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9739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03 CN 102697396 A *CN102697396A* (21)申请号 201210147699.5 (22)申请日 2012.05.14 A47J 36/00(2006.01) (71)申请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 的大道 6 号 (72)发明人 庞家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禹小明 林伟斌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水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电水壶防。
2、倾倒漏水装置。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 装置, 包括腔体, 设于腔体上的壶盖, 设于壶盖内 的蒸汽出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蒸汽出口处设 有弹性结构和阀片, 弹性结构与阀片连接, 阀片密 封或打开蒸汽出口。本发明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造价低、 产品重量轻便而且摇晃产品不会发出响 声 ; 而且可安全的排放出壶体内蒸汽的压力, 安 全可靠, 稳定性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包括腔体 (。
3、10) , 设于腔体 (10) 上的壶盖 (20) , 设于壶 盖 (20) 内的蒸汽出口 (50)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蒸汽出口 (50) 处设有弹性结构 (40) 和阀 片 (30) , 弹性结构 (40) 与阀片 (30) 连接, 阀片 (30) 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50)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弹性结构 (40) 为拉簧, 拉簧一端连接阀片 (30) 下部, 另一端连接壶盖 (20) 下部, 阀片 (30) 密封或打 开蒸汽出口 (50)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
4、所述的弹性结构 (40) 为压簧, 压簧一端连接壶盖 (20) 上部, 另一端连接阀片 (30) 上部, 阀片 (30) 密封或打 开蒸汽出口 (50)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弹性结构 (40) 包括固定于壶盖 (20) 内的转轴和套设于转轴上的扭簧, 扭簧与阀片 (30) 连接, 阀片 (30) 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50)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1-1000mm 水柱压强可顶开阀片 (30) 从而开启蒸汽出口 (5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9739。
5、6 A 2 1/3 页 3 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水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多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 排蒸汽孔设置锥形块或圆 形球结构, 正常状态下, 锥形块或圆形球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排气孔底端, 让蒸汽孔开 放, 可以排出蒸汽, 在电水壶突然倾倒时锥形块或圆形球滑到蒸汽通道顶端出口, 封闭蒸汽 孔, 防止开水外溢, 起到防漏作用。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造价较高, 产品较重, 可滑动的锥形块 或圆形球在晃动产品时会发出响声。倾斜角度不大时不能保证锥形块或圆形球滑动到位, 防漏效果不理想。 。
6、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其结构简单、 可靠性 高、 造价低、 产品重量轻便而且摇晃产品不会发出响声。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包 括腔体, 设于腔体上的壶盖, 设于壶盖内的蒸汽出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蒸汽出口处设有 弹性结构和阀片, 弹性结构与阀片连接, 阀片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常态下, 阀片受到弹性 结构弹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堵住使得壶体内的水即使水壶倾倒也不流出。当水烧开时, 蒸 汽利用其压力把阀片冲开并从蒸汽出口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避免了由于压力过大不能及 时排出而造。
7、成的安全隐患。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弹性结构为拉簧, 拉簧一端连接阀片下部, 另一端连接壶盖下 部, 阀片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常态下, 阀片受到拉簧拉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堵住使得壶体 内的水即使水壶倾倒也不流出, 防止了漏水现象的出现。 当水烧开时, 蒸汽的压力把阀片冲 开从蒸汽出口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蒸汽排放后, 阀片受到拉簧的作用复位, 继续密封蒸汽 出口。 0006 可选的, 所述的弹性结构为压簧, 压簧一端连接壶盖上部, 另一端连接阀片上部, 阀片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常态下, 阀片受到压簧压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堵住使得壶体内 的水即使水壶倾倒也不流出, 防止了漏水现象的出现。。
8、 当水烧开时, 蒸汽的压力把阀片冲开 从蒸汽出口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蒸汽排放后, 阀片受到压簧的作用复位, 继续密封蒸汽出 口。 0007 可选的, 所述的弹性结构包括固定于壶盖内的转轴和套设于转轴上的扭簧, 扭簧 与阀片连接, 阀片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常态下, 阀片受到扭簧扭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堵住 使得壶体内的水即使水壶倾倒也不流出, 防止了漏水现象的出现。 当水烧开时, 蒸汽的压力 把阀片冲开从蒸汽出口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蒸汽排放后, 阀片受到扭簧的作用复位, 继续 密封蒸汽出口。 0008 进一步的, 1-1000mm水柱压强可顶开阀片从而开启蒸汽出口。 经过测试, 为了达到 。
9、说 明 书 CN 102697396 A 3 2/3 页 4 较好的阀片密封与开启效果, 弹性结构与阀片配合作用, 1-1000mm 水柱压强顶开阀片从而 开启蒸汽出口。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蒸汽出口处设有弹性结构和阀片, 弹性结 构与阀片连接, 阀片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其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造价低、 产品重量轻便而 且摇晃产品不会发出响声 ; 而且可安全的排放出壶体内蒸汽的压力, 安全可靠, 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第一状态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第二状态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第一状态示意图。
10、 ; 图 4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第二状态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第一状态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第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一 如图 1 2 所示, 一种电水壶防倾倒漏水装置, 包括腔体 10, 设于腔体 10 上的壶盖 20, 设于壶盖 20 内的蒸汽出口 50,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蒸汽出口 50 处设有弹性结构 40 和阀片 30, 弹性结构 40 与阀片 30 连接, 阀片 30 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50。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的弹性结构 40 为拉簧, 拉簧一端连接阀片 30 下部, 另一端连接壶 盖 20 下部, 阀片 30 。
11、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50。 0013 进一步的, 1-1000mm 水柱压强可顶开阀片 30 从而开启蒸汽出口 50。经过测试, 为 了达到较好的阀片 30 密封与开启效果, 弹性结构 40 与阀片 30 配合作用, 1-1000mm 水柱压 强顶开阀片 30 从而开启蒸汽出口 50。 0014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 : 当水壶倾倒时, 阀片30受到拉簧拉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50堵 住使得壶体内的水不流出, 防止了漏水现象的出现。 当水烧开时, 蒸汽利用其压力把阀片30 冲开并从蒸汽出口50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蒸汽排放后, 阀片30受到拉簧的作用复位, 继续 密封蒸汽出口 50。 0015 实施。
12、例二 如图 3 4 所示, 所述的弹性结构 40 为压簧, 压簧一端连接壶盖 20 上部, 另一端连接 阀片 30 上部, 阀片 30 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50。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雷同, 在此不再叙述。 0016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 : 当水壶倾倒时, 阀片30受到压簧压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50堵 住使得壶体内的水不流出, 防止了漏水现象的出现。 当水烧开时, 蒸汽利用其压力把阀片30 冲开并从蒸汽出口50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蒸汽排放后, 阀片30受到压簧的作用复位, 继续 密封蒸汽出口 50。 0017 实施例三 如图 5 6 所示, 所述的弹性结构 40 包括固定于壶盖 20 内的转轴和套。
13、设于转轴上的 扭簧, 扭簧与阀片 30 连接, 阀片 30 密封或打开蒸汽出口 50。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雷同, 在 此不再叙述。 说 明 书 CN 102697396 A 4 3/3 页 5 0018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 : 当水壶倾倒时, 阀片30受到扭簧扭力的作用将蒸汽出口50堵 住使得壶体内的水不流出, 防止了漏水现象的出现。 当水烧开时, 蒸汽利用其压力把阀片30 冲开并从蒸汽出口50中排出, 安全的泄压, 蒸汽排放后, 阀片30受到扭簧的作用复位, 继续 密封蒸汽出口 50。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对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做若干适合实际情况的改 进。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上非 实质性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697396 A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97396 A 6 2/4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97396 A 7 3/4 页 8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97396 A 8 4/4 页 9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97396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