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906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0 CN 103190637 A *CN103190637A* (21)申请号 201310153605.X (22)申请日 2013.04.28 A23L 1/314(2006.01) A23L 1/275(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美添前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城恒富中街 2 号院 1 号楼 4038 室 (72)发明人 李雨林 赵颖 冯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桂玲 孔祥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止肉灌。
2、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所 述的着色剂的原料中含有赤藓红、 胭脂树橙、 诱惑 红和辣椒红。 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原料配比, 为肉灌 肠制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复配着色剂 ; 原料配比合 理, 各个原料协同作用, 使着色剂着色力强, 稳定 性好 ; 选用的辣椒红富含 -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 具保健功能, 能够增加肉灌肠的营养价值 ; 该 粉末状的辣椒红与赤藓红、 胭脂树橙与诱惑红色 素复配, 赋予产品多种诱人色泽, 并且光热稳定性 增加 ; 配方简单, 使用方便, 适用性强, 制备工艺 简便。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90637 A CN 103190637 A *CN103190637A* 1/2 页 2 1. 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色剂的原料中含有赤藓 红、 胭脂树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 以上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20 胭脂树橙 550 诱惑红 130 辣椒红 105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止肉肠制品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用。
4、的辣椒 红为水分散性粉末状辣椒红色素。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5 胭脂树橙 35 诱惑红 30 辣椒红 3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0 胭脂树橙 40 诱惑红 25 辣椒红 2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5 胭脂树橙 40 诱惑红 20 辣椒红 25。。
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2 胭脂树橙 35 诱惑红 25 辣椒红 28。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5 胭脂树橙 30 诱惑红 25 辣椒红 30。 8. 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着色剂的原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90637 A 2 2/2 页 3 中含有赤藓红、 胭脂树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 以上各原料重量份数比。
6、为 : 赤藓红 120 胭脂树橙 550 诱惑红 130 辣椒红 1050 ;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按照上述配比将所述的赤藓红、 胭脂树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 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90637 A 3 1/5 页 4 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肉制品的色泽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和可接受性, 即使有好的风味和结构, 由于 褪色也可能被消费者拒绝。肉制品中常用食用色素来提高产品的颜色和色泽, 最。
7、常用的有 红曲红色素。但红曲红色素在加热、 光照条件下不稳定, 常有不同程度的褪色, 影响产品的 感官质量。所以, 市场上需要一种含有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的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 剂, 不仅能使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诱人的色泽, 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并可以抑制肉 灌肠的氧化酸败, 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 0003 中国专利 一种防止肉肠制品褪色的复配色素 (专利号 : ZL201010133189.3, 公开 日 : 2010年8月14日, 公开号 : CN101791111A) 公开了一种该由下述原料按其重量比制备而 成的防止肉肠制品褪色的复配色素 : 胭脂虫红 10 30、 诱惑红 25。
8、 35、 高粱红 15 50、 花生衣红 10 30。该复配色素的着色力、 稳定性均有限, 且仅具有着色功能。 0004 因此, 市场上需要一种色剂着色力强, 稳定性好, 能增加肉灌肠的营养价值的新型 复配着色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着 色剂着色力强, 稳定性好, 能增加肉灌肠的营养价值, 使用方便, 适用性强。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所述的着色剂的原料中含有赤藓红、 胭脂树 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 以上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20 胭脂树橙 。
9、550 诱惑红 130 辣椒红 1050。 0008 进一步地, 所用的辣椒红为水分散性粉末状辣椒红色素。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另一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 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着色剂的原料中含有赤藓 红、 胭脂树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 以上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20 胭脂树橙 550 诱惑红 130 辣椒红 1050 ; 说 明 书 CN 103190637 A 4 2/5 页 5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按照上述配比将所述的赤藓红、 胭脂树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 混合均匀后, 得到所述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0011 本发明相。
10、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原料配比, 为肉灌肠制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复配着色剂。 0012 2、 本发明的原料配比合理, 各个原料协同作用, 使着色剂着色力强, 稳定性好。 0013 3、 本发明的选用的辣椒红富含 -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 具保健功能, 能够增加肉 灌肠的营养价值。 0014 4、 本发明选用的辣椒红为水分散性粉末状辣椒红色素, 是存在于辣椒中的天然类 胡萝卜素, 不仅是维生素 A 的前体化合物, 而且具有抗氧化活性 ; 该粉末状的辣椒红与赤藓 红、 胭脂树橙与诱惑红色素复配, 赋予产品多种诱人色泽, 并且光热稳定性增加。 0015 5、 本发明的配。
11、方简单, 使用方便, 适用性强, 制备工艺简便。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实施例 2 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结果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 1 : 一种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所述的着色剂的原料中含有赤藓红、 胭脂树橙、 诱 惑红和辣椒红, 以上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20 胭脂树橙 550 诱惑红 130 辣椒红 1050。 0018 所用的辣椒红为水分散性粉末状辣椒红色素。 0019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 也可以为克 ;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个原料均为食品级 ;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原料均为市场上出售的常规产品 ; 本实施例中的赤藓红和诱惑红购自柔亚公。
12、司, 含量均为 (W%)85% ; 辣椒红购自北京金 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 色价 ; 胭脂树橙购自青岛蕴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含量为 (W%) 15%。 0020 本实施例的着色剂是一种新型复配色素, 原料配比合理, 各个原料协同作用, 使其 着色力强, 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的赤藓红为红褐色粉末或颗粒, 无臭, 中性水溶液呈红色, 酸 性时有黄棕色沉淀, 碱性时产生红色沉淀。溶于水 ; 耐热、 耐还原性好 ; 对蛋白质的染色性 好。本实施例的水溶性胭脂树橙系红至褐色液体、 块状物、 粉末或糊状物 ; 水溶液为橙至黄 橙色, 染色性非常好, 具有较强的耐光性和耐热性。本实施例的诱惑红是水溶。
13、性合成色素, 深红色均匀粉末, 无臭, 耐光、 耐热性强。本实施例的辣椒红为橙红至红色粉末, 其颜色鲜 亮, 可分散在水中 ; 该粉状辣椒红着色力强, 安全无毒,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耐光、 耐热、 耐酸 碱, 辣椒红色素富含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 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其来源广泛、 价格便 宜, 是肉制品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 说 明 书 CN 103190637 A 5 3/5 页 6 0021 目前, 肉制品中使用的辣椒红色素大多是液体形式, 颜色单调, 并且光热稳定性 差。 本实施例使用粉末状的辣椒红色素, 是存在于辣椒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 不仅是维生素 A 的前体化合物, 。
14、而且具有抗氧化活性 ; 与赤藓红、 胭脂树橙与诱惑红色素复配, 赋予产品 多种诱人色泽, 并且光热稳定性增加, 具有营养价值。 0022 所述的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按照上述配比将所述的赤藓红、 胭脂树橙、 诱惑红和辣椒红加入到混料机中, 混合均匀 后, 得到所述防止肉灌肠褪色的复配着色剂。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中的各原料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 在此不 一一枚举。 0024 实施例 2 :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用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5 胭脂树橙 35 诱惑红 30 辣椒红 30。。
15、 002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 也可以为克。 002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 1。 0027 本实施例的检测结果如下 : 本实施例以鸡肉肉灌肠为实验对象, 加入占成品重量 0.03的本实施例的着色剂作为 试验组, 同时做单加红曲红的对照组, 并采用色差计测定实验香肠的 L*(明度) 、 a*(红度) 和 b*(黄度) 值, 具体实施如下 : 1、 新鲜鸡胸肉去掉可见淤血后切成小块 ; 2、 按上述比例加入辅料和本实施例的着色剂, 按比例加入水斩拌均匀 ; 3、 将搅拌均匀的肉糜灌入无色透明塑料肠衣中 ; 4、 将灌装好的肉灌肠在 82恒温水浴锅中加热 50min 后取出, 放。
16、置室温下冷却。 0028 5、 将冷却好的实验组的香肠和单用红曲红色素的对照组肉灌肠在光照处保藏。 光照条件 : 400W 水银灯的恒温恒湿箱 (日本桥本制造所) 6、 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 L*、 a* 和 b* 值。 0029 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 色差计测量和肉眼观察结果均证明,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加入本实施例的着色剂的实验组比单加入红曲红的对照组能明显延缓和减弱光照对肉灌 肠颜色的影响。光照 24h 后, 对照组颜色泛白, 实验组色泽鲜艳。 0030 实施例 3 :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用原料的品质与实。
17、施例1相同,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0 胭脂树橙 40 诱惑红 25 辣椒红 25。 说 明 书 CN 103190637 A 6 4/5 页 7 0031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 也可以为克。 003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 1。 0033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参见实施例 2, 检测结果如下 : 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放于 400W 水银灯的恒温恒湿箱 (日本 桥本制造所) 中进行光照实验, 分别测定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 L*、 a* 和 b* 值。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光照 0h。
18、、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的 L*、 a* 和 b* 值, 实 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对照组褪色明显, 实验组着色力强, 色泽鲜艳。 0034 实施例 4 :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用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5 胭脂树橙 40 诱惑红 20 辣椒红 25。 003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 也可以为克。 003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 1。 0037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参见实施例 2, 检测结果如下 : 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放于 40。
19、0W 水银灯的恒温恒湿箱 (日本 桥本制造所) 中进行光照实验, 分别测定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 L*、 a* 和 b* 值。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的 L*、 a* 和 b* 值, 实 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对照组褪色明显, 实验组着色力强, 色泽鲜艳。 0038 实施例 5 :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用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2 胭脂树橙 35 诱惑红 25 辣椒红 28。 0039。
20、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 也可以为克。 004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 2。 0041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参见实施例 3, 检测结果如下 : 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放于 400W 水银灯的恒温恒湿箱 (日本 桥本制造所) 中进行光照实验, 分别测定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 L*、 a* 和 b* 值。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的 L*、 a* 和 b* 值, 实 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对照组褪色明显, 实验组着色力强, 色泽鲜艳。 00。
21、42 实施例 6 :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 所用原料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着 色剂含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 赤藓红 15 说 明 书 CN 103190637 A 7 5/5 页 8 胭脂树橙 30 诱惑红 25 辣椒红 30。 0043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千克, 也可以为克。 0044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 1。 0045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参见实施例 2, 检测结果如下 : 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放于 400W 水银灯的恒温恒湿箱 (日本 桥本制造所) 中进行光照实验, 分别测定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 L*、 a* 和 b* 值。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光照 0h、 4h、 8h、 12h、 16h、 20h、 24h 后测定的 L*、 a* 和 b* 值, 实 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对照组褪色明显, 实验组着色力强, 色泽鲜艳。 说 明 书 CN 103190637 A 8 1/1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9063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