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4811523
  • 上传时间:2018-11-1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25.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7069.X

    申请日:

    2008.09.17

    公开号:

    CN101401806A

    公开日:

    2009.04.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1/365公开日:2009040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365;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1/365

    申请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章永红

    地址:

    210029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楼高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单体bullatacin的新用途,该内酯化合物单体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经动物体内抗癌药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番荔枝内酯单体bullatacin对肺癌、乳腺癌、肝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体内抗癌活性数百倍高于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5-氟脲嘧啶,可用于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的制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体内抗癌活性高于化疗药5-氟脲嘧啶。

    说明书

    说明书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有160万人,每年死于癌症的约有130万人,全国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我国为肺癌、乳腺癌、肝癌等癌症的高发区域,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愈大多数癌症患者。化疗药物对癌症虽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大,中成药对癌症的疗效普遍较低,疗效均不理想。
    本发明人经过十几年艰苦研究了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inn)种子的抗癌有效物质,从中提取出多种抗癌活性化合物,经抗癌实验研究表明,对人肝癌细胞、人胃癌细胞、人食管癌细胞和动物移植性肿瘤(如S180、H22和Heps)均有显著的体内外抗癌治疗效果,并已申请获得3项抗癌产品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分别为:ZL02148474.0、ZL02148475.9、ZL03112707.X)。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人继续提取分离、筛选番荔枝种子的抗癌有效化学成分,从中又发明了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
    它是从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inn)种子中提取得到的抗癌单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是番荔枝种子风干后,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95%乙醇冷浸提取4次,每次2天,提取液在低温(小于60℃)下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用氯仿划分极性部位;再用多种分离纯化手段对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经反复硅胶柱和离心薄层分离,得到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涉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2、技术方案
    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经动物体内抗癌药理实验证实,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肺癌、乳腺癌、肝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体内抗癌活性数百倍高于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5-氟脲嘧啶,可用于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的制备。
    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剂量15μg/kg、30μg/kg和60μg/kg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均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肺癌的生长(P<0.01),其抑瘤率分别为64.19%、75.45%、84.14%。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体内抗肺癌活性是化疗药5-氟脲嘧啶的数百倍以上。
    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剂量15μg/kg、30μg/kg和60μg/kg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均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的生长(P<0.01),其抑瘤率分别为54.01%、72.26%、83.21%。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体内抗乳腺癌活性是化疗药5-氟脲嘧啶的数百倍以上。
    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剂量15μg/kg、30μg/kg和60μg/kg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均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P<0.01),其抑瘤率分别为52.63%、69.01%、82.46%。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体内抗肝癌活性是化疗药5-氟脲嘧啶的数百倍以上。
    3、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经动物体内抗癌实验结果显示,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肺癌、乳腺癌、肝癌的生长均有非常高的抗癌活性,其体内抗癌活性百倍高于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5-氟脲嘧啶(5-Fu)。这为提高抗癌临床疗效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高效预选药物。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肺癌的抑制作用
    1、实验动物和瘤株
    雄性健康C57BL/6小鼠,体重18-22g,鼠龄6-8周,购自本校动物实验中心;小鼠Lewis肺癌瘤株购自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
    2、造模与实验方法
    C57BL/6小鼠60只,按比例随机留10只为阴性对照组,其余50只进行造模。制备Lewis肺癌荷瘤小鼠,剥离生长旺盛期的瘤组织,选取生长良好的肿块1.5mm3左右,按肿瘤(g):生理盐水(ml)为1∶3比例匀浆,调细胞数为2×106/ml。选取健康小鼠,在无菌条件下每只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0.2ml。整个接种过程须在无菌罩内以无菌操作进行,1h内完成接种。
    接种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肿瘤模型对照组、15μg/kg、30μg/kg和60μg/kg试验组、5-fu阳性对照组,另加阴性对照组,共6组。接种瘤细胞24h后,试验组腹腔注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剂量分别为15μg/kg、30μg/kg和60μg/kg,阴性对照组和肿瘤模型对照组等体积注射药物溶媒,5-FU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溶剂,剂量为20mg/kg,各组动物均按0.2ml在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后次日,进行如下观察:
    完整剥离瘤块,并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肿瘤抑制率=(对照组肿瘤重量-治疗组肿瘤重量)/对照组肿瘤重量×100%。
    3、实验结果:
    不同剂量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均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肺癌的生长(P<0.01)。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的有效剂量极小,其体内抗肺癌活性是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5-氟脲嘧啶(5-FU)的数百倍以上,见表1。
    表1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肺癌Lewis作用结果

    实施例2: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移植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1、实验动物和瘤株
    雌性健康TA2小鼠,体重18-22g,鼠龄6-8周,购自本校动物实验中心;小鼠乳腺癌细胞株MA-891购自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
    2、造模与实验方法
    TA2小鼠60只,按比例随机留10只为阴性对照组,其余50只进行造模。取体外培养的对数生长期MA-891小鼠乳腺癌细胞,细胞浓度调整为1×107/ml。无菌条件下,将MA-891小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TA2小鼠右腋部皮下,接种量为0.2ml/只(细胞数为2×106/只)。整个接种过程须在无菌罩内以无菌操作进行,1h内完成接种。
    接种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肿瘤模型对照组、15μg/kg、30μg/kg和60μg/kg试验组、5-fu阳性对照组,另加阴性对照组,共6组。接种瘤细胞24h后,试验组腹腔注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剂量分别为15μg/kg、30μg/kg和60μg/kg,阴性对照组和肿瘤模型对照组等体积注射药物溶媒,5-FU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溶剂,剂量为20mg/kg,各组动物均按0.2ml在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后次日,进行如下观察:
    完整剥离瘤块,并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肿瘤抑制率=(对照组肿瘤重量-治疗组肿瘤重量)/对照组肿瘤重量×100%。
    3、实验结果:
    不同剂量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均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的生长(P<0.01)。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的有效剂量极小,其体内抗乳腺癌活性是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5-氟脲嘧啶(5-FU)的数百倍以上,见表2。
    表2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乳腺癌作用结果

    实施例3: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
    1、实验动物和瘤株
    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鼠龄6-8周,来自本校动物实验中心;昆明鼠传代腹水型鼠肝癌HepS瘤株均购自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小鼠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动物实验房饲养,温度21~25℃,湿度为45%~55%。
    2、造模与实验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按比例随机留10只为阴性对照组,其余50只进行造模。无菌抽取接种HepS瘤种8天的小鼠的腹水,以生理盐水稀释10倍,0.02%伊红染色,滴加到细胞计数板上计数后,调细胞浓度至1×107/ml,迅速地分别将50只小鼠右腋皮肤消毒,每鼠接种0.2mlHepS肿瘤细胞悬液于皮下。整个接种过程须在无菌罩内以无菌操作进行,1h内完成接种。
    接种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肿瘤模型对照组、15μg/kg、30μg/kg和60μg/kg试验组、5-fu阳性对照组,另加阴性对照组,共6组。接种瘤细胞24h后,试验组腹腔注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剂量分别为15μg/kg、30μg/kg和60μg/kg,阴性对照组和肿瘤模型对照组等体积注射药物溶媒,5-FU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溶剂,剂量为20mg/kg,各组动物均按0.2ml在腹腔注射,连续给药8d。末次给药后次日,进行如下观察:
    完整剥离瘤块,并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肿瘤抑制率=(对照组肿瘤重量-治疗组肿瘤重量)/对照组肿瘤重量×100%。
    3、实验结果:
    不同剂量的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均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生长(P<0.01)。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的有效剂量极小,其体内抗肝癌活性是目前临床一线化疗药5-氟脲嘧啶(5-FU)的数百倍以上,见表3。
    表3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bullatacin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作用结果

    关 键  词:
    番荔枝 内酯 单体 化合物 制备 治疗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或乳腺癌或肝癌药物中的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8115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