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上的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技术背景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制动是通过包括前、后轮操作制动开关和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系统来实现。通过人为操作前制动手柄或后制动脚踏板来控制前、后轮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进行前、后轮的刹车制动。但是如果制动系统的制动力过大,或者一直握紧制动手柄不放,或脚制动踏板不松,则容易出现车轮抱死的现象。若前轮抱死,则摩托车将失去转向能力,若后轮抱死,则摩托车容易发生侧滑甩尾。因此,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车轮抱死现象的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由前、后轮车速检测装置,前、后轮制动控制阀以及控制器构成,所述前、后轮车速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摩托车前、后轮上,并输入车轮转速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摩托车上的前、后轮操作制动开关电连接,并输出前、后轮制动信号至前轮制动控制阀和后轮制动控制阀。
所述控制器内可以设置有电源稳压电路、主控电路、操作制动电源信号输入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电源稳压电路向主控电路输入稳压电源,所述操作制动电源信号输入电路输入来自摩托车上的前、后轮操作制动开关的前、后轮操作制动信号至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输入来自前、后轮车速检测装置的车轮转速信号,同时通过信号输出电路输出前、后车轮制动信号。
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可以由前轮制动输出电路和后轮制动输出电路构成,所述前轮制动输出电路连接前轮制动控制阀,所述后轮制动输出电路连接后轮制动控制阀。
所述前、后轮车速检测装置可以由前、后车轮车速传感器和前、后轮传感器齿盘构成,所述前、后轮车速传感器和前、后轮传感器齿盘相对应的分别设置于摩托车前、后轮上。
所述前轮制动控制阀可以为前轮液压电磁制动控制阀,所述后轮制动控制阀为后轮电磁制动控制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现了采用两片单片机分别输出不同频率脉冲信号至前轮液压电磁制动控制阀、后轮电磁制动控制阀,通过操作前制动手柄或后制动脚踏板,将前制动手柄操作的液压力矩和脚制动踏板操作力矩,通过前轮液压电磁控制阀和电磁控制阀分别以不同频率将制动力矩传递、施加给前后轮制动器,使摩托车达到制动无抱死现象,能让摩托车完全平稳的停下来。因此,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前、后车轮的制动控制互不干扰,电路工作性能可靠,摩托车安全性高,制动无抱死现象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本发明摩托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由前、后轮车速检测装置,前轮制动控制阀、后轮制动控制阀以及控制器构成。
所述前轮制动控制阀为前轮液压电磁制动控制阀KZF1,所述后轮制动控制阀为后轮电磁制动控制阀KZF2。
所述前、后轮车速检测装置由前、后车轮车速传感器CG1、CG2和前、后轮传感器齿盘2、3构成。所述前轮车速传感器CG1和前轮传感器齿盘2相对应的设置于摩托车前轮上,所述后轮车速传感器CG2和后轮传感器齿盘3相对应的设置于摩托车地后轮上。
所述控制器1内设置有电源稳压电路101、主控电路100、操作制动电源信号输入电路102、信号输出电路103和制动频率显示电路104。
所述电源稳压电路101向主控电路100输入稳压电源。所述操作制动电源信号输入电路102连接摩托车上的前、后操作制动开关ZD1、ZD2,并输入前、后轮操作制动信号至主控电路100。所述主控电路100输入来自前、后轮车速传感器CG1、CG2的车轮转速信号,同时通过信号输出电路103输出前、后车轮制动信号。所述制动频率显示电路104用于显示主控电路100的脉冲信号输出频率。
所述信号输出电路103由前轮制动输出电路1031和后轮制动输出电路1032构成,所述前轮制动输出电路1031连接前轮液压制动电磁控制阀KZF1,所述后轮制动输出电路1032连接后轮制动电磁控制阀KZF2。
参考附图2,所述电源电路101由二极管D1、三极管Q1、Q2、电阻R1、稳压二极管W1、电容C1、C2、C3、C4和稳压器IC1(7805)构成,从而通过二极管D1的正极与摩托车上点火开关K1电连接,引入摩托车上的直流12V工作电源。经滤波稳压后为主控电路100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主控电路100由前轮控制单片机IC2(CF745)、后轮控制单片机IC3(CF745)及其外围元器件构成。
所述前轮控制单片机IC2的15脚和16脚上连接由晶振JZ1、电容C5、C6构成的振荡电路;其6脚为前轮操作制动信号输入端,其7脚连接前轮车速检测装置CG1,从而输入前轮转速信号,其18脚为前轮制动脉冲信号输出端;所述后轮控制单片机IC3的15脚和16脚上连接由晶振JZ2、电容C7、C8构成的振荡电路,其6脚为后轮操作制动信号输入端,其7脚连接后轮车速检测装置CG2,从而输入后轮转速信号,其18脚为后轮制动脉冲信号输出端。
所述操作制动电源信号输入电路102由电阻R3、R5和稳压二极管W2、W3构成,其中电阻R3的一端连接前轮控制单片机IC2的6脚,其另一端与前轮操作制动开关ZD1串联,并通过摩托车点火开关K1引入DC12V电源,所述稳压管二极管W2的正极接地,其负极连接到电阻R3与前轮操作制动开关ZD1的联接点上;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后轮控制单片机IC3的6脚,其另一端与后轮操作制动开关ZD2串联,并通过摩托车点火开关K1引入DC12V电源,所述稳压管二极管W3的正极接地,其负极连接到电阻R5与前轮操作制动开关ZD2的联接点上。
所述前轮制动输出电路1031由电阻R4、R9、二极管D2、D4、三极管Q3和场效应管Q5构成,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前轮控制单片机IC2的前轮制动脉冲信号输出端18脚,其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前轮控制单片机IC2的前轮制动脉冲信号输出端18脚,其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R9一端,其发射极与点火开关输出的摩托车电源正极连接,R9的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5栅极,场效应管Q5源极接地,其漏极与液压电磁制动控制阀KZF1连接,同时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控制阀KZF1另一端与点火开关输出的摩托车电源正极连接,同时还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前轮操作制动开关ZD1与电阻R3之间的联接点上,ZD1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输出的摩托车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后轮制动输出电路1032由电阻R6、R10、二极管D5、D3、三极管Q4和和场效应管Q6构成,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后轮控制单片机IC3的后轮制动脉冲信号输出端18脚,其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R10一端,其其发射极与点火开关输出的摩托车电源正极连接,R10的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6栅极,场效应管Q6源极接地,其漏极与电磁制动控制阀KZF2连接,同时还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控制阀KZF2另一端与点火开关输出的摩托车电源正极连接,同时还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后轮操作制动开关ZD2的一端与电阻R5联接,其另一端与点火开关输出的摩托车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制动频率显示电路104由双色发光二极管LED和电阻R7、R8构成,所述前轮控制单片机IC2的17脚通过电阻R7连接双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一个正向输入端,所述后轮控制单片机IC3的17脚通过电阻R8连接双色发光二极管LED的另一个正向输入端,且LED的负极接地。
工作时,当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由前、后车轮车速传感器CG1、CG2、前、后轮传感器齿盘2、3组成车轮转速信号源,该车轮转速信号源将车轮转速信号提供给前、后轮控制单片机IC2、IC3,当在一定的车速情况下,驾驶员根据需要操作制动手柄或脚制动踏板制动时,即接通前、后操作制动开关ZD1和ZD2,从而向IC2和IC3的6脚输入高电平的前、后轮操作制动信号。单片机IC2和IC3根据当时的车速情况,输出端18输出不同频率的制动脉冲信号,同时,前、后轮控制单片机IC2、IC3还通过双色发光二极管LED的闪烁显示制动脉冲信号的频率。由于信号输出电路103中,当脉冲信号为高电平的时候,三极管Q3(或Q4)导通,使场效应管Q5(或Q6)开通,控制阀KZF1(或KZF2)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反之则使控制阀KZF1(或KZF2)的接地端断路而停止工作。当驾驶员操作制动时,将前制动手柄操作的液压力矩和脚制动踏板操作力矩,通过前轮液压电磁控制阀KZF1和电磁控制阀KZF2分别以不同频率将制动力矩给传递、施加给前后轮制动器,使摩托车达到制动无抱死现象,能让摩托车完全平稳的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