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4795400
  • 上传时间:2018-11-13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13.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9566.7

    申请日:

    2008.08.19

    公开号:

    CN101342328A

    公开日:

    2009.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公开日:2009011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1/00; A61P31/04;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宫兆荣

    发明人:

    宫兆荣; 周国生

    地址:

    264003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1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荆芥穗2-4份,生地2-4份,元参2-4份,黄芩2-4份,生石膏5-7份,知母2-4份,连翘2-4份,金银花8-12份,板蓝根2-4份,薄荷0.5-1.5份,桔梗0.5-1.5份,竹叶0.5-1.5份混合而成。所述份是指质量份。对于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白血球增高者效果作用均较明显。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其特征是:它由以下组 分组成:荆芥穗2-4份,生地2-4份,元参2-4份,黄芩2-4份,生石膏5-7份, 知母2-4份,连翘2-4份,金银花8-12份,板蓝根2-4份,薄荷0.5-
    2: 5份,桔 梗0.5-1.5份,竹叶0.5-1.5份混合而成。所述份是指质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其特征 是:它由以下组分组成:荆芥穗3份,生地3份,元参3份,黄芩3份,生石 膏6份,知母3份,连翘3份,金银花10份,板蓝根3份,薄荷1份,桔梗1 份,竹叶1份混合而成。

    说明书


    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配方,属于纯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多见于冬春季节。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病毒,少数是由细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轻症主要是流清水鼻涕、打喷嚏、稍咳、咽痛、疲乏、纳呆,可有低热,病程大约3-4天,少数持续1周以上;重症患儿可伴高热、频咳、烦躁、少数可有高热惊厥。预后一般良好,但体弱者可引起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等并发症,极少数病例可诱致病毒性心肌炎。如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常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现行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抗生素疗法,无限制地一味点滴,这样不但对人体造成伤害,加大治疗成本,在未来感染发烧时又加倍使用抗生素,恶性循环,造成免疫力缺失,治疗效果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及其用量配比,达到消炎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其特征是:它由以下组分组成:荆芥穗2-4份,生地2-4份,元参2-4份,黄芩2-4份,生石膏5-7份,知母2-4份,连翘2-4份,金银花8-12份,板蓝根2-4份,薄荷0.5-1.5份,桔梗0.5-1.5份,竹叶0.5-1.5份混合而成。所述份是指质量份。

        优选的组分含量是:荆芥穗3份,生地3份,元参3份,黄芩3份,生石膏6份,知母3份,连翘3份,金银花10份,板蓝根3份,薄荷1份,桔梗1份,竹叶1份。

        本发明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荆芥穗:性味归经:微温;辛;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生地:性味归经:寒;甘、苦;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升津。鲜地黄: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咽喉肿痛。生地黄: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元参: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黄芩: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生石膏:性味归经:大寒;辛、甘;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知母:性味归经:寒;苦、甘;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连翘: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金银花:性味归经:寒;甘;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板蓝根:性味归经:寒;苦;归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降紫暗,痄腮,喉痹,烂堠丹痧,大头瘟疫,痈肿,丹毒。

        薄荷:性味归经:凉;辛;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涨闷。

        桔梗:性味归经:平;苦、辛;归肺经。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竹叶:性味归经:寒;甘、辛、淡;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温热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之症。

        本发明纯属中草药配制而成,是一种内服中药,对于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白血球增高者效果作用均较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取荆芥穗2份,生地2份,元参2份,黄芩2份,生石膏5份,知母2份,连翘2份,金银花8份,板蓝根2份,薄荷0.5份,桔梗0.5份,竹叶0.5份水煎服,每日一剂,三次分服。

        实施例二:取荆芥穗3份,生地3份,元参3份,黄芩3份,生石膏6份,知母3份,连翘3份,金银花10份,板蓝根3份,薄荷1份,桔梗1份,竹叶1份水煎服,每日一剂,三次分服。

        实施例三:荆芥穗4份,生地4份,元参4份,黄芩4份,生石膏7份,知母4份,连翘4份,金银花12份,板蓝根4份,薄荷1.5份,桔梗1.5份,竹叶1.5份水煎服,每日一剂,三次分服。

        以下是临床使用疗效情况:

        以本发明的药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组显效率100%,总有效率100%。

    关 键  词:
    治疗 小儿 细菌性 上呼吸道 感染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方.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954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