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兽用药品,具体地说是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中药口服液。
(二)背景技术
新城疫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最常侵袭家鸡和火鸡。目前主要采用疫苗接种预防该病的发生。虽然新城疫免疫接种已普及多年并已基本控制了典型新城疫的流行,但由于野毒感染、免疫程序或方法不当、其它疾病的干扰、流行毒株和疫苗株同源性差异而造成免疫失败,致使新城疫仍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每年都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以主要特征是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的非典型新城疫,其典型的病理变化很少见,给ND的预防、控制和及时治疗带来了困难。如何有效防治新城疫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是兽医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前具有抗NDV的西药主要有盐酸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均是从人医抑制过来的,动物试验表明盐酸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有致畸作用,盐酸金刚烷胺还可诱导耐药毒株的产生,且对动物性病毒的效果不确实,目前农业部已经禁止了这些化学合成抗病毒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中草药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而言,中草药有多种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毒性低、不易产生副作用、病原微生物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而且在抗菌抗病毒的同时,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动物的免疫机能,提高机体抗病力。目前,国内研究的抗流感病毒中草药大多数是解表药和清热药以及以他们为主药组成的中成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所以开发出一种绿色、无污染、安全、有效防治鸡新城疫的药物迫在眉睫。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药材,中药抗病毒已被试验和临床所证实。大量试验表明中草药在发挥其临床疗效时,往往是多靶点的,这一点不同于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也可能通过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或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多途径产生抗病毒作用。中草药是我国最有可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大类药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因此研制安全有效抗鸡新城疫病毒感染的中药口服液,更好地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无毒无残留等优点,还能促进鸡的增重的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中药口服液。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中药材生产抗新城疫病毒口服液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中药口服液,它是由大青叶1-3份、虎杖1份、鱼腥草1份、败酱草1-3份、板蓝根1份和苦参1份制成的。。
本发明的抗鸡新城疫口服液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作的:
按重量比组成为大青叶1-3份、虎杖1份、鱼腥草1份、败酱草1-3份、板蓝根1份和苦参1份的比例备好原料,将败酱草、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蒸馏液另器收存,残渣与浸泡2小时的其它药物共同煎煮3次,将3次滤液合并浓缩,分别用终浓度为60%、70%和85%的乙醇各沉淀1次,每次的醇沉淀液置4℃条件下冷藏过夜,然后离心,过滤,加入蒸馏液并定容为含生药量1g·ml-1的药液,流通蒸气灭菌30min。
经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抗鸡新城疫口服液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的产品是由中药提取物制成中药制剂,具有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剂等药物无法比拟的优点,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肉、蛋中不易产生药物残留。
2.体外有抗新城疫病毒(NDV)作用
采用鸡胚法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法研究中药复方口服液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以不同浓度的中药口服液与100ELD50的NDV等量混合后接种鸡胚尿囊腔,本发明产品能降低试验鸡胚的死亡率和尿囊液HA效价。中药口服液不仅对NDV有直接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NDV的繁殖,还可以进入细胞内发挥抗病毒的作用,而且对NDV的抑制能力与药液浓度呈正比关系。
3.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
(1)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是由于这些免疫器官自身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形成;而重量减少,则是这些器官成熟的细胞释放入血或自身细胞停止生长发育、分裂增殖所致。给药组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免疫系统成熟较快。所以该本发明的产品可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和迅速成熟,增强鸡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提高抗应激能力。
(2)对鸡T淋巴细胞的影响
本发明申请初步进行雏鸡服用复方中药后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CD4+T淋巴细胞具有诱导和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能分泌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因子,并刺激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在本实验中,给药组+免疫组的NDV抗体比免疫组高也证明这一理论。CD8+T淋巴细胞主要介导细胞毒杀作用,给药组+免疫组的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比空白对照组高,说明增加机体通过细胞毒杀作用开始抵御和清除细胞内的病原,从而对病毒的侵害起到一定的防御措施。给药组+免疫组的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也证明了本发明产品的抗病毒作用的免疫机理。本实验所用的复方制剂可促进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这与其他中药的研究报道一致。
(3)对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本发明申请初步进行雏鸡服用复方中药口服液后对干扰素的影响。NDV感染雏鸡后可诱导机体产生IFN,感染病毒的NDV细胞分泌IFN保护临近的细胞不再受感染,使临近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本实验中,中药口服液对IFN具有诱生作用,其诱生能力与NDV相似;也可以促进NDV对干扰素的诱生能力,与NDV诱生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4.体内药动学特征优秀
本申请的发明研究了中药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白藜芦醇甙、靛玉红、大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及生物利用度,并根据药动学规律制订临床给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鸡内服此中药复方口服液后,在体内呈现吸收较快、分布较快、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较高等特点。
5.对鸡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防治效果
(1)对试验性鸡新城疫感染的防治作用
本发明产品具有明显防治新城疫的作用,对人工感染新城疫感染的最佳保护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8.0%和83.3%,中药预防组和治疗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方中药预防组不论是在攻毒组,还是在同群感染组,其死亡保护率及平均存活时间都比本发明产品治疗组高。所以本复方中药抑制病毒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调动机体内在能动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再配伍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草药,以缓解新城疫引起的呼吸症状。诸药配合,发挥清热解毒,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力之功效,达到防治ND的效果。
(2)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抗病毒口服液对禽类临床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等均有显著的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该复方抗病毒口服液确实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6.安全可靠
本发明申请从中药口服液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亚急性毒性三方面来评价中药的安全性,旨在通过系统地研究中药的毒性,了解该药毒性的强度、找出完全无毒性反应的安全界量,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判定外来化合物毒性分级标准,本发明产品对雏鸡属实际无毒、无蓄积毒性化合物,亚急性毒性的结果表明该中药口服液未见明显的毒性。
抗鸡新城疫病毒中药口服液的上述特点是通过下列试验得出的:
1本发明产品抗新城疫病毒活性试验
采用鸡胚法和细胞培养法研究中药口服液对抗新城疫病毒的活性。以不同浓度的中药口服液与100ELD50的NDV等量混合后,本发明申请在鸡胚和鸡成纤维细胞上均采取三种方式加药:药物和病毒作用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相当于直接灭活作用);先接种药后接种病毒(相当于预防作用);先接种病毒后接种药(相当于治疗作用)。通过测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或采用MTT法分别评价口服液在鸡胚上或鸡成纤维细胞上抗NDV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口服液对鸡胚和鸡成纤维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分别为相当于生药1.00g/ml和1/32g/ml。
本发明产品在鸡胚内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最小有效灭活浓度、最小治疗浓度及最小预防浓度分别是1/2048g/ml、1/256g/ml、1/128g/ml。
本发明产品在鸡成纤维细胞内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最小有效灭活浓度、最小治疗浓度及最小预防浓度分别是1/2048g/ml、1/512g/ml、1/256g/ml。
2本发明产品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选择1日龄非免疫海蓝白混合雏鸡90只,随机分为中药口服液组、疫苗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预饲至7日龄,用鸡新城疫克隆-30苗滴鼻免疫,21日龄相同方法二免。28日龄以中药口服液饮水给药,投药量为每只鸡每天1ml原药液。分别于29、31、35、42、49、56日龄每组随机取5只鸡称重,心脏采血处按常规方法处死后解剖,分离并测定脾脏、法氏囊以及左侧胸腺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重量除以相应鸡体重求得各脏器指数),了解免疫器官生产发育情况。采集的血样分成三份,一部分采用MTT法测定血液淋巴细胞增殖;一部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及CD8+T淋巴细胞及其比例,一部分β-微量血凝抑制法测定新城疫抗体效价。
试验结果表明:
(1)饮水给药后本发明产品可以促进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尤其在42日龄时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可见本发明产品具有促进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
(2)中药口服液在35-42日龄时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29和35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CD8+T淋巴细胞数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均高于对照组,31-35日龄时差异极显著;说明本发明产品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功能。
(3)本发明产品在35-56日龄时HI效价均高于对照组,在35-49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产品也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延长体内高水平抗体的存在时间。
提高鸡体免疫功能可能是本发明产品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方式之一。
3本发明产品在鸡体内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的试验
将1日龄雏鸡饲养至15日龄随机分为4组:A组(口服液诱生组)、B组(口服液促诱生组)、C组(病毒诱生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其中前二组连续给药7天,每天1次,每次1ml/只。末次给药后B、C组接种NDV。于末次给药后2、6、12、24、48小时每组取5只鸡,无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20℃冻存待测。制备鸡成纤维细胞(CEF),然后采用蚀斑抑制法在CEF-VSV培养系统上检测干扰素的效价,以能抑制50%细胞病变的最高稀释度作为干扰素活性单位。
试验结果证明:NDV感染雏鸡后可诱导机体产生IFN。本发明产品对IFN具有诱生作用,其诱生能力与NDV相似,且在6h时IFN水平最高;也可以促进NDV对IFN的诱生能力,与NDV诱生组比较差异极显著,且在12h时促诱生能力最强。说明本发明产品对干扰素的诱生或促诱生作用也是本发明产品发挥间接抗病毒的另一作用的方式。
4本发明产品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120只4周龄健康海兰鸡,雌雄兼有,试验前禁食12小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只,称重编号。分别静注或内服本发明产品,给药剂量均为1mg·Kg-1,其中有5只鸡作空白对照。按预定采样方案,每一给药途径的鸡分别于给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240min、360min、480min各剖杀5只鸡,采集血液,置于加有肝素钠溶液的离心管中,轻轻混匀,离心,分离血浆,置-20℃冰箱中保存至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MCPKP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
靛玉红是板蓝根和大青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和白藜芦醇苷是虎杖中的有效成分,研究这三种有效成分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可以代表本发明产品在鸡体内的动力学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本发明产品中白藜芦醇苷、靛玉红、大黄素这三种成分的含量时发现白藜芦醇苷含量最多,其次为大黄素,虽然含有靛玉红,但其含量极低,在血浆样品中未检测到。
鸡口服本发明产品后,白藜芦醇苷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为11.07min、t1/2α为21.46min、t1/2β为214.26min;AUC为91.86mg·Kg-1·min-1;Cmax为1.29μg·mL-1;TCP为309.57min。大黄素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为12.2674min、t1/2k为32.7309min;AUC为59.9560mg·Kg-1·min-1;Cmax为0.7045μg·mL-1;TCP为223.2000min。由此可见,鸡内服本发明产品后在体内呈现吸收较快,分布速度较快,消除速度较慢等特点。
鸡静注本发明产品后,白藜芦醇苷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式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π为1.49min、t1/2α为15.49min、t1/2β为72.47min;V1为0.07L·Kg-1、Vb为0.82L·Kg-1;CL为0.007L·Kg-1·min-1;AUC为138.14mg·Kg-1·min-1;TCP为430.05min,白藜芦醇苷静注与口服相比较在体内呈现分布广泛、消除较快、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大黄素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无级吸收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α为8.85min、t1/2β为104.81min;V1为0.46L·Kg-1、Vb为1.32L·Kg-1;CL为0.01L·Kg-1·min-1;AUC为114.65mg·Kg-1·min-1;TCP为626.36min,由此可见,相对于口服给药,静注给药时,大黄素在体内呈现含量高、分布广泛而迅速,消除速度较慢,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
5本发明产品的安全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简化寇式法测LD50(半数致死量),以LD50作为评价中药口服液急性毒性的指标,将体重约20g的健康昆明系小白鼠70只,随机分为七组,1-6组为试验组,第7组为对照组,雌雄各半。采取灌胃给药途径。第1组小鼠灌胃剂量为60g/kg,组间剂量比为1∶0.8,对照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结果表明:即使达到小白鼠最大生理承受能力时,也测不出LD50,只能说明LD50>60g/kg体重,故进行最大给药量试验。最大给药量试验采用16h四次给药法,结果表明该药的最大耐受倍数为鸡治疗量的100倍。
(2)蓄积性毒性试验。
取小白鼠32只,成年大白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6只小白鼠、16只大白鼠,灌胃前禁食14小时,但不禁水。试验组每天按6g/kg体重剂量灌胃给药一次,1-4天为一期,以后给药剂量按1.5倍每4天递增一次,并称重调整灌胃量,比较体重变化;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观察20天,计算蓄积系数,试验结束时试验组随机抽取8只小白鼠和8只大白鼠,病理剖检。
结果显示给药组大白鼠、小白鼠均正常生长,该药的蓄积系数K>5.3,按蓄积评价标准该药属弱蓄积性或基本无蓄积性,表明该药在鼠体内代谢、排泄迅速,不易发生蓄积中毒。
(3)亚急性毒性试验。将80只SD系大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三组灌胃不同剂量的中药(40g/kg、20g/kg、6g/kg体重)连续给药8周,另一组为对照组。每两周记录大白鼠体重,并在给药8周结束时及停药2周分两次检查各组大白鼠的脏器系数、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如ALT、Tp、Alb、DBIB、BUN、Gr,以及心、肝、脾、肺、肾、胸腺、肾上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药物对大鼠体重影响较大,中剂量给药组大鼠只在给药8周结束时及停药两周时体重显著性降低(P<0.05)。说明长时间给予高、中剂量中药口服液能抑制动物生长发育。
中药口服液在连续给药8周结束时,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心脏、肝脏、肺脏脏器系数显著性增高(P<0.05),低剂量给药组大鼠胸腺脏器系数显著性增高(P<0.05);停药2周高剂量给药组大鼠胸腺脏器系数显著性降低(P<0.05),肺脏脏器系数显著性增高(P<0.05)。说明连续给予高剂量中药口服液会造成动物心、肝、肺的肿胀,停药后动物有所恢复,但肺脏的病理变化恢复较慢;而低剂量给药可促进胸腺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高剂量给药则可抑制胸腺生长,降低免疫力。
中药口服液在连续给药8周结束时,高剂量组大鼠ALT、Gr显著性增高(P<0.05),Alb极显著性降低(P<0.01),DBIB、BUN极显著性增高(P<0.01);停药2周时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只有ALT仍显著性升高(P<0.05),说明高剂量给药会对大鼠肝肾造成一定的损害,停药后有所恢复。
中药口服液在连续给药8周结束时,低剂量给药组大鼠白细胞显著性增高(P<0.05),其他各血常规指标均无异常变化;但淋巴细胞数极显著性增高(P<0.01),可见低剂量药物可促进大鼠白细胞、淋巴细胞增殖,这与中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结果表明大鼠心、肝、肺、肾均出现病理变化,其中以肝、肾最为严重,各脏器的病理变化与剂量呈一定的依赖关系,高剂量组大鼠病理变化较严重,中剂量组大鼠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低剂量组大鼠病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6本发明产品对实验性鸡新城疫病毒感染的疗效试验
(1)本发明产品对雏鸡感染新城疫的预防试验
将150只雏鸡随机分为6组,隔离饲养,按下列内容进行试验。A1组:本发明产品高剂量预防组,每只鸡每天饮水给药1.0ml;B1组:本发明产品中剂量预防组,每只鸡每天饮水给药0.5ml;C1组:本发明产品低剂量预防组,每只鸡每天饮水给药0.3ml;以上三组先投药4天,然后肌肉接种NDV0.4ml,再继续投药3天。D1组:疫苗预防组,攻毒前7天用新城疫-Clone30-86株疫苗按说明书半剂量免疫(为建立免疫失败模型);E1组:感染对照组,不给药,接种时间剂量同上;F1组:健康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观察21天。
本发明产品对雏鸡感染新城疫的预防试验结果见表1。表中的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对新城疫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尤以高剂量组的预防效果显著。疫苗组的保护率仅为76.0%,说明鸡免疫不当不能有效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攻击,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表1本发明产品对雏鸡感染新城疫的预防试验结果
(2)本发明产品对雏鸡感染新城疫的治疗试验
分组及各组雏鸡数同预防试验。除健康组外,其余各组每只肌肉接种ND病毒0.4ml,48h后用药物进行治疗。其中A2-C2组每只鸡分别饮水给药1.5ml/天、1.0ml/天和0.5ml/天,连用7天;D2组发病后用利巴韦林治疗,给药量为每千克体重5-10毫克。E2组,感染不给药;F2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观察21天。根据发病率、死亡率、保护率或治愈率评价本发明产品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本发明产品对雏鸡新城疫感染的治疗试验结果见表2,本发明产品高、中、低各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83.3%、82.4%、和65.0%,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3.3%,说明利巴韦林对新城疫病毒有很好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产品对新城疫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以高、中剂量给药(每天1-1.5ml)效果最佳。
表2本发明产品对雏鸡感染新城疫的的治疗试验结果
建议应用本发明产品防治ND的最佳饮水剂量为1ml/天·只,疗程以5-7天为宜。
7.本发明产品的临床疗效学试验
在近20个单位和养殖场进行了临床扩群治疗试验和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对禽类临床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鸡新城疫等均有显著的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和欢迎。证明该复方抗病毒口服液确实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四)具体实施方式:
1、按重量比组成为大青叶、虎杖、鱼腥草、败酱草、板蓝根和苦参按3∶1∶1∶3∶1∶1的比例备好原料,将败酱草、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蒸馏液另器收存,残渣与浸泡2小时的其它药物共同煎煮3次,将3次滤液合并浓缩,分别用终浓度为60%、70%和85%的乙醇各沉淀1次,每次的醇沉淀液置4℃条件下冷藏过夜,然后离心,过滤,加入蒸馏液并定容为含生药量1g·ml-1的药液,流通蒸气灭菌30min。
2、按重量比组成为大青叶、虎杖、鱼腥草、败酱草、板蓝根和苦参按3∶1∶1∶2∶1∶1的比例备好原料,将败酱草、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蒸馏液另器收存,残渣与浸泡2小时的其它药物共同煎煮3次,将3次滤液合并浓缩,分别用终浓度为60%、70%和85%的乙醇各沉淀1次,每次的醇沉淀液置4℃条件下冷藏过夜,然后离心,过滤,加入蒸馏液并定容为含生药量1g·ml-1的药液,流通蒸气灭菌30min。
3、按重量比组成为大青叶、虎杖、鱼腥草、败酱草、板蓝根和苦参按1∶1∶1∶1∶1∶1的比例备好原料,将败酱草、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蒸馏液另器收存,残渣与浸泡2小时的其它药物共同煎煮3次,将3次滤液合并浓缩,分别用终浓度为60%、70%和85%的乙醇各沉淀1次,每次的醇沉淀液置4℃条件下冷藏过夜,然后离心,过滤,加入蒸馏液并定容为含生药量1g·ml-1的药液,流通蒸气灭菌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