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982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03 CN 102698236 A *CN102698236A* (21)申请号 201210200106.7 (22)申请日 2012.06.15 A61K 36/9068(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李良 地址 52312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平街 138 号 1 座 1301 房 (72)发明人 李良 (54) 发明名称 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 剂,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 党参。
2、 200-400 份、 黄芪 100-300 份、 制附子 80-220 份、 干姜 100-300 份、 桂枝 100-300 份, 诸药共奏温中 补虚之功,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中虚脏寒型腹痛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缓解腹痛绵绵, 时作时止, 喜温喜按, 气短神疲, 大便溏薄有显著疗效, 本药 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 效果显著, 从根本上 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 : 是由下列重量。
3、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 党参 200-400 份、 黄芪 100-300 份、 附子 80-220 份、 干姜 100-300 份、 桂枝 100-30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l 所述的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 :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 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 党参 300 份、 黄芪 200 份、 附子 150 份、 干姜 200 份、 桂枝 20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l 所述的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具体步 骤如下 : 将党参 300 份、 黄芪 200 份、 附子 150 份、 干姜 200 份、 桂枝 200 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 清洗。
4、、 灭菌、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 烘干, 分别粉碎成细粉, 混合, 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5 倍, 浸泡 45 分钟, 加热回流 l00 分钟, 滤液, 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2 倍, 回流 80 分钟, 后弃渣, 制成中 药汤剂, 按 150ml 或 200ml 容器包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98236 A 2 1/3 页 3 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腹痛是急诊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 因其病因复杂, 病情多变, 涉及学科广, 从而常 常导致临床的误诊, 漏诊。
5、, 误治, 按其病因, 大体可分为腹腔内脏器疾病及腹腔外脏器疾病 两大类。 常见于西医的内科腹痛, 如急性胰腺炎、 胃肠痉挛、 神经官能性腹痛、 消化不良腹痛 等。临床以胃脘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特征, 有急发者, 亦有久痛反复发作者。腹 部切诊, 有喜按, 按之柔软者, 亦有拒按, 按之痞硬或可触及包块者。若按之全腹如板状, 且 疼痛剧烈, 或有反跳痛者, 则属外科腹痛, 不属内科腹痛范围。常伴有恶心呕吐、 泻泄或便 秘、 纳呆等症。腹痛病因为外感时邪,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 导致气机郁滞, 脉 络痹阻或经脉失养。但其病因病机, 不外寒、 热、 虚、 实四端。临床辨证应。
6、辨别其寒、 热、 虚、 实, 在气在血, 在腑在脏。一般而论, 实痛拒按, 虚痛喜按 ; 饱则痛为实, 饥则痛为虚 ; 得热痛 减为寒, 得寒痛减为热 ; 气滞腹部胀痛, 痛无定处 ; 血瘀腹部刺痛, 固定不移。从部位辨证, 小腹疼痛, 掣及两肋, 多属肝胆病 ; 小腹痛及脐周多属脾胃、 小肠、 肾、 膀胱的病。治疗腹痛, 多以 “通” 字立法, 实证重在祛邪疏导, 虚寒当温补阳气。中医药具有药性平和, 适用范围广 等特点, 因此在作为腹痛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 疗效理想持久, 治愈高, 并无毒无副作用, 标本 兼治, 疗程短, 治愈不易复。
7、发, 成本低的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 备而成 : 0006 党参 200-400 份、 黄芪 100-300 份、 制附子 80-220 份、 干姜 100-300 份、 桂枝 100-300 份。 0007 所述的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 0008 党参 300 份、 黄芪 200 份、 制附子 150 份、 干姜 200 份、 桂枝 200 份。 0009 所述的治疗腹痛的党参中药汤剂的制备。
8、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 0010 将党参 300 份、 黄芪 200 份、 制附子 150 份、 干姜 200 份、 桂枝 200 份中药干药原 料净选、 清洗、 灭菌、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 烘干, 分别粉碎成细粉, 混合, 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5 倍, 浸泡45分钟, 加热回流l00分钟, 滤液, 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 回流80分钟, 后弃渣, 制成中药汤剂, 按 150ml 或 200ml 容器包装。 0011 用法与用量 : 口服, 本发明药物每次150ml-200ml, 每日2次, 饭后半小时, 一周为1 个疗程。 说 明 书 CN 102698236 A 3 2/3 页 4 00。
9、12 本发明的中药原料中, 党参 : 甘、 平, 归脾、 肺经, 补中益气、 生津养血 ; 黄芪 : 甘、 微 温, 归脾、 肺经,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消肿 ; 附子 : 辛、 甘、 温、 有毒, 归胃、 肝 经,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 ; 干姜 : 辛、 热, 归脾、 胃、 心、 肺经, 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 桂枝 : 辛、 甘、 温, 归心、 肺、 膀胱经, 发汗解表、 温经通阳 ; 诸药共奏温中补虚之 功,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中虚脏寒型腹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缓解腹痛绵绵, 时作时止, 喜温喜按, 气短神疲, 大便溏薄有显著疗效, 本药。
10、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 效果显著, 从 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 l : 0014 中药原料 : 党参 300 份、 黄芪 200 份、 制附子 150 份、 干姜 200 份、 桂枝 200 份。 0015 制法 : 将党参 300 份、 黄芪 200 份、 制附子 150 份、 干姜 200 份、 桂枝 200 份中药干 药原料净选、 清洗、 灭菌、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 烘干, 分别粉碎成细粉, 混合, 加水至药物总量 的 5 倍, 浸泡 45 分钟, 加热回流 l00 分钟, 滤液, 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2 倍, 回流 80 分钟, 后 弃渣, 制成中。
11、药汤剂, 按 150ml 或 200ml 容器包装。 0016 实施例 2 : 0017 中药原料 : 党参 400 份、 黄芪 300 份、 制附子 220 份、 干姜 300 份、 桂枝 300 份。 0018 制法 : 将党参 400 份、 黄芪 300 份、 制附子 220 份、 干姜 300 份、 桂枝 300 份中药干 药原料净选、 清洗、 灭菌、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 烘干, 分别粉碎成细粉, 混合, 加水至药物总量 的 5 倍, 浸泡 45 分钟, 加热回流 l00 分钟, 滤液, 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2 倍, 回流 80 分钟, 后 弃渣, 制成中药汤剂, 按 150ml 或 。
12、200ml 容器包装。 0019 实施例 3 : 0020 中药原料 : 党参 200 份、 黄芪 100 份、 制附子 80 份、 干姜 100 份、 桂枝 100 份。 0021 制法 : 将党参 200 份、 黄芪 100 份、 制附子 80 份、 干姜 100 份、 桂枝 100 份中药干药 原料净选、 清洗、 灭菌、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 烘干, 分别粉碎成细粉, 混合, 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5 倍, 浸泡 45 分钟, 加热回流 l00 分钟, 滤液, 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 2 倍, 回流 80 分钟, 后弃 渣, 制成中药汤剂, 按 150ml 或 200ml 容器包装。 0022 实。
13、施例 4 : 0023 1、 临床实验 0024 采用本发明中药汤剂共治疗 32 例患者, 男 12 例, 女 20 例, 年龄 20-80 岁, 平均年 龄 50 岁 ; 病程最短 6 个月, 最长 3 年, 病症 : 腹痛绵绵, 时作时止, 喜温喜按, 气短神疲, 大便 溏薄。舌淡苔白, 脉沉细。 0025 2、 治疗方法 :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 1 中药汤剂, 每次 150ml-200ml, 每日 2 次, 饭后半 小时, 一周为 1 个疗程。 0026 3、 疗效评价标准 0027 痊愈 : 半年内发生功能性腹痛 0 1 次。 0028 显效 : 半年内发生功能性腹痛 5 次或较治疗前减。
14、少 1/3 以上, 并且腹痛严重程度 减轻。 0029 无效 : 腹痛发作无明显减少 , 病情严重程度无减轻。 说 明 书 CN 102698236 A 4 3/3 页 5 0030 4、 治疗结果 : 32 例患者, 痊愈 28 例, 显效 2 例,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93.7%。 0031 实施例 5 : 0032 典型病例 : 谭某, 男, 79 岁, 腹痛绵绵, 时作时止, 喜温喜按, 气短神疲, 大便溏薄, 口服本发明实施 1 中药汤剂, 用药 1 疗程, 痊愈, 随访无复发。 0033 实施例 6 : 0034 典型病例 : 钟某, 女, 23 岁, 腹痛绵绵, 时作时止, 喜温喜按, 气短神疲, 大便溏薄, 口服本发明实施 1 中药汤剂, 用药 1 疗程, 痊愈, 随访无复发。 说 明 书 CN 10269823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