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用于连接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4815071
  • 上传时间:2018-11-1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2.5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25487.1

    申请日:

    2012.09.05

    公开号:

    CN102979977A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37/00申请日:20120905|||公开

    IPC分类号:

    F16L37/00; F16L33/00

    主分类号:

    F16L37/00

    申请人: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发明人:

    A·弗兰克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1.09.05 DE 102011053260.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赵蓉民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介质运载管路上的快速联接件。该快速联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的塞体和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的接收体,该接收体与该塞体联接一起,其中导电接触衬套被安装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该导电接触衬套与该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联接位置中接触塞体的接触唇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包括:
    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的塞体;和
    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的接收体,其与所述塞体联接一起;和
    设置在所述接收体的内边缘上的导电接触衬套,所述导电接触衬套与所述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所述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连接位置中与所述塞体接触的接触唇边。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导电接触唇边包括挠性材料。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凸挡元件被形成在所述塞体的外边缘上,在所述连接位置处所述接触唇边平行于所述塞体的纵向轴线取向。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接触衬套相对所述接收体被固定在轴向方向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还包括定位在所述接触衬套的外边缘上的至少一个抓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抓持元件与对应的凹陷接合,所述对应的凹陷被定位在所述接收体的所述内边缘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被定位在所述接收体的所述内边缘中并且在所述塞体的插入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接触衬套后方,所述密封元件在连接位置中围绕所述塞体的整个边缘,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塞体形成介质紧密密封。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通过所述接触衬套被固定在轴向方向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塞体通过作用在所述凸挡元件上的锁定机构被保持在连接位置。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接触衬套是接触环。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介质运载管路是机动车辆中的软管。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接收体与所述塞体联接从而形成介质密封的屏障。
    一种车辆中的快速联接件,包括:
    联接至第一管路末端的塞体;
    联接至第二管路末端的接收体,所述第二管路末端与所述第一管路末端流体连通,所述接收体包绕所述塞体;和
    导电接触衬套,所述导电接触衬套被定位在所述接收体和所述塞体之间并且与所述接收体的内边缘和所述塞体的外边缘导电接触。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塞体的所述外边缘是包括在所述塞体中的凸挡元件。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凸挡元件是径向对齐的。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接触衬套与所述塞体的轴向对齐部分间隔开。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导电接触衬套被轴向定位在所述凸挡元件和密封元件之间,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接收体以及所述塞体接触。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燃料在所述第一管路末端和所述第二管路末端之间流动。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导电接触衬套包括与所述接收体中的凹陷配合的抓持元件。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连接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释放地联接介质运载管路的末端的一种联接件,其例如机动车辆中的软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1年9月5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号102011053260.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为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在此被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快速联接件,例如快速连接器,可被用于连接机动车辆中两个管路的末端。快速联接件可具有能够轴向插入外零件的内零件,当配合时其与外部零件接合。这种快速联接件可被用于机动车辆的构造中,从而将燃料管路接合在一起或者将燃料管路接合至形成在燃料容器或者燃料分配器上或者附接其上的塞体。这些连接器能够被简单的手持、轻易的安装并且塞体接合在联接外壳内之后密封连接。然而,为了便于拆卸和/或修理,联接还可被配置为在接合之后被释放。某些类型的快速连接器在SAEJ2044中示出。
    然而,燃料在燃料管路中的流动可产生静电电荷。燃料管路中的静电电荷增加了燃料管路或车辆其他不期望位置中的燃料点燃的可能性,由此降低车辆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这种电荷能被电转移,在燃料供给系统中,燃料流动中的部件或完成的装配件可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被连接至车辆接地。这可通过电线或直接连接至车辆接地而实现。在这种示例中,车辆底盘和管路系统的部件可以处于相同电势并且因此降低了电荷的积累。结果,特别是在将独立的燃料管路彼此连接或将其连接至系统部件的点处,可期望阈值量的电传导从而降低电荷积累的可能性。
    由于制造公差和其他设计目的(例如,低插入力),所以快速联接件中的塞体可能不与外壳或接收体直接机械接触。此外,绝缘件可被包括在快速联接件中,由此降低(例如,禁止)快速联接件中一些部件之间的电力传送。因此,在先前的快速联接件中,可能需要相对高的电压来桥接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空隙。已经做出使用接收体中的传导性的O型环来协助电力传送的尝试。然而,传导性的O型环成本较高并且具有较大的材料阻力以及其他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先前描述的方法的缺点。因此在一个方法中,提供了用于可释放连接运载介质的管路或软管的末端的快速联接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管路。快速联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上的塞体和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上的接收体,所述接收体与塞体联接一起,其中导电接触衬套被设置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导电接触衬套与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联接位置中接触塞体的接触唇边。
    传导性接触衬套提供了与接收体连接的塞体的较低的电接触阻力并且因此保证了由快速联接件连接的管路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以此方式,静电电荷可在快速联接件中被转移和/或降低。结果,快速联接件的安全性由于静态电荷的降低而被升高。此外,塞体被可释放地联接至接收体,从而允许当期望时,例如在维护和/或修理期间,接收体可与塞体断开和再次连接。
    本说明书的以上优点和其他优点以及特征将在单独或结合附图时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明显。应理解以上概要用来以简化的形式引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说明的选择性概念。其并不打算指明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或重要特征,其范围仅由权利要求唯一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以上或者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示例快速联接件的侧向截面示图;并且
    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快速联接件的放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说明了用于可释放地连接运载介质的管路或软管的末端的快速联接件,在一些示例中具体为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路。如在此描述的,介质可以是流体,例如燃料(例如,汽油、醇类、柴油、生物柴油等)、气体(例如,空气、天然气等)、蒸气(例如,燃料蒸气,水蒸汽)等。快速联接件可具有塞体和接收体,其中每一个被联接(例如,安装)至管路的末端并且能被介质密封/紧密(tight)地联接一起,其中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设置有与接收体导电连接的导电衬套,衬套或环具有接触唇边,该接触唇边具有从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联接位置中接触塞体的接触唇边。接触衬套可以是接触环。接触唇边保证塞体和接收体在连接位置中的可靠、导电连接。由此,穿过塞体和接收体的电阻由于塞体和接收体经由接触唇边彼此接触而被显著降低。在这个示例中,接触唇边不被快速联接件的设计公差限制。因此,接触阻力基本不被快速联接件的制造公差影响。
    如果期望,导电接触唇边可由挠性材料制成,因此在将塞体插入接收体的过程中,它能够在塞体的推入力的一定限制下挠性地弯曲,具体是在插入过程中作用在接触唇边上的推入力的分量。如果期望,不管快速联接件特别是塞体和接收体的制造或规格公差,接触唇边的弹性阻力保证塞体和接收体之间可靠的电接触。
    在塞体的外边缘形成有凸挡元件(collar element),在该凸挡元件上平行于塞体的纵向延伸取向的接触唇边处于连接位置。这允许如下过程:如果期望,可通过特别小的插入力将塞体插到接收体内,因为在插入过程的开始处,接触唇边已经不与塞体接触,这就像是如下情况,例如如果接触唇边在径向方向延伸到塞体,则其中接触唇边与所述塞体在外边缘上接触。当插入过程完成时,形成在塞体的外边缘上的凸挡元件(例如,凸缘元件)逐渐与接触唇边接触并且因此完成塞体和传导性接触衬套之间的导电连接,并且因此完成与接收体的导电连接。
    接触衬套被固定在接收体中的轴向方向上。因此,如果期望,精确定位接触唇边相对接收体的位置是可能的,这保证了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可靠的电接触。为了固定接触衬套,可在其外边缘上提供至少一个抓持元件,所述抓持元件与提供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的对应凹陷相接合。因此,如果期望,接触衬套可独立于接收体并且与其分离地被制造并且在随后的组装步骤中以简单的方式被插入接收体。因此,如果期望,在塞体的插入方向上观察位于接触衬套后方的其他部件也可被简单地插入接收体。
    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可被设置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所述密封元件在连接位置围绕塞体在全部边缘上是介质密封的。适当的密封元件可以例如是O型环,具体是非导电性O型环。密封元件可被设置在从塞体的插入方向上观察的接触衬套的后方。在另一示例中,由接触唇边产生在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导电连接可位于快速联接件的湿区域外侧。结果,例如燃料可不施加对接触唇边的材料的任何有害或腐蚀性的影响。因此,快速联接件即使在较长的运行时间也能够提供与先前的快速联接件设计相比可靠的、导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可通过接触衬套被固定在接收体的轴向方向上。以此方式,在接触衬套或接触唇边中能够组合两种功能,这降低了快速联接件的制造成本。接触衬套首先可产生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导电连接,并且其次可在接收体的轴向方向上固定密封元件。此外,这允许包括多个单独部件的快速联接件的迅速和廉价的构造和组装。然而,已经考虑其他配置。
    塞体可通过作用在凸挡元件上的锁定机构被保持在连接位置。结果,塞体的凸挡元件(例如,凸缘元件)可作为接触唇缘的支撑表面并且同时提供与锁定机构协作的元件。
    图1以侧向截面示图示出快速联接件1的示例。被示出的快速联接件1包括塞体2和接收体3,它们均被联接至运载介质的管路或软管的管路的末端(在图1中未示出),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燃料管路。塞体2可以是快速联接件1的适配器,接收体3可以是联接件。
    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接收体3可形成快速联接件1的外壳。以此方式,包括几个独立部件的快速联接件1的结构和装配可被简化,由此降低制造成本。在另一示例中,如果期望,接收体3可被保持或容纳在快速联接件的外壳内,这样接收体3和外壳将会是两个分离的零件。
    在图1中示出的接收体3的左端区域处可看到用于管路末端50的管路接头4。管路末端50和接收体3在所描绘的示例中未被联接。然而,运载介质的管路52的管路末端50可被连接至接收体3,这样管路末端可被推至管路接头4上,由箭头54指示。因此,当管路末端50被联接至接收体时,介质运载管路52的外壳56至少部分包绕管路接头5,且具体包绕钩状元件5。此外,管路末端50可被联接至接收体以便大体形成了介质的紧密密封。在所示的示例中,管路接头4具有钩状元件5,其使得与运载介质的管路的连接易于产生但相对难于再次释放。替代钩状元件5,管路接头4还可通过波纹方式形成。
    此外或可替代地,对于钩状件5,管路末端50可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软管夹具、夹子和绳子等被保持在管路接头4上。塞体2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或者通过另一种适当的连接技术与另一介质运载管路62或软管连接。在所描绘的示例中,管路末端60被联接至塞体2。将理解在一些示例中燃料通过快速联接件1从管路末端60流至管路末端52或者反之亦然。
    在图1中示出的塞体2和接收体3可被介质密封地联接一起。也就是说,液体、气体和/或蒸气可被基本上禁止从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连接处流向快速联接件1的外部。接收体3至少部分围绕塞体2。图1示出处于连接状态的快速联接件1。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在快速联接件1的接收体3的内边缘64提供了两个密封元件6,它们在连接位置围绕塞体2沿边缘(例如,整个边缘)介质密封。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导电接触衬套10被轴向地定位在凸挡元件12和密封元件6之间,密封元件6与接收体3和塞体2接触。然而,已经考虑到接触衬套、凸挡元件和密封元件的其他相对位置。在图1中的示例中示出的密封元件6是O型环(例如,非导电O型环)。如在图1中示出的,O型环6通过间隔元件7例如间隔环在轴向方向上被间隔设置。然而,已经考虑到其他O型环位置。提供快速联接件1的中心轴线70作为参考。中心轴线70可以是塞体2和/或接收体3的纵向轴线。O型环6允许密封以便快速联接件1包括湿区域8和干区域9,其中湿区域8位于左侧密封元件6的左侧并且例如燃料能够流入该区域,干区域9位于右侧密封元件6的右侧并且没有由管路运载的燃料或介质。
    如图1进一步示出的,在接收体3的内边缘64上设置导电接触衬套10。因此,内边缘64与接触衬套10的外表面80导电接触(例如,共面接触)。以此方式,即接收体3与接触衬套10接触并且接触衬套10还与接收体3进一步导电接触。还在接触衬套10上还提供导电接触唇边11并且从其表面伸出,其在连接位置与塞体2接触,如图1所示出。接触衬套10还被定位在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例如,径向定位在其间)。
    与图1中示出的快速联接件1处于连接位置的接触唇边11允许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的可靠、导电连接。由此这些部件之间的接触阻力被显著减小,因为塞体2和接收体3经由接触唇边11彼此接触。接触唇边11基本独立于关于快速联接件1的制造或规格公差(例如,如果期望,接触阻力基本不受快速联接件1的制造公差影响)。然而,已经考虑到其他接触唇边。
    具体地,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接触唇边11大致平行于塞体2的纵向范围延伸。然而,已经考虑到接触唇边和塞体之间的其他相对位置。塞体2还在其外边缘上具有凸挡元件12(例如,凸缘元件),在该凸挡元件12上接触唇边11位于连接位置,如在图2中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凸挡元件12和塞体2可以连续形成。但是,在其他示例中,凸挡元件与塞体可以分开构造。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凸挡元件12是径向对齐的。径向轴线72被提供作为参考。然而,已经考虑到凸挡元件的其他相对位置。图2中的零件具有与图1中的参考标记相同的参考标记。为了避免赘述,相似的零件不再被描述第二次。如果期望的话,凸挡元件允许通过特别小的插入力来执行将塞体2插到接收体3内的过程,因为接触唇边11在插入过程的开始处还没有与塞体2接触。例如,如果接触唇边11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到塞体2,其中接触唇边11因此将与塞体2在外边缘上接触。以此方式,导电接触衬套10(例如,接触衬套的接触唇边11)与塞体2的外边缘84导电接触(例如,直接接触)。凸挡元件12的外部被包括在塞体2的外边缘84中。当插入过程完成时,形成在塞体2的外边缘上的凸挡元件12(例如,凸缘元件)开始与接触唇边11接触并且产生塞体2和传导性接触衬套10以及因此的接收体3之间的导电连接。
    此外,在所描绘的示例中,接触衬套10与塞体2的轴向对齐部分86间隔开。此外,在图1中,接触唇边11被示出为钩的形式。但是如果期望,它还能够具有适于提供接触唇边11的功能的其他形式。具体地,如果期望,接触唇边11可由挠性材料制成。因此,在将塞体2插到接收体3的过程上,接触唇边11可在塞体2的推入力的一定限制内弹性弯曲,具体是在插入过程期间作用在接触唇边11上的推入力分量。接触唇边11的弹性阻力保证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的可靠电接触,这可独立于柱塞联接件1的塞体2和接收体3的制造公差。
    如可从图1中进一步得到的,接触衬套10可被轴向方向上固定在接受体3内。为此,接触衬套10可具有至少一个抓持元件13,其与提供在接收体3的内边缘上的对应凹陷接合。因此,导电接触衬套10可包括与接收体3中的凹陷90配合的抓持元件13。因此,可实现接触唇缘11相对接收体3的精确定位,使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能够可靠地电接触。此外,接触衬套10可与接收体3被分离制造并在随后的组装阶段插到接收体3中。因此,其他部件能够被插到接收体3中,如已经描述的密封元件6和间隔元件7,其可被定位在从塞体2的插入方向92上观察的接收体3中接触衬套10的后部。
    如已经被描述的,因为在图1中示出的快速联接件1的示例中密封元件6被设置在从塞体2的插入方向92上观察的接触衬套11的后部,因此由接触唇边11产生的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的导电连接位于快速联接件1的湿区域8的外侧。例如,由管路运载的燃料可不对接触唇缘11的材料施加有害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快速联接件1经由接触唇边11在较长的作用时间中提供了产生在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的可靠的导电连接,特别地,是在快速联接件1的整个寿命中。
    如果期望,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密封元件6和间隔元件7可通过接触衬套10被固定在接收体3的轴线方向上。因此,如果期望的话,接触衬套10可执行两个功能,即第一,提供塞体2和接收体3之间的导电连接,并且第二,轴向固定密封元件6和间隔元件7。这允许减小部件的数目并且因此降低快速联接件1的制造成本。
    如在图1中额外示出的,塞体2可通过作用在凸挡元件12上的锁定机构处于连接位置。锁定机构可具有至少一个锁定元件14,其在图1中示出的锁定位置中在塞体2的插入方向92上抵压凸挡元件12(例如,凸缘元件),并且因此降低了塞体2不期望地滑出接收体3的可能性。锁定元件14可响应于人施加的径向力而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如经由箭头96指示的)从而将锁定元件锁住和将其解锁。
    在一些示例中,塞体2与接收体3的连接状态可通过将锁定元件移动至未在图1中示出的解锁位置而被释放。塞体2和接收体3的连接状态的释放可通过挠性接触唇边11由于其弹性阻力而实现,所述弹性阻力产生反向于塞体2的插入方向92的弹簧力,借此接触唇边11在所示示例中抵压凸挡元件。然而,在其他示例中,挠性接触唇边可具有其他配置。塞体2的凸挡元件12(例如,凸缘元件)可首先以已经描述过的方式用于接触唇边11的支撑表面并且其次与锁定机构协作。
    在一个示例中,快速联接件可被用在机动车辆的燃料管路系统中。例如可以通过汽油或柴油燃烧发动机驱动的机动车辆的这种燃料管路或燃料供给系统可具有带有有源或无源输送模式的燃料箱来将燃料经由燃料管路供给至燃料发动机。这种燃料管路可包括多个管路元件,其可被设计为例如管子、挠性软管等。
    虽然已经参考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大致描述了快速联接件,但是决不是限制于此。因此,快速联接件能够被用于供给加热系统、动力站等。
    应明白,在此公开的构造和方法本质上为例示性的,并且不将这些特定实施例视为限制性意义,因为可能有许多变体。例如,上述技术能够应用于包括例如对置发动机、V型发动机等发动机的机动车辆中。本公开的主旨包括在此公开的各种系统和构造以及其他特征、功能和/或性质的所有新颖和非新颖组合和子组合。
    所附权利要求特别指出被视为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某些组合和子组合。这些权利要求可涉及“一”元件或“第一”元件或其等效物。应将该权利要求理解为包括一个或更多该元件的结合,而不需要或排除两个或更多该元件。可通过对本权利要求的修改或通过本申请或相关申请中的新权利要求的提出,而要求公开特征、功能、元件、和/或性质的其他组合和子组合。该权利要求,无论是比原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相比,更宽、更窄、等同或不同,都应将其视为被包含在本公开的主旨之内。

    关 键  词:
    用于 连接 介质 运载 管路 快速 联接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连接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1507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