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业造气型煤 本发明涉及型煤,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工业造气型煤。
现有工业造气型煤按其粘接剂划分有不同的种类,如以石灰、腐殖酸、普通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为粘接剂的工业造气型煤。上述工业造气型煤普遍存在一些弊端,1、生产周期较长,一般需3-7天,需大的生产场地,占用流动资金较大。2、型煤的百分含碳量降幅较大,一般在6-13%之间(即型煤的百分含碳量与原料煤粉的百分含碳量的比较),使单位型煤产气量偏小。3、成球率较低,一般仅为60-80%。4、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型煤在夏天制作时,很容易烧浆,维护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型煤的弊端,提出一种固定碳百分含量降幅较小,单位型煤造气量大;生产周期短;成球率高的工业造气型煤。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工业造气型煤,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它由无烟粉煤85-91%,50%浓度的硅酸钠溶液6.5-14%;腐殖酸钠0.5-4%经搅拌混合均匀挤压成型并送烘干炉在140-250℃温度条件下经1.5-2.5小时烘干制成。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1、型煤的固定碳百分含量降幅较小,仅为2-3%。从而提高了单位型煤的造气量,这主要因为作为主粘接剂的硅酸钠溶液,其中水分含量较大,型煤经烘干程序使硅酸钠溶液中的大部分水分蒸发,从而使型煤的总量变轻(与烘干前比),固定碳百分含量比也相应提高,即呈现降幅较小的现象。2、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加快效率提高,利润增大,这主要在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烘干程序。3、成球率高。其成球率可达95%以上,减少破损,节省成本,这主要在于腐殖酸钠可提高型煤的粘性及早期强度,使其不易破损。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注明:实施例1、2所用的粉煤为山西晋城无烟粉煤,其成分指标是:水分2.6%、灰分15.64%、挥发分5.92%、全硫0.34%、固定碳75.5%,实施例3所用的粉煤为山西焦末粉,其成分指标是:水分2.4%、灰分12%、挥发分3.4%、全硫4.4%、固定碳77.8%。实施例1、2、3所用的硅酸钠为浓度50%的溶液。
实施例1:用山西晋城无烟粉煤90.64%(按重量百分比,以下均同)硅酸钠7.4%、腐殖酸钠1.96%,经搅拌混合并挤压成型送进烘干炉,在温度140℃-250℃度条件下经1.5-2.5小时烘干即为成品。成品经检测其指标为:
水分3.5%、灰分17.24%、挥发分6.12%、全硫0.34%
固定碳72.80%、热稳定性TS+6 84.45%、热强度42kg/球、冷强度91kg/球。
本成品指标除热稳定性略低于国家型煤一级指标外,其热强度和冷强度都超过一级指标,固定碳百分含量仅比成型前原料煤降低2.7%。
实施例2:用山西晋城无烟粉煤90%(按重量百分比,以下均同)硅酸钠9%、腐殖酸钠1%,经搅拌混合挤压成型送进煤干炉,在温度140℃-250℃度条件下经1.5-2.5小时烘干即为成品。成品经检测其指标为:
水分3.28%、灰分17.16%、挥发分6.02%、全硫0.34%
固定碳73.20%、热稳定性TS+6 86.20%、热强度46kg/球、冷强度106kg/球。
本成品指标除热稳定性略低于国家型煤一级指标外,其热强度和冷强度都超过一级指标,固定碳百分含量仅比成型前原料煤降低2.3%。
实施例3:用山西焦末粉89.74%(按重量百分比,以下均同)硅酸钠8.3%、腐殖酸钠1.96%,经搅拌混合挤压成型后送进烘干炉,在温度140℃-250℃度条件下经1.5-2.5小时烘干即为成品。成品经检测其指标为:
水分3.2%、灰分13.8%、挥发分3.6%、全硫4.4%、固定碳7.5%
热稳定性TS+6 86.9%、热强度48kg/球、冷强度96kg/球。
本成品指标除热稳定性略低于国家型煤一级指标外,其热强度和冷强度都超过一级指标,固定碳百分含量仅比成型前原料煤降低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