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沉淀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板沉淀池.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09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20963 A (21)申请号 201310516730.2 (22)申请日 2013.10.28 B01D 21/02(2006.01) B01D 21/28(2006.01) (71)申请人 烟台大学 地址 264005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 30 号烟台大学 (72)发明人 苏宏 张晓杰 白晓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1 代理人 左明坤 (54) 发明名称 斜板沉淀池 (57) 摘要 一种斜板沉淀池, 包括沉淀池本体及设置于 沉淀池本体内的。
2、若干个相互平行、 间隔设置的斜 板, 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壁设有固定台, 固定台上设 有框架, 所述各斜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框架 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各斜板的顶部均连接于 拉杆上, 拉杆的延伸方向为所述斜板的排列方向, 所述框架上设有振动装置。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可 以在提高沉淀效率的情况下避免斜板阻塞。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0963 A CN 103520963 A 1/1 页 2 1. 一种斜板沉淀池。
3、, 包括沉淀池本体 (11) 及设置于沉淀池本体 (11) 内的若干个相互 平行、 间隔设置的斜板 (13)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沉淀池本体 (11) 内壁设有固定台 (111) , 固 定台 (111) 上设有框架 (15) , 所述各斜板 (13) 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框架 (15) 沿宽度方向 的两侧, 所述各斜板 (13) 的顶部均连接于拉杆 (17) 上, 拉杆 (17) 的延伸方向为所述若干斜 板 (13) 的排列方向, 所述框架 (15) 上设有振动装置 (14)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振动装置 (14) 为两组, 两组振 动装置 。
4、(14) 沿所述框架 (15) 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每组振动装置 (14) 包括前、 后起落杆 (141、 142) 及前、 后电机 (161、 162) , 前、 后起落杆 (141、 142) 及前、 后电机 (161、 162) 分别位 于所述框架 (15) 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前、 后电机 (161、 162) 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前、 后凸 轮 (163、 164) , 前起落杆 (141) 下端固定于所述框架 (15) 上、 上端设置于所述前凸轮 (163) 上, 后起落杆 (142) 下端固定于所述框架 (15) 上、 上端设置于所述后凸轮 (164) 上。 3. 如权利要求 。
5、2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拉杆 (17)连接有推拉装置 (18)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推拉装置 (18) 包括推拉电机 (181) 、 转动杆 (182) 、 摆杆 (183) 及推拉杆 (184) , 所述转动杆 (182) 一端固定于推拉电机 (181) 输出轴上, 所述摆杆 (183) 一端与所述转动杆 (182) 的另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推 拉杆 (184) 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推拉杆 (184) 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 (17) 相固定, 并且所述 推拉杆 (184) 与所述拉杆 (17) 相互平行。 5. 如权利要求 。
6、4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各斜板 (13) 与框架 (15) 的铰接 点位于各斜板 (13) 在垂直方向上的中部。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相邻两斜板 (13) 之间的距离为 5-10cm。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沉淀池本体 (11) 底部设有若干 个沉淀泥斗 (115) , 所述各沉淀泥斗 (115) 上分别设有一排泥管 (117) 。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沉淀池本体 (11) 的外侧设有絮 凝剂加药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20963 A 。
7、2 1/3 页 3 斜板沉淀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具体说涉及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0002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沉淀池具有多种结构形式, 其中, 斜板沉淀池因在池中加设斜板, 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 缩短沉淀时间, 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是, 现有的斜板沉淀池由于其中的斜板间距较小, 沉淀 池运行一段时间后, 或者当水质水量变化时, 其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明显降低, 导致斜板间 严重积泥与堵塞, 甚至压塌斜板。 因此虽然斜板沉淀池具有上述优点, 很多水厂仍然选用占 地大、 效率低, 运行相对稳定的平流池。 发明内容。
8、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板沉淀池, 其可以在提高沉淀效率的情况下避免斜板 阻塞。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 0005 一种斜板沉淀池, 包括沉淀池本体及设置于沉淀池本体内的若干个相互平行、 间 隔设置的斜板, 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壁设有固定台, 固定台上设有框架, 所述各斜板的两端分 别铰接于所述框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各斜板的顶部均连接于拉杆上, 拉杆的延伸方 向为所述斜板的排列方向, 所述框架上设有振动装置。 0006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振动装置为两组, 两组振动装置沿所述框架的长度 方向依次设置, 每组振动装置包括前、 后起落杆及。
9、前、 后电机, 前、 后起落杆及前、 后电机分 别位于所述框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前、 后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前、 后凸轮, 前起落 杆下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上端设置于所述前凸轮上, 后起落杆下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上 端设置于所述后凸轮上。 0007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拉杆连接有推拉装置。 0008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电机、 转动杆、 摆杆及推拉杆, 所 述转动杆一端固定于推拉电机输出轴上, 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相铰接另一 端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相固定, 并且所述推拉 杆与所述拉杆相互平行。 。
10、0009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各斜板与框架的铰接点位于各斜板在垂直方向上 的中部。 0010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相邻两斜板之间的距离为 5-10cm。 0011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沉淀池本体底部设有若干个沉淀泥斗, 所述各沉淀 泥斗上分别设有一排泥管。 0012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其中, 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外侧设有絮凝剂加药机。 0013 采用上述方案后, 由于本发明斜板沉淀池的各斜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框架上, 各 说 明 书 CN 103520963 A 3 2/3 页 4 斜板的顶部连接于拉杆上, 框架上设有振动装置, 通过拉杆可使斜板换向, 并且在斜。
11、板换向 过程中, 振动装置可使斜板振动从而抖落斜板上的粘滞物, 因此能够避免污水沉淀过程中 斜板之间产生的阻塞现象, 提高沉淀效率。 0014 另外, 拉杆连接有推拉装置, 通过推拉装置使斜板换向, 使用更方便。相邻两斜板 之间的距离为 5-10cm, 斜板之间不易阻塞并且沉降效果好。沉淀池本体底部设有若干个沉 淀泥斗, 各沉淀泥斗上分别设有一排泥管, 各沉淀泥斗独立排泥、 互不干扰, 排泥更方便。 沉 淀池本体的外侧设有絮凝剂加药机向废水中加入絮凝剂, 促进废水中的污染物沉淀。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斜板沉淀池的结构图 ; 0016 图 2 是本发明斜板沉淀池一种状态的局部剖视。
12、图 ; 0017 图 3 是本发明斜板沉淀池另一种状态局部剖视图 ; 0018 图 4 是图 1 中 I 处的局部放大图 ; 0019 图 5 是图 1 中 II 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斜板沉淀池, 包括沉淀池本体 11 及设置于沉淀池本体 11 内 的多个相互平行、 间隔设置的斜板 13, 相邻两斜板 13 之间的距离为 5-10cm, 沉淀池本体 11 的外侧设有絮凝剂加药机, 沉淀池本体11内设有集水槽, 沉淀池本体11底部设有多个沉淀 泥斗 115, 各沉淀泥斗 115 上分别设有一排泥管 117, 如图 2 所示, 沉淀池本体 11 内壁设。
13、有 固定台 111, 固定台 111 上设有框架 15, 各斜板 13 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框架 15 沿宽度方向的 两侧, 各斜板 13 上的铰接点位于各斜板 13 在垂直方向上的中部, 各斜板 13 的顶部均连接 于拉杆 17 上, 拉杆 17 的延伸方向为斜板 13 的排列方向, 框架 15 上设有振动装置 14, 振动 装置 14 为两组, 两组振动装置 14 沿框架 15 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如图 5 所示, 每组振动装 置 14 包括前、 后起落杆 141、 142 及前、 后电机 161、 162, 前、 后起落杆 141、 142 及前、 后电机 161、 162 分别位于框架 。
14、15 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前、 后电机 161、 162 均放置于沉淀池本体 11 上, 前、 后电机 161、 162 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固定有前、 后凸轮 163、 164, 前起落杆 141 下端固 定于框架 15 上、 上端设置于前凸轮 163 上, 后起落杆 142 下端固定于框架 15 上、 上端设置 于后凸轮 164 上。 0021 用本发明斜板沉淀池处理废水时, 将废水引入沉淀池本体 11 内, 通过絮凝剂加药 机向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促进污染物沉淀, 废水中的可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沉淀泥斗 115 内, 废水沉淀约 1-2 个月后, 拉动拉杆 17, 拉杆 17 带动各斜板 1。
15、3 向另一侧倾斜, 斜板由 图 2 所示状态变为图 3 所示状态, 在拉动拉杆 17 的过程中, 当斜板 13 刚好位于垂直于沉淀 池本体 11 底部的位置处时, 振动装置 14 的前、 后电机 161、 162 转动, 在前、 后凸轮 163、 164 的作用下, 框架 15 带动各斜板 13 上下振动持续 5 分钟, 抖落斜板 13 上的粘滞物, 避免斜板 之间阻塞以至于产生压坏斜板的情况。 0022 为使用更方便, 拉杆 17 还连接有推拉装置 18, 由推拉装置 18 代替人力推拉拉杆 17 使斜板换向, 如图 4 所示, 推拉装置 18 包括推拉电机 181、 转动杆 182、 摆杆。
16、 183 及推拉 杆 184, 转动杆 182 一端固定于推拉电机 181 输出轴上, 摆杆 183 一端与转动杆 182 的另一 说 明 书 CN 103520963 A 4 3/3 页 5 端相铰接另一端与推拉杆 184 的一端活动连接, 推拉杆 184 的另一端通过垂直杆与拉杆 17 相固定, 并且推拉杆 184 与拉杆 17 相互平行。 002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 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520963 A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963 A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963 A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963 A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963 A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963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