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78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2 CN 102657811 A *CN102657811A* (21)申请号 201210177404.9 (22)申请日 2012.06.01 A61K 36/9064(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K 31/045(2006.01) A61K 33/26(2006.01) A61K 33/34(2006.01) (71)申请人 朱新华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路 25 号济 南军区总医院 (72)发明人 朱新华 (54)。
2、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是 由以下原料制成, 苦瓜、 苹果、 胡萝卜、 西红柿、 胆 矾、 赤芍药、 青皮、 土贝母、 莱菔子、 侧柏叶、 冰片、 金银花、 藿香、 木香、 佩兰、 葛根、 代赭石、 薄荷、 竹 叶、 玄参、 山药、 牡丹皮、 泽泻、 柴胡、 升麻、 地骨皮、 野菊花、 砂仁、 桑寄生、 五味子 ; 本发明是提供一 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 药为原料, 结合食物原料, 经过科学的组方, 通过 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 符合传统中医学的 理论。 具有原料易得, 价格低廉, 配方科学, 能够有。
3、 效调理人体机制, 以及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而且治 愈时间短, 疗效好, 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疼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苦瓜 50-100 份、 苹果 50-100 份、 胡萝卜 50-100 份、 西红柿 50-100 份、 胆矾 3-8 份、 赤芍药 5-12 份、 青皮 3-10 份、 土贝母 2-5 份、 莱菔子 1-5 份、 侧柏叶 2-8 份、 冰片 1-5 份。
4、、 金银花 3-10 份、 藿香 5-12 份、 木香 2-5 份、 佩兰 3-5 份、 葛根 3-8 份、 代赭石 3-10 份、 薄荷 3-8 份、 竹叶 1-5 份、 玄参 2-6 份、 山药 10-20 份、 牡丹皮 5-15 份、 泽泻 3-10 份、 柴胡 2-6 份、 升麻 1-5 份、 地骨皮 3-8 份、 野菊花 2-5 份、 砂仁 3-8 份、 桑寄生 5-12 份、 五味子 8-20 份 ; 制备方法如下 : (1)、 按照配方比例取苦瓜、 苹果、 胡萝卜、 西红柿洗净加等量蒸馏水浸泡 2 小时, 用磨 浆机磨成汁液, 加热至沸 10 分钟, 过滤冷却至室温, 净化后制成。
5、提取液备用 ; (2)、 按配方比例将胆矾、 赤芍药、 青皮、 土贝母、 莱菔子、 侧柏叶、 冰片、 金银花、 藿香、 木 香、 佩兰、 葛根、 代赭石、 薄荷、 竹叶、 玄参、 山药、 牡丹皮、 泽泻、 柴胡、 升麻、 地骨皮、 野菊花、 砂仁、 桑寄生、 五味子洗净, 放入砂锅于 150-180内煮 15-20 分钟, 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 ( 煮提两次 ) 取两次煮提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 (3)、 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与备用上清液调和均匀装瓶, 置于高温 100的消毒 容器中进行消毒, 即得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
6、 原料制成 : 苦瓜 60-80 份、 苹果 60-80 份、 胡萝卜 60-80 份、 西红柿 60-80 份、 胆矾 4-6 份、 赤芍药 8-10 份、 青皮 5-8 份、 土贝母 3-4 份、 莱菔子 2-4 份、 侧柏叶 3-6 份、 冰片 2-4 份、 金银花 5-8 份、 藿香 6-10 份、 木香 3-4 份、 佩兰 3-4 份、 葛根 4-6 份、 代赭石 5-8 份、 薄荷 4-6 份、 竹叶 2-4 份、 玄参 3-5 份、 山药 12-18 份、 牡丹皮 8-12 份、 泽泻 5-8 份、 柴胡 3-5 份、 升麻 2-4 份、 地骨皮 4-6 份、 野菊花 3-4 份。
7、、 砂仁 4-6 份、 桑寄生 6-10 份、 五味子 10-1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 原料制成 : 苦瓜 70 份、 苹果 70 份、 胡萝卜 70 份、 西红柿 70 份、 胆矾 5 份、 赤芍药 9 份、 青皮 6 份、 土贝母 3.5 份、 莱菔子 3 份、 侧柏叶 4 份、 冰片 3 份、 金银花 7 份、 藿香 8 份、 木香 4 份、 佩兰 4 份、 葛根 5 份、 代赭石 6 份、 薄荷 5 份、 竹叶 3 份、 玄参 4 份、 山药 15 份、 牡丹皮 10 份、 泽泻 6 份、 柴胡 4 份、 升麻 3。
8、 份、 地骨皮 5 份、 野菊花 3 份、 砂仁 5 份、 桑寄生 8 份、 五味子 12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57811 A 2 1/5 页 3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1、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2、 背景技术 0002 口腔溃疡, 又称为 “口疮” , 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 大小可从米粒至黄 豆大小、 成圆形或卵圆形, 溃疡面为凹、 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 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 点, 好发于唇、 颊、 舌缘等。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 精神紧张、 食物、 药物、 激素水平改变及维 生素或微量元。
9、素缺乏。 0003 目前, 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 口腔溃疡的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 精 神紧张、 食物、 药物、 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由于病因不明, 口腔溃疡的 诊断完全是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 缺少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指标。口腔溃疡预示着机 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 如胃肠、 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 康, 无系统性疾病。 3、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 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 结合 食物原料, 经过科学的组方, 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 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具 有治疗效率高, 费用低, 时。
10、间短, 愈后不易复发, 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0005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 0006 苦瓜 50-100 份、 苹果 50-100 份、 胡萝卜 50-100 份、 西红柿 50-100 份、 0007 胆矾 3-8 份、 赤芍药 5-12 份、 青皮 3-10 份、 土贝母 2-5 份、 0008 莱菔子 1-5 份、 侧柏叶 2-8 份、 冰片 1-5 份、 金银花 3-10 份、 0009 藿香 5-12 份、 木香 2-5 份、 佩兰 3-5 份、 葛根 3-8 份、 0010 代赭石 3-10 份、 薄荷 3-8 份、 竹叶 1-5 份、 玄。
11、参 2-6 份、 0011 山药 10-20 份、 牡丹皮 5-15 份、 泽泻 3-10 份、 柴胡 2-6 份、 0012 升麻 1-5 份、 地骨皮 3-8 份、 野菊花 2-5 份、 砂仁 3-8 份、 0013 桑寄生 5-12 份、 五味子 8-20 份 ; 0014 制备方法如下 : 0015 (1)、 按照配方比例取苦瓜、 苹果、 胡萝卜、 西红柿洗净加等量蒸馏水浸泡 2 小时, 用磨浆机磨成汁液, 加热至沸 10 分钟, 过滤冷却至室温, 净化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 0016 (2)、 按配方比例将胆矾、 赤芍药、 青皮、 土贝母、 莱菔子、 侧柏叶、 冰片、 金银花、 藿 香。
12、、 木香、 佩兰、 葛根、 代赭石、 薄荷、 竹叶、 玄参、 山药、 牡丹皮、 泽泻、 柴胡、 升麻、 地骨皮、 野 菊花、 砂仁、 桑寄生、 五味子洗净, 放入砂锅于 150-180内煮 15-20 分钟, 提取上清液冷却 至室温 ( 煮提两次 ) 取两次煮提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 0017 (3)、 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与备用上清液调和均匀装瓶, 置于高温 100的 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 即得成品。 说 明 书 CN 102657811 A 3 2/5 页 4 0018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 0019 苦瓜 60-80 份、 苹果 60-80 份。
13、、 胡萝卜 60-80 份、 西红柿 60-80 份、 0020 胆矾 4-6 份、 赤芍药 8-10 份、 青皮 5-8 份、 土贝母 3-4 份、 0021 莱菔子 2-4 份、 侧柏叶 3-6 份、 冰片 2-4 份、 金银花 5-8 份、 0022 藿香 6-10 份、 木香 3-4 份、 佩兰 3-4 份、 葛根 4-6 份、 0023 代赭石 5-8 份、 薄荷 4-6 份、 竹叶 2-4 份、 玄参 3-5 份、 0024 山药 12-18 份、 牡丹皮 8-12 份、 泽泻 5-8 份、 柴胡 3-5 份、 0025 升麻 2-4 份、 地骨皮 4-6 份、 野菊花 3-4 份。
14、、 砂仁 4-6 份、 0026 桑寄生 6-10 份、 五味子 10-15 份。 0027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 0028 苦瓜 70 份、 苹果 70 份、 胡萝卜 70 份、 西红柿 70 份、 0029 胆矾 5 份、 赤芍药 9 份、 青皮 6 份、 土贝母 3.5 份、 0030 莱菔子 3 份、 侧柏叶 4 份、 冰片 3 份、 金银花 7 份、 0031 藿香 8 份、 木香 4 份、 佩兰 4 份、 葛根 5 份、 0032 代赭石 6 份、 薄荷 5 份、 竹叶 3 份、 玄参 4 份、 0033 山药 15 份、 牡丹皮 10 份、。
15、 泽泻 6 份、 柴胡 4 份、 0034 升麻 3 份、 地骨皮 5 份、 野菊花 3 份、 砂仁 5 份、 0035 桑寄生 8 份、 五味子 12 份。 0036 本发明的口服液具有原料易得, 价格低廉, 配方科学, 标本兼治, 能够有效调理人 体机制, 以及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而且治愈时间短, 疗效好, 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疼痛, 且不易 复发, 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乐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实施例 1 0038 苦瓜 50g、 苹果 50g、 胡萝卜 50g、 西红柿 50g、 0039 胆矾 3g、 赤芍药 5g、 青皮 3g、 土贝母 2g、 0040 莱菔子 1g、。
16、 侧柏叶 2g、 冰片 1g、 金银花 3g、 0041 藿香 5g、 木香 2g、 佩兰 3g、 葛根 3g、 0042 代赭石 3g、 薄荷 3g、 竹叶 1g、 玄参 2g、 0043 山药 10g、 牡丹皮 5g、 泽泻 3g、 柴胡 2g、 0044 升麻 1g、 地骨皮 3g、 野菊花 2g、 砂仁 3g、 0045 桑寄生 5g、 五味子 8g。 0046 制备方法如下 : 0047 (1)、 按照配方比例取苦瓜、 苹果、 胡萝卜、 西红柿洗净加等量蒸馏水浸泡 2 小时, 用磨浆机磨成汁液, 加热至沸 10 分钟, 过滤冷却至室温, 净化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 0048 (2)、 。
17、按配方比例将胆矾、 赤芍药、 青皮、 土贝母、 莱菔子、 侧柏叶、 冰片、 金银花、 藿 香、 木香、 佩兰、 葛根、 代赭石、 薄荷、 竹叶、 玄参、 山药、 牡丹皮、 泽泻、 柴胡、 升麻、 地骨皮、 野 菊花、 砂仁、 桑寄生、 五味子洗净, 放入砂锅于 150-180内煮 15-20 分钟, 提取上清液冷却 至室温 ( 煮提两次 ) 取两次煮提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 说 明 书 CN 102657811 A 4 3/5 页 5 0049 (3)、 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与备用上清液调和均匀装瓶, 置于高温 100的 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 即得成品。 0050 实施例 2 0051 苦。
18、瓜 100g、 苹果 100g、 胡萝卜 100g、 西红柿 100g、 0052 胆矾 8g、 赤芍药 12g、 青皮 10g、 土贝母 5g、 0053 莱菔子 5g、 侧柏叶 8g、 冰片 5g、 金银花 10g、 0054 藿香 12g、 木香 5g、 佩兰 5g、 葛根 8g、 0055 代赭石 10g、 薄荷 8g、 竹叶 5g、 玄参 6g、 0056 山药 20g、 牡丹皮 15g、 泽泻 10g、 柴胡 6g、 0057 升麻 5g、 地骨皮 8g、 野菊花 5g、 砂仁 8g、 0058 桑寄生 12g、 五味子 20g。 005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60 。
19、实施例 3 0061 苦瓜 60g、 苹果 60g、 胡萝卜 60g、 西红柿 60g、 0062 胆矾 4g、 赤芍药 8g、 青皮 5g、 土贝母 3g、 0063 莱菔子 2g、 侧柏叶 3g、 冰片 2g、 金银花 5g、 0064 藿香 6g、 木香 3g、 佩兰 3g、 葛根 4g、 0065 代赭石 5g、 薄荷 4g、 竹叶 2g、 玄参 3g、 0066 山药 12g、 牡丹皮 8g、 泽泻 5g、 柴胡 3g、 0067 升麻 2g、 地骨皮 4g、 野菊花 3g、 砂仁 4g、 0068 桑寄生 6g、 五味子 10g。 006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70 。
20、实施例 4 0071 苦瓜 80g、 苹果 80g、 胡萝卜 80g、 西红柿 80g、 0072 胆矾 6g、 赤芍药 10g、 青皮 8g、 土贝母 4g、 0073 莱菔子 4g、 侧柏叶 6g、 冰片 4g、 金银花 8g、 0074 藿香 10g、 木香 4g、 佩兰 4g、 葛根 6g、 0075 代赭石 8g、 薄荷 6g、 竹叶 4g、 玄参 5g、 0076 山药 18g、 牡丹皮 12g、 泽泻 8g、 柴胡 5g、 0077 升麻 4g、 地骨皮 6g、 野菊花 4g、 砂仁 6g、 0078 桑寄生 10g、 五味子 15g。 007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
21、080 实施例 5 0081 苦瓜 70g、 苹果 70g、 胡萝卜 70g、 西红柿 70g、 0082 胆矾 5g、 赤芍药 9g、 青皮 6g、 土贝母 3.5g、 0083 莱菔子 3g、 侧柏叶 4g、 冰片 3g、 金银花 7g、 0084 藿香 8g、 木香 4g、 佩兰 4g、 葛根 5g、 0085 代赭石 6g、 薄荷 5g、 竹叶 3g、 玄参 4g、 0086 山药 15g、 牡丹皮 10g、 泽泻 6g、 柴胡 4g、 说 明 书 CN 102657811 A 5 4/5 页 6 0087 升麻 3g、 地骨皮 5g、 野菊花 3g、 砂仁 5g、 0088 桑寄生 。
22、8g、 五味子 12g。 008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90 入选病例 : 经用本药方医治的 100 例病人中, 其中男 57 例, 女 43 例。 0091 疗效判定 : 采用 4 级标准 0092 痊愈 临床改善率 95 ; 0093 显效 临床改善率 95, 60 ; 0094 有效 临床改善率 60, 20 ; 0095 无效 临床改善率 20 ; 0096 治疗结果 见表 0097 0098 本发明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其治疗痊愈率为 82, 有效治愈率为 95。 0099 典型病例 : 0100 病例 1 : 0101 徐某, 男, 52 岁。口腔颊部右侧及舌之两侧各发。
23、生口疮 1 年余。西医诊断为 “口腔 溃疡” , 但用阿莫西林胶囊及维生素 B2 治之, 开始数日有效, 再服之, 则无效。又服治口腔溃 疡之偏方, 单方各 10 余剂, 也未取效。今诊, 除上述外, 尚见心烦不眠, 面色发赤, 自感心跳 加快, 口苦食少, 厌油口腻, 稍不顺心即怒, 大便干结, 舌质红, 苔黄厚, 脉洪滑等。此乃心经 实火合并肝胆湿热之候。应泻心火、 泻肝胆湿热。服用本口服液 1 周后初见效果, 继续服用 2 周后痊愈。 0102 病例 2 : 0103 张先生, 38岁。 患者口腔两颊糜烂、 疼痛、 口舌干燥多年, 经多家大医院治疗未能治 愈。最终检查发现, 该患者口腔粘。
24、膜广泛充血, 两颊中后段大面积呈现灰白环型网状, 蜡样 病损且伴红肿、 糜烂、 脓苔及渗液, 以左侧为重, 前颚呈大片状灰白色蜡样改变。舌面干燥, 并伴有纵行裂纹。专家诊断为扁平苔癣, 糜烂型。服用本药方的口服液 1 周后其症状明显 减轻, 两颊糜烂程度好转, 疼痛症状缓解, 后又进行了一段时间治疗后症状消除, 口腔粘膜 及舌面完全正常, 至今未复发。 0104 病例 3 : 0105 赵小姐, 28 岁。患者口内粘膜多处溃疡, 先后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未能治愈, 时常复 发加重, 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经检查发现, 其舌尖、 舌左缘、 舌腹及下唇内侧有多处溃疡, 分 说 明 书 CN 1026578。
25、11 A 6 5/5 页 7 别为33mm 2、 24mm 2和45mm 2大小, 中心呈白色脓苔, 周围粘膜红肿, 专家诊断为复 发性口腔溃疡。服用本口服液 1 周后初见效果, 继续服用 1 周后痊愈。 0106 病例 4 : 0107 高先生, 29岁。 患者舌体及下唇内侧出现溃疡, 反复发作两年后会阴部及生殖器周 围出现红肿、 糜烂, 两下肢皮肤出现结节性红斑和膝关节疼痛等症状, 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 后稍有缓解, 但频繁发作。 近一年半以来, 上述症状加重, 输液针刺部位出现红肿、 脓泡且伴 有视物模糊、 眼球干燥等不适感。曾在许多家医院进行治疗, 但效果不佳。经专家检查被确 诊为复发性。
26、溃疡。服用本口服液 2 周后初见效果, 继续服用 2 周后痊愈。 0108 病例 5 : 0109 刘女士, 39岁。 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5年, 病发时巨痛难忍, 不能进食, 并伴有 头痛、 口干口臭、 烦躁、 发热、 淋巴肿大等症状。服用本口服液 2 周后痊愈, 至今未复发。 0110 病例 6 : 0111 孟小姐, 31岁。 患者在患复发性口腔溃疡三年间经常反复发作。 经专家检查发现, 患者目赤疼痛, 外阴溃疡, 皮肤有多处疖肿, 并伴有口苦咽干、 烦躁、 小便黄少、 舌质红、 苔黄 腻、 脉弦滑等症状, 专家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 肝脾湿热型。服用本口服液 1 周后初见效 果, 继。
27、续服用 2 周后痊愈, 至今为复发。 0112 病例 7 : 0113 崔女士, 38岁。 患复发性口腔溃疡10年余, 疼痛明显, 后发展到双眼视物不清两年 有余, 外阴溃疡 3 年, 被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经朋友介绍开始服用本口服液 1 周后初见 效果, 继续服用 2 周后痊愈。 0114 病例 8 : 0115 马先生, 37 岁。患口腔溃疡后逐渐出现生殖器糜烂、 充血溃疡等症状, 而且逐渐加 重、 反复发作, 其在当地服用了几个民间偏方, 症状未见好转, 被专家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 疡, 服用本口服液 2 周后初见效果, 继续服用 2 周后痊愈, 至今未复发。 说 明 书 CN 10265781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