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车.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28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22879 A (21)申请号 201310507194.X (22)申请日 2013.10.24 B60J 7/04(2006.01) B60J 7/057(2006.01) B60H 1/26(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双河大街 99 号 (72)发明人 于铁勇 张凯 吴东 王诗尧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3 代理人 许静 黄灿 (54) 发明名称 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车 (5。
2、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 车, 该车身包括车顶板及顶盖。车顶板及顶盖之 间形成一前后贯通, 且与外界相通的通风通道 ; 车顶板包括前顶板、 活动天窗板及后顶板 ; 前顶 板和后顶板的高度不同, 由此在前顶板和后顶板 相互靠近的第一端部之间形成一天窗口 ; 活动天 窗板的第一边缘枢转地安装在前顶板的第一端部 上, 第二边缘可动地搭接在后顶板的第一端部上, 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天窗口。在活动天窗板打开 时, 通风通道内的气流经过天窗口上方时形成的 真空, 使车内的空气经天窗口和通风通道流向车 外, 由此达到在汽车不形成任何阻力的情况下, 进 行车内换气。 在活动天窗板关闭时,。
3、 由于车内部完 全和通风通道断开, 车内空气不受外界影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2879 A CN 103522879 A 1/1 页 2 1. 一种车身, 其特征在于, 包括顶盖及车顶板, 所述顶盖在所述车顶板之上, 所述顶盖 和所述车顶板之间形成一个前后贯通, 且与外界相通的通风通道 ; 所述车顶板包括前顶板、 后顶板及活动天窗板, 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后顶板相互靠近的 第一端部之间存在高度差, 且所述前顶板。
4、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后顶板的第一端部的上方, 由此形成一个天窗口, 所述天窗口联通所述车身内部和所述通风通道 ; 所述活动天窗板的第一边缘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前顶板的第一端部上, 所述活动天窗板 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可动地搭接在所述后顶板的第一端部上, 用以关闭或打 开所述天窗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顶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后顶板的 第一端部前后重叠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天窗板的第一边缘通过一个转 轴枢转地固定于所述前顶板的第一端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还包括驱动所述。
5、活动天窗板关 闭或打开的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推动杆及驱动件, 所述推动杆的第一端可滑动地 安装在所述活动天窗板上, 且所述推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天窗板上设有 T 型滑动槽, 所述 推动杆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推块及与所述推块连接的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推 块的第一端设有一个用于卡合, 并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的限位块。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电磁铁及用于推块回位 的弹簧。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通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隐 形挂钩。 。
6、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天窗板的四周均设有密封胶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呈倒U型, 包括上盖板及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上盖板下方的左右两侧, 和上盖板等长 ; 所述固定板的第一边缘固定 在所述车顶板上侧, 所述固定板上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与上盖板连接, 形成所述通 风通道。 10. 一种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22879 A 2 1/4 页 3 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
7、一种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汽车车身车顶基本都是固定的单层设计, 一些汽车的车顶上也开设有简单 的天窗。这样, 车内的乘车人员需要换气时, 就可以打开侧面窗户或天窗。然而, 流入车内 的空气或高出车顶的天窗部分对高速行驶的汽车就形成了不小的阻力 ; 并且空气进入车内 的空气也同时把灰尘带入车内。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增加行车阻力进行换气, 同时也不会把灰尘带入车 内的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汽车。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车身, 包括顶盖及车顶 板, 所述顶盖在所述车顶板之上, 所述顶盖和所述车顶板之间形。
8、成一个前后贯通, 且与外界 相通的通风通道 ; 0005 所述车顶板包括前顶板、 后顶板及活动天窗板, 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后顶板相互靠 近的第一端部之间存在高度差, 且所述前顶板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后顶板的第一端部的上 方, 由此形成一个天窗口, 所述天窗口联通所述车身内部和所述通风通道 ; 0006 所述活动天窗板的第一边缘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前顶板的第一端部上, 所述活动天 窗板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可动地搭接在所述后顶板的第一端部上, 用以关闭 或打开所述天窗口。 0007 优选地, 所述前顶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后顶板的第一端部前后重叠设置。 0008 优选地, 所述活动天窗板的第一边缘通。
9、过一个转轴枢转地固定于所述前顶板的第 一端部。 0009 优选地, 所述车身还包括驱动所述活动天窗板关闭或打开的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 单元包括推动杆及驱动件, 所述推动杆的第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天窗板上, 且所 述推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件上。 0010 优选地, 所述活动天窗板上设有 T 型滑动槽, 所述推动杆包括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的推块及与所述推块连接的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推块的第一端设有一个用于卡 合, 并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的限位块。 0011 优选地, 所述驱动件包括电磁铁及用于推块回位的弹簧。 0012 优选地, 所述通风通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隐形挂钩。 0013 。
10、优选地, 所述活动天窗板的四周均设有密封胶条。 0014 优选地, 所述顶盖呈倒 U 型, 包括上盖板及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上盖板下 方的左右两侧, 和上盖板等长 ; 所述固定板的第一边缘固定在所述车顶板上侧, 所述固定板 上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与上盖板连接, 形成所述通风通道。 说 明 书 CN 103522879 A 3 2/4 页 4 0015 一种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包括上述车身。 0016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 包括上述车身。 0017 本发明的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汽车利用顶盖与车顶板之间的通风通道、 相互有间 隔地重叠的前顶板或后顶板及可关闭或打开。
11、的活动天窗板, 使得通风通道内的风在任何情 况下都不能直接进入车身, 保证了飞尘等杂质不进入车身内 ; 且通风通道内高速流动的气 流经过天窗口时形成真空, 使得车身内的空气能通过天窗口随通风通道内的气流流向车 外, 由此达到在没有给汽车增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对车内换气。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发明的汽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该汽车包括车身 ; 0019 图 2 为图 1 中车身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该车身包括活动天窗板及推动杆 ; 0020 图 3 为图 2 中的活动天窗板及推动杆的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 0021 图 4 为本发明的汽车通风状态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5。
12、 为图 3 中车身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 0023 图 6 为图 1 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 请参照图 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 该汽车包括车身 1 及安装在车身 1 上的车轮 3。 0026 请结合参照图2, 车身1包括顶盖13及车顶板11, 所述顶盖13在所述车顶板11之 上, 且所述顶盖 13 和所述车顶板 11 之间形成一个前后贯通, 且与外界相通的通风通道 15 ; 所述车顶板 11 包括前顶板 111、 后顶板 131 及活动天窗板 151, 所述前顶板 111 和所述后顶 板 131 的相互靠近的第一端部之。
13、间存在高度差, 且所述前顶板 111 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后 顶板 131 的第一端部的上方, 由此形成一个天窗口 17, 所述天窗口 17 联通所述车身内部和 所述通风通道 ; 所述活动天窗板 151 的第一边缘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前顶板 111 的第一端部 上, 所述活动天窗板 151 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可动地搭接在所述后顶板 131 的第一端部上, 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天窗口 17。 0027 本实施例中, 所述前顶板111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后顶板131的第一端部重叠设置。 0028 本实施例中, 所述活动天窗板 151 的第一边缘通过一个转轴枢转地固定于所述前 顶板 111 的第一端。
14、部。 0029 当汽车行驶中需要换气时, 打开活动天窗板 151, 此时, 活动天窗板 151 与前顶板 111 齐平, 且通风通道 15 内高速流动的气流经过天窗口 17 时形成真空。这样, 使车内的空 气经天窗口 17 和通风通道 15 流向车外, 由此达到在没有给汽车增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对 车内换气。 0030 前顶板 111 的第一端部与后顶板 131 的第一端部重叠的设计保证了通风通道 15 内的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直接进入车身 1, 避免了车外的空气直接吹入车身 1 内, 因此不会 把车外的灰尘等杂质带入车身 1 内, 没有任何污染。 0031 当汽车不需要换气时, 活动天窗板 15。
15、1 关闭, 由于车身 1 内部完全和通风通道 15 说 明 书 CN 103522879 A 4 3/4 页 5 断开, 车内空气不受外界影响。 0032 此外, 汽车行驶时, 在通风通道 15 中就形成流速较高的气流。且不论汽车是否在 换气状态, 通风通道 15 都能形成沿着顶盖 13 流通的气流, 顶盖 13 起到导流板的作用, 如此 在汽车高速行驶时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 0033 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5, 车身1还包括驱动活动天窗板151关 闭或打开的驱动单元19。 驱动单元19包括推动杆191及安装在天窗口17内的驱动件193。 推动杆 191 的第一端可滑动地安。
16、装在活动天窗板 151 上, 且推动杆 191 的第二端连接驱动 件 193。 0034 当需要打开活动天窗板 151 时, 驱动件 193 推动推动杆 191 沿着活动天窗板 151 向第一方向运动, 推动杆 191 的第一端推动活动天窗板 151 枢转至打开天窗口 17。 0035 当需要关闭活动天窗板 151 时, 驱动件 193 拉动推动杆 191 沿着活动天窗板 151 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 推动杆 191 的第一端拉动活动天窗板 151 枢转至关闭 天窗口 17。 0036 具体地, 如图 2 至图 5 所示, 本实施例中, 活动天窗板 151 的第一边缘枢转地固定 于。
17、前顶板 111 的第一端部, 当需要打开活动天窗板 151 时, 驱动件 193 推动推动杆 191 沿着 活动天窗板 151 向车身 1 的后方运动, 从而推动活动天窗板 151 枢转至打开天窗口 17 ; 当 需要关闭活动天窗板 151 上, 驱动件 193 拉动推动杆 191 沿着活动天窗板 151 向车身 1 的 前方运动, 从而拉动活动天窗板 151 枢转至关闭天窗口 17。 0037 具体地,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照图3, 活动天窗板151上设有一T型滑动槽 152, 推动杆 191 包括与驱动件 193 连接的推块 192 及与推块 192 垂直连接的支撑杆 194。 支。
18、撑杆 194 远离推块 192 的第一端呈与滑动槽 152 相配合的 T 形, 即, 支撑杆 194 的第一端 设有一个卡合并沿着滑动槽 152 滑动的限位块 196。支撑杆 194 的第一端穿过滑动槽 152 的竖直部分, 且限位块 196 容置在滑动槽 152 的横向部分。这样, 驱动件 193 通过推动或拉 动推块 192 而使得推动杆 191 带动活动天窗板 151 打开或关闭天窗口 17。 0038 具体地,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照图 3 至图 5, 驱动件 193 包括电磁铁 197 及用于回位的推块弹簧 199。如图 3 至图 5 所示, 需要打开活动天窗板 151 时,。
19、 电磁铁 197 失电, 推块弹簧 199 弹性力推动推动杆 191 沿着活动天窗板 151 向后运动, 以使活动天窗板 151 枢转至打开天窗口 17 ; 电磁铁 197 带电, 电磁铁 197 克服推块弹簧 199 的弹性力向前拉 推推动杆 191, 以使推动杆 191 的第一端拉动活动天窗板 151 枢转至关闭天窗口 17。 0039 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 请结合参照图 6, 通风通道 15 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隐形挂 钩 150, 可用于在车主到野外旅游时装载物品的固定。 0040 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 为了密封性能, 活动天窗板 151 的四周均包设有密封胶条 (图未示) 。 0。
20、041 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 顶盖 13 呈倒 U 型, 包括上盖板及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位于所 述上盖板左右两侧, 和上盖板等长, 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在所述车顶板 11 上, 所述固定板 上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与上盖板连接, 形成所述通风通道 15。 0042 由上述叙述可知 : 本发明的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汽车利用顶盖 13 与车顶板 11 之 间的通风通道 15、 相互有间隔地重叠的前顶板 111 或后顶板 131 及可关闭或打开的活动天 窗板 151, 使得通风通道内的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进入车身, 保证了飞尘等杂质不进 说 明 书 CN 103522879 A 5 4/4 页。
21、 6 入车身内 ; 且通风通道15内高速流动的气流经过天窗口17时形成真空, 使得车身内的空气 能通过天窗口 17 随通风通道 15 内的气流流向车外, 由此达到在没有给汽车增加任何阻力 的情况下对车内换气。 004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 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说 明 书 CN 103522879 A 6 1/3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2879 A 7 2/3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2879 A 8 3/3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287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