 饵料的大小 根据鱼的大小进行调整。平时根据天气, 温度等情况适量调整投喂量, 每次投喂让鱼吃 8 成 饱即可。在下暴雨、 刮台风时停止投喂, 天气闷热时适当减少投喂量。为避免抗生素等药物 的使用影响产品质量和提高饵料利用率, 在饵料中按饵料重量添加 0.1 0.3的氨基电 解多维 (水产用) 和 0.02 0.04的大蒜素 (水产用) 以增强鱼体免疫力、 预防病害和提高 肉质。 说 明 书 CN 102823527 A 5 4/4 页 6 0028 5、 饲养管理 0029 为预防寄生虫及细菌病, 每隔 2 个月进行一次淡水浴和分筛不同大小的鱼, 一般 安排在上午 6 10 时或下午。
21、 3 7 时进行, 浸泡时间为 5 10 分钟, 把规格一致的放在一 起饲养。随着鞍带石斑鱼的不断长大适当地降低放养密度, 当体重达到 2 3 kg 每尾时, 放养密度为 3 尾 /m3; 体重达到 4 5 kg 每尾时, 放养密度应为 2 尾 /m3; 体重达到 8 kg 以 上每尾时, 放养密度降到 1 尾 /m3及以下。 0030 每天早上定时检查网箱, 仔细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若有异常, 及时找出原因并尽快 解决。 每隔一个月定期测量体长、 体重等生长指标, 平时做好水温、 气温、 盐度、 投饲量、 生长 情况等日志。一般每隔一个月更换网衣一次, 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另外, 在网箱。
22、里每 箱混养蓝子鱼 5 kg(100 尾) 。更换下的网衣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后备用。在日常操作管 理过程中, 必需经常检查网衣有否破损等, 台风前后尤以需要注意, 积极采取措施。 0031 6、 养殖效果 0032 表 1 养殖试验结果 0033 时间 : 1 年 0034 投喂方式对照组 (S0)试验组 (S1F1)试验组 (S2F2) 平均体重 (kg/ 尾)6.86.77.1 饵料系数7.125.565.43 成活率 ()839196 总产量 (kg)13545.614632.816358.4 每 m3水体产量 (kg)13.613.414.2 0035 从上表 1 中可以看出, 鞍带石。
23、斑鱼经过 1 年的饲养后, 试验组 S2F2 的成活率和总 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S0) , 比试验组 (S1F1) 也高 ; 而试验组S2F2的饵料系数则明显低于 对照组 (S0) , 因此试验组 S2F2 是最优的投喂模式。利用鞍带石斑鱼自身补偿生长机制, 提 高了饵料的利用率, 减少了饵料的投入, 降低了养殖成本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 同时在饲 养的过程中, 由于在饥饿时鞍带石斑鱼以消耗自身的脂肪维持生命, 因此养殖的鞍带石斑 鱼脂肪比常规养殖的要低 4 10, 使鱼肉的品质更好, 经济价值更高, 更重要的是大大减 少了因患脂肪肝等疾病 (胖死症) 而致死亡的数量, 提高了成活率, 使鱼体更健康, 而且增加 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从表 1 中也可看出, 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深水网箱养殖鞍带石斑鱼的 在生长速度很快、 成活率和每 m3水体产量均明显高于池塘养殖。一般来说鞍带石斑鱼规格 越大, 其生长速度越快, 市场价格也就越高, 因此可根据鞍带石斑鱼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 确定上市时间, 以期获得最大收益。 003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 范围, 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82352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