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42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4215 A *CN103334215A* (21)申请号 201310220288.9 (22)申请日 2013.06.04 D04B 15/00(2006.01) D04B 15/06(2006.01) (71)申请人 韦增机械 (佛山高明) 有限公司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三洲街道 兴隆路南工业区 (72)发明人 洪荣豪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 罗晓聪 (54) 发明名称 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57) 摘要。
2、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 置, 包括 : 该剪毛装置包括 : 生克片以及与生克片 配合的切断刀片, 所述的切断刀片包括 : 向上凸 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 于切断 刀片的头部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 于切断刀片的 尾部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 ; 所述切断刀 片的刀杆的前端具有与生克片配合的刀口, 该刀 口具有自上而下向尾部方向倾斜的刀刃。本发明 的织针编织成反包毛圈布面与剪毛作业一并完 成, 而且剪断效果更佳, 提高了工作效率 ; 本发明 结构更加简单、 稳定、 耐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4215 A CN 103334215 A *CN103334215A* 1/1 页 2 1. 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包括 : 生克片 (2) 以及与生克片 (2) 配合的切断刀 片 (3)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切断刀片 (3) 包括 : 向上凸起的头部 (31) 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 伸的尾部 (32) , 于切断刀片 (3) 的头部 (31) 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 (30) , 于切断刀片 (3) 的尾 部 (32) 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 (34) ; 所述切断。
4、刀片 (3) 的刀杆 (30) 的前端具有与生 克片 (2) 配合的刀口 (33) , 该刀口 (33) 具有自上而下向尾部 (32) 方向倾斜的刀刃 (330)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刀杆 (30) 与切断刀片 (3) 头部 (31) 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避空位 (334)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刀口 (33) 包括 : 本体 (331) 、 位于本体 (331) 端面的刀刃 (330) ; 所述的刀杆 (30) 靠近刀口 (33) 位置形成向生克片 (2) 方向。
5、的弯折, 以令刀刃 (330) 贴合于生克片 (2) 对应的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刃 (330) 倾斜角度为 : 55-70 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生克片 (2) 包括 : 向上凸起的头部 (21) 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 (22) , 于生 克片 (2) 头部 (21) 上形成有与切断刀片 (3) 刀口 (33) 对应的成圈嘴 (23) , 于生克片 (2) 的 尾部 (22) 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脚 (24) 。 6. 根据权利要求。
6、 5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生克片 (2) 成圈嘴 (23) 具有一个钩线槽 (231) , 于钩线槽 (231) 上方向前 凸起形成导圈舌 (232) , 于导圈舌 (232) 顶部向上延伸形成阻挡凸起 (233) 。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生克片 (2) 头部 (21) 与第一凸脚 (24) 之间形成第一导槽 (240) ; 所述切断刀片 (3) 头部 (31) 与第 二凸脚 (34) 之间形成第二导槽 (340) ; 所述第一导槽 (240) 与第二导槽 (340) 宽度一致, 所 述第二凸脚。
7、 (34) 比第一凸脚 (24) 长。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剪毛装置 还包括 : 用于承载生克片 (2) 和切断刀 (3) 的针筒 (1) 以及驱动生克片 (2) 和切断刀片 (3) 水平运行的上编织三角 (4) , 于所述的针筒 (1) 上形成有用于承载生克片 (2) 和切断刀片 (3) 的支撑台 (12) , 生克片 (2) 和切断刀 (3) 成对贴合放置于所述支撑台 (12) 上均匀开设 的滑槽 (121) 内 ; 所述的上编织三角 (4) 呈起伏弯曲状, 于所述的上编织三角 (4) 上安装有 可对其内端面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 (。
8、41) 。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于所述的上 编织三角 (4) 上还安装有可调节其与外端面之间的间距切断块 (42)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4215 A 2 1/5 页 3 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 特指一种结构简单、 稳定、 耐用, 剪断效果更佳、 工作 效率更高的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的圆编毛巾编织机中, 包括机架主体, 在机架主体中心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 针筒, 针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 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
9、台, 于支撑 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安装的生克片槽。然后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 在上内盘与生克 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 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 其具有弯曲的端面, 生克片上形成 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 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 在转动的过程 中, 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 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 动, 所以当针筒转动时, 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 令凸起沿上 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 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 与此同时, 织针将在下编织三 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 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 形成编织效果。目前,。
10、 在编织正包毛 巾布料、 锁底反包毛巾布料、 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时, 需要使用 不同的上编织三角, 以配合不同的生克片, 不同的上编织三角内形成的轨道也不同, 其对生 克片产生的驱动也不同, 最后实现的布料编织效果也不同。 0003 具体而言, 目前, 在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时, 其采用的工序为 : 首先, 于圆编毛巾针织机上针织成毛巾布料, 然后再将布料置于另一剪毛机来进行剪毛作业。这 种作业方式不但麻烦, 并且效率低。 另外, 在剪毛过程中, 在剪断毛圈部分时, 难以确保所剪 毛圈的毛边整齐, 需要多次修剪, 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另外, 目前的生产企业中, 。
11、资源短缺、 且劳动力人工不断提高, 如此可见, 此产品成本高, 产量低, 如此的加工方法远远追不上当 今市场的需求, 殊不理想。 0004 另外, 本发明人曾提出过一种 “圆编毛巾针织机的剪毛装置” , 见中国专利号为 : 200720097532.7 的发明专利说明书,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在生克板上安装一切纱刀, 该 切纱刀的前端具有较薄的刀刃, 于起毛针的顶部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的切毛口, 当织 针钩拉纱线编织毛巾布面时, 会与起毛针的凹槽内形成一毛圈, 在令切纱刀前进, 使其刀刃 穿过切毛口, 切断起毛针上的毛圈纱线, 达到织针钩编织处毛圈与剪毛一并完成的动作。 该 技术方案采用。
12、 90 度垂直剪切, 刀刃以垂直方向向前剪切毛圈时, 由于剪切力是垂直作用在 毛圈上, 其切点集中在一点, 某些情况下不是将毛圈切断, 而是 “拉断” , 故这种剪切效果仍 未达到尽善尽美。 0005 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人经过研发, 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以令针织机的 剪毛装置结构更加简单、 稳定、 耐用、 剪断效果更佳、 工作效率更高。 发明内容 :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 说 明 书 CN 103334215 A 3 2/5 页 4 简单、 稳定、 耐用, 剪断效果更佳、 工作效率更高的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00。
13、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 该剪毛装置包括 : 生克片 以及与生克片配合的切断刀片, 所述的切断刀片包括 : 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 延伸的尾部, 于切断刀片的头部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 于切断刀片的尾部上形成有向上凸 起的第二凸脚 ; 所述切断刀片的刀杆的前端具有与生克片配合的刀口, 该刀口具有自上而 下向尾部方向倾斜的刀刃。 0008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刀杆与切断刀片头部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一 避空位。 0009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刀口包括 : 本体、 位于本体端面的刀刃 ; 所 述的刀刃贴合于生克片对应的侧面 ; 。
14、所述的刀杆靠近刀口位置形成向生克片方向的弯折。 0010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刀刃倾斜角度为 : 55-70 度。 0011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生克片包括 : 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 向后延伸的尾部, 于生克片头部上形成有与切断刀片刀口对应的成圈嘴, 于生克片的尾部 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脚。 0012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生克片成圈嘴具有一个钩线槽, 于钩线槽上方 向前凸起形成导圈舌, 于导圈舌顶部向上延伸形成阻挡凸起。 0013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生克片头部与第一凸脚之间形成第一导槽 ; 所 述切断刀片头部与第二凸脚。
15、之间形成第二导槽 ; 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宽度一致, 所述 第二凸脚比第一凸脚宽。 0014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该剪毛装置还包括 : 用于承载生克片和切断刀的针 筒以及驱动生克片和切断刀片水平运行的上编织三角, 于所述的针筒上形成有用于承载生 克片和切断刀片的支撑台, 生克片和切断刀成对贴合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均匀开设的滑槽 内 ; 所述的上编织三角呈起伏弯曲状, 于所述的上编织三角上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形成干 涉的正反包块。 0015 进一步而言, 上述技术方案中, 于所述的上编织三角上还安装有可调节其与外端 面之间的间距切断块。 0016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其具有的有。
16、益效果如下 : 0017 1、 针织机的织针编织成反包毛圈布面与剪毛作业一并完成, 减少了额外的剪毛作 业工序, 不仅节约了成本, 还大大提高了针织机的工作效率。 0018 2、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另外, 减少了切断刀片的整体体积, 不仅节省了 材料, 而且使切断刀片运行起来更加灵活, 操作起来更加简便。 0019 3、 本发明中, 切断刀片与生克片一起安装在滑槽内, 通过上编织三角盘下表面上 形成的凸轨驱动切断刀片和生克片, 从而实现成圈、 编织以及剪毛的动作, 并且让织出反包 毛巾的毛圈与剪切完成后的纱线长度一致。 0020 4、 本发明中, 切断刀片的刀刃倾斜朝下, 在剪切。
17、毛圈过程中, 随着切断刀的前行, 刀刃将对毛圈形成一种线性 “切割” 效果, 相对于目前的 “点” 切割, 本剪切方式更加稳定。 0021 5、 本发明中的刀刃通过刀口部的弯折设计, 令刀刃边缘便贴合于生克片的成圈嘴 侧面, 使其具有更好的剪断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334215 A 4 3/5 页 5 附图说明 : 0022 图 1 是本发明安装于圆编毛巾编织机的立体图 ; 0023 图 2 是本发明安装于圆编毛巾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生克片的主视图 ; 0025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切断刀片的主视图 ; 0026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
18、中单个生克片与切断刀片配合的示意图 ; 0027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单个生克片与切断刀片的立体图 ; 0028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编织三角的主视图 ; 0029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图。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32 见图 1-7 所示, 本发明是应用在圆编毛巾编织机中的剪毛装置, 其包括 : 针筒 1、 生 克片 2、 切断刀 3、 驱动生克片 2 和切断刀片 3 水平运行的上编织三角 4 以及用于承载生克 片 2 和切断刀片 3 的支撑台 12, 于所述的支撑台 12 上均匀开设有滑槽 121, 生克片 2。
19、 和切 断刀 3 成对贴合放置于所述的滑槽 121 内。 0033 针筒 1 呈圆环柱体, 在针筒 1 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针槽 11, 于每个针槽 11 内安装 有织针 10。沿针筒 1 外表面的上端形成有一个环形的凹槽 13, 对应该凹槽 13 的位置水平 向外延伸形成有支撑台12。 该支撑台12上端面形成有供生克片2安装的生克片槽121。 同 时, 针筒1上开设的针槽11将贯穿支撑台12, 以使织针10可以向上运行到针筒1的顶部位 置, 与生克片 2 配合, 进行编织作业。 0034 所述的生克片 2 呈片状, 其包括 : 向上凸起的头部 21 和位于滑槽 121 内并低于头 部 21 的。
20、尾部 22, 于生克片 2 的头部 21 上端形成有与织针 10 钩针 100 配合的成圈嘴 23, 于 说 明 书 CN 103334215 A 5 4/5 页 6 生克片 2 的尾部 22 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脚 24 ; 所述生克片 2 的成圈嘴 23 具有一个钩 线槽 231, 于钩线槽 231 上方向前凸起形成导圈舌 232, 于导圈舌 232 顶部向上延伸形成阻 挡凸起 233。 0035 所述的切断刀片 3 也呈片状, 其造型与生克片 2 形状对应。切断刀片 3 包括 : 向上 凸起的头部 31 和位于滑槽 121 内并低于头部 31 的尾部 32, 于切断刀片 3 的头部 3。
21、1 上端形 成有一个刀杆 30, 于切断刀片 3 的尾部 32 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 34。 0036 所述刀杆 30 沿切断刀片 3 头部 31 上端水平方向延伸形成, 于刀杆 30 末端形成有 刀口 33 ; 所述切断刀片 3 的刀杆 30 下方形成有与所述钩线槽 231 对应的避空位 334, 该避 空位 334 的间隙大于钩线槽 231, 之所以将避空位 334 形成较大的缺空, 其作用是 : 当切断 刀片 3 与生克片 2 相互贴合并与织针 10 进行作业时, 在形成毛圈过程中, 毛圈具有一个被 钩针下拉的过程, 由于避空位 334 的缺空较大, 可以避免毛圈与切断刀片 3 之。
22、间形成摩擦, 确保整个编织过程顺畅。 0037 所述的刀口 33 包括 : 本体 331、 位于本体 331 端面的刀刃 330 ; 所述的刀刃 330 贴 合于生克片 2 成圈嘴 23 对应的侧面。所述刀刃 330 倾斜角度为 : 55-70 度。 0038 见图7所示, 为了令刀刃330更好与生克片2形成切断效果, 在切断刀片3刀杆33 的前端靠近刀刃 330 的位置, 向生克片 2 方向形成一定的弯折, 这样刀刃 330 就可以更加紧 密的贴靠在生克片 2 成圈嘴 23 的侧面, 从而保证更好的切断效果。 0039 所述生克片 2 头部 21 与第一凸脚 24 之间形成第一导槽 240 。
23、; 所述切断刀片 3 头 部 31 与第二凸脚 34 之间形成第二导槽 340 ; 所述第一导槽 240 与第二导槽 340 宽度一致, 所述第二凸脚 34 比第一凸脚 24 宽大。 0040 所述的上编织三角4呈起伏弯曲状, 上编织三角4具有弯曲的内端面和外端面, 内 端面与外端面之间的宽度与第一导槽 240、 第二导槽 340 宽度对应, 编织机装配后, 上编织 三角 4 将落入第一导槽 240、 第二导槽 340 内。当针筒 1 转动时, 固定在编织机上内盘下部 的上编织三角 4 与针筒 1 之间产生相对旋转, 上编织三角 4 通过自身的弯曲造型将推动生 克片 2 及切断刀片 3 产生水。
24、平移动。 0041 于所述的上编织三角 4 上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 41, 该正反包 块 41, 通过调整正反包块 41 在定位槽 44 内的位置令正反包块内端部的尖端凸起由上编织 三角4内端面伸出或缩回, 即可以令正反包块5的内端部凸显于内端面上, 对内端面形成干 涉, 或者其缩回至定位槽 44 内, 令内端面处于平滑过渡。 0042 在上编织三角4的外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延伸板43, 于该延伸板43上可调整安 装有切断块 42, 通过调整所述切断块 24 在延伸板 43 上的安装位置调节其与外端面之间的 间距。该延伸板 43 上开设有一可容纳切断块 42 的滑槽。通过调节切。
25、断块 42 在滑槽内的 位置, 从而改变其内端部与上编织三角 4 外端面之间的间距。 0043 安装时, 每个滑槽 121 内安装成对放置的生克片 2 和切断刀片 3, 通过滑槽 121 对 二者其进行限定, 防止其产生左右摆动。由于所述切断刀片 3 的刀口 33 倾斜设置, 并且其 刀刃 330 贴合于生克片 2 的成圈嘴 23 的侧面。所述阻挡凸起 233 与导圈舌 232 凸出于刀 口 33, 即刀口 33 的刀刃 330 未延伸超过成圈嘴 23 的阻挡凸起 233 和导圈舌 232。当二者 相对运行时, 切断刀片 3 的刀口 33 与生克片 2 成圈嘴 23 的侧面就形成一种剪刀效果,。
26、 可以 将由成圈嘴 23 构成的毛圈剪切开来。 说 明 书 CN 103334215 A 6 5/5 页 7 0044 上编织三角 4 呈板状, 其固定在上编织机的上内盘 5 下端面。上内盘 5 工作时将 与针筒 1 产生相对旋转。上编织三角 4 盖设于生克片 2 和切断刀片 3 上方, 并且其将位于 第一导槽 240 与第二导槽 340 中。 0045 本发明工作时, 针筒 1 将与上内盘 5 产生相对旋转, 在转动的过程中, 针筒 1 将带 动生克片2和切断刀片3转动, 由于上编织三角4落入第一导槽240与第二导槽340中。 所 以当针筒 1 转动后, 生克片 2 上的第一导槽 240 和。
27、切断刀片 3 上的第二导槽 340 同时沿上 编织三角 4 运行产生前后移动。于此同时, 织针 10 在下编织三角的驱动下沿织针槽 11 产 生上下运动。织针 10 的钩针部与生克片 2 上的成圈嘴 23 相互配合, 形成编织毛圈, 然后切 断刀片 3 运行过程中, 将与生克片 2 配合将形成的毛圈切断。 0046 下面结合具体工作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47 配合参见图 8, 这是本发明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时的工作原理图, 首 先, 针筒1内的织针10上端的钩针部上行到生克片2的成圈嘴23部分。 此时生克片2与切 断刀片 3 相互贴合共同向前运行 (即切断刀片 3 刀口。
28、 33 的刀刃 330 保持与生克片 2 表面紧 贴, 并且刀刃 330 未延伸超过成圈嘴 23 的阻挡凸起 233 和导圈舌 232) 。织针 10 自上而下 通过钩针 100 钩住纱线, 并在下降到钩线槽 231 位置的下端面时形成毛圈 6。与此同时, 上 一次形成的毛圈 6 将套设在生克片 2 上的成圈嘴 23 的导圈舌 232 上, 并通过阻挡凸起 233 对毛圈 6 进行限定, 通过导圈舌 232 对上一次形成的毛圈 6 进行整理, 以确保切断后的毛长 平整。在此过程中, 切断刀片 3 并不参与工作, 其将与生克片 2 同步运行。即在此过程中, 上编织三角 4 驱动生克片 2 和切断。
29、刀片 3 进行同步运行。运行到最后, 由于切断块 42 的内 端部向外端面凸出, 导致切断块的内端部与上编织三角 4 外端面之间的间距将缩小。同时, 切断刀片 3 尾部的第二凸起 24 稍长, 切断块 42 的内端部向外端面之间的间距缩小将对切 断刀片 3 形成干涉, 所以当切断刀片 3 的尾部运行到切断块 42 内端部时, 该内端部将对切 断刀片 3 形成一个推动, 推动切断刀片 3 向前移动。而与此同时, 生克片 2 的尾部并未与切 断块 42 形成干涉, 其仍保持原有轨迹运行, 这样切断刀片 3 将在切断块 42 位置形成向前运 行的幅度突然增加, 从而产生与生克片 2 的相对运行 (突。
30、然向前运行) , 形成一种剪切效果, 从而将生克片 2 编织形成的毛圈 6 切断。即切断刀片 3 上的刀刃 330 超过成圈嘴 23 的阻 挡凸起 233 和导圈舌 232 侧面就形成一种剪刀效果, 将导圈舌 232 上套设的毛圈 6 剪切开 来, 形成线头 61。然后, 织针 10、 生克片 2 和切断刀片 3 复位, 等待下一次的编织。 0048 本实施例可一次编织成型, 并且直接实现将毛圈剪断的效果, 不仅将工序减少, 并 且降低损耗、 节省成本, 有利于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 如果对上编织三角 4 内的正反 包块 41、 切断块 42 的位置进行调整, 就可以实现正包编织、 反包编。
31、织等其他不同类型的编 织效果。 0049 当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 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 凡依 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 请专利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334215 A 7 1/6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4215 A 8 2/6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4215 A 9 3/6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4215 A 10 4/6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4215 A 11 5/6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4215 A 12 6/6 页 13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4215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