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桑菊膨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桑菊膨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275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7 CN 102727587 A *CN102727587A* (21)申请号 201110089023.0 (22)申请日 2011.04.08 A61K 36/605(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J 3/00(2006.01) A61P 9/12(2006.01) A61P 11/04(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P 25/04(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旭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43100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阳镇附南。
2、 街 998 号 (72)发明人 高庆凌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代理人 高芸 武森涛 (54) 发明名称 夏桑菊膨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夏桑菊膨化 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提供一种外形光滑致密, 流动性好的, 类球形的 夏桑菊膨化颗粒剂, 其提取或煎煮工艺, 制粒时均 可以参照现有方法进行, 主要的区别在于将颗粒 制成压缩状态, 在干燥颗粒的阶段, 采用先低温控 制至水分为 4-5, 再在高温条件下加热颗粒使 其膨化, 干燥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制备方法可形成 外表光滑致密的球形或类球形颗粒, 颗。
3、粒内部有 空泡膨化现象, 颗粒不散碎, 外形好 ; 颗粒休止角 范围为 10-25, 流动性好, 不易吸潮 ; 辅料用量 少 ; 冲泡时杯底不易出现膏状物质, 易冲泡。本发 明夏桑菊膨化颗粒剂也可以作为制备片剂或胶囊 剂的原料, 按常规工艺压片或装胶囊即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2 页 2 1. 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 : A、 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 夏枯草 400-600 份、 野菊花 60-。
4、100 份、 桑叶 150-200 份,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浸膏 ; B、 将浸膏制成软材后, 制粒, 整粒至过 14-24 目筛 ; C、 干燥颗粒 ;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B 所述制粒为制成堆密度大于 0.78g/cm3的颗粒 ; 步骤 C 所述的干燥颗粒是采用下述方法 : (1) 先在 40-60的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4-5 ; (2) 然后在 65-95的高温条件下加热至颗粒膨化 ; (3) 再维持 65-95高温条件, 干燥颗粒水分至 2以下, 即得颗粒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B 将浸膏 制成干浸膏后再制备软材。
5、。 3.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制粒是 采用压缩颗粒机压制颗粒 ; 所述压缩颗粒机, 包括机头 (1) 内的双螺杆式挤出送料装置和与该挤出送料装置配合 的出料筒 (2), 出料筒 (2) 的出口处设置开有出料孔 (30) 的挤出模板 (3), 出料筒 (2) 内, 在双螺杆挤出送料装置与挤出模板 (3) 之间设置有分流部件 (5) ; 其中, 在双螺杆挤出送料装置与分流部件 (5) 之间设置有与分流部件 (5) 相互靠触的 具有中心孔 (40) 的聚料盘 (4), 分流部件 (5) 的来料侧均布有分流槽 (51), 分流槽 (51) 汇 聚。
6、于分流部件出料侧的出料槽 (53), 出料槽 (53) 与挤出模板 (3) 的出料孔 (30) 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流槽 (51) 为扇形分流槽, 相邻两扇形分流槽之间为分流脊 (52)。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饮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 流部件 (5) 的出料侧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凸台 (55), 出料侧的四周设置有支撑块 (56), 中心 凸台 (55) 和支撑块 (56) 分别与挤出模板 (3) 的中心和四周接触, 出料槽 (53) 位于中心 凸台 (55) 和支撑块 (56) 。
7、之间 ;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分流部件 (5) 的来料侧设置有与中心孔 (40) 适配的聚料盘卡口 (54)。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螺 杆式挤出送料装置的螺杆 (7) 设置有冷却结构, 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在螺杆 (7) 上开设的与 螺杆轴线同心的盲孔(70)和设置有冷却入口(74)的内冷管(71), 内冷管(71)穿过封闭该 盲孔 (70) 的冷却盖 (72) 伸入所述盲孔 (70) 内且其伸入长度小于盲孔 (70) 深度, 冷却盖 (72) 具有设置有冷却出口 (75) 的冷却盖内腔 (720), 内冷管 (71) 与盲孔壁之间。
8、形成的冷 却通道 (700) 与冷却盖内腔 (720) 连通 ;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冷管 (71) 通过螺母 (73) 固定 在冷却盖 (72) 上, 所述冷却盖 (72) 与机头 (1) 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挤出模板 (3) 的来料侧为大孔 (31), 挤出模板的出料侧为小孔 (32), 一个大孔 (31) 对应 连通一个或两个小孔 (32) 而形成出料孔 (30)。 8.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27587 。
9、A 2 2/2 页 3 述挤出模板 (3) 的出料侧设置有旋切刀 (6), 其刀体靠近刃边 (61) 的部分为呈弧形弯曲的 弹性部 (60)。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所述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聚料盘 (4) 的中心孔 (40) 为锥孔与圆孔的组合孔。 10. 权利要求 1-9 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27587 A 3 1/6 页 4 夏桑菊膨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夏桑菊膨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为了便于应用中。
10、医中药, 常见的方式将复方中药常见的剂型为颗粒剂, 片 剂, 胶囊剂等, 也有将单味中药提取后制成配方颗粒。 夏桑菊颗粒清肝明目, 疏风散热, 除湿 痹, 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 目赤头痛, 高血压, 头晕耳鸣, 咽喉肿痛, 疔疮肿毒等症, 并可作 清凉饮料。 。 0003 夏桑菊颗粒通常是将原料药采用加水煎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后得到浸膏, 然 后加入辅料制成软材后制粒、 整粒, 得到颗粒剂。 但是按照现有方法制备的颗粒通常需要加 入大量辅料才能赋形, 而且颗粒的形状通常为不定型, 颗粒散、 碎, 外形差, 流动性差, 易吸 潮, 不利于保存分装和保存。 为了改进现有方法, 本发明发明人欲提。
11、供一种全新的夏桑菊颗 粒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光滑致密, 流动性好的, 类球形的夏桑 菊膨化颗粒剂, 其提取或煎煮工艺, 制粒时均可以参照现有方法进行, 主要的区别在于 : (1) 制成压缩状态的颗粒 ; (2) 干燥颗粒时, 采用先低温控制至水分为 4-5, 再在高温条件下 加热颗粒使其膨化, 干燥。 0005 本发明夏桑菊膨化颗粒剂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 : 0006 A、 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 夏枯草 400-600 份、 菊花 60-100 份、 桑叶 150-200 份,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浸膏 ; 0007 B、 将浸膏制成软材后, 制。
12、粒, 整粒至过 14-24 目筛 ; 0008 C、 干燥颗粒 ; 0009 本发明夏桑菊膨化颗粒剂制备方法的改进之处在于 : 0010 1、 步骤 B 制备得到堆密度大于 0.78g/cm3的颗粒。发明人将 “堆密度大于 0.78g/ cm3的颗粒” 称为 “压缩状态的颗粒” , 该压缩状态的颗粒堆密度至少大于 0.78g/cm3, 在此条 件下, 才能进行本发明的第二个关键步骤, 实现膨化的目的 ; 本发明制备所得的 “压缩状态 的颗粒” 堆密度通常为 0.78-0.90g/cm3。 0011 2、 步骤 C 干燥颗粒是采用下述方法 : 0012 (1) 先在 40-60的低温条件下干燥颗。
13、粒至含水量 4-5 ; 0013 (2) 然后在 65-95的高温条件下加热至颗粒膨化 ; 0014 (3) 再维持 65-95的高温条件, 干燥颗粒水分至 2以下, 即得颗粒剂。 0015 配合上述工艺, 将浸膏制成软材时需将浸膏制成干浸膏后再制成软材, 如此处理 可减少辅料用量, 减少摄入不必要的辅料, 降低生产成本。 0016 本发明的关键步骤是首先采用压缩颗粒机制成压缩状态的颗粒, 再在低温 - 高温 说 明 书 CN 102727587 A 4 2/6 页 5 的处理方式, 使得颗粒在干燥阶段, 尤其是高温处理时颗粒出现膨胀的现象 ( 即膨化 ), 使 得形成外表光滑致密的球形或类球。
14、形颗粒, 颗粒内部有空泡膨化现象, 颗粒不散碎, 外形 好 ; 颗粒休止角范围为 10-25, 流动性好, 不易吸潮 ; 辅料用量少 ; 冲泡时杯底不易出现膏 状物质, 易冲泡。 本发明夏桑菊颗粒剂还可以作为制备片剂或胶囊剂的原料, 按常规工艺压 片或装胶囊即可。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压缩颗粒机的示意图。 0018 图 2 是本发明聚料盘的主视图。 0019 图 3 是图 2 的左视图。 0020 图 4 是本发明分流部分的主视图。 0021 图 5 是图 4 的后视图。 0022 图 6 是图 5 的 A-A 剖面图。 0023 图 7 是图 5 的 B-B 剖面图。 002。
15、4 图 8 是本发明挤出模板的主视图。 0025 图 9 是图 8 的左视图。 0026 图 10 是现有螺杆挤出送料装置螺杆的结构图。 0027 图 11 是本发明螺杆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0028 图 12 是本发明旋切刀的主视图。 0029 图 13 是图 12 的俯视图。 0030 图中标记为, 1- 机头, 2- 出料筒, 3- 挤出模板, 4- 聚料盘, 5- 分流部件, 6- 旋切刀, 7- 螺杆, 8- 动力系统, 9- 旋切系统, 10- 水冷套, 30- 出料孔, 31- 大孔, 32- 小孔, 40- 中心 孔, 51- 分流槽, 52- 分流脊, 53- 出料槽, 54-。
16、 聚料盘卡口, 55- 中心凸台, 56- 支撑块, 60- 弹 性部, 61- 刃边, 70- 盲孔, 71- 内冷管, 72- 冷却盖, 73- 螺母, 74- 冷却入口, 75- 冷却出口, 76- 前端固定盘, 77- 齿轮轴段, 78- 螺纹段, 700- 冷却通道, 720- 冷却盖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通过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0032 本发明夏桑菊膨化颗粒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 0033 A、 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 夏枯草 400-600 份、 菊花 60-100 份、 桑叶 150-200 份,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干浸膏 ; 00。
17、34 B、 将干浸膏制成软材后, 制粒, 整粒至过 14-24 目筛 ; 0035 C、 干燥颗粒 ; 0036 其特征在于 : 0037 步骤 B 制成堆密度大于 0.78g/cm3的颗粒 ; 0038 步骤 C 干燥颗粒是采用下述方法 : 0039 (1) 先在 40-60的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4-5 (w/w) ; 0040 (2) 然后在 65-95 ( 优选 75-95 ) 的高温条件下加热至颗粒膨化 ; 0041 (3) 再维持 65-95 ( 优选 75-95 ) 的高温条件, 干燥颗粒水分至 2 (w/w) 以 说 明 书 CN 102727587 A 5 3/6 页 。
18、6 下, 即得颗粒剂。 0042 其中, 优选原料药重量配比为 : 夏枯草 500 份、 菊花 80 份、 桑叶 175 份。 0043 以往按照现有方法制备的颗粒堆密度通常在0.55-0.7g/cm3, 即使采用先低温-再 高温的干燥方式也无法实现膨化的目的。而本发明颗粒剂在步骤 B 中制备得到堆密度大于 0.78g/cm3的 “压缩状态的颗粒” , 该 “压缩状态的颗粒” 堆密度通常为 0.78-0.90g/cm3, 是实 现膨化的关键参数之一。 0044 进一步的, 步骤 A 制备浸膏的常规方法有, 原料药加水煎煮, 合并煎液, 滤过, 浓 缩滤液, 加乙醇充分搅拌, 静置过夜, 滤过,。
19、 滤液回收乙醇,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 1.26(30 ) 的清膏。制备时还发现, 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将浸膏制成浸膏粉后再制备软 材, 可明显减少辅料用量, 减少不必要辅料的摄入, 降低生产成本。 0045 本发明夏桑菊膨化颗粒剂的颗粒在外形, 流动性, 吸潮性, 冲泡难易程度上均优于 较现有方法制备的夏桑菊颗粒 0046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要制备堆密度至少大于 0.78g/cm3的颗粒, 在步骤 B 制粒时 需应用以下压缩颗粒机制备颗粒, 该压缩颗粒机如图1图9、 图11图13所示, 包括机头 1内的双螺杆式挤出送料装置和与该挤出送料装置配合的出料筒2, 出料筒2的出口处设置 开有。
20、出料孔 30 的挤出模板 3, 出料筒 2 内, 在双螺杆挤出送料装置与挤出模板 3 之间设置 有分流部件 5, 在双螺杆挤出送料装置与分流部件 5 之间设置有与分流部件 5 相互靠触的 具有中心孔 40 的聚料盘 4, 分流部件 5 的来料侧均布有分流槽 51, 分流槽 51 汇聚于分流部 件出料侧的出料槽 53, 出料槽 53 与挤出模板 3 的出料孔 30 对应。本发明的空心聚料盘 4 可将双螺杆挤出送料装置送出的双圆形料柱聚集改变成单圆柱形并导流到分流部件 5 前, 在分流部件5的来料侧均布有分流槽51作为物料通道, 保证聚集形成的单圆柱形料条可被 均匀分流至挤出模板 3, 使得物料能。
21、够均匀挤出, 通过其强大的挤压能力, 从而得到堆密度 通常为 0.78-0.90g/cm3的颗粒, 而且颗粒大小均匀, 外形美观, 明显提高颗粒外观质量。压 缩颗粒机的挤压压力范围可在 45000N 150000N 浮动, 在最初送料时, 送料量较少则采用 相对较小的挤压压力 45000N-6000N, 在送料进入常态后则采用相对较大的压力 70000N 120000N 挤压, 若送料量大, 也可以适当增加挤压压力。 0047 如图 4、 图 5、 图 6 和图 7 所示, 为进一步改善颗粒质量, 所述分流槽 51 为扇形分 流槽, 相邻两扇形分流槽之间为分流脊 52, 分流脊 52 作为扇形。
22、分流槽之间的分隔和分流部 件与聚料盘相接触的部分, 起到传递挤压力的作用, 扇形分流槽靠近中部的部分槽的深度 较浅, 面积较小, 挤压力较大, 相应的物料流速较小, 而靠近圆周的部分槽的深度较深, 面积 较大, 挤压力较小, 有利于充分发挥分流部件的匀化作用, 使得挤出的物料条线速度较为一 致, 颗粒更均匀。 0048 为兼顾到均匀性与加工方便, 扇形分流槽的个数一般为 4-7 个。 0049 如图 5 和图 6 所示, 为将挤压力均匀的传递到挤出模板 3, 避免模板 3 局部压力过 大而损坏, 宜在所述分流部件 5 的出料侧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凸台 55, 出料侧的四周设置有 支撑块 56, 中。
23、心凸台 55 和支撑块 56 分别与挤出模板 3 的中心和四周接触, 出料槽 53 位于 中心凸台 55 和支撑块 56 之间, 这样, 模板所受的压力比较均匀, 也使得物料能够更均匀地 挤出。 0050 如图 4 和图 6 所示, 为方便分流部件 5 的定位, 可在所述分流部件 5 的来料侧设置 说 明 书 CN 102727587 A 6 4/6 页 7 有与中心孔 40 适配的聚料盘卡口 54。 0051 如图11所示, 本发明中, 双螺杆式挤出送料装置的螺杆7设置有冷却结构, 所述冷 却结构包括在螺杆 7 上开设的与螺杆轴线同心的盲孔 70 和设置有冷却入口 74 的内冷管 71, 内。
24、冷管 71 穿过封闭该盲孔 70 的冷却盖 72 伸入所述盲孔 70 内且其伸入长度小于盲孔 70 深度, 冷却盖 72 具有设置有冷却出口 75 的冷却盖内腔 720, 内冷管 71 与盲孔壁之间形 成的冷却通道 700 与冷却盖内腔 720 连通。该结构可在运行过程中通入冷却介质对螺杆 7 进行冷却, 冷却介质由冷却入口74进入, 流经内冷管71和冷却通道700、 冷却盖内腔720后 由冷却出口 75 流出, 可避免设备运行时摩擦升温而造成的物料粘度增大, 易粘接等问题, 确保正常出料, 为机械切粒提供前提条件, 也使得设备能够适用于粘度大的物料挤出制粒。 0052 为同样的目的, 如图 。
25、1 所示, 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 在双螺杆式挤出送料装置的螺 筒外加水冷套 10 等, 对螺筒也进行降温, 达到更好的效果。 0053 如图 11 所示, 所述内冷管 71 可通过螺母 73 固定在冷却盖 72 上, 所述冷却盖 72 与机头 1 固定连接, 螺母 73 及冷却盖 72 可同时作为螺杆 7 的轴向限位结构, 限定在挤压力 过大时螺杆 7 的轴向位移, 避免两根螺杆 7 相互绞死, 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也使得设备 能够适用于粘度大的物料挤出制粒。 0054 为同样的目的,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 还可在螺杆 7 的轴承旁侧增加前端固定盘 76, 前端固定盘 76 与螺筒固定连接,。
26、 确保螺杆 7 不相互绞死。 0055 如图 8 和图 9 所示, 为改善颗粒质量, 所述挤出模板 3 不采用通常的圆柱孔, 而是 在所述挤出模板 3 的来料侧钻大孔 31, 挤出模板的出料侧钻小孔 32, 一个大孔 31 对应连通 一个或两个小孔 32 而形成出料孔 30, 这样物料在通过挤出模板 3 时被进一步压缩, 得到更 紧密的颗粒。考虑到出料均匀性, 挤出模板的出料侧的小孔 32 一般应均布, 可在挤出模板 3 的外围以一个大孔 31 较多地对应连通两个小孔 32, 挤出模板 3 靠近中心的部位以一个大 孔 31 较多地对应连通一个小孔 32。 0056 一般地, 为保证模板能够承受。
27、更大的挤压力, 保证在挤压粘度很大的物料时设备 也能正常运行, 同时充分发挥出料孔30的挤压作用, 所述挤出模板3应具有相当的厚度, 其 厚度通常应达到 30mm 以上, 考虑到孔的加工, 厚度也不宜太厚, 其厚度一般不大于 40mm。 0057 如图1、 图12和图13所示, 由于采用了挤压制粒方式, 从挤出模板出来的料条质地 较紧密, 可用挤出模板 3 的出料侧设置的旋切刀 6 切割成粒, 为避免旋切刀 6 运行时伤及挤 出模板 3 产生金属屑, 其刀体靠近刃边 61 的部分为呈弧形弯曲的弹性部 60, 则在进刀调整 时, 使刃边 61 两端都能与挤出模板 3 很好地贴合切削。 0058 。
28、为增大挤出压力, 所述聚料盘 4 的中心孔 40 为锥孔与圆孔的组合孔, 即在聚料盘 4 处也对物料进行挤压, 使得设备能够适用于粘度更大的物料挤出制粒。 0059 本发明的压缩颗粒机具有强大的挤压力 (45000N 150000N), 对于干浸膏量达 40 90的物料, 也能够强制性挤出、 切制, 也不会由于物料含浸膏太多而影响设备运行、 无法制粒, 得到的颗粒堆密度至少大于 0.78g/cm3, 范围为 0.78-0.9g/cm3。 0060 步骤B采用压缩颗粒机制备颗粒, 然后通过低温干燥-高温膨化、 干燥处理得到的 颗粒在外形, 流动性, 吸潮性, 冲泡难易程度上均优于较现有方法制备的。
29、颗粒 ; 而且制备时 还发现, 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 可明显减少辅料用量, 减少患者摄入不必要的辅料, 降低生 产成本。 说 明 书 CN 102727587 A 7 5/6 页 8 0061 以下通过制备实例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制粒时均采用本发明压缩颗粒机制 粒。 0062 取夏枯草500g、 菊花80g、 桑叶175g, 以上三味, 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1.5小时, 合并 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生药量的 1/2(V/W), 加 2 倍量的 95乙醇, 充分搅拌, 静置过夜, 滤 过, 滤液回收乙醇,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 1.26(30 ) 的清膏, 干燥成干浸膏。下 述。
30、实施例的干浸膏均采用上述方法制备, 对比例采用现有方法及设备制备, 实施例采用本 发明压缩颗粒机及方法制备。 0063 对比例 1 0064 (1) 取干浸膏, 加入适量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55g/cm3, 干燥, 得 颗粒剂 1000g, 分装成 100 袋即得。 0065 (2) 或取干浸膏, 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甜味剂,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57g/cm3, 干 燥, 制成 600g( 无糖型 ) 颗粒剂, 分装成 100 袋, 即得。 0066 实施例 1 0067 取干浸膏, 粉碎, 加入适量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81g/cm3,。
31、 先在 50-60的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4-5, 然后在 65-95的高温条件下维持至少 5 分钟, 至颗粒膨化 ; 再维持高温度条件, 干燥颗粒水分至 2以下, 干燥得颗粒剂 150g, 分装 成 100 袋, 即得。 0068 实施例 2 0069 取干浸膏, 粉碎, 加入适量糊精和甜味剂,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80g/cm3, 先在 40-60的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4-5, 然后在 75-95的高温条件下维持至少 5 分钟, 至颗粒膨化 ; 再维持该高温条件, 干燥颗粒水分至 2以下, 干燥得颗粒剂 100g, 分装 成 100 袋, 即得。 该颗粒剂为无糖型 0。
32、070 实施例 3 0071 取干浸膏, 粉碎, 加入适量糊精,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83g/cm3, 先在 40-60的 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4-5, 然后在 65-95的高温条件下维持至少 5 分钟, 至颗 粒膨化 ; 再维持该高温条件, 干燥颗粒水分至 2以下, 干燥得颗粒剂 100g, 分装成 100 袋, 即得。 该颗粒剂为无糖型 0072 实施例 4 0073 取干浸膏, 粉碎, 混合适量的蔗糖,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80g/cm3, 先在 40-60 的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6, 然后在 65-75的高温条件下维持 15 分钟以上至颗 粒水分至 2以。
33、下仍未为出现膨化的情形, 得颗粒剂 100g, 分装成 100 袋。颗粒无定形, 易 散、 碎, 流动性较差。 0074 实施例 5 0075 取干浸膏, 粉碎, 加入适量糊精, 制成颗粒, 堆密度约为 0.83g/cm3, 先在 40-60的 低温条件下干燥颗粒至含水量 3, 然后在 65-75的高温条件下维持 15 分钟以上至颗粒 水分至 2以下仍未为出现膨化的情形, 得颗粒剂 100g, 分装成 100 袋, 即得。颗粒无定形, 易散、 碎, 流动性较差。 该颗粒剂为无糖型 0076 综上可见, 现有工艺制备的颗粒剂为无定形颗粒, 易散、 碎, 流动性较差, 而在采用 本发明工艺时若低温。
34、干燥含水量超出 4-5的范围, 在高温条件下也无法达到膨化的效果, 说 明 书 CN 102727587 A 8 6/6 页 9 如实施例 4 和实施例 5。而且本发明工艺制备的夏桑菊膨化颗粒剂 ( 实施例 1-3) 的外形明 显较现有工艺外形更美观, 其外表光滑致密、 类球形颗粒, 内有空泡膨化现象 ; 颗粒休止角 范围为 10-25, 流动性好, 不易吸潮 ; 辅料用量少 ; 冲泡也更容易。 说 明 书 CN 102727587 A 9 1/3 页 10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27587 A 10 2/3 页 11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27587 A 11 3/3 页 12 图 11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27587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