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20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N 104022002 A (21)申请号 201410229550.0 (22)申请日 2014.05.27 H01H 73/18(2006.01) H01H 73/04(2006.01) (71)申请人 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香港葵涌葵丰街 1-15 号盈业大厦 14 楼 1402 室 (72)发明人 杜文福 何明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唐致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切弧断路。
2、器, 其包括 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两个电极触点 , 所述两个 电极触点中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 , 当两个电极触 点断电分离时 , 多块分隔板以最快速度插入两个 电极触点之间 , 以实现最快速度切断电弧及停止 燃烧。本发明通过在电极触点之间设置多块分隔 板, 增强断路器在断路时候的绝缘和灭弧效果, 多 块分隔板同时从不同方向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 间, 加快了切断绝缘速度, 加强了两个电极触点间 的隔绝密封效果, 而且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 具 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 各种断路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2002 A CN 104022002 A 1/1 页 2 1. 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两个电极触点 , 所述两个电极触点中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 , 所述多块分隔板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中 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心的对应方向上, 所述对应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错位放置 并且侧面互相贴接, 当两个电极触点断开时, 所述对应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至少其中 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多块分隔板分别 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中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心的两侧, 当两个电极触点断开时, 所 述两侧相邻的两块分隔板至少其中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多块分隔板分别 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中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心的三个对应方向, 当两个电极触点断 开时, 所述三个对应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至少其中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滑动插入两个电 极触点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两侧对 应的两块分隔板至少有一侧的分隔板设置有用。
5、于让电极触点穿过的凹槽或通孔, 所述凹槽 设置在分隔板的角落位置或侧边位置, 所述通孔设置在分隔板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凹槽或通孔的大小 略大于电极触点横截面的大小, 使得电极触点刚好能穿过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 1、 2、 3 或 5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块分隔 板至少有一块连接有压力弹簧, 该分隔板与电极触点抵接, 当电极触点分离时, 压力弹簧伸 展产生驱动力压迫该分隔板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用 于限制分隔板行程的。
6、限位块。 8. 根据权利要求 1、 2、 3、 5 或 7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块分 隔板沿直线插入或抽离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1、 2、 3、 5 或 7 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隔板 均设置有转轴, 所述分隔板均以围绕转轴方向摆动, 实现插入或抽离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22002 A 2 1/5 页 3 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 , 更具体的说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分隔板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 断路器 (英文名称 : circuit-breake。
7、r) 是指能够关合、 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 的电流, 并能关合、 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0003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 (例如空气) 所产生的瞬间火 花。它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 0004 目前, 各种断路器在现实生活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技术中, 断路器在异常 回路条件下快速断开并绝缘, 断路器一般使用空气为介质绝缘, 接电分离需要较长距离才 能达到足够绝缘度, 而且接点分离时产生的电弧, 容易在接点与接点之间的空气中继续燃 烧, 因而损害接点。总的来说, 传统技术中的断路器存在以下几方。
8、面缺陷 : (1) 绝缘效果较差。 0005 (2) 电弧分断速度慢。 0006 (3) 隔绝密封效果差。 0007 (4) 灭弧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切断电弧、 令电弧快速 停止燃烧、 快速断路绝缘和密封效果好的断路器。 0009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快速切弧断路器, 其包括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两个电极触点 , 所述两个电极触 点中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 , 所述多块分隔板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中间垂直面上以触 点位置为中心的对应方向上, 所述对应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错位放置并且侧面互相贴 接, 当两个电极触点断开时, 。
9、所述对应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至少其中一块相对于另一 块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0010 作为本发明第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 所述的多块分隔板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 中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心的两侧, 当两个电极触点断开时, 所述两侧相邻的两块分 隔板至少其中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0011 作为本发明第二种较优的实施方式, 所述的多块分隔板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 中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心的三个对应方向, 当两个电极触点断开时, 所述三个对应 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至少其中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0012 优选的, 所述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至少有。
10、一侧的分隔板设置有用于让电极触点 穿过的凹槽或通孔, 所述凹槽设置在分隔板的角落位置或侧边位置, 所述通孔设置在分隔 板中。 0013 优选的, 所述凹槽或通孔的大小略大于电极触点横截面的大小, 使得电极触点刚 说 明 书 CN 104022002 A 3 2/5 页 4 好能穿过通孔。 0014 优选的, 所述多块分隔板至少有一块连接有压力弹簧, 该分隔板与电极触点抵接, 当电极触点分离时, 压力弹簧伸展产生驱动力压迫该分隔板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0015 优选的, 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分隔板行程的限位块。 0016 优选的, 所述多块分隔板沿直线插入或抽离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001。
11、7 优选的, 所述分隔板均设置有转轴, 所述分隔板均以围绕转轴方向摆动, 实现插入 或抽离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通过在电极触点之间设置多块分隔板, 增强断路器在断路时候的绝缘和灭弧效 果, 多块分隔板同时从不同方向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 加快了切断绝缘速度, 加强了两个 电极触点间的隔绝密封效果, 而且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 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19 另外, 本发明采用在分隔板上设置凹槽或通孔, 凹槽或通孔依据电极触点的横截 面尺寸形状设计, 使得断路器在断开的时候绝缘密封效果更好 ; 通过将两侧对应的两块分 隔板错位放置并侧面互相贴接, 使。
12、得分隔板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之间的时候相对滑动, 避 免了两侧分隔板互相碰撞的现象 ; 通过在分隔板上设置压力弹簧, 并使分隔板与电极触点 抵接, 使得分隔板的插入更加迅速快捷。 0020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断路器。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 图 7 。
13、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8 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 图 9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分步流程图 ; 图 10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工作分步流程图 ; 图 11 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工作分步流程图 ; 图 12 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侧面工作分步流程图 ; 图 13 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侧面工作分步流程图 ; 图 14 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侧面工作分步流程图 ; 图 15 是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16 是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的工作分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
14、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说 明 书 CN 104022002 A 4 3/5 页 5 互组合。 0023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一种多分隔板 2 的断路器, 其包括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两个 电极触点 1, 所述两个电极触点 1 中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 2, 当两个电极触点 1 断电分离 时 , 多块分隔板 2 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0024 优选的, 所述多块分隔板2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1中间垂直面上的两侧, 当两个电 极触点 1 断电分离时, 多块分隔板 2 从两侧相对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其中, 多块分隔 板 2 也可以分别从相同或不同方向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多块分隔。
15、板 2 同时从不同方 向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可以缩短隔绝密封行程, 加快了切断绝缘速度。 0025 优选的, 所述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 至少有一侧的分隔板 2 设置有用于让电极 触点 1 穿过的凹槽 3 或通孔, 所述凹槽 3 设置在分隔板 2 的角落位置或侧边位置, 所述通孔 设置在分隔板 2 中。优选的, 所述凹槽 3 或通孔的大小略大于电极触点 1 横截面的大小, 使 得电极触点 1 刚好能穿过通孔。其中, 凹槽 3 或通孔依据电极触点 1 的横截面尺寸形状设 计, 设计以凹槽 3 或通孔的大小略大于电极触点 1 横截面的大小为佳, 具体地说 : 在断路器 接通状态下, 凹。
16、槽 3 或通孔刚好能环绕电极触点 1 而又不阻碍电极触点 1 的断路动作为佳。 凹槽或通孔结构设计仅是其中一种较优实施方式, 显然的, 也可以不采用凹槽或通孔设计, 实现分隔板的侧边互相贴接, 如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 (图 15 和图 16 所示) 。 0026 优选的, 所述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 错位放置并且侧面互相贴接, 当两个电极 触点 1 断开时, 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 向着迎面方向相对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其中, 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如上下或左右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 相对向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插入的时候, 由于迎面的相对运动容易发生碰撞的现象, 本发明提出。
17、将两侧对应的两 块分隔板 2 错位放置并且侧面互相贴接的解决方案, 如此, 当两个电极触点 1 断开时, 两侧 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 向着迎面方向相对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彻底杜绝了迎面碰 撞现象, 加强了断路器的安全性、 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7 优选的, 所述多块分隔板 2 至少有一块连接有压力弹簧 4, 该分隔板 2 与电极触点 1 抵接, 当电极触点 1 分离时, 压力弹簧 4 伸展产生驱动力压迫该分隔板 2 插入两个电极触 点 1 之间。其中, 使用压力弹簧 4 在两个电极触点 1 接触的时候储能, 在两个电极触点 1 分 离的时候迅速伸展并驱动分隔板 2 插入两个电极。
18、触点 1 之间, 使得分隔板 2 的插入更加迅 速快捷。 0028 优选的, 所述分隔板 2 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分隔板 2 行程的限位块 5。 0029 如图 1 至图 4 所示,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 所述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 2 沿 直线插入或抽离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当电极触点 1 合闸接触时, 两块分隔板 2 分别位于 电极触点 1 的上下 (或左右) 两侧, 上分隔板 2 的下边缘和下分隔板 2 的上边缘具有凹槽 3, 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从上下分隔板 2 凹槽 3 之中穿过, 上下分隔板 2 凹槽 3 的底部与该电 极触点 1 抵接。 (图 1 三维图中为了清楚示意电极触点。
19、 1 和凹槽 3, 将电极触点 1 分离标识, 不代表实际电极触点 1 与分隔板 2 的位置关系。 ) 如图 9 至图 11 所示,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工作分步流程 : S101, 两个电极触点 1 合闸, 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穿过上下分隔板 2 的凹槽 3 位置与另 一电极触点 1 接触, 上下分隔板 2 凹槽 3 的底部与电极触点 1 抵接, 上下分隔板 2 错位放置 并且侧面互相贴接 ;(电极触点 1 在图 9、 图 10 中未示出或仅示出其中一个。 ) 说 明 书 CN 104022002 A 5 4/5 页 6 S102, 两个电极触点 1 或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图 9 中未示出。
20、) 开始分离移动, 上下两 块分隔板 2 先后失去电极触点 1 的支撑, 在压力弹簧 4(图 3 和图 4 中未示出) 的压力驱动 下先后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 S103, 两个电极触点 1 或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继续移动, 上下两块分隔板 2 继续插入两 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完全隔绝密封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的连接 ; S104, 上下两块分隔板 2 继续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直至限位块 5(图 9 和图 10 中 未示出) 与对面分隔板 2 接触, 断路器分闸完成。 0030 如图 5 所示,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 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两个电 极触点 1 。
21、合闸时, 两个电极触点 1 分别穿过左右两块分隔板 2 的凹槽 3 位置互相接触, 左右 两块分隔板 2 的凹槽 3 底部分别与两个电极触点 1 抵接。 0031 如图 12 所示, 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工作分步流程 : S201, 两个电极触点 1 合闸, 两个电极触点 1 分别穿过左右分隔板 2 的凹槽 3 位置互相 接触, 左右分隔板 2 凹槽 3 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电极触点 1 抵接, 左右分隔板 2 错位放置并且 侧面互相贴接 ; S202, 两个电极触点 1 同时开始分离移动, 左右两块分隔板 2 同时失去电极触点 1 的支 撑, 在压力弹簧 4 的压力驱动下先后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22、 之间 ; S203, 两个电极触点 1 或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继续移动, 左右两块分隔板 2 继续插入两 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 S204, 左右两块分隔板 2 完全隔绝密封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的连接 ; S205, 左右两块分隔板 2 继续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直至限位块 5 与对面分隔板 2 接触, 断路器分闸完成。 0032 如图 6 至图 7 所示,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 其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采用四块分隔板 2 错位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 1 的左右两侧, 对应两侧相邻的分隔板 2 侧面 互相贴接。 0033 如图 13 所示, 第三种实施例的工作分步流程 S3。
23、01 至 S305 对应第二种实施例的工 作分步流程 S201 至 S205, 在此不作累述。 0034 显然地, 分隔板 2 的数量可以是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任意数量, 均在本发明的叙述 范围之内。 0035 如图 8 所示,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 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两 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2均设置有转轴6, 所述两侧对应的两块分隔板2均以围绕转轴6方向 摆动, 实现插入或抽离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0036 如图 14 所示, 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工作分步流程 : S401, 两个电极触点 1 合闸, 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穿过两侧分隔板 2 的凹槽 3 位置与另 一电。
24、极触点 1 接触, 两侧分隔板 2 凹槽 3 的底部与电极触点 1 抵接, 两侧分隔板 2 错位放置 并且侧面互相贴接 ;(电极触点 1 在图 14 中未示出) S402, 两个电极触点 1 或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分离移动, 两侧两块分隔板 2 先后失去电 极触点 1 的支撑, 在外力的驱动下围绕各自的转轴 6 摆动, 先后或同时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 S403, 两侧两块分隔板 2 继续摆动, 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完全隔绝密封两个电极 说 明 书 CN 104022002 A 6 5/5 页 7 触点 1 之间的连接, 断路器分闸完成。 0037 如图 15 所示, 作为。
25、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 具有三块分隔板, 分别设置在两个电 极触点1中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心的三个对应方向, 当两个电极触点1断开时, 所述 三个对应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分隔板 2 至少其中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滑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之间。 0038 如图 16 所示, 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的工作分步流程 : S501, 两个电极触点 1 合闸, 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穿过三块分隔板 2 所围成的中心位置 与另一电极触点 1 接触, 三块分隔板 2 错位放置并且侧面互相贴接 ; S102, 两个电极触点 1 或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开始分离移动, 三块分隔板 2 先后失去电 极触点 1 的支撑, 在压。
26、力弹簧 4 (图中未示出) 的压力驱动下先后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 ; S103, 两个电极触点 1 或其中一个电极触点 1 继续移动, 三块分隔板 2 继续插入两个电 极触点 1 之间, 完全隔绝密封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的连接 ; S104, 三块分隔板 2 继续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直至限位块 (图中未示出) 与限制分 隔板移动位置, 断路器分闸完成。 0039 显然的, 多块分隔板 2 可以设置在两个电极触点 1 中间垂直面上以触点位置为中 心的多个对应方向上, 这里仅以两个和三个方向为例说明, 其它多个方向插入的情况与这 两中情况类同, 在此不作累述。 0040 综上所述, 。
27、本发明通过在电极触点 1 之间设置多块分隔板 2, 增强断路器在断路时 候的绝缘和灭弧效果, 多块分隔板2同时从不同方向插入两个电极触点1之间, 加快了切断 绝缘速度, 加强了两个电极触点 1 间的隔绝密封效果, 而且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 具有良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41 另外, 本发明采用在分隔板 2 上设置凹槽 3 或通孔, 凹槽 3 或通孔依据电极触点 1 的横截面尺寸形状设计, 使得断路器在断开的时候绝缘密封效果更好 ; 通过将两侧对应的 两块分隔板 2 错位放置并侧面互相贴接, 使得分隔板 2 在插入两个电极触点 1 之间的时候 相对滑动, 避免了两侧分隔板 2 互相碰撞的。
28、现象 ; 通过在分隔板 2 上设置压力弹簧 4, 并使 分隔板 2 与电极触点 1 抵接, 使得分隔板 2 的插入更加迅速快捷。 0042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断路器。 0043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 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 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 换, 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022002 A 7 1/8 页 8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8 2/8 页 9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9 3/8 页 10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10 4/8 页 11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11 5/8 页 12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12 6/8 页 13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13 7/8 页 14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14 8/8 页 15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002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