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及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846489
  • 上传时间:2018-11-17
  • 格式:PDF
  • 页数:31
  • 大小:13.7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48139.8

    申请日:

    2011.08.08

    公开号:

    CN103200922A

    公开日:

    2013.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J 1/20申请公布日:201307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J 1/20申请日:201108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J1/20; A61M5/24; A61M5/31

    主分类号:

    A61J1/20

    申请人:

    ARTE株式会社

    发明人:

    A·束次; 垣内诚; 岛崎诚二; 松田照夫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0.08.09 JP 2010-17897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代理人:

    曹津燕;苗青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密封容器的装置,特别是诸如用以装入经冷冻干燥药品(S)的筒状件(7)或试管的容器,该容器(1)包含在其开口端(3)处的开口边缘(4)和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相邻的纵向部分(5),该装置包括位于该容器(1)内的纵向部分(5)处的前端柱塞(2),特征在于前端柱塞(2)被配置为位于该容器(1)中呈密封状态,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2)完全塞入该容器(1)中;或呈交换状态,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2)的一部分塞入所述容器(1)中,同时,一部分突出在所述容器(1)的开口边缘(4)上,前端柱塞(2)包含密封装置,被配置为当该前端柱塞(2)被定位成呈密封状态时使所述容器(1)的内部对外密封;以及一个或多个连通槽(2i),被配置为当所述前端柱塞(2)被定位成交换状态时,使得该容器(1)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进一步,本发明揭示了出一种制造密封容器(1)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所述容器特别指用于装入经冷冻干燥药品(S)的筒状件(7)或试管,其中所述容器(1)包括:一在其开口端(3)的开口边缘(4),以及一与所述开口边缘相邻的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的纵向部分(5),一前端柱塞,位于所述容器(1)内的纵向部分(5);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柱塞(2)被配置为可定位在所述容器(1)中呈密封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2)完全塞入所述容器(1)中;或呈交换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2)部分塞入所述容器(1)中,部分突出在所述容器(1)的开口边缘(4),其中,所述前端柱塞(2)包括:
    一密封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前端柱塞(2)的定位呈密封状态时,使得所述容器(1)的内部对外密封;以及
    一个或多个连通槽(2i),被配置为当所述前端柱塞(2)定位呈交换状态时,使得所述容器(1)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肋条,即第一密封肋条(2b),其外部形状与所述容器的纵向部分的(5)内部截面形状相适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纵向部分(5)的内部截面具有一圆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密封肋条(2b)具有一比所述纵向部分(5)的内径更大的外径;且被配置为:当将所述前端柱塞(2)定位在所述容器(1)内时,所述第一密封肋条能有弹性地收缩,从而与所述密封肋条(1)与纵向部分(5)的内表面形成密封。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按照以下方式将所述第一密封肋条(2b)划分为需要的尺寸:当对所述容器(1)的外部环境施加预定强度的抽压时,所述前端柱塞(2)在所述容器(1)内朝向其开口端(3)移动。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密封肋条(2b)的后端部形成一倾斜面(2h),所述倾斜面在所述第一密封肋条(2b)的圆周方向上扩展;其中,当其从后端部向前端部移动时,所述表面的直径逐渐扩大。

    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前端柱塞(2)的外圆周表面中形成连通槽(2i),连通槽(2i)从所述前端柱塞(2)的内端扩展至所述第一密封肋条(2b),特别的,扩展至沿所述前端柱塞(2b)的中心轴(0)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密封肋条(2b)的中心。

    7.   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一定位肋条(2a),其外径与所述容器(1)的纵向部分(5)的内径大致相同,被定位在比所述第一密封条(2b)更远离所述前端柱塞(2)的内端,以至于当所述前端柱塞(2)定位成呈交换状态,所述定位肋条(2a)仍然保留在所述容器(1)内。

    8.   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通槽(2i)沿着所述前端柱塞(2)的圆周方向上间隔地形成。

    9.   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使用在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中,所述双室包括:
    一筒状件(7),包含有从其开口端依次设置的一前端柱塞(2)、一中间柱塞(10)及一远端柱塞(11);
    一稀释剂(L),其被密封在所述筒状件(7)内的远端柱塞(11)与中间柱塞(10)之间;
    及一经冷冻干燥的药品(S),其被密封在所述筒状件(7)内的中间柱塞(10)与前端柱塞(2)之间。

    10.   一种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特别是包含经冷干燥的药品的筒状件(7)或试管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1)包含一在其开口端(3)的开口边缘(4),以及一与所述开口边缘相邻的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的纵向部分(5),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一药物溶液(M)供应步骤,在所述步骤中,将要被冷冻干燥的药物溶液(M)添加所述所述容器(1)中;
    一药物溶液(M)密封步骤,在所述步骤中,通过将所述前端柱塞(2)沿纵向部分(5)插入到容器(1),以将所述药物溶液与内部空气(A)一起密封;
    以及一冷冻干燥步骤,在所述步骤中,将所述药物溶液(M)经冷冻干燥,以便形成所述经冷冻干燥的药品(S);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步骤包括:
    周围空气冷却处理,在所述步骤中,冷却围绕所述容器(1)的周围空气,使容器(1)内的药物溶液(M)被冻结;
    减压处理,在所述步骤中,当周围空气冷却后,将所述周围空气的压力降低至低于内部空气(A)的压力,从而使得前端柱塞(2)向所述容器(1)的开口边缘(4)移动,并停止在交换状态;在所述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2)的一部分塞入容器(1)中,一部分突出在所述容器的开口边缘(4),如此在所述前端柱塞(2)处提供的一或多个连通槽(2i)在所述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间界定出一管道(l),可经由所述管道(l)通过升华来移除溶剂成分,以便能够冷冻干燥所述药物溶液(M)。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一稀释剂(L)供应步骤和一稀释剂(L)密封步骤,这两个步骤均在所述药物溶液(M)供应步骤前进行,在所述药物溶液(M)供应步骤中,将稀释剂(L)添加进容器(1)中,并密封在所述容器(1)内的容器(1)底部和中间柱塞(10)之间,或密封在已经塞入所述容器(1)中的远端柱塞(11)与中间柱塞(10)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稀释剂(L)密封步骤中:
    将所述稀释剂(L)倾倒在所述容器(1)内的远端柱塞(11)的顶端上;
    并且,将所述中间柱塞(10)塞入所述容器(1)中密封,以使得所述中间柱塞(10)和远端柱塞(11)之间不包含空气。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终止所述稀释剂(L)密封步骤之后,对所述稀释剂(L)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14.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冻干燥处理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减压处理之后,进行一替代步骤,在所述替代步骤中,以惰性气体,诸如氮气,替代围绕所述容器(1)的周围空气,所述容器(1)的内部经所述曝露的连通槽(2i)填所述惰性气体。

    15.   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冻干燥步骤进一步包括:
    密封处理,将前端柱塞(2)推至密封状态,所述前端柱塞(2)完全塞入该容器(1)中,所述密封处理可进一步包括:
    通过对所述容器(1)的外部施加一压力,所述压力高于所述容器(1)内部的惰性气体的压力,而使得所述前端柱塞(2)朝所述容器(1)的后端移动。

    16.   一种制造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6)的方法,所述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6)中包含一个筒状件(7),该筒状件(7)中,从远端侧塞起依次塞入前端柱塞(2)、中间柱塞(10)及远端柱塞(11),在所述远端柱塞(11)与中间柱塞(10)之间密封有一稀释剂(L),并且,在所述中间柱塞(10)与前端柱塞(2)间密封一经冷冻干燥的药品(S),该方法包括:
    一稀释剂(L)密封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所述远端柱塞(11)与中间柱塞(10)将所述稀释剂(L)密封在所述筒状件(1)内;
    一注射药物溶液密封(M)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冷冻干燥前,通过所述中间柱塞(10)与前端柱塞(2)一起密封所述注射药物溶液(M)和所述筒状件内的内部空气(A);以及
    一冷冻干燥步骤,在该处理中,冷冻干燥所述注射药物溶液(M)以便形成所述经冷冻干燥的药品(S),所述冷冻干燥步骤包括:
    周围空气冷却处理,在该处理中冷却围绕所述筒状件(7)的周围空气;
    减压处理,在该处理中,在所述周围空气被冷却后,通过将周围空气的压力降到所述内部空气(A)的压力之下,所述前端柱塞(2)以半塞入状态安置在所述筒状件(7)中;及
    密封处理,在该处理中,所述呈半塞入状态的前端柱塞(2)被推入所述筒状件(7)内。

    17.   一种前端柱塞,其用于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的方法中,所述前端柱塞包括:
    一密封肋条(2b),其外径大于所述筒状件(7)的内径,并且当将其塞入所述筒状件(7)内时,能弹性地收缩,以便与所述筒状件(7)的内圆周面形成一密封;
    一定位肋条(2a),其外径与所述筒状件(7)的内径大致相同,被定位在比所述密封肋条更远离远端侧;及
    一连通槽(2i),其形成于所述前端柱塞(2)的外圆周面,其从所述定位肋条(2a)扩展至所述密封肋条(2b),并且当所述前端柱塞(2)以半塞入状态安置在所述筒状件(7)中时,所述连通槽安置成使得所述筒状件(7)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及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2010年8月9日所提出的案号2010‑178974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将作为参考而纳入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特别是用于装入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筒状件(cartridge)或试管,其中该容器包含一在其开口端处的开口边缘及一与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相邻的纵向部分,该装置包括可位于该容器内纵向部分的前端柱塞。
    其次,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特别地,所述封装容器是可装有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筒状件或试管容器,其中该容器包含一在其开口端的开口边缘,以及一与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相邻的纵向部分,该方法至少包含:
    一药物溶液供应步骤,在该步骤中,将要被冷冻干燥的药物溶液添加所述容器中;
    一药物溶液密封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将所述前端柱塞定位到容器内的纵向部分,以将所述药物溶液与内部空气一起密封;以及
    一冷冻干燥步骤,在该步骤中,将所述药物溶液冷冻干燥,以便形成该经冷冻干燥的药品。
    背景技术
    为了储存的目的,而将许多物质(特别在医学、医药及化学领域中,如例如药品或医学和/或生物学活性物质)密封在容器中。通常,为了在给定的时间内保持其稳定性以及其他特性,需要小心地密封这些物质。此外,这些物质有许多极其昂贵,他们其中的大多数在给药时也需要小心地处理。所讨论的物质的例子包括:例如最近几年中开发的用来治疗或防止难治疗的疾病的,除了癌控制药物、抗癌药物及其类似物外的注射药物。
    如上所述,在这些物质中的大多数中,药用功效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为了长期地同时安全、稳定地保存在该物质(例如,药物)中的医药成份,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冷冻干燥含有医药成分的药物来制备冻干药品,以便将其改变成粉末形式。使用该经冷冻干燥的药品时,将其溶解或悬浮在稀释剂或悬浮液(通用地,下文简称为“稀释剂”)中,以便制备成注射药物,然后将其给药至患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容器一旦经由塞子或柱塞封闭后将被经稳定地密封,直到当该容器被打开使用,例如,为了将其给药至患者。因此,在所述物质被储存在密封容器的期间,几乎无法对该经密封的物质进行任何操作,例如释放来自容器内部的气体、冷冻干燥该物质、将其溶解在稀释剂中、向患者给药、或其类似的操作。为了执行这些操作,必须完全拔出塞子或柱塞而打开所述容器。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复杂、耗时,并且会随之产生诸多问题,例如无菌问题、或甚至该塞子或柱塞会在这一过程中会遗失的问题。
    以下,将典型地以经工业制造的、装有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包含筒状件与注射器的双腔来更详细地描述如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含有医药成份的注射药物改变成经冷冻干燥的药品,首先在瓶中填入融入溶液的注射药物,这些注射药物融入液体溶液中呈溶液状态(换句话说,即注射药物溶液),然后,在低温真空装置中针对各单个的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经过此加工,注射药物改变成经冷冻干燥的药品,这些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可以由橡胶柱塞及铝盖密封在瓶中保存。需要将注射药物给药至患者时,将稀释剂从另一与装有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容器独立的无菌注入的容器中抽入到空的注射器中,而后将此注射器的注射针推过小玻璃瓶的橡胶柱塞,稀释剂被注射进小玻璃瓶中,而后经冷冻干燥的药品溶解或悬浮在瓶中的溶液中,以便形成注射药物,然后将注射药物吸回注射器中而获得能够向患者给药的制剂。
    以这种方式,需要按序进行以下工作:将稀释剂从容器吸入注射器中、将稀释剂从注射器注入密封有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小玻璃瓶中、及再一次将在瓶内所制备的注射药物吸回注射器中,因此需要付出相当大量的劳动及时间。另一方面,在该注射药物被转移的过程中,注射药物以及注射设备有可能受到细菌、外来物质及其类似物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开发出含有容器和注射器的双腔设备(例如,参见日本已审查的,第二次公开案号为H4‑46152的专利申请案)。在此含有容器和注射器的双腔设备中,将前端柱塞塞入该筒状件的远端边中,及将中间柱塞塞入在该筒状件内的中央部分中,该中间柱塞将该筒状件的内部分成前室及后室。通过扩大在该筒状件的一部分中的内圆周直径,而在该筒状件的中间柱塞的远端侧形成导管部分。在位于中间柱塞的远端侧的前腔中填充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然后将其密封,同时在该中间柱塞的近端侧的后室中填充稀释剂。稀释剂由位于该筒状件内部的最后侧的远端柱塞密封在后室内。
    当使用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时,将注射针安装到布置在该筒状件的远端边上的前端组件上,并且从该筒状件的后端边插入一柱塞棒并将其旋入该远端柱塞中,以便固定在此处。若使用该柱塞棒推入该远端柱塞时,密封在远端柱塞与中间柱塞间的稀释剂会与这二个柱塞一起向前移动。当该中间柱塞进入该筒状件的分流部分时,由于该分流部分具有扩大的直径,该稀释剂的密封通过该中间柱塞释放。最终,稀释剂通过该导管部分,并进入填充有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前室中。所述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由该稀释剂溶解,并完成向患者给药的注射药物。
    根据此双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通过推入该柱塞棒的简单动作,可以在该筒状件内执行将经冷冻干燥的药品与稀释剂混合的工作。因此,该操作很方便。另一方面,因为该混合动作发生在注射器内,从而该注射药物不会与外部空气接触,并且可避免注射药物来自细菌或外来物质的任何污染。
    在例如已经称出需要给药的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质量后,将该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填入双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筒状件内。然而,因为该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呈粉末态,与液体比较,问题在于难以度量出精确的质量。但因为此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用于给药至患者,所以必须将其准确的度量装入注射器中。
    另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是,在每个单个的筒状件上进行冷冻干燥加工过程来将液体注射药物(后文当中,均指注射药物溶液)装载到筒状件中。在这种情况下,在该冷冻干燥加工期间,需要该筒状件彼此之间的内部及外部彼此呈开放连通状态,这将导致注射药物溶液会被曝露在筒状件外部的环境当中。然而,在除了冷冻干燥加工期间之外的任何时刻,为了保证该筒状件内部的无菌,必须使该筒状件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并且避免该注射药物溶液或经冷冻干燥的药品与外部环境接触。
    因为执行一次冷冻干燥步骤需要数十小时,所以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看,可以优选地同时在大量的筒状件上进行冷冻干燥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积聚预定数目的包含注射药物溶液的筒状件需要一定长的时间,所以将注射药物溶液载入筒状件的工作和冷冻干燥这些注射药物溶液的工作之间不可能没有延迟地执行。因此,装有注射药物的筒状件需要具有足够高程度的密封能力,以允许注射药物存放一定的时间长度。但是,通常情况下,并不存在这样的技术:在该筒状件载入注射药物且置于密封状态后,能够让该筒状件的内部及外部仅在冷冻干燥加工期间呈彼此开放连通。因此,现有的问题在于,不大可能以高生产力水平制造出高度无菌的双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
    从而针对上述情形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及一种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其能够保证该经密封的物质的高水平生产能力以及无菌程度,并能够让该容器填充精确质量的经冷冻干燥的药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来实现前述目标。由此,提供一种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所述容器特别指用于装入经冷冻干燥药品S的筒状件7或试管,其中所述容器1包括:一在其开口端3的开口边缘4,以及一与所述开口边缘相邻的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的纵向部分5,一前端柱塞,位于所述容器1内的纵向部分5。此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将该前端柱塞被配置为可定位在该容器中而呈密封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完全塞入该容器中;或呈交换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的一部分塞入容器中,另一部分突出在容器的开口边缘,其中,所述前端柱塞包括:
    一密封装置,被配置为当该前端柱塞的定位成呈密封状态时,使得该容器的内部相对于外部密封;以及
    一个或多个连通槽,被配置为当该前端柱塞的定位成呈交换状态时,使得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
    在此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可以认为能够使用一前端柱塞来密封该容器而有效地避免最初所描述的那些问题,其中,该容器经设计而定位成呈密封状态,在该状态下,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可经由密封装置可靠地相对密封;或呈交换状态,在该状态下,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通过连通槽以预先定义的方式彼此连通。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前端柱塞为一种自开口式前端柱塞,其当符合某些条件时,例如,在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间提供压力差,该前端柱塞会从密封状态类似于自动般地朝向容器的开口端移动,直到其呈交换状态的位置。通过提供所述连通槽,以保证一旦该前端柱塞到达交换状态时,将消除造成该前端柱塞朝向该容器的开口端移动的条件(例如,压力差);其结果是,将执行可以说是从该容器“弹出”的动作。因此,该前端柱塞立即停止移动,并且使该前端柱塞保持交换状态,即,呈现仍然有部分塞入容器中的状态。这意味着,该前端柱塞会被可靠地保留而不从容器脱离。
    例如,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由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所密封的,且装有经冷冻干燥的药品的容器可与输液袋锁紧。通过将该容器的前端柱塞转变成交换状态,而后可通过所述连通槽将来自输液袋的液体和经冷冻干燥的药品混合,并将已溶解的药剂提供回输液袋中。随后,该前端柱塞可转变回密封状态,以便可靠地将包含在输液袋内的成分从包含在该容器内的成分中分离出来。
    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柱塞的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肋条,后文中称为第一密封肋条,其外部形状与该容器的纵向部分的内部截面形状相适应。典型来说,其外部形状为一个圆形形状,但是原则上讲,也可以是诸如椭圆形、正方形形状的其它形式。
    在一个特定的具体实例中,该容器的纵向部分的内部截面具有圆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密封肋条的外径比所述纵向部分的内径更大,且被配置为:当将该前端柱塞定位在该容器内时,所述第一密封肋条能有弹性地收缩。因此,当该前端柱塞塞入该容器内部后,该密封肋条与该容器的内圆周表面形成密封。从而,可以保证在该容器内的气密性及流密性。
    有利的是,当对该容器的外部环境施加预定强度的负压时,所述前端柱塞在所述容器内朝向其开口端移动,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将第一密封肋条划分为需要的尺寸。由于所述前端柱塞因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间的压力差而造成的移动,所述前端柱塞将呈交换状态安置在所述容器中,所述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通过该连通槽彼此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所述前端柱塞从后端部向前端部移动时,其直径在该密封肋条的圆周方向上逐步扩大,因此可在该第一密封肋条的后端部形成一倾斜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容器的内部及外部被安置成通过连通槽彼此连通,在所述密封肋条从容器完全脱出前,由于该密封肋条的弹性以及该倾斜表面的存在,将会增加该密封肋条从容器中的脱出速度。由于所述密封肋条采用这种方式从该容器的内部脱出而座落在该容器的开口端处,其可改良前端柱塞呈交换状态时相对于容器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该前端柱塞的外圆周表面中形成该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从该前端柱塞的内端扩展至所述第一密封肋条;特别的,扩展至沿所述前端柱塞的中心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密封肋条的中心。从而,在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间建立起管道,同时,该第一密封肋条仍然有部分座落在该容器的开口边缘上。为了便于制造所述前端柱塞,优选地采用基本的矩形形状形成该连通槽。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密封装置包括一定位肋条,其外径基本上与该容器的纵向部分的内径相同,被定位在比所述第一密封条更靠近与所述前端柱塞的内端。因此,当所述前端柱塞定位为呈交换状态,且即使所述第一密封肋条完全脱出至该容器外部时,该定位肋条仍然将保持被限制在所述容器内。因此,能够防止该前端柱塞从所述容器中意外脱落。
    更进一步,已证明的有益于从容器中均匀分布地释放压力的方案是:以沿着该前端柱塞的圆周方向相等或实质上相等距离的区间形成该连通槽。
    在本发明的特定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含有容器和注射器的双腔(有时称为“DCPS”或“Lyo‑DCPS”)中使用前端柱塞,含有容器和注射器的双腔包括:一筒状件,包含有从其开口端依次设置的一前端柱塞、一中间柱塞及一远端柱塞;一稀释剂,其被密封在该筒状件内的远端柱塞与中间柱塞间;及一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其被密封在该筒状件内的中间柱塞与前端柱塞间。
    更进一步,通过一种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来实现前述提及的目标,特别是包含经冷冻干燥的医药产物之筒件或试管的容器,其中该容器包含一在其开口端处的开口边缘及一具有均匀形成的内部截面之毗连的纵部分,该方法至少包括:一药物溶液供应步骤,其中将欲冷冻干燥的一药物溶液添加进该容器中;一药物溶液密封步骤,其中藉由将该前端柱塞定位在容器内部之纵部分处而将该药物溶液与内部空气一起密封;及一冷冻干燥步骤,其中冷冻干燥该药物溶液以便形成该经冷冻干燥的医药产物,进一步,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冷冻干燥步骤包括:
    周围空气冷却处理,在该步骤中,冷却围绕所述容器的周围空气,使容器内的药物溶液被冻结;
    减压处理,在该步骤中,当周围空气冷却后,将所述周围空气的压力降低至低于内部空气的压力,从而使得前端柱塞向该容器的开口端移动,并停止在交换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前端柱塞的一部分塞入容器中,一部分突出在该容器的开口边缘;从而在该前端柱塞处提供的一或多个连通槽在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间界定出一管道,可透过该管道经升华移除溶剂成分,以便能够冷冻干燥该药物溶液。
    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发明,已经能够意识到可以使用包含如上述详细描述的连通槽的前端柱塞,来高效、可信地制造出包含经冷冻干燥的药物的密封容器。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对周围空气冷却处理和减压处理后,该周围空气的气压降低到低于容器的内部空气压力。通过这种方式会产生一个压力差,其作用在该前端柱塞上使得其朝向该容器的开口端移动。从而,所述前端柱塞安置在该容器中呈交换状态。因此,由于该容器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也可以使用来自于冷却的周围空气的热传导与辐射以及减低压力等方法,对该容器内的药物溶液可靠地进行冷冻干燥。在该冷冻干燥过程中,所述升华物经所述连通槽从容器释放到周围空气。此外,因为所述前端柱塞以这样的方式构建:它甚至在交换状态时,仅只一部分突出在该容器的开口边缘之外而另一部分仍然处于该容器内,因此可防止该前端柱塞意外脱离容器。因此,该经冷冻干燥的药物溶液可在随后的加工步骤中容易且可靠地被密封。
    根据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法构成一种制造双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方法,其包括一稀释剂供应步骤和一稀释剂密封步骤,这两个步骤均在所述药物溶液供应步骤前进行,在所述药物溶液供应步骤中,将稀释剂添加进容器中,并密封在该容器内的容器底部和已经塞入在该容器中的中间柱塞之间,或密封在已经塞入该容器中的远端柱塞与已经塞入在该容器中的中间柱塞之间。当欲使用该经冷冻干燥的药物溶液时,所述稀释剂可将经冷冻干燥的药物溶解或悬浮,以便制备一例如呈注射药物形式的药物,然后给药至患者。
    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可将该稀释剂倾倒在容器内的、已塞入到容器中的远端柱塞的顶端上,并且可将所述中间柱塞塞入容器中密封,以使得该稀释剂中不包含空气。之后,可在容器中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稀释剂可靠地被密封在该筒状件内,并可保证该溶液无菌。
    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双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方法中,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在减压步骤和密封步骤之间进一步包含一冷冻干燥步骤。在该步骤中,以惰性气体(诸如氮气)取代周围空气,这样所述容器的内部经由该曝露的连通槽填充该惰性气体。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从周围空气移除从该药物溶液蒸发出的水分,所以能够防止水分残留在该容器内,并且可较高程度地保持该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品质。
    更进一步,在该冷冻干燥已结束后,将位于该容器内的前端柱塞推至密封状态,所述前端柱塞完全塞入该容器中,通过冷冻干燥所述药物溶液所获得的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可保持在密封状态。此外,可通过对该容器的外部施加一压力,该压力高于该容器内部的惰性气体的压力,而使得所述前端柱塞朝所述容器的后端移动。
    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双室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方法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冷冻干燥步骤后包括一装配步骤。该步骤中,一手指抓持部分和一前端组件被装配在该筒状件上。通过使用此结构,可获得一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的成品。
    根据制造本发明的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及前端柱塞的方法,因为可以容易地将所述筒状件的内部与外部安置成仅当注射药物溶液被冷冻干燥时彼此联通,所以可以制造出具有高无菌程度和高生产率的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并且能够填充精确质量的、经冷冻干燥的药品。
    更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的方法,所述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中,包含一个筒状件,该筒状件中,从远端侧塞起依次塞入前端柱塞、中间柱塞及远端柱塞,在所述远端柱塞与中间柱塞之间密封有一稀释剂,并且,在所述中间柱塞与前端柱塞间密封一经冷冻干燥的药品,该方法包括:
    一稀释剂密封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所述远端柱塞与中间柱塞将所述稀释剂密封在所述筒状件内;
    一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冷冻干燥前,通过所述中间柱塞与前端柱塞一起密封所述注射药物溶液和所述筒状件内的内部空气;以及
    一冷冻干燥步骤,在该步骤中,冷冻干燥所述注射药物溶液以便形成所述经冷冻干燥的药品,包括:
    周围空气冷却处理,在该处理中冷却围绕所述筒状件的周围空气;
    减压处理,在该处理中,在所述周围空气被冷却后,通过将周围空气的压力降到所述内部空气的压力之下,所述前端柱塞以半塞入状态安置在所述筒状件中;及
    密封处理,在该处理中,所述呈半塞入状态的前端柱塞被推入所述筒状件内。
    本发明又进一步涉及一种前端柱塞,其用于上述制造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的方法中,所述前端柱塞包括:
    一密封肋条,其外径大于所述筒状件的内径,并且当将其塞入所述筒状件内时,能弹性地收缩,以便与所述筒状件的内圆周面形成一密封;
    一定位肋条,其外径基本上与该筒状件的内径相同,被定位在比所述密封肋条更靠近于近端;及
    一连通槽,其形成于所述前端柱塞的外圆周面,其从所述定位肋条扩展至所述密封肋条,并且当所述前端柱塞以半塞入状态安置在所述筒状件中时,所述连通槽安置成使得所述筒状件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描述一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前端柱塞的、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A为所述前端柱塞的侧视图,同时,图2B为所述前端柱塞的后视图。
    图3为描述一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前端柱塞的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描述制造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为描述溶液密封步骤的示意图。
    图6A及6B图为描述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的示意图。
    图7为描述冷冻干燥步骤的示意图。
    图8为描述冷冻干燥后的密封加工步骤的示意图。
    图9A描述远端柱塞的定位的示意图。
    图9B为描述稀释剂的填入的示意图。
    图9C为描述中间柱塞的定位的示意图。
    图9D为描述推力杆(distance rod)的安置的示意图。
    图9E为描述冷冻干燥器(lyo)中的真空的示意图。
    图9F为描述推力杆下推的示意图。
    图9G为描述推力杆往下推的示意图(远端位置)。
    图9H为描述冷冻干燥器(lyo)卸载的示意图。
    图9I为描述无气泡填充的注射器(carpules)的示意图。
    图10A为描述冷冻干燥溶液的填入和冷冻干燥器塞子(柱塞)的定位的示意图。
    图10B为描述冷冻干燥器装载的示意图。
    图10C为描述冷冻干燥器塞子(柱塞)在该冷冻干燥器中自动打开的示意图。
    图10D为描述冷冻干燥器中的冷冻干燥器塞子的示意图。
    图11为描述装有不带肋条的中间塞子(柱塞)的经填充的Lyo‑DCPS。
    附图标记:2  前端柱塞;2a  定位肋条;2b  第一密封肋条;2c  第二密封肋条;2d  内端边;2e  外端边;2f  第一谷部分;2g  第二谷部分;2h  倾斜表面;2i  连通槽;3  开口端;4  开口边缘;5  纵向部分;6  组合式贮药注射器;7  筒状件;7a  分流部分;8  前端组合;9  手抓部分;10  中间柱塞;11 远端柱塞;A  内部空气;L  稀释剂;M  药物溶液;O  中心轴;P  压力;R1  无尘室;R2  冷冻干燥室;S  冷冻干燥的药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实例。
    结合图1可知,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以密封容器1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前端柱塞2。该容器1在其开口端3处包含一开口边缘4和一具有均匀形成的、与所述开口边缘相邻的内部截面的纵向部分5。在本实施例中,纵向部分5是一个以中心轴O为对称轴的圆柱体。虽然通常大多数情况会使用圆柱体,但应当理解,也可以使用其他与前端柱塞2的形状相适应的形状,比如矩形、正方形或椭圆形。
    以下将详细描述前端柱塞2的结构。
    如图1所示,前端柱塞2具有与容器1的纵向部分5相适应的形态,即前端柱塞2大致是圆柱体,且和容器1具有相同的中心轴O。更为优选地,该前端柱塞2由能够抵抗化学腐蚀的医用橡胶(比如丁基橡胶)构成。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限于该材料,同样可以依据密封在容器1中特定物质的特性而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2A和图2B所示,前端柱塞2的外圆周表面上,以从内端边2d朝向外端边2e移动的顺序形成一定位肋条2a、一第一密封肋条2b和一第二密封肋条2c。该定位肋条2a、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通过增大前端柱塞2的外圆周表面直径而呈环形形状,且每个肋条均绕着整个表面在其圆周方面上扩展。
    定位肋条2a的外径定位成与容器1的纵向部分5的内径基本一致。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的外直径定位成比容器1的纵向部分5的内径大。由于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的直径可弹性地收缩,因此这些肋条能够适应容器1的内部。前端柱塞2的内端边2d上的气密性和流密性是由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保证的。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和容器1的纵向部分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
    在定位肋条2a与第一密封肋条2b间形成第一谷部分2f,其直径小于该定位肋条2a和第一密封肋条的直径。此外,在第一密封肋条2b与第二密封肋条2c间形成第二谷部分2g,其直径小于第一密封肋条2b及第二密封肋条2c的直径。
    从包括中心轴O的截面看时,第一密封肋条2b的外边缘形状为圆弧形,且在中心轴O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通过该圆弧,在第一密封肋条2b的内端部分上形成一倾斜表面2h,当其从内端边2d朝外端边2e移动时,其直径在中心轴O的径向方向上逐渐向外扩大。该倾斜表面2h绕着第一密封肋条2b的外端部分的整个圆周扩展。在本实施例中值得注意的是:从包括中心轴O的截面看时,该倾斜表面2h的形状如圆弧形,但它并不仅限于圆弧形,也可能是形成如相对于中心轴O对角倾斜的直线。
    在前端柱塞2的外圆周表面,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区间形成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连通槽2i,所述连通槽从内端边2d朝外端边2e扩展。更特别的是,连通槽2i通过向前端柱塞2的内端边2d扩展,换句话说,从定位肋条2a上至第一密封肋条2b而形成。也就是说,该连通槽2i在前端柱塞2的径向方向上对内端及对外边呈开放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值得注意的是,连通槽2i基本上在第一密封肋条2b的中心轴O的方向上扩展至该中心,当然从侧面看时,连通槽2i基本上呈矩形的形状。
    在图1所示情况中,前端柱塞2以交换状态置于容器1中。在交换状态下,前端柱塞2部分塞入容器1中而部分突出于容器1的开口边缘4上。前端柱塞2在交换状态下的定位可由此实现:例如首先将前端柱塞2以密封状态置于容器1中,在密封状态下将前端柱塞2完全塞入容器1中,然后对容器1的外部施加低压或在容器1的内部产生高压。在此状况下,前端柱塞2开始在容器1的纵向部分5内朝向其开口端3移动。
    当前端柱塞2到达容器1的开口端3时,首先第二密封肋条2c从容器1伸出,在进一步移动后,然后第一密封肋条2b从容器1伸出。在此位置下,因为第一密封肋条2b的弹性收缩已经释放,所以第一密封肋条2b的沿直径扩大,使其位于容器1的开口边缘4上。
    此外,当第一密封肋条2b开始伸出于容器1的开口端3上时,连通槽2i在容器1的内部和外部间界定出一管道,这样容器1的内部和外部可以相互接触。也就是说,容器1的内部及外部经由连通槽2i彼此相通。从而,当推动前端柱塞2进入容器1时,容器1内外部压力到达平衡状态,且第一密封肋条2b类似地弹出容器1,从而释放出能量。
    在这方面值得重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肋条2b的外径略大于容器1的纵向部分5的内径。因此,当前端柱塞2和它的第一密封肋条2b置于容器1时,第一密封肋条2b受制于弹性预紧,依次造成连通槽2i的开口截面增加。因此,当容器1的内部和外部经由连通槽2i彼此接触时,相应地,前端柱塞2借由机械能量少量提升,前端柱塞2中的机械能量来自第一密封肋条2b的弹性压缩。此外,当前端柱塞2到达容器1的开口端3,同时第一和第二密封肋条2b、2c完全伸出于容器1的开口边缘4时,前端柱塞2的移动被抑制,因为曾经作用在前端柱塞2上的压力现在已经消失。但此时,定位肋条2a仍插在容器1内。因此,前端柱塞2并未完全从容器1中释放,而是保持和容器1的适配。这样,前端柱塞2可以很容易地推回容器1中且定位呈密封状态,而不需要将前端柱塞2的内端边2d重新塞入容器1中。
    现在转至图3,将描述本实施例中密封容器的制作方法。特别地,本实施例是阐述组合式贮药注射器的双室(此后简称为组合式贮药注射器)6的制作方法。当提到实施例中的图1,图2A和图2B时,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同样的原件和构件。
    如图3所示,组合式贮药注射器6配备有一个筒状件7,一个前端组合8(其固定在筒状件7的远端部分,即图3中的顶端),一个手抓部分9(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并安置于筒状件7后端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上),一个前端柱塞2,一个中间柱塞10和一个远端柱塞11。前端柱塞2、中间柱塞10和远端柱塞11从远端边依次配适在筒状件7内。
    冷冻干燥的药品被密封在前端柱塞2和中间柱塞10之间,同时稀释剂L被密封在中间柱塞10和远端柱塞11之间。在筒状件7中的相比于远端侧更靠近中间柱塞10的位置处,提供一个分流部分7a,其通过扩展筒状件7的部分内圆周表面的直径形成。
    冷冻干燥的药品S是通过在注射药物(即药物成分)溶液M上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并加工成粉末状。稀释剂L通过溶解或悬浮其中的冷冻干燥的溶液S来恢复注射药物溶液。
    在组合式贮药注射器6(combined container‑syringe6)中,若使用柱塞棒(图中未标注)将远端柱塞11朝远边端推入时,密封在远端柱塞11和中间柱塞10之间的稀释剂L会随着远端柱塞11和中间柱塞10一起前移。当中间柱塞10抵达筒状件7的分流部分7a时,由于分流部分7a具有外扩直径,密封在中间柱塞10中的稀释剂L将被释放。这样一来,稀释剂L经过分流部分7a并流入填充有冷冻干燥药品S的边缘。当冷冻干燥的药品S被稀释剂溶解后,病患专用的注射药物也就完成了。经过以上流程,所述注射药物被制备成可以对患者用药的状态(可施加于患者)。
    接下来,将参照流程图4a介绍一种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组合式贮药注射器6的方法。该制造方法主要包括稀释剂密封步骤S10,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S20,冷冻干燥步骤S30和组合步骤S40。
    首先,如图5A所示,筒状件7(远端柱塞11已插入筒状件7的后边端)已经预备好(S1)。稀释剂密封步骤S10在筒状件7(筒状件7提供远端柱塞11)上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稀释剂密封步骤S10是在无尘室R1中完成的。
    在密封步骤S10中,首先,当筒状件7定位在远端边一面向上时,稀释剂L将流入筒状件7中(S11)。此时,因为筒状件7内部后端边的关闭(由于远端柱塞11造成),稀释剂L将流入筒状件7内的远端柱塞之上。
    然后,筒状件7的远端边插入中间柱塞10(S12),因此稀释剂L被密封在中间柱塞10和远端柱塞11之间。这项工作进行的同时,筒状件7(插入有中间柱塞10)内的空气被抽出。也就是说,筒状件7内部达到真空状态。这样一来可以防止中间柱塞10和远端柱塞11间的空气渗入,在中间柱塞10和远端柱塞11之间仅密闭了稀释剂L,如图5B所示。也就是说,通过无气泡填入稀释剂的方法,可以杜绝此空间内的稀释剂L夹杂有气泡。
    然后,在内部经过上述方法密封稀释剂L的筒状件7上进行高压消毒(S13)。这样一来,稀释剂密封步骤S10也完成了。接下来,在内部按上述方法密封稀释剂L的筒状件7上进行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S20。与稀释剂密封步骤S10一样,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S20也是在无尘室R1中进行。
    在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S20中,当筒状件7定位在远端边一面向上时,将注射药物溶液M(即活性医药成分溶液)倒入筒状件7内(S21)。此时由于筒状件7内部,实质上为中心轴0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的关闭(由于中间柱塞10造成),注射药物溶液M将流入筒状件7内的中间柱塞10之上,如图6A所示。
    然后,如图6B所示,筒状件7的远端边插入前端柱塞2(S22),因此注射药物溶液M被密封在前端柱塞2和中间柱塞10之间。同时,无尘室R1中的气体与注射药物溶液M一起被密封在筒状件7的前端柱塞2和中间柱塞10之间。也就是说,筒状件7的前端柱塞2和中间柱塞10之间同时密封有注射药物溶液M和内部空气A。因此,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S20完成。
    接下来,在无尘室R1中将已完成稀释剂密封步骤S10和注射药物溶液密封步骤S20的筒状件7储存在桶(图中未标示)中(S2)。该桶中提供一个能够容纳多个筒状件7的巢,完成了稀释剂密封步骤S10和注射药物密封步骤S20的多个筒状件7陆续储存在该桶中。当已累积到预定数量的筒状件7时,该筒将被密闭,也就是说,多个筒状件7将被密封并储存在此桶中。(S2)。
    储存筒状件7的桶将被运送至冷冻干燥室R2,在冷冻干燥室R2内密封的桶将被打开。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运送期间在桶中密封,保证储存的筒状件7的无菌性。
    接下来,冷冻干燥室R2内进行冷冻干燥步骤S30。冷冻干燥步骤S30的进行中,筒状件7定位在远端边一面向上时。
    在冷冻干燥步骤S30中,冷却加工处理S31是为了降低冷冻干燥室R2内的温度,也就是说,是为了降低周围空气和筒状件7放置架子的温度。在冷却加工处理S31中值得注意的是,冷却周围空气和筒状件7放置架子的温度至‑40°c左右较佳,‑50℃更佳。这样一来,将冷冻筒状件7中的稀释剂L和注射药物溶液M。
    在充分冷却周围空气和放置筒状件7的架子后,为了降低周围空气的压力(通过对冷冻干燥室R2内部减压),减压处理S32将进行。同时,周围空气的压力值明显低于内部空气(筒状件7内中间柱塞10和前端柱塞2之间)A的压力值。
    这样一来,如图7的左边所示,由于内部空气A和周围空气之间的压力差,压力P作用于筒状件7的远端边方向上(即向上的方向),使得前端柱塞2插入筒状件7中。
    以此方式作用于前端柱塞2上的压力使得前端柱塞2前移(也就是说,朝筒状件7的边远端移动)。当前端柱塞2到达筒状件7的远端边时(也就是图1中详细描述的状况),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从筒状件7中伸出。此外,连通槽2i暴露在筒状件7的外部,以便筒状件7内部和外部经由连通槽2i彼此连通。也就是说,因为前端柱塞2仅部分推入筒状件7中而定位为呈交换状态(交换状态可视为半塞入柱塞状态),筒状件7的内部与外部压力变成平衡状态。这样一来,因为作用在前端柱塞2上的压力P的消失,前端柱塞2的移动停止(由于定位肋条2a)且前端柱塞2停止于筒状件7的远端边,如图7中间所示。在交换状态下,前端柱塞2凭借其特殊的结构可能升起,以致突出在筒状件7开口端3之上大概1毫米左右。
    当所形成的连通槽2i从前端柱塞2的内端边2e扩展至第一密封肋条2b的中间(即,至第一密封肋条2b具有最大直径的位置,如图2A)时,将获得最佳的冷冻干燥效果。由于第一密封肋条在筒状件7内受到的弹性压缩,连通槽2i的开口截面变大。这样一来,当筒状件7的内部和外部开始变成彼此连通接触时,储存在前端柱塞2中的机械能量(由于压缩)获得释放,并使得前端柱塞2进一步升起。这样一来,有效避免了前端柱塞2从交换状态返回密封状态,并且由连通槽2i所形成结果管道足够大,能够以可靠方式冷冻干燥注射药物溶液M。
    此外,当前端柱塞2已经移动到筒状件7的远端边时,定位肋条2a依然插在筒状件7中,同时第一密封肋条的直径扩大(因为第一密封肋条2b的弹性收缩已释放)且位于筒状件7的远端。
    如图7中间图进一步显示,注射药物溶液M中的水分经过升华作用通过连通槽2i排出到外部。如保持此状态一小段时间,如图7右边所示,注射药物溶液M就会变成冷冻干燥药品S。
    之后将执行替换加工S33,使得预先设定好标准(例如大约800毫巴)的纯氮气替换冷冻干燥室R2内的空气。经过以上操作,排除冷冻干燥室内的可能水分,并且筒状件7内部也通过连通槽2i填充有预定量的纯氮气。
    接下来,进行密封加工S34。如图8左边所示,放置在冷冻干燥室R2内,位于筒状件2上的架板100向下移动,水平状态不变。这样一来,棚架板100挤压多个筒状件7的前端柱塞2,如图8中部所示,前端柱塞2们被推进筒状件7中。
    以此方式推入筒状件7中的前端柱塞2在筒状件7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如图8右边所示,前端柱塞2最终安置于合适的位置作为放置位置。之后,在组合步骤S40中,前端组合8配适至每个筒状件7的远端部分上,手抓部分9配适至每个筒状件7的后端部分。这样一来,组合式贮药注射器6(如图3所示)就完成了。
    按照上述制造组合式贮药注射器6的方法,冷冻干燥步骤S30中,在周围空气和放置筒状件7(已有注射药物溶液M密封其中)的架子冷却后,通过降低周围空气压力至比筒状件7内中间柱塞10和前端柱塞2之间的内部空气A还低,制造周围空气和内部空气A之间的压力差。当此压力差作用于前端柱塞2时,前端柱塞2朝筒状件7的远端边移动。这样一来,前端柱塞2部分推进筒状件7而呈交换状态。结果,筒状件7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且由于压力的进一步降低,注射药物溶液M就可被冷冻干燥。
    这里,比方说冷冻干燥步骤S30需要花费数十小时,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说,同时冷冻干燥批量的筒状件7较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累积预定数量的包含注射药物溶液M的筒状件7需要一段时间,在无干预延迟下完成把注射药物溶液M倒入筒状件7和冷冻干燥注射药物溶液M是不可能的。所以,倒入注射药物溶液M的筒状件7必须要有极紧的密封,使得注射药物溶液M在筒状件7中可以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保证筒状件7内部维持密封状态直到冷冻干燥步骤S30。只有当注射药物溶液M将被冷冻干燥时,才允许筒状件7的内外部彼此方便地连通。因此,可以制造出具有高无菌性,高生产力,并能填充准确数量的冷冻干燥药品的组合式贮药容注射器双室。
    另外,通过在已经冷冻干燥后的注射药品溶液M上进行替换加工S33,可以从周围空气移除从该注射溶液M蒸发出的水分。因此,防止水分残留在筒状件7内,维持冷冻干燥药品S的高品质。
    此外,通过在冷冻干燥步骤S30后实施密封加工S34,以及把前端柱塞2推进筒状件7,可以做到将冷冻干燥药品S(通过冷冻干燥注射药物溶液M得来)可靠地维持在严密密封状态。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前端柱塞2,由于第一密封肋条2b和第二密封肋条2c紧密粘附在筒状件7的内圆周表面(当它们插入筒状件7时),可以保证筒状件7的气密性和流密性。另外,前端柱塞2在筒状件7内外部压力差的作用下移至筒状件7的远端,并在筒状件7中处于交换状态时,筒状件7的内外部可以通过连通槽2i彼此连通。这样一来,在筒状件7内能够可靠地进行注射药物溶液M的冷冻干燥。
    此外,在交换状态下,即使第一密封肋条2a和第二密封肋条2c脱出筒状件7外部,因为定位肋条2a依然陷在筒状件7中,前端柱塞2也不会意外脱离筒状件。相应的,冷冻干燥步骤S30中也能可靠地进行密封加工S34。此外,由于第一密封肋条提供了倾斜表面2h,即使筒状件7内外部能在第一密封肋条2b完全脱离筒状件7前通过连通槽2i彼此连通,第一密封肋条2b仍可以通过第一密封肋条2b的弹性和倾斜表面2h加速脱离筒状件7。因为第一密封肋条坐落于筒状件7的远端(以上述方式脱离筒状件7内部的结果),这样可以改进前端柱塞2(位于筒状件7中,并呈交换状态)的稳定性。
    给出下列应用实例,目的是为了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关于如何实施这些实施方式的充分的披露和描述。以下应用实例不代表发明者认为的限定应用范围,也不代表发明者认为的全部或唯一可行实验。我们努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例如量,温度等),但也说明了某些实验误差和偏差。如没有另外说明,所有的计量单位为重量,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温度是摄氏温度,且使用标准缩写。
    材料:
    ●100个具有内部微循环,清洗,烘干并硅化的玻璃注射器(carpules);
    ●100个经清洗和手动硅化的远端塞子;
    ●100个Lyo‑塞子(前端塞子)(腔H);
    ●50个无肋条(1型)且经过清洗,手动硅化的中间塞子;
    ●50个三肋条(2型)且经过清洗,手动硅化的中间塞子;
    ●及时除气的稀释剂WFI;
    ●安慰剂海藻糖溶液5%;
    A)稀释剂的无气泡填入和高压灭菌
    使用装塞机定位远端塞子→使用高精确度移液管加入1.0毫升稀释剂→在分流区域定位中间塞子(50%1型,50%2型)→将推力棒放进注射器中→将注射器转到冷冻干燥器中冷却至5℃→抽真空至12毫巴→将中间塞子向下压至最后位置→对冷冻干燥器排气和卸载→加载压力锅和高压灭菌(在121℃下20分钟)→在80℃下干燥注射器8小時(以降低中间塞子的湿度)(参见图9A至9H)。
    结果和结论:
    当在冷冻干燥器中施加真空时,任何存在的空气都将清除。由于远端塞子的小肋条,空气将从远端塞子的槽中吸出进入稀释剂。空气通过分流通道排出。
    真空下中间塞子定位在冷冻干燥器中且无气泡填入的过程非常简单并且顺利。注射器在填入后实际上无气泡,只有在高压灭菌下才能看见一些小气泡(最可能的是,残余空气是从远端塞子的槽压出进入稀释剂的)。申请人测试了两种类型的中间塞子,1型(无肋条)和2型(三根肋条)。且二者经证明均合适(参见图9I)。
    B)填入lyo‑溶液和在冷冻干燥器真空环境下打开lyo‑塞
    使用高精确度移液管填入1.0毫升安慰剂溶液→将热电偶定位在4注射器→使用B+S装塞机定位lyo塞→加载注射器(100)进入冷冻干燥器中→在‑45℃下冷冻5小時→在真空下借助升起的lyo塞打开lyo通道(参见图10A至10D)。
    结果及结论:
    全部注射器lyo塞均升至指定位置无一失败。这一关键过程可认为安全和可移植。
    C)lyo室的冷冻干燥和封闭
    通过持续大约60小时的原型lyo循环来冻干安慰剂溶液。在所限定的真空下,lyo‑塞和压紧的lyo架一起被压回注射器中。对该室排气使得lyo塞吸进其最后位置(参见图11)。
    结果和结论:
    一毫升海藻糖溶液完全转变成lyo结块(未有任何塌陷或回炉)所有lyo结块(lyo‑cake)看上去外形一致。
    虽然前面已阐述了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仅限于此。只要未离开本发明的范围,任何增加、省略、替换和其他修改都是可行的。因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前面的描述,而只限于所附权利要求范围。

    关 键  词:
    用于 密封 容器 装置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密封容器的装置及制造密封容器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464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