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清保健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利尿消肿,润肠通便,从而清热解毒的保健茶产品。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则很容易上火,在体内累积许多的毒素。而据记载:
人参:性味微苦,温。入脾、肺经。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
茄花:能治金疮、牙痛。
芦荟:性味苦寒。入肝,心、脾经。能清热、通便、杀虫。
竹叶: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胆、胃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金银花:性甘,寒。入肺、胃经。能清热、解毒。
苦菜:性苦、寒。入心、脾、胃三经。清热、凉血、解毒。
山姜:性辛、温。温中,散寒,祛风,活血。
白茅根:性甘,寒。入肺、胃、小肠经。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许多种保健茶,如中国专利CN1515173公开了一种清热去火保健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苦丁0.8-1.2份;绞股蓝1.5-2.0份;胖大海1.5-2.0份;金银花1.0-1.2份;百合花1.0-1.3份;仙人掌1.6-2.0份。这种清热去火保健茶具有解渴生津、去热、解毒、消炎利咽、清凉作用,但是其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具有解毒作用的中药原料,其性质温和,但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但具有利尿消肿、润肠通便、清热解毒、排除体内毒素等作用,同时还具有调理内分泌、滋补营养的作用的三清保健茶产品。
本发明中的三清保健茶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人参5-15份、茄花5-10份、芦荟5-10份、竹叶10-20份、金银花10-15份、苦菜5-20份、山姜2-5份、白茅根5-20份。
本发明中的三清保健茶优选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人参8份、茄花7份、芦荟7份、竹叶15份、金银花12份、苦菜10份、山姜3份、白茅根12份。
制备本发明中的三清保健茶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常规方法,制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茶产品。但是优选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成袋泡茶:
1)选取上述的各原料,清洗晾干;
2)将选取的原料分别在50-80℃条件下烘干10-30分钟;
3)分别将各原料破碎;
4)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数混合各原料后,每1—10克装入小纸带中。
本发明的三清保健茶的用法用量如下:每日1~2袋,需要时取本品一袋于杯中加入沸水,3分钟后即可饮用。每袋可泡饮4~5次,当天用完。孕妇忌用。
本发明中的安神保健茶,味道幽香可口,特选取了人参、茄花、山姜、白矛根等中药原料,其不但具有利尿消肿、润肠通便、清热解毒、排除体内毒素等作用,同时还具有调理内分泌、滋补营养的作用,真正将中医调理治病、保持身体阴阳平衡的理念通过日常饮食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阐述:
实施例1
选取人参、茄花、芦荟、竹叶、金银花、苦菜、山姜、白茅根为原料,清洗后晾干,60℃下烘干20分钟,破碎后按照人参5重量份、茄花5重量份、芦荟5重量份、竹叶10重量份、金银花10重量份、苦菜5重量份、山姜2重量份、白茅根5重量份的比例混合,然后称取7克装入小纸袋,即得三清保健茶。
实施例2
选取人参、茄花、芦荟、竹叶、金银花、苦菜、山姜、白茅根为原料,清洗后晾干,60℃下烘干20分钟,破碎后按照人参15重量份、茄花10重量份、芦荟10重量份、竹叶20重量份、金银花15重量份、苦菜20重量份、山姜5重量份、白茅根20重量份的比例混合,然后称取2克装入小纸袋,即得三清保健茶。
实施例3
选取人参、茄花、芦荟、竹叶、金银花、苦菜、山姜、白茅根为原料,清洗后晾干,60℃下烘干20分钟,破碎后按照人参8重量份、茄花7重量份、芦荟7重量份、竹叶15重量份、金银花12重量份、苦菜10重量份、山姜3重量份、白茅根12重量份地比例混合,然后称取5克装入小纸袋,即得三清保健茶。
实施例4
请20位积热上火、大便干结的的患者饮用实施例3中的三清保健茶,每袋用沸水浸泡3分钟后饮用,每袋泡饮4次,每日2袋,连用3日后,有10位患者的大便干结情况明显改善;连用一周后,18位患者的大便干结情况明显改善;连用一个月后,全部患者的大便干结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