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特殊自吸泵.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838944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64.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71116.7

    申请日:

    2012.09.20

    公开号:

    CN103016355A

    公开日:

    2013.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D 9/02申请公布日:201304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9/02申请日:20120920|||公开

    IPC分类号:

    F04D9/02; F04D29/046; F04D29/08; F04D29/00

    主分类号:

    F04D9/02

    申请人:

    宁波大红鹰学院

    发明人:

    张志雄

    地址: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院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特殊自吸泵,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内端台阶面处用至少3只后靠件螺栓密闭固定着叶轮后靠件;泵体前面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泵体前面下部密封安装有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与整体轴承支撑座处于同一轴线位置;所述的泵体内腔有内蜗壳,内蜗壳同时支撑着叶轮后靠件和可调叶轮前靠件,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内的一对轴承固定着主轴;作为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圆筒形外壳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之间有上下相通的下冷却水槽和上冷却水槽;所述的下冷却水槽下方有连接管与泵体后面下方相固定,通向泵体的出水腔下部;所述的上冷却水槽左测有连通孔与泵体的出水腔上部相通;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座轴承密封圈外缘与叶轮后靠件之间有集液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特殊自吸泵,泵体(10)的后面下部通孔(12)与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带密封圈台阶(21)过渡配合,用至少3颗轴承座螺栓(97)固定;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外端连着轴承外端盖(40),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内端台阶面(24)处用至少3只后靠件螺栓(18)密闭固定着叶轮后靠件(50);泵体(10)前面上部连接有进水管(70),泵体(10)前面下部密封安装有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与整体轴承支撑座(20)处于同一轴线位置;所述的泵体(10)内腔有内蜗壳(96),内蜗壳(96)同时支撑着叶轮后靠件(50)和可调叶轮前靠件(86),可调叶轮前靠件(86)固定在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内侧,内蜗壳(96)上方有隔离板(98)将泵体(10)内腔分割成进水腔(72)和出水腔(74),内蜗壳(96)下方有联通孔(11)将位于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下方的泄水腔(73)与出水腔(74)相连通,泵体(10)前面最低处有放水堵塞(13)与泄水腔(73)相连通;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20)内的一对轴承(32)固定着主轴(30);所述的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位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上方,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的第一梯阶段过盈配合着一只轴承(32)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座内圆孔(53)右侧;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外侧的第一梯阶段过盈配合着另一只轴承(32)位于轴承外端盖(40)的盖内圆孔(43)左侧;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外侧的第二梯阶段上有平键(33),其特征是: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圆筒形外壳(88)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之间有上下相通的下冷却水槽(27)和上冷却水槽(26);所述的下冷却水槽(27)下方有连接管(28)与泵体(10)后面下方相固定,通向泵体(10)的出水腔(74)下部;所述的上冷却水槽(26)左测有连通孔(91)与泵体(10)的出水腔(74)上部相通;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座轴承密封圈(51)外缘与叶轮后靠件(50)之间有集液槽(23),集液槽(23)与下冷却水槽(27)之间有隔离筋(92)相隔离,集液槽(23)最低处有排液孔(29)。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过盈配合着座轴承密封圈(51),座轴承密封圈(51)与主轴(30)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内刮油环槽(52),内刮油环槽(52)最低处有一个座倾斜回油孔(58)通往座倾斜回油孔(57);所述的座轴承密封圈(51)右侧有一个处座内圆孔(53)与主轴(30)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座内圆孔(53)上至少有一条座迷宫截油槽(54),座迷宫截油槽(54)最低处有一个座垂直回油孔(55)。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外端盖(40)过盈配合着盖轴承密封圈(41),盖轴承密封圈(41)与主轴(30)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外刮油环槽(42),外刮油环槽(42)最低处有一个盖倾斜回油孔(48)通往盖倾斜回油孔(47);所述的盖轴承密封圈(41)左侧有盖内圆孔(43)与主轴(30)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盖内圆孔(43)上至少有一条盖迷宫截油槽(44),盖迷宫截油槽(44)最低处有一个盖垂直回油孔(45)。
    根据权利6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70)与进水腔(72)之间有止回阀板(79),止回阀板(79)上端用摆转组件(71)固定在进水管(70)与泵体(10)的连接处通孔上方。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一侧面有油位视窗(22),油位视窗(22)的中心高度位于盖倾斜回油孔(47)和座倾斜回油孔(57)两者之间最低者下方6至12毫米。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后靠件(50)内台阶孔上有带静密封圈(67)的静环座(31),静环座(31)内台阶上有静摩擦密封环(14)。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第二梯阶段依次布置有挡水环盘(64)、动密封衬套(65)以及叶轮(60),锥形压盖螺钉(63)将叶轮(60)固定在主轴(30)的内端头螺孔(37)上。
    根据权利7所述的一种特殊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密封衬套(65)套装有圆柱弹簧(35)、动密封圈(39)、动环座(34)以及动摩擦密封环(16);且所述的动密封环(16)与所述的静摩擦密封环(14)构成旋转摩擦密封面(1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特殊自吸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机械产品——自吸泵,特别涉及其中特别耐用的一种特殊自吸泵。
    背景技术
    自吸泵的优点是任何时候启动都无需加引水,在公知的自吸泵中,无论是哪种形式,长期运行后都会因润滑油升温导致润滑失效,加速轴承磨损,轴承磨损引起主轴运转不平稳,导致机械密封失效,最终导致自吸泵的效率降低乃至无法正常工作而报废。保持润滑油少升温,甚至恒温运行为最理想运行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可靠的特殊自吸泵,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做到长时间运行润滑油也不会升温,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殊自吸泵,泵体的后面下部通孔与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带密封圈台阶过渡配合,用至少3颗轴承座螺栓固定;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外端连着轴承外端盖,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内端台阶面处用至少3只后靠件螺栓密闭固定着叶轮后靠件;泵体前面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泵体前面下部密封安装有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与整体轴承支撑座处于同一轴线位置;所述的泵体内腔有内蜗壳,内蜗壳同时支撑着叶轮后靠件和可调叶轮前靠件,可调叶轮前靠件固定在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内侧,内蜗壳上方有隔离板将泵体内腔分割成进水腔和出水腔,内蜗壳下方有联通孔将位于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下方的泄水腔与出水腔相连通,泵体前面最低处有放水堵塞与泄水腔相连通;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内的一对轴承固定着主轴;所述的主轴中间直径最大段位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上方,主轴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的第一梯阶段过盈配合着一只轴承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座内圆孔右侧;主轴中间直径最大段外侧的第一梯阶段过盈配合着另一只轴承位于轴承外端盖的盖内圆孔左侧;主轴中间直径最大段外侧的第二梯阶段上有平键。作为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圆筒形外壳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之间有上下相通的下冷却水槽和上冷却水槽;所述的下冷却水槽下方有连接管与泵体后面下方相固定,通向泵体的出水腔下部;所述的上冷却水槽左测有连通孔与泵体的出水腔上部相通;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的座轴承密封圈外缘与叶轮后靠件之间有集液槽,集液槽与下冷却水槽之间有隔离筋相隔离,集液槽最低处有排液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过盈配合着座轴承密封圈,座轴承密封圈与主轴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内刮油环槽,内刮油环槽最低处有一个座倾斜回油孔通往座倾斜回油孔;所述的座轴承密封圈右侧有一个处座内圆孔与主轴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座内圆孔上至少有一条座迷宫截油槽,座迷宫截油槽最低处有一个座垂直回油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外端盖过盈配合着盖轴承密封圈,盖轴承密封圈与主轴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外刮油环槽,外刮油环槽最低处有一个盖倾斜回油孔通往盖倾斜回油孔;所述的盖轴承密封圈左侧有盖内圆孔与主轴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盖内圆孔上至少有一条盖迷宫截油槽,盖迷宫截油槽最低处有一个盖垂直回油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外端盖过盈配合着盖轴承密封圈,盖轴承密封圈左侧有盖内圆孔与主轴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盖内圆孔上至少有一条盖迷宫截油槽,盖迷宫截油槽最低处有一个盖垂直回油孔;所述的盖轴承密封圈与主轴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外刮油环槽,外刮油环槽最低处有一个盖倾斜回油孔通往盖倾斜回油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水管与进水腔之间有止回阀板,止回阀板上端用摆转组件固定在进水管与泵体的连接处通孔上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的一侧面有油位视窗,油位视窗的中心高度位于盖倾斜回油孔和座倾斜回油孔两者之间最低者下方6至12毫米。
    作为进一步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后靠件内台阶孔上有带静密封圈的静环座,静环座内台阶上有静摩擦密封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轴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第二梯阶段依次布置有挡水环盘、动密封衬套以及叶轮,锥形压盖螺钉将叶轮固定在主轴的内端头螺孔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密封衬套套装有圆柱弹簧、动密封圈、动环座以及动摩擦密封环;且所述的动密封环与所述的静摩擦密封环构成旋转摩擦密封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整体轴承支撑座设置上下相通的下冷却水槽和上冷却水槽以及动密封环与所述的静摩擦密封环构成旋转摩擦密封面,结合挡水环盘和集液槽,外加一对轴承外侧都分别设置了座垂直回油孔和座倾斜回油孔以及盖垂直回油孔和盖倾斜回油孔,凭借上述独创结构消除了自吸泵的老大难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做到长时间运行润滑油也不会升温,延长了轴承乃至自吸泵整体使用寿命;而且润滑油既不会发生任何泄漏,也不会被外界漏水所污染,长期使用安全可靠。本发明构思新颖,容易制造,市场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特殊自吸泵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59所指椭圆形线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49所指圆形线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外端盖螺钉70将轴承外端盖40固定在整体轴承支撑座20上的零部件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A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一种特殊自吸泵,泵体10的后面下部通孔12与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带密封圈台阶21过渡配合,用至少3颗轴承座螺栓97固定;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外端连着轴承外端盖40,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内端台阶面24处用至少3只后靠件螺栓18密闭固定着叶轮后靠件50;泵体10前面上部连接有进水管70,泵体10前面下部密封安装有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与整体轴承支撑座20处于同一轴线位置;所述的泵体10内腔有内蜗壳96,内蜗壳96同时支撑着叶轮后靠件50和可调叶轮前靠件86,可调叶轮前靠件86固定在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内侧,内蜗壳96上方有隔离板98将泵体10内腔分割成进水腔72和出水腔74,内蜗壳96下方有联通孔11将位于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下方的泄水腔73与出水腔74相连通,泵体10前面最低处有放水堵塞13与泄水腔73相连通;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20内的一对轴承32固定着主轴30;所述的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位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上方,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的第一梯阶段过盈配合着一只轴承32位于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座内圆孔53右侧;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外侧的第一梯阶段过盈配合着另一只轴承32位于轴承外端盖40的盖内圆孔43左侧;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外侧的第二梯阶段上有平键33。作为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圆筒形外壳88与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之间有上下相通的下冷却水槽27和上冷却水槽26;所述的下冷却水槽27下方有连接管28与泵体10后面下方相固定,通向泵体10的出水腔74下部;所述的上冷却水槽26左测有连通孔91与泵体10的出水腔74上部相通;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座轴承密封圈51外缘与叶轮后靠件50之间有集液槽23,集液槽23与下冷却水槽27之间有隔离筋92相隔离,集液槽23最低处有排液孔29。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过盈配合着座轴承密封圈(51),座轴承密封圈(51)与主轴(30)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内刮油环槽(52),内刮油环槽(52)最低处有一个座倾斜回油孔(58)通往座倾斜回油孔(57);所述的座轴承密封圈(51)右侧有一个处座内圆孔(53)与主轴(30)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座内圆孔(53)上至少有一条座迷宫截油槽(54),座迷宫截油槽(54)最低处有一个座垂直回油孔(5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外端盖(40)过盈配合着盖轴承密封圈(41),盖轴承密封圈(41)与主轴(30)过盈配合处有一条外刮油环槽(42),外刮油环槽(42)最低处有一个盖倾斜回油孔(48)通往盖倾斜回油孔(47);所述的盖轴承密封圈(41)左侧有盖内圆孔(43)与主轴(30)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盖内圆孔(43)上至少有一条盖迷宫截油槽(44),盖迷宫截油槽(44)最低处有一个盖垂直回油孔(4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水管70与进水腔72之间有止回阀板79,止回阀板79上端用摆转组件71固定在进水管70与泵体10的连接处通孔上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的一侧面有油位视窗22,油位视窗22的中心高度位于盖倾斜回油孔47和座倾斜回油孔57两者之间最低者下方6至12毫米。
    作为进一步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后靠件50内台阶孔上有带静密封圈67的静环座31,静环座31内台阶上有静摩擦密封环14。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第二梯阶段依次布置有挡水环盘64、动密封衬套65以及叶轮60,锥形压盖螺钉63将叶轮60固定在主轴30的内端头螺孔37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密封衬套65套装有圆柱弹簧35、动密封圈39、动环座34以及动摩擦密封环16;且所述的动密封环16与所述的静摩擦密封环14构成旋转摩擦密封面15。
    图2中:所述的叶轮后靠件50内台阶孔上有带静密封圈67的静环座31,静环座31内台阶上有静摩擦密封环14,确保静摩擦密封环14与叶轮后靠件50之间处于静密封状态。
    所述的主轴30中间直径最大段内侧第二梯阶段依次布置有挡水环盘64、动密封衬套65以及叶轮60,锥形压盖螺钉63将叶轮60固定在主轴30的内端头螺孔37上。动密封衬套65内孔与主轴10之间有衬套密封圈36,确保动密封衬套65内孔与主轴10之间处于静密封状态。
    所述的动密封衬套65套装有圆柱弹簧35、动密封圈39、动环座34以及动摩擦密封环16,确保静动摩擦密封环16与动密封衬套65之间处于静密封状态。
    所述的动密封衬套65套装有圆柱弹簧,压迫静摩擦密封环14与动密封环状面16构成旋转摩擦密封面15,由外径向中心渗漏的液体在摩擦面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挡住,确保动密封很难发生泄漏。
    万一旋转摩擦密封面15被破坏,外泄的漏水经过后靠件内孔56后被挡水环盘64挡住后从集液槽23最低处排液孔29流走,不会影响座轴承密封圈51。
    整体轴承支撑座20内侧的座内圆53与主轴30之间滑动配合,飞溅到座内圆53上的润滑油被座迷宫截油槽54拦下来,从最低处的座垂直回油孔55回流到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中。没有被座迷宫截油槽54拦下仍然粘附在主轴10上的微量润滑油继续被座轴承密封圈51的内刮油环槽52刮下来,从座倾斜回油孔58通往座倾斜回油孔57回流到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中。
    图3中:整体轴承支撑座20与轴承外端盖40用四颗外盖螺钉17密封固定。轴承外端盖40上的盖内圆43与主轴30之间滑动配合,飞溅到盖内圆43上的润滑油被盖迷宫截油槽44拦下来,从最低处的盖倾斜回油孔45回流到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中。没有被盖迷宫截油槽44拦下仍然粘附在主轴10上的微量润滑油继续被盖轴承密封圈41的外刮油环槽42刮下来,从盖倾斜回油孔48通往盖倾斜回油孔47回流到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中。
    确保了润滑油既不会发生任何泄漏,也不会被外界漏水所污染,长期使用安全可靠。
    图4和图5中:所述的整体轴承支撑座20中的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被上下相通的下冷却水槽27和上冷却水槽26所包围,处于水冷却状态;所述的下冷却水槽27下方有连接管28与泵体10后面下方相固定,通向泵体10的出水腔74下部;所述的上冷却水槽26左测有连通孔91与泵体(10)的出水腔(74)上部相通,做到长时间运行润滑油也不会升温,延长了轴承乃至自吸泵整体使用寿命。
    开始工作时,从轴承座加油孔25处加润滑油到圆柱形润滑油腔体95中,润滑油上水平线38对齐油位视窗22中位线,当外来动力通过平键33驱动主轴30转动时,带动叶轮60开始旋转工作。在离心力作用下,水流从进水管70推开止回阀板79进入到进水腔72,从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处被叶轮60吸入,经叶轮60做功后排挤到出水腔74内,从出水口19流出。
    进水管70在叶轮60整体上方,停止工作时后,进水腔72和出水腔74内所蓄水被止回阀板79挡住不会产生虹吸放空。确保泵体10内的出水腔74水位与进水管70持平,将叶轮60整体浸没在水下,能为本发明再次直接启动工作的提供方便。当有杂质意外卡住叶轮60时,只需手工将把手式螺柱螺母83从双头螺柱82上卸下,打开半圆筒形叶轮前挡板80,就能快速排除故障。
    本发明在温度较低环境长期停止使用时,可将放水堵塞13卸下,让进水腔72和出水腔74中的积水穿过联通孔11经泄水腔73排放干净,可防止结冰冻裂泵体10等。

    关 键  词:
    一种 特殊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特殊自吸泵.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389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