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压缩机领域涉及一种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更详细地说是利用旋转轴的离心作用使积存在外壳低处的油向各摩擦面上更加顺利供应的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由电动机和压缩机组成。电动机是用来在密封的空间中产生旋转力的;利用电动机产生的旋转力使压缩机吸入冷媒,通过压缩后排出。根据压缩机的压缩方式,划分为往复运动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中涉及的以往的涡旋式压缩机。图1是表示以往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以往涡旋式压缩机用旋转轴的纵剖面图,图3是以往涡旋式压缩机用旋转轴地横剖面图。
如图所示,以往涡旋式压缩机(10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即在内部形成密封空间的外壳(110);设在外壳(110)内部压缩冷媒的压缩机(130);给压缩机(130)提供动力的电动机(120);分别设在电动机(120)的上下侧支撑电动机(120)的旋转轴(123)的主框架(114)和辅框架(115)等。
外壳(11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即上下端具有开口的圆筒形外壳主体(111);封住外壳顶部的上端盖(112);封住外壳下端并与外壳主体相连接的下端盖(113)等。
压缩机(130)由固定涡盘(131)和动涡盘(132)啮合组成。其中固定涡盘上具有涡旋状固定涡卷(131a)和排出孔(135)。排出孔是贯通机身中央并把压缩后的冷媒向外排出用的。动涡盘(132)具有协助固定涡卷(131a)形成冷媒压缩空间的涡旋状的动涡卷(132a),以轴帽(132b)结合在旋转轴的偏心轴(128)上,对固定涡盘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向中心挤压缩冷媒。
电动机(12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固定在外壳主体(111)内部的定子(121);设在定子(121)内部可以旋转的转子(122);贯通转子的中心压延固定,随转子旋转,并形成有偏心轴(128)的旋转轴(123)。
沿着旋转轴(123)的长度贯通着为了抽吸外壳底部润滑油的油路(124),其下端设有给油器(125),给油器是根据离心力的作用,将油顺着油路供应给机器摩擦面的。
虽然图面上没有标示油路,但具有摩擦的启动装置具有以下几个部分。即支撑旋转轴的主框架和辅框架的轴承(151)(152);主框架和动涡盘的止推轴承(153);为冷却电动机(120)的定子而设的排油孔(126)(127)等。
图面中未说明符号116是吸入管,117是排出管,118是高低压分离板,129是均衡砣,132b是轴帽,134是滑套,140是阀门组装体。
根据这种构成,以往的涡旋式压缩机是由电动机(120)的定子(121)和转子(122)之间产生磁力带动转子(122)旋转。随着转子旋转,在转子(122)中心压延固定的旋转轴(123)旋转,偏心轴128围绕着旋转轴(123)旋转,根据固定涡盘(131)固定涡卷(131a)和动涡盘(132)的动涡卷(132a)啮合形成的压缩空间,随着其相对移动变化,吸入并压缩后排出冷媒。
与旋转轴(123)一起设在油路(124)底部的给油器(125)旋转并把积存在外壳(110)内侧下端的油顺着油路吸上来,从油路(124)叉开的各排油孔(126)、(127)供应到辅框架(115)和主框架(114)的轴承面(151)(152)、和与主框架(114)的顶部接触的动涡盘(132)的止推轴承(153)上,并进行润滑。同时散落在电动机(120)的顶端,冷却定子(121)后向底部流动。
但是,因为油路狭长向上直立安装在旋转轴的内部,润滑各摩擦启动装置和冷却定子(121)所需的油量得不到充分供应,各摩擦启动装置由于摩擦或磨损、破损,同时由于定子(121)过热,降低了电动机(120)的启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离心力作用将油顺着设在旋转轴内部的油路更加顺畅供应的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涉及的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具有以下特征。贯穿并压延固定于转子中心并在主、辅框架轴孔中旋转的旋转轴,为了和与固定涡盘啮合压缩冷媒的动涡盘传送旋转力以偏心轴结合,同时为了润滑及冷却,使积存于外壳底部的油依靠离心力作用提升并供应到压缩机上部各轮轴摩擦面上,顺着旋转轴长度形成有内部油路及下部给油器,并顺着油路内部设计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螺旋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涉及的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还具有以下特征。贯穿并压延固定于转子的中心并在主、辅框架轴孔中旋转的旋转轴,为向和固定涡盘啮合压缩冷媒的动涡盘传送旋转力以偏心轴结合,同时为了润滑及冷却,使积存于外壳底部的油依靠离心力作用提升并供应到压缩机上部各轮轴摩擦面上,顺着旋转轴长度形成有内部油路及下部给油器,并在旋转轴的前端设有与油路的排油孔相互贯通的油引导槽。
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中,油路内侧形成多个螺旋群,使外壳底部的油能够更好的被吸上来,特别是,即使在涡旋式压缩机低速运行时,也能够具有适当量的油流动量供应。
并且在排油孔的前端延长线上设有油引导槽,使顺着油路供应上来的油能够更均匀的分配,特别是设在旋转轴的偏心轴上的油引导槽,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分配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图2是以往涡旋式压缩机用旋转轴的纵剖面图。
图3是以往涡旋式压缩机用旋转轴的横剖面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设计的涡旋式压缩机纵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用旋转轴的纵剖及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用旋转轴的横剖面图。
各图中:
1:涡旋式压缩机、 10:外壳、
11:外壳主体、 12:上端盖、
13:下端盖、 14:主框架、
15:辅助框架、 16:吸入管、
16a:油引导槽、 17:排出管、
18:高低压分离板、 20:电动机、
21:定子、 22:转子、
23:旋转轴、 24:油路、
24a:螺旋群、 25:给油器、
26:排油孔、 26a:油引导槽、
27:排油孔、 28:偏心轴、
29:均衡砣、 30:压缩机、
31:固定涡盘、 31a:固定涡卷、
32:动涡盘、 32a:动涡卷、
34:滑套、 35:排气孔、
40:阀门组装体、 51、52:轴承、
53:止推轴承、 100:涡旋式压缩机、
110:外壳、 111:外壳主体、
112:上端盖、 113:下端盖、
114:主框架、 115:辅框架、
116:吸入管、 117:排出管、
118:高低压分离板、 120:电动机、
121:定子、 122:转子、
123:旋转轴、 124:油路、
125:给油器、 126:排油孔、
127:排油孔、 128:偏心轴、
129:均衡砣、 130:压缩机、
131:固定涡盘、 131a:固定涡卷、
132:动涡盘、 132a:动涡卷、
132b:轴帽、 134:滑套、
135:排出孔、 140:阀门组装体、
151、152:轴承、轴承面、 153:止推轴承。
具体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密封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涡旋式压缩机(1)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即在内部形成密封空间的外壳(10);设在外壳(10)内部压缩冷媒的压缩机(30);给压缩机(30)提供动力的电动机(20);分别设在电动机(20)的上下侧支撑电动机(20)旋转轴(23)的主框架(14)和辅框架(15)等。
外壳(1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即上下端具有开口的圆筒形外壳主体(11);封住外壳顶部并与外壳主体相连接的上端盖(12);封住外壳下端并与外壳主体(11)相连接的下端盖(13)等。
压缩机(30)由固定涡盘(31)和动涡盘(32)组成。其中固定涡盘上具有涡旋状的固定涡卷(31a)和排出孔(35)。它是贯通机身中央并把被压缩过的冷媒向外排出用的。动涡盘(32)具有协助固定涡卷(31a)形成冷媒压缩空间的螺旋状的动涡卷(32a),它结合在偏心轴(28),对固定涡盘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压缩冷媒。
电动机(2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固定在外壳主体(11)内部的定子(21);设在定子(21)内部可以旋转的转子(22);贯通转子的中心压延固定,与转子一同旋转,并形成有偏心轴(28)的旋转轴(23)。
沿着旋转轴(23)的长度贯通着油路(24),顺着油路(24)为了把外壳底部的油吸上来,在油路(24)的下端设有给油器(25)。把顺着油路(24)吸上来的润滑油分别向各摩擦启动装置即支撑旋转轴的主框架(14)和辅框架(15)的轴承(51)(52)以及主框架(14)和动涡盘(32)的止推轴承(53)上排出或为冷却电动机(20)的定子(21)而设的排油孔(26)(27)。
油路(24)是由旋转轴(23)启动时发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使油顺着油路(24)内壁的螺旋群(24a)被吸上来并设有油引导槽(26a)。此引导槽安装在排油孔(26)的延长线上,是为了把油更好的供应到主框架(14)的承力面上。
油引导槽(26a)最好安装在排油孔一侧的延长线上,主要是由于旋转轴(23)启动时偏心排油孔(27)的离心力作用,为了使油更好的分布,而选择离旋转轴的垂直距离最远的排油孔。
油引导槽(26a)的使用不仅仅限于设在偏心排油孔(27)的前端的,而是安装在所有排油孔的延长线上,使排油更加顺畅。
图面中未说明符号16是吸入管,17是排出管,18是高低压分离板,29是均衡砣,34是滑套,40是阀门组装体。
根据这种构成,下面考察一下密封涡旋式压缩机供油结构的运做效果。首先,接电源后由电动机(20)的定子(21)和转子(22)之间产生磁力作用,带动转子(22)旋转。随着转子旋转,在转子(22)中心压延固定的旋转轴(23)旋转,动涡盘(32)围绕着固定涡盘(31)旋转,根据固定涡盘(31)的固定涡卷(31a)和动涡盘(32)的动涡卷(32a)形成的压缩空间,随着其体积的变化,吸入并压缩后排出冷媒。
其次,与旋转轴(23)一起设在油路(24)底部的给油器(25)进行旋转并把积存在外壳(10)内侧下端的油顺着油路(24)吸上来,通过各排油孔(26)(27)对各摩擦启动装置进行润滑和冷却定子。
这时,顺着油路(24)内部的长度形成的多个螺旋群(24a)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外壳(10)底部的油很好的吸上来并供应到各摩擦启动装置上,从而防止由于摩擦而引起部件破损或由于过热而降低电动机的效果。
而且,使通过设在旋转轴的偏心轴(28)前端的油引导槽(26a),向设在偏心轴(28)前端的排油孔(26)均匀的分配油,从而使动涡盘(32)和主框架(14)的止推轴承接触时更加润滑。
在油路(24)内侧的螺旋群(24a)的作用下,外壳(10)底部的油能够更好的吸上来,特别是涡旋式压缩机(1)低速运行时所需的适当量的油供应到各摩擦启动装置上。而且顺着油路(24)供应的油由于设在排油孔(26)末端延长线上形成的油引导槽(26a)的作用,更加均匀的分配,润滑效果也更加理想。
在本发明的给油结构上,即有选择地使用螺旋群(24a)和油引导槽(26a),可以看出给油效果上都有各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