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丝印夹具及其使用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835549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1.7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39253.X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号:

    CN103302957A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F 15/18申请日:20130617|||公开

    IPC分类号:

    B41F15/18

    主分类号:

    B41F15/18

    申请人: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建平; 唐彬; 李赟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家湖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邓云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丝印夹具,包括底板和压紧机构,所述底板开设有可与待印刷件间隙配合的型腔,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开设有滑道槽,所述压紧机构滑设于所述滑道槽并可抵接于所述待印刷件,所述压紧机构通过压紧于所述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所述第二内壁。当需要通过丝印夹具在待印刷件(比如手机盖板玻璃)上进行印刷视窗或按键等图案时,将待印刷件放置于底板开设的型腔中,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紧贴于与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二内壁,从而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定位的影响,甚至可消除丝印夹具与待印刷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待印刷件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实现精确定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压紧机构,所述底板开设有可与待印刷件间隙配合的型腔,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开设有滑道槽,所述压紧机构滑设于所述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所述压紧机构通过压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所述第二内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块、弹性件和调节件,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内壁对应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所述外壁贯通至对应的所述滑道槽,所述压块滑设于所述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调节件均可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弹性件可抵接于所述压块,所述调节件通过调节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压块的压紧力,而使所述压块压紧待印刷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和/或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钉。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槽为阶梯形状滑道槽,所述滑道槽包括第一槽区和第二槽区,所述第一槽区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槽区的槽宽,且所述第一槽区相对所述第二槽区远离所述型腔设置;所述压块为与所述滑道槽相配合的阶梯形状压块,所述压块包括第一槽区压块和第二槽区压块,且分别滑设于所述第一槽区和所述第二槽区,所述第二槽区压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槽区的槽长。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为所述底板两相邻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为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所述底板两相邻内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相邻内壁长度相对较长的内壁开设的滑道槽个数大于另一内壁开设的滑道槽个数。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内安装有软质框架,且所述软质框架与所述型腔底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气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丝印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由塑料板或者金属板铣削加工形成。

    9.   一种丝印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印刷件放置于底板开设的型腔中;
    调节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以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底板内壁。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印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具体为:调节弹性件抵接于压块的压紧力,以使压块压紧待印刷件。

    说明书

    说明书丝印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丝印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输入设备,具有直观、简单和快捷等优点。触摸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比如手机、PAD(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多媒体以及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
    用于制作触摸屏的玻璃,比如手机盖板玻璃通常需要印刷视窗、按键和LOGO等图案,这些图案一般通过丝印的方式完成。由于这些图案的定位精度相对较高,玻璃丝印一般采用玻璃与丝印夹具之间的配合进行外形定位,然而玻璃与丝印夹具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图案印刷的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图案印刷时由于配合间隙而降低定位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丝印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丝印夹具,包括底板和压紧机构,所述底板开设有可与待印刷件间隙配合的型腔,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压紧机构滑设于所述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所述压紧机构通过压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所述第二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块、弹性件和调节件,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内壁对应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所述外壁贯通至对应的所述滑道槽,所述压块滑设于所述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调节件均可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弹性件可抵接于所述压块,所述调节件通过调节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压块的压紧力,而使所述压块压紧待印刷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和/或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道槽为阶梯形状滑道槽,所述滑道槽包括第一槽区和第二槽区,所述第一槽区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槽区的槽宽,且所述第一槽区相对所述第二槽区远离所述型腔设置;所述压块为与所述滑道槽相配合的阶梯形状压块,所述压块包括第一槽区压块和第二槽区压块,且分别滑设于所述第一槽区和所述第二槽区,所述第二槽区压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槽区的槽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为所述底板两相邻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为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所述底板两相邻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两相邻内壁长度相对较长的内壁开设的滑道槽个数大于另一内壁开设的滑道槽个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腔内安装有软质框架,且所述软质框架与所述型腔底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由塑料板或者金属板铣削加工形成。
    一种丝印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印刷件放置于底板开设的型腔中;
    调节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以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底板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具体为:调节弹性件抵接于压块的压紧力,以使压块压紧待印刷件。
    上述丝印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当需要通过丝印夹具在待印刷件(比如手机盖板玻璃)上进行印刷视窗或按键等图案时,将待印刷件放置于底板开设的型腔中,此时待印刷件与型腔之间有配合间隙,由于底板第一内壁开设有滑道槽,压紧机构滑设于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紧贴于与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二内壁,从而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定位的影响,甚至可消除丝印夹具与待印刷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待印刷件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实现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丝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印夹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丝印夹具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丝印夹具的仰视图;
    图6为丝印夹具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丝印夹具100,包括底板110和压紧机构,所述底板110开设有可与待印刷件200间隙配合的型腔120,所述底板110包括相对的第一内壁121和第二内壁122,第一内壁121和第二内壁122即亦均为型腔120内壁。所述第一内壁121开设有滑道槽130,所述压紧机构滑设于所述滑道槽130并可抵接于所述待印刷件200,所述压紧机构通过压紧所述待印刷件200,而使待印刷件200侧面紧贴于所述第二内壁122。
    具体地,底板110的形状结构以及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制作的需要而加工形成,一般底板110为长方体形状结构,底板110所开设的型腔120一般与底板110板相对应,型腔120开设的形状大小可以有多种。比如当用于印刷手机盖板玻璃上的图案和视窗等时,可以根据不同手机型号的手机盖板玻璃大小,而选择与之相符的型腔120,以使手机盖板玻璃可与型腔120配合地放置于型腔120内,以通过型腔120进行印刷时的外形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0为由塑料板或者金属板铣削加工形成,从而便于生产制作加工。当然也可以采用木质板等加工形成,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
    压紧机构可以是预先滑设于滑道槽130而抵接于待印刷件200,也可以是在需要使用压紧机构时,再将压紧机构滑设于滑道槽130,以使压紧机构可抵接于待印刷件200,以可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200,使待印刷件200侧面紧贴于第二内壁122即可。
    上述丝印夹具100,当需要通过丝印夹具100在待印刷件200(比如手机盖板玻璃)上进行印刷视窗或按键等图案时,将待印刷件200放置于底板110开设的型腔120中,此时待印刷件200与型腔120之间有配合间隙,由于底板110第一内壁121开设有滑道槽130,压紧机构滑设于滑道槽130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200,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200而使待印刷件200紧贴于与第一内壁121相对的第二内壁122,从而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200定位的影响,甚至可消除丝印夹具100与待印刷件200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待印刷件200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实现精确定位。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块140、弹性件150和调节件160,所述底板110与所述第一内壁121对应的外壁开设有通孔111,所述通孔111由所述外壁贯通至对应的所述滑道槽130,所述压块140滑设于所述滑道槽130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200,所述弹性件150和所述调节件160均可穿设于所述通孔111,且所述弹性件150可抵接于所述压块140,所述调节件160通过调节所述弹性件150抵接于所述压块140的压紧力,而使所述压块140压紧待印刷件200。压块140滑设于滑道槽130,而穿设于通孔111中的弹性件150抵接于压块140,从而可通过穿设于通孔111中的调节件160调节弹性件150抵接于压块的压紧力,而使压块140推动待印刷件200,以使压块140压紧待印刷件200。
    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压紧机构也可以不包括弹性件150,或者也可以不开设通孔111,比如直接通过调节件160旋紧压块140以压紧待印刷件200等其它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50为压缩弹簧和/或所述调节件160为调节螺钉。通过调节件160施加压力于压缩弹簧,可使压缩弹簧压紧压块140;或/和通过调节螺钉施加压力于弹性件150,通过弹性件150的弹性压紧力而使弹性件150压紧压块140。比如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160为调节螺钉,且弹性件150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嵌设于调节螺钉开设的盲孔中,通过旋转调节螺钉调节压缩弹簧的预压紧力,而使压块140顶紧待印刷件200侧面,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200定位的影响,从而实现精确定位。通过压缩弹簧和调节螺钉的这种配合,以使压块140紧压待印刷件200,更加方便操作以及实现更精准的定位。
    应当理解的是,调节件160为调节螺钉,弹性件150为压缩弹簧时,调节螺钉与通孔111螺纹连接,而压缩弹簧设置于调节螺钉开设的盲孔中;也可以是在需要使用调节件160和弹性件150时,再将弹性件150和调节件160穿设于通孔111中。这均不影响通过调节件160调节弹性件150的压紧力使压块140压紧待印刷件200,而提高待印刷件200图案等定位精度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调节件160可以为调节螺栓或者弹性件150可以为片簧等,这并不影响通过调节件160调节弹性件150的压紧力使压块140压紧待印刷件200,而提高待印刷件200图案定位精度的目的。
    请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道槽130为阶梯形状滑道槽130,所述滑道槽130包括第一槽区131和第二槽区132,所述第一槽区131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槽区132的槽宽,且所述第一槽区131相对所述第二槽区132远离所述型腔120设置;所述压块140为与所述滑道槽130相配合的阶梯形状压块140,所述压块140包括第一槽区压块141和第二槽区压块142,且分别滑设于所述第一槽区131和所述第二槽区132,所述第二槽区压块1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槽区132的槽长。
    一般第一槽区131与第一槽区压块14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距离一般为5‑10mm,以便于压块140于滑道槽130内滑动。第一槽区131的槽壁以及第一槽区压块141外壁均可以采用过渡圆滑设置,以更便于压块140于滑道槽130内滑动。当调节件160通过调节弹性件150压紧于压块140的压紧力时,由于第二槽区压块142的长度大于第二槽区132的槽长,从而使压块140向压紧待印刷件200的方向推动待印刷件200,使压块140紧压于待印刷件200侧面,并且在弹性件150压紧压块140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槽区压块141卡持于滑道槽130的阶梯面,压块140不易于滑出滑道槽130,便于操作。
    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压块140也可以为长方体形状结构,而滑道槽130为与之配合的长方体形状,或者通过其它相互配合的压块140滑设于滑道槽130的方式,这并不影响通过压块140紧压于待印刷件200以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121为所述底板110两相邻内壁,所述第二内壁122为与所述第一内壁121相对的所述底板110两相邻内壁。此时压紧机构可通过于底板110两相邻内壁均压紧待印刷件200,而使待印刷件200侧面紧贴于底板110两相邻内壁,从而进一步提高待印刷件200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实现精准定位。可以理解,若仅于底板110内壁一侧开设滑道槽130,比如滑道槽130和通孔111均分别相对相应底板110内壁和底板110外壁成钝角或锐角时,通过压紧机构施加的压紧力亦可使待印刷件200紧贴于底板110两相邻内壁,实现待印刷件200视窗和图案等的准确定位;或者仅于底板110内壁一侧开设滑道槽130,亦不影响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200,实现待印刷件200视窗和图案等的准确定位。
    滑道槽130的个数一般均根据底板110开设的型腔120形状大小而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0两相邻内壁长度相对较长的内壁开设的滑道槽130个数大于另一内壁开设的滑道槽130个数。比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壁121的底板110两相邻内壁长度相对较长的内壁开设的滑道槽130的个数为两个,另一内壁开设的滑道槽130的个数为一个,底板110外壁开设的通孔111个数与滑道槽130的个数相对应,通过将滑道槽130均匀的开设于底板110两相邻内壁,从而可以通过调节件160均匀地调节弹性件150压紧压块140的压紧力,以使压块140对待印刷件200施加均匀的压紧力,进一步地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200定位的影响,提高待印刷件200上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腔120底部开设有气孔112。这样,在待印刷件200放置于型腔120内时,可通过抽空气孔112中的空气使气孔保持真空状态,而使待印刷件200更稳定和紧密的贴合于型腔120,同时当需要将印刷好的待印刷件200从型腔120内取出时,通过使充气于气孔112中而更易于将待印刷件200取出。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腔120内安装有软质框架170,且所述软质框架170与所述型腔120底部之间形成有凹槽180,所述凹槽180底部开设有气孔112。由于待印刷件200一般为玻璃等易于损坏,软质框架170一般采用棉质材料制成,软质框架170的设置可使待印刷件200放置于型腔120内进行印刷时,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软质框架170本身是一个框架结构,即相当于软质板开设有通槽,因而可与型腔120底部之间形成凹槽180,而气孔112设置于凹槽180底部,即是设置于型腔120底部未被软质框架170覆盖的位置,以便于气孔112的吸气和排气。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80和所述气孔112有两个以上,所述气孔112均匀开设于所述凹槽180底部。比如本实施例中的凹槽180和气孔112均开设有八个,可以于每个凹槽180中均开设有一个气孔112,这样更便于气孔112的均匀吸气和排气,而使待印刷件200各处受力均衡稳定。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底板110的中心开设有一个中心孔113,这样在需要将待印刷件200从型腔120中取出时,可以通过借助外物穿过中心孔113而推动待印刷件200,更易于将待印刷件200取出。
    请参阅图6,一种丝印夹具100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将待印刷件放置于底板开设的型腔中。此时,待印刷件和型腔之间有配合间隙。
    步骤S120:调节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以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底板内壁。压紧机构滑设于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压紧机构通过压紧于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与开设有滑道槽的底板内壁相对的底板内壁。通过压紧机构顶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底板内壁,从而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定位的影响,提高待印刷件上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
    压紧机构可预先滑设于滑道槽而抵接于待印刷件,当压紧机构未预先未穿设于通孔中时,可在步骤S120的步骤之前,增加以下步骤:使压紧机构滑设于滑道槽,并使压紧机构可抵接于待印刷件。这样,便可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侧面紧贴于底板内壁,达到提高待印刷件图案等定位精度的目的。
    上述丝印夹具的使用方法,当需要通过丝印夹具在待印刷件(比如手机盖板玻璃)上进行印刷视窗或按键等图案时,将待印刷件放置于底板开设的型腔中,此时待印刷件与型腔之间有配合间隙,由于底板第一内壁开设有滑道槽,压紧机构滑设于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而使待印刷件紧贴于与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二内壁,从而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定位的影响,甚至可消除丝印夹具与待印刷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待印刷件视窗和图案等的定位精度,实现精确定位。
    在步骤S120中,所述调节压紧机构压紧待印刷件具体为:调节弹性件抵接于压块的压紧力,以使压块压紧待印刷件。此时压紧机构包括压块、弹性件和调节件,压块滑设于滑道槽并可抵接于待印刷件侧面,弹性件和调节件均可穿设于通孔,且弹性件可抵接于压块,从而调节件通过调节弹性件抵接于压块的压紧力,而使压块压紧待印刷件。比如调节件为调节螺钉,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时,压缩弹簧嵌设于调节螺钉开设的盲孔中,通过旋转调节螺钉调节压缩弹簧的预压紧力,而使压块顶紧待印刷件侧面,降低配合间隙对待印刷件定位的影响,实现精确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关 键  词:
    丝印 夹具 及其 使用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丝印夹具及其使用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355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