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4817814
  • 上传时间:2018-11-1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927.8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2493.8

    申请日:

    2012.11.23

    公开号:

    CN102997022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N 13/20申请日:20121123|||公开

    IPC分类号:

    F16N13/20

    主分类号:

    F16N13/20

    申请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倪伟; 庞淑娟; 张茂勋; 张福明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代理人:

    张小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包括内转子,凹槽,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其中,所述内转子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且由机油泵轴穿过;所述凹槽为3个,均匀设置在内转子与机油泵轴接触的内接触面的周边;所述第二油道一端连接第一油道,另一端可向3个凹槽供油,从而对内转子与机油泵轴之间进行润滑。保证了发动机大扭矩传递时,机油泵转子轴与内转子的润滑,保证了发动机大扭矩传递时,机油泵转子轴与链齿轮的可靠润滑,起到了泄荷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机油泵发生的损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凹槽,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其中,
    所述内转子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且由机油泵轴穿过;
    所述凹槽为3个,均匀设置在内转子与机油泵轴接触的内接触面的周边;
    所述第二油道一端连接第一油道,另一端可向3个凹槽供油,从而对内转子与机油泵轴之间进行润滑。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齿轮和十字键,所述机油泵轴与链齿轮驱动通过十字键传递。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油道,润滑油通过第三油道对与链齿轮和机油泵轴的驱动结构十字键进行润滑,从而对链齿轮与机油泵轴之间进行润滑。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道包括设置在沿机油泵轴横向形成的第一环形储油槽。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储油槽其位于十字键内侧的机油泵轴上。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道还包括链齿轮与十字键之间形成的第二环形储油槽,所述第一环形储油槽和第二环形储油槽通过十字键和机油泵轴之间的空隙联通。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油泵轴与内转子过盈配合。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油泵轴的端部油道通过钢球密封。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储油槽的润滑油对链齿轮进行压力润滑。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子,所述外转子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内转子外。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泵,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油泵的自行可靠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机油泵是发动机润滑系统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在整个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整个发动机提供足够压力和流量的机油,使得润滑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以保证每一个摩擦件得到充分的润滑,保护相关的承压件不受损坏。
    目前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泵的布置主要有由曲轴直接驱动和通过链条传动两种结构,由于曲轴直接驱动的机油泵布置在缸体外端,不仅对密封提出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与曲轴直接连接,驱动面积较大,发动机摩擦功损耗较大等缺点,发动机机油泵布置渐渐趋向链传动。对于链传动机油泵,链齿轮通过间隙配合与机油泵轴承连为一体,特别是对于柴油机或农用机,需要传递的扭矩较大时,机油泵轴与内转子、链齿轮与机油泵轴之间不能得到可靠的润滑,该处摩擦产生的热量也较高。如果长时间工作,不仅磨损加剧,而且产生的磨屑进入发动机,严重会造成发动机的拉瓦甚至发动机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通过机油泵转子轴与内转子过盈配合,内转子周围均布3个凹槽,与链轮连接的转子轴内部径向分布一个环形储油槽。转子轴环形储油槽的润滑油对链齿轮可靠地压力润滑。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发动机传动力矩较大时,保证了机油泵轴与内转子、机油泵转子轴与链齿轮的可靠润滑。同时对于改善油泵高压下泄荷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包括内转子,凹槽,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其中,所述内转子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且由机油泵轴穿过;所述凹槽为3个,均匀设置在内转子与机油泵轴接触的内接触面的周边;所述第二油道一端连接第一油道,另一端可向3个凹槽供油,从而对内转子与机油泵轴之间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还包括链齿轮和十字键,所述机油泵轴与链齿轮驱动通过十字键传递。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油道,润滑油通过第三油道对与链齿轮和机油泵轴的驱动结构十字键进行润滑,从而对链齿轮与机油泵轴之间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油道包括设置在沿机油泵轴横向形成的第一环形储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储油槽其位于十字键内侧的机油泵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油道还包括链齿轮与十字键之间形成的第二环形储油槽,所述第一环形储油槽和第二环形储油槽通过十字键和机油泵轴之间的空隙联通。
    进一步地,机油泵轴与内转子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机油泵轴的端部油道通过钢球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储油槽的润滑油对链齿轮进行压力润滑。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转子,所述外转子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内转子外。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发动机传动力矩较大时,保证了机油泵轴与内转子、机油泵转子轴与链齿轮的可靠润滑。同时对于改善油泵高压下泄荷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来说:
    1、有效保证了发动机大扭矩传递时,机油泵转子轴与内转子的可靠润滑。
    2、有效保证了发动机大扭矩传递时,机油泵转子轴与链齿轮的可靠润滑。
    3、起到了泄荷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机油泵发生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截面A‑A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截面B‑B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截面C‑C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查看细节A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查看细节A示意图
    图中:  
    1—机油泵本体            2—十字键
    3—链齿轮                4—机油泵轴
    5—内转子                6—外转子
    7—油道1                 8—钢球
    9—油道2                 10—油道3
    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关键点如下:
    1、机油泵转子轴与内转子过盈配合,内转子周围均布3个凹槽。
    2、与链轮连接的转子轴内部径向分布一个环形储油槽。
    3、转子轴环形储油槽的润滑油对链齿轮可靠地压力润滑。
    参考附图,本实施例为转子式机油泵,主要由机油泵本体(1)、机油泵轴(4)、内转子(5)、外转子(6)等组成。机油泵轴(4)与链齿轮(3)驱动通过十字键(2)传递。
    目前机油泵轴与内转子(5)、链齿轮(3)与机油泵轴(4)之间不能得到可靠的润滑,该处摩擦产生的热量也较高。为保证其可靠工作,内转子(5)周边均匀设计3个凹槽(11),润滑油进入凹槽(11),通过油道2(9)对内转子(5)进行可靠地润滑。同时润滑油通过油道3(10)对与链齿轮和(3)和机油泵轴(4)的驱动结构十字键(2)可靠润滑。机油泵轴(4)的端部油道通过钢球(8)密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机油 润滑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178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