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功效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痘功效添加剂,特别是涉及从中草药中筛选并制备祛痘功效添加剂。
背景技术
痤疮(Acne)即寻常性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酒刺”或者“酒疙瘩”,是一种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常见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是大多数青年男女在青春发育期存在的较普遍的皮肤疾病。我国最近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4.5%的青少年患有痤疮。它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都有影响。
痤疮发生在面部,也可发生在胸背上部及肩部,偶尔也发生于其他部位的红色丘疹。皮脂腺旺盛部位重,皮脂腺分泌少的部位轻(眶周皮肤从不累及)。大多患者是油性皮肤,开始大多为寻常型,以后可出现结节、脓疱、脓肿、窦道或瘢痕。病程长,易反复,多无自觉症状,如炎症明显时,则可引起疼痛和触疼。研究证实痤疮(青春痘)的发病机理及使病情加重的诱发机制,主要分为雄性激素对皮脂分泌的异常调节、角质细胞过度增生尤其是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囊角质细胞异常分化、痤疮相关病原菌的大量快速繁殖以及由此引起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等连续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虽然机体内分泌失调是痤疮发生的源头,但痤疮相关病原菌的大量快速繁殖则是痤疮发生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一方面抑制痤疮相关病原菌的大量快速繁殖,另一方面尽量消除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则会达到高效祛痘的效果。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有西医疗法、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三个方面,治疗药物主要有广谱抗生素、抗雄性激素、维A酸、维甲素、皮质类固醇激素、中药复方等。西医疗法主要靠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快,但是其容易使痤疮相关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难以根治,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容易产生依赖性;中医疗法主要是调理内分泌,其疗效较缓慢,中西医结合目前报道治疗效果比较好,且疗效短,但大多是药物治疗,需要内服,外用种类较少。目前正在开发中的痤疮治疗新药有蛋白质合成抑制剂、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蛋白质50核糖体亚单位抑制剂、氧化剂、雄激素拮抗剂、细胞壁合成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抗生素等,但是化妆品用的祛痘功效添加剂种类和数量较少,天然来源的祛痘功效添加剂则更少。
在“绿色”概念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人们对于天然的无害的安全的高效的祛痘添加剂越来越重视,基于植物庞大的种类、数量,及其具有富含的物质多样性的特点,我国中药应用理论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因此开发中药复方的祛痘化妆品安全、无刺激,适应化妆品发展潮流,也是筛选天然的祛痘功效添加剂的首选来源。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实验证明大黄素在体内外条件下均可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稀B的生物合成,是花生四稀酸脂氧酶的抑制剂。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外用可以抑制皮脂腺中二氢睾酮的生成。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微寒。归心、肝经。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丹参的主要成分丹参酮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及温和的雌激素样作用。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干燥初开的花。甘,寒。归肺、心、胃经。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据药物化学分析,金银花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质等。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
白芷: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 Benth.et Hook.的根。辛,温。归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本品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的作用;能升高血压,使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引起流涎呕吐,大剂量可引起痉挛继而麻痹。所含呋喃香豆类化合物有光敏性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此外尚有抑制细菌和真菌作用。
厚朴:厚朴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的未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辛、苦,温。归肺、脾经。主治:脾胃虚损,痰呕逆,饮食不下,腹前胀满,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反胃、下泻,霍乱腹痛,久痢,大肠干结,尿浑浊,月经不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痘功效添加剂。
本发明所提供的祛痘功效添加剂是用有机溶剂从包括丹参、白芷和大黄的原料中提取得到;
所述原料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11-55份;白芷的重量份数为:2-22份;大黄的重量份数为:1-27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体积百分含量为70%以上的乙醇水溶液或无水乙醇。
所述丹参的重量份数具体为55份;所述白芷的重量份数具体为22份;所述大黄的重量份数具体为10份。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可为下述五种病原菌中的至少一种:Staphylococcyssaccharolyticus、Arcanobacterium pyogenes、Fusobacterium nucleaturn ss polymorphum、Clostridium absonum和Staphulococcua aureus。
本发明的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还可包括黄岑或厚朴;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11-55重量份;白芷2-22重量份;大黄1-27重量份;黄岑2-41重量份;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11-55重量份;白芷2-22重量份;大黄1-27重量份;厚朴1-68重量份。
本发明的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还可包括黄岑和厚朴;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S.saccharolyticus;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22-55重量份、大黄10-27重量份、黄岑3-41重量份、厚朴1-32重量份、白芷3-22重量份;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A.pyogenes;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22-55重量份、大黄3-27重量份、黄岑7-41重量份、厚朴1-45重量份、白芷2-22重量份;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F.nucleaturn;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32-55重量份、大黄1-19重量份、黄岑3-32重量份、厚朴6-32重量份、白芷14-22重量份;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C.absonum;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11-27重量份、大黄3-27重量份、黄岑2-41重量份、厚朴1-68重量份、白芷2-10重量份;
所述痤疮相关病原菌为S.aureus;所述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为:丹参11-55重量份、大黄9-27重量份、黄岑2-41重量份、厚朴1-68重量份、白芷9-22重量份;
所述丹参的重量份数具体为55份;所述白芷的重量份数具体为22份;所述大黄的重量份数具体为10份;所述黄岑的重量份数具体为7份;所述厚朴的重量份数具体为6份。
本发明在分离纯化得到痤疮相关病原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现有中草药对痤疮相关病原菌抑菌效果,得到能够有效抑制痤疮相关病原菌的组方。本发明的祛痘功效添加剂能有效延缓痤疮相关病原菌,可用于祛痘化妆品中,是低刺激纯天然的绿色化妆品功效添加剂。
【附图说明】
图1为痤疮患者皮肤分离痤疮相关病原菌的部位
图2为从患者皮肤痤疮处分离纯化所得的痤疮相关病原菌菌落特征
图3痤疮相关病原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痤疮相关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1.痤疮相关病原菌的分离
将痤疮患者的皮肤表面(附图1)以75%的酒精消毒,用消毒针刺破痤疮后,将痤疮内容物挤出,放入装有无菌水的离心管内,将其充分振荡使其均匀溶解在无菌水内,然后按照10倍的梯度比例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菌液,然后铺板,立即放入厌氧培养箱内37℃培养。
从痤疮患者身上提取的痤疮内容物放置在37℃厌氧培养3天后,据菌落形态的差异性将分离获得的病原物划分为四种。将单个的单菌落按照10倍的浓度梯度稀释,继续放在37℃厌氧培养箱内培养3天,即得到纯化的4种痤疮相关病原菌,分别命名为W1,W2,W3和W4(附图2)。
2.痤疮病原菌革兰氏染色鉴定
革兰氏染色:采用革兰氏染色法的常规步骤,即涂片→固定→结晶紫色染色1分钟→水洗并用吸水纸吸干→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并用吸水纸吸干→95%酒精脱色,直到酒精不出现紫色时即停止(大约半分钟)→番红复染3分钟左右→水洗并用吸水纸吸干→干燥→在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菌体显蓝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显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
对所分离获得痤疮相关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四种病原菌均显蓝紫色,故断定四种菌均为革兰氏阳性(附图3)。
3.痤疮病原菌Biolog微生物鉴定
Biolog微生物鉴定步骤:首先用BUA培养基对需要鉴定的厌氧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开启电源,取未开盖的装有接种液的试管,擦干净管壁,放入浊度仪,然后用浊度标准管(AN)检验,读数在65%±2%。在生物安全柜里,用棉签在菌落表面轻轻的滚动,将菌苔取到接种液中。在试管内壁接种液液面的上方干燥部位,旋转挤压棉签,将棉签和管壁摩擦,尽量将菌苔分散。然后上下移动棉签,将分散的菌体和接种液充分混合形成均一、无结块的接种液。混合的时候动作应轻微,以免带入太多气泡进入接种液,影响读取浊度。编上相应的号码。把菌悬液倒入储液槽,选择移液器相应程序(每孔加入100μl菌悬液),将移液器头安放到移液器上,吸取菌悬液,加入AN鉴定板,盖上盖子。在底部铺上湿纸巾或浸湿的滤纸,把鉴定板放在上面,培养温度为37℃,培养20-24h,对于生长比较缓慢的厌氧菌,培养时间可以增加至2天。
利用Microstation软件读取鉴定板的数据。读数仪自动进行双波长(490nm测定橙红色,750nm测定浊度)测定,软件根据阈值划分阴阳性反应,最终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四种痤疮相关病原菌的Biolog微生物鉴定结果
实施例2、中草药提取物对痤疮相关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检测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用粉碎机将7种中草药分别粉碎并过120目筛。取粉碎后的中草药粉混合物30g置于磨口三角瓶中,加入300mL无水乙醇,在全温空气浴摇床中振荡(55℃,150rpm)1小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沉淀再加入300mL无水乙醇,重复以上步骤2次。将3次滤液合并后,用无水乙醇定量至900mL,然后在50℃的条件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90ml无水乙醇进行溶解,即得到待测定的中草药提取物样品标。
抑菌能力检测:本实验以实例1分离到的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四种痤疮相关病原菌和本实验室现有的痤疮相关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ulococcua aureus)作为指示菌。用无菌枪头分别吸取0.1ml菌悬液于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上,用无菌玻璃三角筢子均匀地涂在培养基表面制成含菌平板,用无菌镊子夹取6mm直径的已经灭过菌(121℃,21min)滤纸片放在灭过菌的空培养皿上,滴加相应的样品,待滤纸片干后放在含菌的培养皿上,每一个不同的样品做三个重复,厌氧菌放入37℃的厌氧培养箱内恒温培养48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
按照上述方法分别对7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能力进行测定,实验设三次重复,三次重复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比较7味不同中药提取物对痤疮相关厌氧菌的抑制效果可以看出,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五种痤疮相关病原菌均有抑菌能力的中草药分别是大黄、黄岑、丹参和厚朴,而对F.nucleaturn有抑菌能力的中草药除以上4种以外还有白芷。其中大黄和丹参的抑制能力相对较强,抑菌圈直径均超过了10mm,大黄的抑菌圈更是20mm,表现出了突出的抑菌能力。
表2 不同中草药提取物对痤疮相关病原菌的抑菌能力比较
实施例3、用5种中草药提取物制备的祛痘功效添加剂抑菌能力的测定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丹参、大黄、黄芩、白芷、厚朴五种中草药作为进一步复方的中草药,通过DPS软件设计了12个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复方。12个祛痘功效添加剂中,每种原料的配比如表3所示。
表3 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重量:g)
按照表3的配比称取各种中草药,用粉碎机将各种中草药分别粉碎并过120目筛。取粉碎后的中草药粉混合物10g置于磨口三角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全温空气浴摇床中振荡(55℃,150rpm)1小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沉淀再加入100mL无水乙醇,重复以上步骤2次。将3次滤液合并后,用无水乙醇定量至300mL,然后在50℃的条件下浓缩250ml,即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12。
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测定祛痘功效添加剂1-12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结果如表4所示。表4表明祛痘功效添加剂1-12中,对S.saccharolyticus抑菌能力最强的三个祛痘功效添加剂均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祛痘功效添加剂3和祛痘功效添加剂5,具体到祛痘功效添加剂原料的各组分有效范围分别为:丹参22-55g、大黄10-27g、黄岑3-41g、厚朴1-32g、白芷3-22g;对A.pyogenes抑菌能力最强的三个祛痘功效添加剂均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祛痘功效添加剂4和祛痘功效添加剂5,具体到祛痘功效添加剂原料的各组分有效范围分别为:丹参22-55g、大黄3-27g、黄岑7-41g、厚朴1-45g、白芷2-22g;对F.nucleaturn抑菌能力最强的三个祛痘功效添加剂均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祛痘功效添加剂2和祛痘功效添加剂3,具体到祛痘功效添加剂原料的各组分有效范围分别为:丹参32-55g、大黄1-19g、黄岑3-32g、厚朴6-32g、白芷14-22g;对C.absonum抑菌能力最强的三个祛痘功效添加剂均为祛痘功效添加剂4、祛痘功效添加剂5和祛痘功效添加剂8,具体到祛痘功效添加剂原料的各组分有效范围分别为:丹参11-27g、大黄3-27g、黄岑2-41g、厚朴1-68g、白芷2-10g;对S.aureus抑菌能力最强的三个祛痘功效添加剂均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祛痘功效添加剂5和祛痘功效添加剂8,具体到祛痘功效添加剂原料的各组分有效范围分别为:丹参11-55g、大黄9-27g、黄岑2-41g、厚朴1-68g、白芷9-22g。因此,对五种痤疮相关病原菌均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祛痘功效添加剂复方的各种中草药组分的有效范围为:丹参11-55g、大黄1-27g、黄岑2-41g、厚朴1-68g、白芷2-22g。
表4 祛痘功效添加剂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mm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祛痘功效添加剂1为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最强的祛痘功效添加剂组方,其原料组成为:丹参55g、大黄10g、黄岑7g、厚朴6g、白芷22g。祛痘功效添加剂1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07、19.13、13.43、6.68和11.92毫米。因此,祛痘功效添加剂1为本发明筛选到的最佳祛痘功效添加剂。
实施例4、用3种中草药提取物制备的祛痘功效添加剂抑菌能力的测定
以丹参、大黄和白芷为原料,设计了4个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复方。4个祛痘功效添加剂中,每种原料的配比如表5所示。
按照表5的配比称取各种中草药,用粉碎机将各种中草药分别粉碎并过120目筛。取粉碎后的中草药粉混合物10g置于磨口三角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全温空气浴摇床中振荡(55℃,150rpm)1小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沉淀再加入100mL无水乙醇,重复以上步骤2次。将3次滤液合并后,用无水乙醇定量至300mL,然后在50℃的条件下浓缩250ml,即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3-16。
表5 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重量:g)
抑菌能力检测:本实验以实例1分离到的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四种痤疮相关病原菌和本实验室现有的痤疮相关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ulococcua aureus)作为指示菌。用无菌枪头分别吸取12.5μL菌悬液于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上,用无菌玻璃三角筢子均匀地涂在培养基表面制成含菌平板,用无菌镊子夹取6mm直径的已经灭过菌(121℃,21min)滤纸片放在灭过菌的空培养皿上,滴加相应的样品,待滤纸片干后放在含菌的培养皿上,每一个不同的样品做三个重复,厌氧菌放入37℃的厌氧培养箱内恒温培养48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祛痘功效添加剂13-16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结果如表6所示。表6表明祛痘功效添加剂13-16中,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最强的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5。该祛痘功效添加剂原料的各组分分别为:丹参55g、白芷22g、大黄10g。该祛痘功效添加剂15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8、1.95、4.97、6.35和1.73毫米。
表6 祛痘功效添加剂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mm
实施例5、用4种中草药提取物制备的祛痘功效添加剂抑菌能力的测定
在实施例3筛选出的用丹参、白芷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制备的祛痘功效添加剂15的基础上,考察了黄岑、厚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作为辅助原料与祛痘功效添加剂15混合后其提取物抑菌的能力,设计了3个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复方。3个祛痘功效添加剂中,每种原料的配比如表7所示。
按照表7的配比称取各种中草药,用粉碎机将各种中草药分别粉碎并过120目筛。取粉碎后的中草药粉混合物10g置于磨口三角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全温空气浴摇床中振荡(55℃,150rpm)1小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沉淀再加入100mL无水乙醇,重复以上步骤2次。将3次滤液合并后,用无水乙醇定量至300mL,然后在50℃的条件下浓缩250ml,即为祛痘功效添加剂17-19。
表7 祛痘功效添加剂的原料组成(重量:g)
按照实施例4中的方法测定祛痘功效添加剂17-19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结果如8所示。表8表明在祛痘功效添加剂15的基础上,单独增加黄岑作为辅助原料的祛痘功效添加剂17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0.25、3.18、6.32、7.37和2.27毫米。比祛痘功效添加剂15对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分别提高了63.08、27.16、6.06和31.21%,但对S.saccharolyticus的抑菌能力下降了78.81%。
在实施例3筛选出的用丹参、白芷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制备的祛痘功效添加剂15的基础上,单独增加厚朴作为辅助原料的祛痘功效添加剂18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0.13、2.37、6.66、7.65和2.28毫米,比祛痘功效添加剂15对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分别提高了21.54、34.00、20.47和31.79%,但对S.saccharolyticus的抑菌能力下降了88.98%。
在祛痘功效添加剂17的基础上再增加厚朴作为辅助原料的祛痘功效添加剂19,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0、4.66、8.10、8.23和3.22毫米。比祛痘功效添加剂17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分别提高了420.00、46.54、28.16、11.67和41.85%。
在祛痘功效添加剂18的基础上再增加黄岑作为辅助原料的祛痘功效添加剂19,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0、4.66、8.10、8.23和3.22毫米。比祛痘功效添加剂18对S.saccharolyticus、A.pyogenes、F.nucleaturn、C.absonum和S.aureus的抑菌能力则分别提高了900.00、96.62、21.62、7.58和41.23%。
表8 祛痘功效添加剂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