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柴胡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终身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这种病将导致心脏和肾脏并发症、眼盲和截肢。近年来从临床上观察,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目前糖尿病人数已超过4000万。在糖尿病病例中,少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目前糖尿病治疗仍以化学合成药物为主,如磺胺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列奈和胰岛素增敏剂等。但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均比较大。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中医药典籍记载了很多具有降糖疗效的中药,如泽泻、知母、西洋参、葛根、地黄、花粉等。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但在糖耐量减低期及糖尿病发病的早期却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
治疗方法开郁清胃,滋阴降火,通腑泻浊。
本发明人以中医“郁热”学说为理论依据,研究发现,由天花粉、柴胡、枳实、大黄、半夏、黄芩、黄连、白芍、乌梅等药材组成的组合物对糖尿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通过传统的醇提方法得到的提取物,损失了大量的水溶性有效成分;不仅收率低,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很小,所以给药剂量很大,相应的副作用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取药材,所述的药材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生药材:天花粉5-40份、柴胡10-30份、枳实3-15份、大黄1-6份、半夏1-12份、黄芩3-15份、黄连1-12份、白芍3-15份、乌梅5-20份;
(2)将其中的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放凉、过滤、合并;
(3)药渣中加入其他药材,加水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至含醇重量为65-75%,过滤;
(4)将(2)和(3)所得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
步骤(2)中,乙醇浓度优选为75-90%,进一步优选为80%;优选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0倍药材重量,每次提取1.5小时。
步骤(3)中,优选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0倍药材重量,每次提取1.5小时。优选提取液浓缩至最初的药材重量和浓缩液的体积之比为1∶1。加入的乙醇浓度优选为90-100%,进一步优选为95%。含醇重量优选为70%。
所述的药物,各生药材的重量比优选为:天花粉9份、柴胡12份、枳实9份、大黄3份、半夏6份、黄芩9份、黄连6份、白芍9份、乌梅9份。
更好的,本发明在所述药物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入山楂,这是因为山楂酸甘化阴,既可以防辛散太过伤阴,又可苦酸制甜。配伍开郁清热具有很好的疗效。各生药材的重量份为:天花粉5-40份、柴胡10-30份、枳实3-15份、大黄1-6份、半夏1-12份、黄芩3-15份、黄连1-12份、白芍3-15份、乌梅5-20份、山楂3-15份。
优选为:天花粉10-30份、柴胡10-30份、枳实3-15份、大黄1-6份、半夏1-12份、黄芩3-15份、黄连1-12份、白芍3-15份、乌梅5-20份、山楂3-15份。
进一步优选为:天花粉30份、柴胡12份、枳实9份、大黄3份、半夏6份、黄芩9份、黄连6份、白芍9份、乌梅15份、山楂9份;或者天花粉15份、柴胡12份、枳实9份、大黄3份、半夏6份、黄芩9份、黄连6份、白芍9份、乌梅15份、山楂9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等生药材先醇提,残渣再与其他药材合并水提,保证了这六味药材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提取;其他药材仅水提中的有效成分,这是因为其中的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性。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明显提高,杂质的含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给药的剂量。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的制剂。例如将上述原料药研成散剂冲服,或制成片剂或胶囊口服,或者制成注射剂等。但是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试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及其有益效果,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天花粉750g、柴胡1500g、枳实450g、大黄150g、半夏150g、黄芩450g、黄连150g、白芍450g、乌梅75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0%乙醇至含醇量65%,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2
天花粉1200g、柴胡900g、枳实450g、大黄180g、半夏360g、黄芩450g、黄连360g、白芍450g、乌梅60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无水乙醇至含醇量75%,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3
天花粉630g 柴胡840g 枳实630g 大黄210g 半夏420g 黄芩630g 黄连420g白芍630g 乌梅63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70%,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4
天花粉750g、柴胡1500g、枳实450g、大黄150g、半夏150g、黄芩450g、黄连150g、白芍450g、乌梅750g、山楂45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山楂,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0%醇至含醇量65%,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5
天花粉1200g、柴胡900g、枳实450g、大黄180g、半夏360g、黄芩450g、黄连360g、白芍450g、乌梅600g、山楂45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山楂,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无水乙醇至含醇量75%,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6
天花粉833g 柴胡667g 枳实500g 大黄167g 半夏333g 黄芩500g 黄连333g白芍500g 乌梅833g 山楂50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山楂,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70%,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7
天花粉500g、柴胡750g、枳实500g、大黄250g、半夏500g份、黄芩500g、黄连500g、白芍500g、乌梅500g、山楂50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山楂,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70%,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8
天花粉1200g、柴胡800g、枳实600g、大黄200g、半夏400g、黄芩400g、黄连200g、白芍400g、乌梅400g、山楂40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山楂,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0%乙醇至含醇量68%,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实施例9
天花粉1000g、柴胡600g、枳实600g、大黄250g、半夏300g、黄芩500g、黄连300g、白芍500g、乌梅500g、山楂300g
柴胡、白芍、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用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天花粉、乌梅、半夏、山楂,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加入99%乙醇至含醇量74%,滤过,备用;将两提取液混合,减压浓缩成稠膏。
试验例1
1)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g。
2)主要试剂和药品: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美国sigma公司,批号024K1211;
稳毫型血糖仪(One-Touch Ultra):美国Lifescan公司,注册号20032400735;
无水柠檬酸(C6H8O7.H2O):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批号011121;
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批号011219;
二甲双胍:250mg/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121;
试验例的不同处方组药物分别为按照实施例3、实施例8和实施例9制备的浸膏粉,编号分别为TL-1,TL-2和TL-3。
3)模型制备:
SD大鼠适应1周后隔夜禁食,经腹腔注射STZ65mg/Kg(0.1mmol/l、PH4.4柠檬酸缓冲液制成2%(W/V)的溶液),3天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
4)给药方法及观察指标:
成模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125mg/Kg组和不同处方组(生药15.5g/Kg)。适应一周,检测血糖后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药物皆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给药,实验期间皆自由摄食饮水,实验周期15天。在给药第7、14天,给药后禁食2小时,尾静脉取血one-touchultra血糖仪测定血糖,同时检测大鼠的体重。
5)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t检验。
6)结果
由表1可见,不同处方组在15.5g/Kg剂量时,给药7、14天后,均使STZ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明显下降(P<0.01)。
表1.各组血糖的变化及比较
剂量 药前血糖 药后7天 药后14天
(g生药/kg) (mmol/l) (mmol/l) (mmol/l)
对照组 - 5.99±0.202 6.06±0.165 6.01±0.223
模型组 - 21.47±2.351* 22.35±1.707* 22.33±1.614*
双胍组 125mg/Kg 21.61±2.066* 18.64±0.783*▲ 17.54±1.222*▲
TL-1 15.5 21.48±1.686* 19.09±1.452*▲ 18.14±1.253*▲
TL-2 15.5 21.62±1.734* 18.67±0.782*▲ 17.76±1.436*▲
TL-3 15.5 21.53±1.752* 18.51±0.463*▲ 17.89±1.44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