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传真装置、具有该装置 的网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因特网通过因特网传真发送和接收图象的因特网传真(以下称作“因特网FAX”)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网络系统以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通常,图象可以通过经一个LAN(局域网)与因特网相连后使用无需通信费用的因特网FAX模式来进行发送和接收。
因特网FAX具有通过电子邮件(e-mail)来发送和接收TIFF文件的简单模式。
不幸的是,上面所述的常规系统由于以下的原因不能以最佳的因特网FAX性能来进行发送:
(1)在因特网FAX通信期间,系统不能检测通信对方的因特网FAX性能的类型。
(2)能够在简单模式下发送的仅限于A4尺寸、200dpi的MH图象。
(3)系统不能检测接收装置是否已经接收到并且打印出图象。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常规技术中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因特网传真装置,该装置具有能通过以下的步骤以无需通信费用地最佳因特网FAX接收性能实现发送的因特网FAX功能:(1)请求装置的性能,(2)将装置在因特网FAX模式下的因特网FAX接收性能通报给通信对方,(3)发送与接收装置的因特网接收性能相对应的图象文件,以及(4)将接收结果通知发送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因特网FAX装置的网络系统和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T30 DIS信号的帧信息承载在SMTP协议的的mdn(信息配置通知)信息格式上,并且还形成存储着本发明的因特网FAX装置的因特网FAX接收性能的一个标题部。本发明的因特网FAX装置包括:(1)在传送一个因特网FAX图象信息之前发送出一个向接收装置询问其因特网FAX接收性能的装置;(2)响应来自于发送装置的询问因特网FAX性能的mdn请求,通过将因特网FAX性能存储在mdn的标题部中而向发送装置通报因特网FAX装置的因特网FAX性能的装置;(3)接收该mdn响应的装置;(4)根据接收装置的因特网FAX接收性能发送出图象文件的装置;(5)发出一个请求接收装置送出接收确认信息的装置;以及(6)响应于来自发送装置的接收确认请求,送出接收确认信息的装置。
mdn是一个旨在通过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织)形成RFC的标准系统。mdn定义了一种发送方要求接收方发出电子邮件的处理结果、而接收方响应该请求的格式,其详细内容记载在因特网草案“用于信息配置通知的可扩展信息格式”草案-IETF-收件方-mdn-07.txt(Internet-Draft“AnExtensible Message Format for Message DispostionNotification”draft-ietf-receipient-mdn-07.txt)中。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中,(1)发送装置能够以最佳的因特网FAX接收性能发送图象文件,(2)接收装置能够将接收完成信息通报给发送装置。
在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相似的参考符号表示各附图中相同和相似的部分。
图1为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因特网FAX装置进行的图象通信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性能通知请求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性能通知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图象信息发送和接收通知请求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接收通知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目的地数据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发送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性能通知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因特网FAX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因特网FAX装置进行的图象通信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中,
参考数字1表示位于发送侧的、进行图象发送的一个装置;
2表示位于接收侧的、进行图象接收的一个装置,该装置与上面的发送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
3表示一个用于实现G3传真通信的电话网络;
4表示用于传递电子邮件的因特网;
5表示用于控制该装置的一个中央处理单元;
6表示用来读取原稿的一个扫描仪;
7表示用来打印出图象的打印机;
8表示以G3传真模式进行通信的一个传真调制解调器;
9表示与电话线相连的一个NCU;
10为用于与因特网相连的一个以太网接口;
11为存储控制程序的ROM;
12为存储控制程序和目的地数据的工作RAM;
13为一个操作单元,它包括用于输入发送目的地的多个单触键;另外,
14表示一个外部存储器,如软盘或CD-ROM。
参看图1,因特网FAX装置1为发送侧,因特网FAX通信装置2为接收侧。因特网FAX装置2的内部结构与发送侧相同,故在图1中未示出其结构。电话网络3用于进行G3传真通信。因特网4是进行因特网电子邮件通信的网络。CPU 5控制着因特网FAX装置1。扫描器6用于读取原稿,并将其转换成图象数据。打印机7将图象数据在打印页上打印成图象。调制解调器8对G3 FAX协议信号和图象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NCU 9与电话网络3相连,用于发出呼出呼叫和从电话线上接收呼入呼叫,并在模拟信号之间提供接口。以太网接口10连接至因特网4,用于以TCP/IP数据包的方式进行数字信号的交换。ROM 11存储因特网FAX装置1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CPU 5执行这些控制程序和数据。RAM 12用作因特网FAX装置1的控制程序的工作区,存储着控制数据和目的地数据。CPU 5将访问RAM 12中的这些数据。操作单元13包括多个单触键,操作人员通过它们可以设定发送目的地。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也可以存储在外部存储器14中。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控制程序和数据将先装载到RAM 12中,再由CPU 5来执行。
通过上述的结构,一个图象文件可以在因特网FAX简单模式下以下面描述的步骤进行发送和接收。上面所述的“简单模式”是A4、200dpi和MH的TIFF图象信号可以作为电子邮件的附属文件加以发送的一个系统。下面描述本实施例中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
(1)操作人员将原稿放置在发送装置1的扫描仪6上,并按下操作单元13上的一个单触键。
(2)根据由操作单元13指定的目的地,从RAM 12中读出目的地数据。如果指定的是因特网FAX模式,则从RAM 12中读出因特网地址。
(3)发送装置1的扫描仪6读取原稿,CPU 5根据ROM 11中的控制程序将读取的原稿转换成图象数据。
(4)CPU 5根据ROM 11中的控制程序将图象数据转换成电子邮件的一个附属文件。
(5)将因特网地址设为该电子邮件的目的地。通过使用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含有图象数据的电子邮件被从以太网接口经因特网发送至接收装置。
(6)接收装置2根据标准的SMTP协议接收该电子邮件。
(7)当检测到该电子邮件带有附属文件时,则检查该附属文件是不是图象数据。之后,将附属文件转换成图象数据,再将图象数据传送至打印机并打印出来。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因特网FAX装置被设计成工作在因特网FAX简单模式下。下面参照下列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工作情况:
图2:表示因特网FAX性能通知请求;
图3:表示因特网FAX性能通知;
图4:表示因特网FAX图象信息发送和接收通知请求;
图5:表示因特网FAX接收通知;
图6:表示目的地数据格式;
图7:表示因特网FAX发送过程的流程图;
图8:表示因特网FAX性能通知接收过程的流程图;及
图9:表示因特网FAX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表1为表示因特网FAX接收结果的成功/出错码清单。
表1
因特网FAX接收结果的成功/出错码清单“00”接收成功“01”接收不成功“02”性能不匹配。接收终端不能正确解释信息数据“03”不支持该信息中所用的格式“04”不支持中继特性
下面参照图2描述从发送装置发出的性能通知请求电子邮件。
第1行表示从因特网FAX发送装置发出邮件的日期和时间。
第2行表示从因特网FAX发送装置发出邮件的发信人。
第3行表示邮件的信息识别符。
第4行表示信息的主题。
第5行表示该因特网FAX邮件的目的地。
第6行表示mdn配置确认的目的地。
第7行表示一个mdn配置确认请求即一个因特网性能通知请求的内容。
接收装置对图2中所示的性能通知请求作出响应,发出一封性能通知电子邮件。下面参考图3对其进行描述。
第1行表示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邮件的日期和时间。
第2行表示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邮件的发信人。
第3行表示该因特网FAX的信息识别符。
第4行表示信息的主题。
第5行表示该因特网FAX邮件的目的地。
第6行表示MIME版本。
第7行和第8行表示因特网FAX配置确认是以mdn格式发出的。
第10至29行表示mdn信息。
第11至15行表示人可读格式。
第21行表示mdn收件人。
第22行表示mdn请求侧的信息识别符。
第23和24行表示一个mdn配置确认处理即因特网FAX性能通知的内容。
第25、26和27行表示因特网FAX接收装置的性能和电话号码。该因特网FAX接收装置的性能和电话号码采用ITU-T T30帧进行发送。也就是说,电话号码采用X-G3Fax-CSI(十六进制“40”)进行发送,而性能则采用X-G3Fax-NSF(十六进制“20”)和X-G3Fax-DIS(十六进制“80”)进行发送。
下面参照图4描述从因特网FAX发送装置发出的一个图象文件和接收确认请求电子邮件。
第1行表示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邮件的日期和时间。
第2行表示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邮件的发信人。
第3行表示该因特网FAX的信息识别符。
第4行表示信息的主题。
第5行表示该因特网FAX邮件的目的地。
第6行表示MIME版本。
第7至11行表示一个因特网FAX配置确认是以mdn格式发出的。该接收装置的指令和电话号码采用ITU-T T30帧进行发送。也就是说,与G3传真的方式相同,电话号码采用X-G3Fax-TSI(十六进制“43”)进行发送,而指令则采用X-G3Fax-NSS(十六进制“20”)和X-G3Fax-DCS(十六进制“83”)进行发送。
第15至18行表示文本信息。
第17行存储该文本信息。
第19至24行指示图象文件。
第22行存储已转换成BASE64的TIFF-FX文件。
下面参照图5描述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的接收确认电子邮件。
第1行表示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邮件的日期和时间。
第2行表示从因特网FAX接收装置发出邮件的发信人。
第3行表示因特网FAX的信息识别符。
第4行表示信息的主题。
第5行表示该因特网FAX邮件的目的地。
第6行表示MIME版本。
第7行和第8行表示一个因特网FAX配置确认是以mdn格式发出的。
第10至30行表示mdn信息。
第11至16行表示人可读格式。
第21行表示mdn收件人。
第22行表示mdn请求侧的信息识别符。
第23和24行表示一个mdn配置确认处理即因特网FAX性能通知的内容。
第26和27行表示因特网FAX接收接收结果的内容。接收装置的接收结果使用表1中的编码存储在“X-G3FAX-Results”中。收到的页数在“X-G3FAX-pages”中发送,出错页在“X-G3FAX-errorpage”中发送。
第31至36行表示原始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表示一个接收报告。注意第31至35行是可选的。
图6表示目的地数据的格式。
参看图6可知,对于每个单触号码,在RAM12中存储着因特网FAX功能、因特网地址、对方缩写和因特网FAX性能。
当一个操作人员按下操作单元13上的一个单触键时,CPU 5读出相应的单触号码信息(因特网FAX功能、因特网地址和对方缩写)。
“因特网FAX功能”为“简单”、“完全”或者“未知”。如果设定的是“简单”,则无需进行性能交换和配置确认就可进行简单-模式传送。如果设定的是“完全”或者“未知”,则需进行性能交换和配置确认。
“因特网地址”中存储的是对方电子邮件的地址。
“对方缩写”中存储的是对方的缩写。
“因特网FAX性能”中以CSI、NSF和DIS帧的形式存储着对方的电话号码、FAX性能方面的信息。
“数据获取日期”表示对方装置的FAX性能的收到日期和时间。
下面参照图7描述因特网FAX的传送流程。
操作人员放置原稿,并按下操作单元上的一个单触键01。
CPU 5在第S7-1步检查如图6中所示的目的地01。如果CPU5判定目的地01的因特网FAX性能为“未知”,即还没有得到,流程前进到第S7-4步,CPU 5通过SMTP发出如图2所示的因特网FAX性能通知请求。
发送出性能通知请求之后,CPU 5在第S7-5步从接收装置接收性能通知。在第S7-6步,CPU 5形成一个与接收装置的性能相对应的图象文件。在第S7-7步,CPU形成一个接收通知请求。在第S7-8步,CPU 5通过SMTP发出这些文件和请求。当第S7-9步中收到接收通知时,CPU 5在第S7-10步形成一个LOG文件,流程返回到第S7-11步中的待命状态。
如果在S7-5步中指示改为简单模式,则流程前进在S7-12中的因特网简单模式发送。
下面参照图8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图7中S7-5步因特网FAX接收装置性能通知接收的详细情形。
在S8-1步,CPU 5检查在从接收装置接收性能通知的过程是否发生超时。如果在S8-1步中没有发生超时,在S8-2步中进行的是SMTP接收,则流程前进到S8-3步,CPU 5检查发件人(“From”)的内容是否与提出请求的目的地(“Destination”)一致。
如果在S8-4步中判定内容-形式(“Content-Type”)是mdn,则流程前进到S8-5步,CPU 5检查原始-信息-识别符(“Original-Message-ID”)是否与发送的信息识别符一致。
如果在S8-6中发现是G3Fax-CSI,流程前进到S8-7,CPU 5将该G3Fax-CSI存储在图6中目的地数据的电话号码中。
如果在S8-8中发现是G3Fax-NSF,流程前进到S8-9,CPU 5将该G3Fax-NSF存储在目的地数据的NSF中。
如果在S8-10中发现是G3Fax-DIS,流程前进到S8-11,CPU 5将该G3Fax-DIS存储在目的地数据的DIS中。
在S8-12步,CPU 5在图6中的目的地数据中设置收到性能通知的日期和时间。如果在S8-13步出现“是”,则流程返回至图7中的第S7-6步。
另一方面,如果在S8-1步中出现超时,流程则前进到S8-14步,CPU 5检查目的地数据是否表示了接收装置的性能。如果S8-14步中判断结果为“有”,CPU 5则在S8-15步设置该信息。如果在S8-13步出现“是”,则流程返回至图7中的第S7-6步。
如果S8-14步中判断结果为“无”,CPU 5则在S8-16步设定简单模式。如果在S8-17步出现“否”,则流程返回至图7中的第S7-12步。
下面参照图9描述因特网FAX接收的流程。
在S9-1步,CPU 5检查进行的是不是SMTP接收。在S9-2步,CPU 5检查该SMTP接收是否表示性能通知请求。
在S9-3步,CPU 5根据其自身装置的因特网FAX性能形成如图3所示的信息。
如果上述SMTP接收不表示性能通知请求,则流程前进到第S9-5步,CPU 5检查是否接收到图象文件。
在S9-6步,CPU 5将图象文件转换成图象数据。在第S9-7步,根据G3Fax-NSS和G3Fax-DCS信息打印出图象数据。
在S9-8步,CPU 5将发送方的电话号码采用G3Fax-DCS写入一个LOG文件中。如果在第S9-9中检测到接收通知请求,则流程前进到S9-10步,CPU 5形成如图5所示的接收通知,它包括:接收结果、收到的页数和一个出错页。在S9-11步,CPU 5通过SMTP发出该接收通知。
如上所述,接收装置的因特网FAX性能已用mdn格式通报给了发送装置,故发送装置能够根据接收装置的因特网FAX功能发送图象数据。发送装置发出的指令也可以通过mdn格式进行发送。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一个由多个设备(如主计算机、接口、阅读器和打印机)构成的系统,或者应用于只包括一个设备的装置(如复印机或传真机)。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提供一个存储着用于实现上述的系统实施例或装置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码的存储介质;使用系统或装置中的一个计算机(如CPU或MPU)从存储介质上读出程序码;再执行该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码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存储着程序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另外,多种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型存储卡和ROM都可以用来提供程序码。
除了上面说过的通过执行计算机读出的程序码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之外,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即工作在计算机中的OS(操作系统)或类似软件根据程序码的指示来执行部分或全部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这样的情况,即,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写入插入计算机中的一块功能扩展卡或者写入与计算机相连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后,由该功能扩展卡或单元中所包含的CPU或类似部件根据程序码的指示来执行部分或全部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当本发明应用于存储介质时,存储介质则存储用于执行与上述的流程图相对应的处理的程序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发送装置通过SMTP向接收装置发出性能通知请求,接收装置通过SMTP送出性能通知。这样,发送装置能够通过SMTP发送出最佳的图象。
(2)发送装置通过SMTP发出指令,接收装置接收该指令。这样能使接收装置能够适当地进行处理和打印出图象。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其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许多明显不同的实施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其范围应由后面的权利要求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