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杀菌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杀菌釜.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464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N 102824649 A *CN102824649A* (21)申请号 201210354036.0 (22)申请日 2012.09.21 A61L 2/04(2006.01) A23L 3/00(2006.01) (71)申请人 刘桐言 地址 730900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东星街 22 号 9 室 (72)发明人 刘桐言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杀菌釜 (57) 摘要 一种新型杀菌釜, 属于制药行业技术领域, 目 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立式杀菌釜, 带热交换器的水 淋式杀菌釜, 采用最先进的锅内蒸。
2、气循环系统, 以 达到高温节能、 短时高效、 节约水资源等目的 ; 由 杀菌釜、 循环装置、 热交换器 (13) 组成 ; 所述的杀 菌釜锅盖 (3) 上部通过设置的多个热水及蒸汽导 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杀菌釜的下部由 N11 出水口通过循环装置与热交换器 (13) 连接在一 起, 所述的热交换器 (13) 由控制箱 (14) 控制 ; 杀 菌锅内所用的加热介质主要为循环的水蒸汽和热 水, 锅盖 (3) 上方设置有多个接口, 蒸汽和热水源 由外部的热交换器 (13) 和控制箱 (14) 控制, 抽水 泵 (12) 的增加能实现自动循环操作, 环保且安全 可靠等优点。 (51)In。
3、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新型杀菌釜, 由杀菌釜、 循环装置、 热交换器 (13) 组成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杀 菌釜锅盖 (3) 上部通过设置的多个热水及蒸汽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杀菌釜的下部 由 N11 出水口通过循环装置与热交换器 (13) 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热交换器 (13) 由控制箱 (14) 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菌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杀菌釜由锅体和锅盖 (。
4、3) 、 支撑足 (9) 组成 ; 所述的锅盖 (3) 一侧设置有手柄 (4) , 在手柄 (4) 相对的设置有封启 装置, 其锅盖 (3) 顶上分别设置有 N1 冷水进口, 其 N1 冷水进口通过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 连接, 设置的 N2 带灯视镜、 N3 普通视镜、 N4 普通视镜、 N5 带灯视镜分布在锅盖 (3) 顶上不 同的位置 ; 设置的 N6 快速入口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护盖通过 V 型螺钉固定在锅盖 (3) 上 ; N7 高液位报警器和 N8 温度传感器设置有锅盖 (3) 上下两侧, 设置的 N9-1/2/3 蒸汽进口通过 蒸汽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在锅盖 (。
5、3) 顶部中心设置有的 N10 热水进口, 外部由釜顶 法兰 (2) 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内部设置有喷淋水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菌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锅体由筒体 (5) 、 保温 外筒体 (6) 、 耳式支座 (7) 、 筒体下锥体 (8) 、 支撑足 (9) 、 滑轮 (10) 组成、 N11 出水口、 灭菌筐 组成 ; 所述的筒体 (5) 内部设置有灭菌筐, 所述的灭菌筐由不锈钢网制成, 分为可拆卸的上 中下三层 ; 筒体 (5) 外层设置有保温外筒体 (6) , 在保温外筒体 (6) 下部设置有筒体下锥体 (8) , 在筒体下锥体 (8) 的底。
6、部设置的多个流水口与 N11 出水口贯通, 在保温外筒体 (6) 底部 四侧设置有耳式支座 (7) , 耳式支座 (7) 下方设置有支撑足 (9) , 所述的支撑足 (9) 下方还设 置有滑轮 (10)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菌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循环装置由盛水箱 (11) 、 抽水泵 (12) 、 热交换器 (13) 、 控制箱 (14) 组成 ; 所述的盛水箱 (11) 上部进水口与锅体 底部设置的 N11 出水口相连接, 盛水箱 (11) 的下方设置有滑轮, 盛水箱 (11) 一侧底部通过 导管与抽水泵 (12) 进水口相连接, 抽水泵 (12) 的出水口通。
7、过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一侧设 置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器 (13) 下方设置有滑轮车, 热交换器 (13) 的电源与控制 箱 (14) 连接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24649 A 2 1/4 页 3 一种新型杀菌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制药行业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杀菌釜。 背景技术 0002 消毒应用于各行各业,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 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 常 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 有的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孢在内) 全部杀死的方法,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
8、 防 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0003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 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 病原 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 污染范围较为局限, 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 切断传播途 径, 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随呼吸、 咳嗽、 喷嚏而排出, 再通过飞沫和 尘埃而播散, 污染范围不确切, 进行消毒较为困难。 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 才能中断传染。 虫 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0004 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 也可按照消毒水平的高低, 分为高 水平消毒、 中水平消毒与低水平消毒。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 (病者或病原携带者。
9、) 存 在的地区消毒车间, 进行消毒, 以免病原体外传 ;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 种。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 ;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 痊愈或死亡后, 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 以期将传染 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 ; 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 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 亦为终末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 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 场所和 人体进行消毒措施 ; 如公共场所消毒, 运输工具消毒, 饮水及餐具消毒, 饭前便后洗手均属 之 ; 医院中手术室消毒, 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 如骨髓移植病人预。
10、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 预防性消毒。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 (分枝杆菌除外) 和亲脂类病毒的化学消毒方 法以及通风换气、 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 (苯扎溴铵等) 、 双胍类消毒剂 (氯己定) 等, 在规定的条件下,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高水平消 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 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达到高水 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 二氧化氯、 邻苯二甲醛、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臭氧、 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 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中水平消毒是杀灭除细菌芽孢以。
11、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 (碘伏、 氯己定碘等) 、 醇类和氯己定碘的 复方、 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 酚类等消毒剂, 在规定条件下,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 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0005 针对各种病菌的消除方法不同, 采用的相应的杀菌设备和药剂也不相同, 一些特 殊的实验场所, 如实验室、 医疗室、 化学品室等, 为达到合理准确的实验效果而采取的杀菌 设备较为特殊。杀菌釜一种专用而且在实验场所常见的设备, 杀菌釜又叫杀菌锅或者杀菌 机 ; 简单的来说, 杀菌釜是一只密闭的、 带有一定压力的加热器, 使用某种介质做为杀菌介 说 明 。
12、书 CN 102824649 A 3 2/4 页 4 质, 用于锅内的介质包括纯蒸汽、 热水 (容器全部浸没在水中、 水喷雾或水喷淋) 和蒸汽 / 空 气混合物。 0006 从结构上分为单罐杀菌釜、 双层杀菌釜、 双锅并联式杀菌釜、 立式杀菌釜、 电汽两 用杀菌釜、 旋转式杀菌釜 ; 从杀菌方式上又分为三种 : 一是热水循环式杀菌, 杀菌时锅内物 体全部被热水浸泡, 这种方式热分布比较均匀 ; 二是蒸汽式杀菌, 将物料装到锅里后不是先 加水, 而是直接进蒸汽升温, 由于在杀菌过程中锅内存在空气会出现冷点, 所以这种方式热 分布不是最均匀 ; 三是淋水式杀菌, 这种试是采用喷嘴或喷淋管将热水喷到。
13、物体上, 杀菌过 程是通过装设在杀菌锅内两侧或顶部的喷嘴中, 喷射出雾状的波浪型热水至物体表面, 容 易造成温度不无均匀有死角现象产生, 不能对锅内物体全面进行杀菌。国内现有的传统的 杀菌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耗能大, 效率低, 其大部分主要以电加热为主, 这种老式的 加热方式升温非常慢, 而且耗能很大。 二是杀菌模式单一, 结构过于简单, 配置落后, 与实际 生产不配套。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立式杀菌釜, 带热交换器的水淋式杀菌釜, 采用最 先进的锅内蒸气循环系统, 以达到高温节能、 短时高效、 节约水资源等目的。 0008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14、 一种新型杀菌釜, 由杀菌釜、 循环装置、 热交换器 13 组成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杀菌釜 锅盖 3 上部通过设置的多个热水及蒸汽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杀菌釜的下部由 N11 出 水口通过循环装置与热交换器 13 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热交换器 13 由控制箱 14 控制。 0009 所述的杀菌釜由锅体和锅盖 3、 支撑足 9 组成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锅盖 3 一侧设 置有手柄 4, 在手柄 4 相对的设置有封启装置, 其锅盖 3 顶上分别设置有 N1 冷水进口, 其 N1 冷水进口通过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设置的 N2 带灯视镜、 N3 普通视镜、 N4 普。
15、通视镜、 N5 带灯视镜分布在锅盖 3 顶上不同的位置 ; 设置的 N6 快速入口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护盖通 过 V 型螺钉固定在锅盖 3 上 ; N7 高液位报警器和 N8 温度传感器设置有锅盖 3 上下两侧, 设 置的 N9-1/2/3 蒸汽进口通过蒸汽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在锅盖 3 顶部中心设置有的 N10 热水进口, 外部由釜顶法兰 2 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内部设置有喷淋水头。 0010 所述的锅体由筒体 5、 保温外筒体 6、 耳式支座 7、 筒体下锥体 8、 支撑足 9、 滑轮 10 组成、 N11 出水口、 灭菌筐组成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筒体 5 内部设置。
16、有灭菌筐, 所述的灭菌 筐由不锈钢网制成, 分为可拆卸的上中下三层 ; 筒体 5 外层设置有保温外筒体 6, 在保温外 筒体6下部设置有筒体下锥体8, 在筒体下锥体8的底部设置的多个流水口与N11出水口贯 通, 在保温外筒体 6 底部四侧设置有耳式支座 7, 耳式支座 7 下方设置有支撑足 9, 所述的支 撑足 9 下方还设置有滑轮 10。 0011 所述的循环装置由盛水箱 11、 抽水泵 12、 热交换器 13、 控制箱 14 组成 ;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盛水箱11上部进水口与锅体底部设置的N11出水口相连接, 盛水箱11的下方设 置有滑轮, 盛水箱 11 一侧底部通过导管与抽水泵 1。
17、2 进水口相连接, 抽水泵 12 的出水口通 过导管与热交换器13一侧设置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器13下方设置有滑轮车, 热 交换器 13 的电源与控制箱 14 连接在一起。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说 明 书 CN 102824649 A 4 3/4 页 5 所述的一种新型杀菌釜, 主要用于食品行业、 医药等各个领域, 适用于食品的瞬时灭 菌, 也可以用于流体物料的灭菌 ; 对医疗器械、 敷料、 药液、 玻璃器皿等进行消毒灭菌的设 备 ; 杀菌锅内特殊的吊篮设计, 能够一次性将容器依次从上而下摆放三层, 杀菌锅内所用的 加热介质主要为循环的水蒸汽和热水, 锅盖 3 上方设置有。
18、多个接口, 功能齐全, 蒸汽和热水 源由外部的热交换器 13 和控制箱 14 控制, 抽水泵 12 的增加能实现自动循环操作, 具有效 果优良、 操作简易、 环保且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发明俯视图。 0015 图中, 吊耳1、 釜顶法兰2、 锅盖3、 手柄4、 筒体5、 保温外筒体6、 耳式支座7、 筒体下 锥体 8、 支撑足 9、 滑轮 10、 盛水箱 11、 抽水泵 12、 热交换器 13、 控制箱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 如附图 1 所示 ; 所述的杀菌釜锅盖 3 上部通。
19、过设置的多个热水及蒸汽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杀菌釜的下部由 N11 出水口通过循环装置与热交换器 13 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热 交换器 13 由控制箱 14 控制。 0017 所述的杀菌釜由锅体和锅盖 3、 支撑足 9 组成, 如附图 2 所示 ; 所述的锅盖 3 一侧 设置有手柄 4, 在手柄 4 相对的设置有封启装置 ; 所述的锅盖 3 以 N10 热水进口为中心, 以 手柄 4 到吊耳 1 为水平轴向, 以 N7 高液位报警器和 N8 温度传感器垂直轴向, 分别在 330 度 位置处设置有 N1 冷水进口 N1 冷水进口, 其 N1 冷水进口通过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
20、20 度位置处设置有 N2 带灯视镜、 45 度位置处设置有 N3 普通视镜、 225 度位置处设置有 N4 普 通视镜、 300 度位置处设置有 N5 带灯视镜 ; 180 位置处设置有 N6 快速入口, 设置的 N6 快速 入口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护盖通过 V 型螺钉固定在锅盖 3 上 ; 在 0 度、 120 度、 240 度位置处分 别设置有 N9-1/2/3 蒸汽进口, 设置的 N9-1/2/3 蒸汽进口通过蒸汽导管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 接, 在锅盖 3 顶部中心设置有的 N10 热水进口, 外部由釜顶法兰 2 与热交换器 13 相连接, 内 部设置有喷淋水头。 0018 所述的锅体由。
21、筒体 5、 保温外筒体 6、 耳式支座 7、 筒体下锥体 8、 支撑足 9、 滑轮 10 组成、 N11 出水口、 灭菌筐组成 ; 所述的筒体 5 内部设置有灭菌筐, 所述的灭菌筐由不锈钢网 制成, 分为可拆卸的上中下三层, 三层所间隔的距离不相等, 在灭菌筐最上方两侧边设置有 提手, 方便人操作 ; 筒体 5 外层设置有保温外筒体 6, 在保温外筒体 6 下部设置有筒体下锥 体 8, 在筒体下锥体 8 的底部设置的多个流水口与 N11 出水口贯通, 在保温外筒体 6 底部四 侧设置有耳式支座 7, 耳式支座 7 下方设置有支撑足 9, 所述的支撑足 9 下方还设置有滑轮 10, 能够方便锅体。
22、移动位置。 0019 所述的循环装置由盛水箱 11、 抽水泵 12、 热交换器 13、 控制箱 14 组成 ; 所述的盛 水箱 11 上部进水口与锅体底部设置的 N11 出水口相连接, 盛水箱 11 的下方设置有滑轮, 盛 水箱 11 一侧底部通过导管与抽水泵 12 进水口相连接, 抽水泵 12 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热交 换器 13 一侧设置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器 13 下方设置有滑轮车, 热交换器 13 的 说 明 书 CN 102824649 A 5 4/4 页 6 电源与控制箱 14 连接在一起, 热交换器 13 外部水源进入及内部水源流出均由控制箱 14 来 控制完成。 002。
23、0 设备工作原理 : 加热介质为混合的水喷雾、 蒸汽和热水 ; 热交换器 13 由控制箱 14 控制外界水源的进入和蒸汽及热水到锅体的循环过程, 将热交换器 13 冷水加热到一定温 度后, 然后从位于锅盖 3 顶部的 N10 热水进口进入到喷淋水头, 将热水均匀地淋在所需杀 菌的物料上面, 锅内温度非常均匀, 热交换器 13 根据所测的杀菌水温度自动打开或关闭 N9-1/2/3 蒸汽进口阀门 ; 同时, 计算出在此温度下锅内所需的压力, 自动控制进、 排气阀的 开关, 使整个杀菌过程中锅内的压力与温度成一定的关系。当杀菌锅处于加热和保温状态 时, 蒸汽阀门和热水阀门自动打开, 冷却水阀门自动关闭 ; 当杀菌锅处于冷却状态时, 蒸汽 阀门和热水阀自动关闭, 冷却水进、 出阀门自动打开。 杀菌结束后, 循环泵停止, 循环杀菌水 回到下部盛水箱11, 抽水泵12把锅体中的杀菌水经过滤器过滤后抽出, 并送到热交换器13 进行加热, 整个过程, 操作工只需推进与拉出杀菌蓝, 开启与关闭杀菌锅锅盖 3, 其余全部为 电脑控制。 说 明 书 CN 102824649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24649 A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24649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