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该装置用于处理气态介质、液体、固体、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该装置用于处理气态介质、液体、固体、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的应用.pdf(2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88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8839 A *CN103338839A* (21)申请号 201180051019.3 (22)申请日 2011.09.01 PCT/EP2010/062870 2010.09.02 EP B01D 53/32(2006.01) B01D 53/44(2006.01) H05H 1/46(2006.01) A61L 9/22(2006.01) (71)申请人 琼 - 米歇尔博杜安 地址 瑞士苏黎世 (72)发明人 琼 - 米歇尔博杜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
2、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郭广迅 (54) 发明名称 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该装置 用于处理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 合的应用 (57)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 在 气态介质的流向上包括用于在气态介质中生成等 离子体的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等离子体特别包括 受激分子、 自由基、 离子、 自由电子、 光子及其任意 组合。 此外,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介电 结构, 特别是至少一个熔凝硅管。 等离子体是可输 送至至少一个介电结构中的, 特别是在等离子体 生成装置中生成之后。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4.2。
3、2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1/065120 2011.09.01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28687 EN 2012.03.08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8839 A CN 103338839 A *CN103338839A* 1/3 页 2 1. 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特别是空气 (20) 的装置 (1) , 所述气态介质特别包括分子、 生物 分子、 微生物及其任意。
4、组合, 其中在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所述装置 (1) 包括 : 用于在气态介质中生成等离子体 (21) 的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2) , 所述等离子体 (21) 特别包括受激分子、 自由基、 离子、 自由电子、 光子及其任意组合, 和 形成为至少一个熔凝硅管的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是可 输送至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3) 中的, 特别是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2) 中生成等离子体 (21) 之后。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3) 下游的 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所述装置 (1) 包括 : 具有内部空间 (11) 。
5、的相互作用腔室 (10) , 所述内部 空间 (11) 具有至少一个壁 (12)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壁 (12) 在所述内部空间 侧面上至少显示部分的金刚石涂层 (13) , 优选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13)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没有微波辐射施加于所 述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3) 。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互作用腔室 (10) 包括至少一个电极 (15) , 其中特别地将电压施加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 (15)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6、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电极 (15) 显示部分的金 刚石涂层 (13) , 优选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13) 。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互作用腔室 (10) 特别地包括穿孔的放大结构 (23) , 特别是在气态介质的平均流向上成圆锥形地形成的放大 结构, 优选形成为外摆线的放大结构, 其中该放大结构 (23) 至少包括部分的、 优选完全的金 刚石涂层 (13) 。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将基本上特别是穿孔的圆柱形结构 (24) 设置在由成圆锥形地形成的放大结构 (23)所围成的体。
7、积内, 其中所述圆柱形结构 (24) 至少包括部分的、 优选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13) 。 9.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相互作用腔室 (10) 下游的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所述装置 (1) 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 (3 ) , 特别是 至少一个另外的熔凝硅管, 其中等离子体 (21) 可以从相互作用腔室 (10) 输送至至少一个 另外的介电结构 (3 ) 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至少一个另外 的介电结构 (3 ) 下游的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所述装置 (1) 包括用于熄灭。
8、等离子体 (21) 的另 一腔室 (16) 。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 (16) 在流向上显示在腔室 (16) 内部的锥形部分 (17) 。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用颜料 (4) 至少部分 地、 优选完全地在内部涂敷介电结构 (3) 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将电磁辐射的波长转化至更长 的波长。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1) 包括用 于将反应气体输送至装置 (1) 中的构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8839 A 。
9、2 2/3 页 3 14.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互作用腔室 (10) 包括用于放大光子, 特别是用于放大选择的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子的构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1) 包括用 于解耦合光子, 特别是 UV 光子的构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1) 包括用 于将气态介质输送至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2) 中的至少一个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5) , 其中所 述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5) 在流向上显示锥形的。
10、入口部分 (14) 。 1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1) 包括用 于将气态介质输送至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2) 中的至少一个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5) , 其中将 气态介质偏转器 (19) 设置在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5) 的下游, 所述偏转器 (19) 用于在气态介 质流中产生湍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 (1) 包括具有至少第 一磁控电极 (31) 和至少一个对电极 (32) 的磁控管 (30) , 其中至少一个另外的电极 (33) 设 置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2) 中且在由等。
11、离子体装置入口 (5) 沿着气态介质穿过等离子体装 置入口 (5) 的平均流向上的投影形成的区域中, 其中特别地, 通过偏转器 (19) 可以在所述 区域中生成湍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设置偏转器 (19) , 使 得偏转器 (19) 不妨碍对电极 (32) 和另外的电极 (33) 之间的瞄准线, 特别是沿着连接对电 极 (32) 和另外的电极 (33) 的最短的直线。 2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生成装 置 (2) 的内部空间 (26) 在至少一个在气态介质的平均流向上基。
12、本上会聚的部分中, 并且相 互作用腔室 (10) 的内部空间 (11) 在至少一个在气态介质的平均流向上基本上发散的部分 中, 用于增加装置 (1) 中的湍流和特别是等离子体 (21) 的均匀度。 2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0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生成装 置 (2) 包括至少一个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2) 内部的、 具有熔凝硅表面 (22) 的壁, 特别是在 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5) 对面的壁。 22. 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特别是空气 (20) 的方法, 特别地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任 一项所述的装置 (1) , 包括步骤 : 在等离子体生成。
13、装置 (2) 中, 在气态介质中生成等离子体 (21) , 和 将等离子体 (21) 输送至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3) 中。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方法, 其中将等离子体 (21) 输送至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3) 下游的相互作用腔室 (10) 中, 其中将等离子体 (21) 任选地输送至相互作用腔室 (10) 下游 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 (3 ) 中, 并且其中将等离子体 (21) 任选地输送至至少一个另 外的介电结构 (3 ) 下游的另外的腔室 (16) 中。 2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在处理气态介质, 特别是空气 (20) 和 / 或甲烷。
14、中的应用,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22 至 2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操作所述装置 (1) 。 2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在处理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 合中的应用,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22 至 2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操作所述装置 (1) , 特别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8839 A 3 3/3 页 4 使用从装置 (1) 上解耦合的 UV 光子。 2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在重整甲醇, 特别是产生氢气中的 应用,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22 至 2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操作所述装置 (1) 。 2。
15、7. 用于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 中的磁控管 (30) , 其包括第一 磁控电极 (31) 、 对电极 (36) 和环形电极 (32) , 所述环形电极为包围一个区域的封闭环的形 式, 特别是环形, 并且其中第一磁控电极 (31) 设置在该区域内, 特别是基本上在中心, 另外 的电极 (33) 设置在该区域外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电极 (32) 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该区 域的向内部件 (34) , 其中所述向内部件 (34) 与垂直于环形电极 (32) 的轴基本上平行地设 置在环形电极 (32) 和第一磁控电极 (31) 之间, 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该区域外面。
16、的向外部 件 (35) , 所述向外部件 (35) 基本上平行于与环形电极 (32) 垂直的轴且在环形电极 (32) 和 另外的电极 (33) 之间。 28. 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磁控管 (3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电极 (32) 包括至少两 个向内部件 (34) , 其中向内部件 (34) 中的一个显示第一长度且其余向内部件 (34) 显示第 二不同的长度, 特别是比例为 1.5 : 1 且优选为 2 : 1。 29. 根据权利要求 27 或 28 所述的磁控管 (3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向内部件 (34) 和至少一个向外部件 (35) 设置在环形电极 (32) 。
17、的沿着环的不同位置上。 30. 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 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包 括 : 气态介质入口, 气态介质出口, 用于放大光子, 特别是选择的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子的构件, 和 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构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8839 A 4 1/11 页 5 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该装置用于处理气态 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的应用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 一种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所述 气态介质的方法, 以及该装置和方法用于处理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的 应用。 。
18、0002 等离子体生成的各种方法和该等离子体的多种应用在本领域内是已知的, 例如 Bogaerts 等人的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57(2002)609-658 所评论的。 0003 本领域已知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所述气态介质对气态介质进行灭菌, 其中使用所述 等离子体来破坏浮游菌和化学毒素, 例如 WO2005/079123A2 所提出的。使用这些方法可以 例如破坏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 特别是长链 VOC。 0004 本领域还已知使用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气态介质进行灭菌, 如 US5,814,135 所提 出的。 0005 这些已知的装置具有实现的灭菌。
19、效果不充分的缺点, 特别是对某些微生物和毒素 (如短链 VOC) , 它们通过上述装置通常是不可破坏的。 0006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 即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和方 法, 在节能高效 (即消耗少量能量) 的同时允许有改进的 (即加强的) 处理效果。特别地, 这个 目的包括分子的合成和分解、 生物结构 (如蛋白质、 花粉、 孢子、 细菌或病毒) 的失活或破碎。 0007 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 使用等离子体 处理气态介质的方法, 以及该装置和方法用于处理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 合的应用来达到这些目的。 0008 虽。
20、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是目前将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或其表 面理解为光解作用, 即光解反应 ; 特别地, 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通过包括在等离子体中 的光子和 / 或电力 (electric forces) 诱发或支持光解作用的手段 ; 此外, 认为通过分子的 初始去稳定作用 (initial desta bilization) 和分子与一个或多个光子的相互作用可以 提高用于分子分解和 / 或合成的等离子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或与等离子体的分子相互作 用的效率。 0009 光解作用特别包括分子 (特别是生物分子) 的分解和 / 或合成, 和 / 或通过破碎生 物质 (如微生物) 。
21、导致的失活。如此处及下文所理解的, 生物分子为由存活有机体产生的任 意有机分子。 0010 光解作用是指使用光子 (即电磁波) 使分子键断裂。例如, 光解作用的商业应用为 使用光子固化聚合物、 破坏液体或气体中的或固体表面上的病原体或气体污染物。 0011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 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的处理包括 : 气态 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中的分子的合成, 和 / 或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 其任意组合的净化。例如, 净化包含分子和 / 或生物质 (如气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 任意组合中的微生物) 的量的减少。特别地, 处理包括。
22、生物结构的破碎。 0012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 术语合成和 / 或净化具有任意以下含义 : 合成 ; 净化 ; 合成 和净化。特别地, 合成包括通过重整乙醇和 / 或甲醇进行的氢 (H2) 的合成。 说 明 书 CN 103338839 A 5 2/11 页 6 0013 在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气态介质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气态介质中 生成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等离子体特别包括受激分子、 自由基、 离子、 自由电子、 光子及其任意组合。 此外,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特别是至少一个熔凝 硅管 (fused silica tub e) 。等离子体是可输送至至。
23、少一个介电结构中的, 特别是在等离 子体生成装置中生成之后。 0014 特别地,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可以是等离子体腔室, 进入所述等离子体腔室的气态 介质流进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气态介质可以是待处理的气态介质, 或用于处理另外的气 态介质、 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的气态介质。 0015 此外,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特别包括用于生成电磁辐射的发生器, 所述电磁辐射的 频率为射频范围至微波范围。 0016 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介电结构, 使得可以在该结构内部并沿着所述结构输送等离子 体。特别地, 可以将这样的结构构造成环形、 长方形或椭圆形横截面的管。特别地, 可以构 造具有任意横截面的这样的结构。
24、。 0017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 认为等离子体为气体和/或蒸气, 所述气体和/或蒸气在电 场的影响下分离成其组分。因此, 等离子体包括光子、 自由电子、 离子、 自由基和中性粒子 (特别是受激中性粒子) , 以及其它成分。这样的等离子体优选低温等离子体 (non-thermal plasma) 。特别地, 这样的等离子体的离子化程度小于 10%, 优选小于 5%, 更优选小于 3%, 最 优选小于 1.5%。 0018 这样的等离子体可通过在WO2005/079123A2中描述的装置, 以及在Bogaerts等人 的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57(2002)609。
25、-658 中描述的电晕放电、 磁控放电或辉光放 电来生成。 0019 一般而言, 如此处及下文所理解的, 尤其是在处理效果方面需要考虑的共存于等 离子体中的三个活性物种为 : 0020 a) 电力, 源于离子、 电子和 / 或受激分子 ; 0021 b) 光子, 特别是 UV 光子或 UV 辐射 ; 0022 c) 化合物, 特别是污染物, 一般而言, 诸如反应性化学种类 (特别是自由基) 、 浮游 菌和化学毒素 (特别是 VOC、 花粉、 细菌、 孢子或病毒) 。 0023 现在已经发现,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和介电结构的组合提供了协同效果 : 根据本发 明的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具。
26、有的优点是, 这个生成的等离子体更好的适 合于处理大部分化合物 ; 虽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应懂得等离子体进入介电结构中的输送 将在更大的长度上维持等离子体并且修饰等离子体, 从而延长等离子体能与化合物反应和 / 或改进处理的时间。 0024 虽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可将协同效果解释如下 : 在等离子体和介电结构之间的 表面波的生成可修饰等离子体, 使得等离子体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通过表面波加快到更高 的速度, 导致了改进的处理效果。 0025 设置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和介电结构还具有的优点是, 所实现的气态介质的处理是 能量有效的, 因为供给至用于等离子体生成的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的能量有效地转变为光。
27、子 和源于离子、 电子和或 / 受激分子的电力, 而没有生成相当多的废热。 0026 例如, 可将这样的装置并入通风设备和 / 或空调系统中, 或可用作独立装置, 特别 说 明 书 CN 103338839 A 6 3/11 页 7 是作为用于处理空气的反应容器。 0027 优选地, 在至少一个介电结构的流向下游, 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内部空间 (interior space) 的相互作用腔室 (interaction-chamber) , 该内部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壁。 0028 这个相互作用腔室具有的优点是, 等离子体的活性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 间增加, 即反应发生时间延长, 从而增加了处理。
28、效果。 0029 这个相互作用腔室的另外的优点是光子数 (即等离子体的光子物种) 放大。虽然并 非限制本发明, 但当前认为效果如下 : 光子特别通过使高速电子减速 (所谓的韧致辐射) 而 生成, 由于在相互作用腔室中所述高速电子与电场的相互作用而从介电结构输送到相互作 用腔室中。 0030 更优选地, 相互作用腔室的至少一个壁显示至少一部分的金刚石涂层。 优选地, 至 少一个壁在内部空间侧面上显示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0031 这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将光子 (即电磁辐射) 更有效地分散在等离子体中, 从而增 加由所述光子引起的处理效果。特别地, 至少部分的金刚石涂层支持光子数的放大。此外, 光子。
29、在金刚石涂层上的拉曼 (即非弹性的) 散射特别会引起至少一部分散射的光子能量 (即 频率) 的增加。 0032 本领域内已知的是, 可以用光子激发金刚石中的初级和次级电子空穴对, 如 Gaudin等人的photoconductivity and photoemission of diamond u nder femtosecond VUV radiation(2005),Scientific Commons,http:/en.sc ientificcommons. org/27223646中所解释的。 虽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当前认为的是, 将初级和次级电子空穴 对在金刚石涂层中激发, 然后金。
30、刚石涂层通过发射两个光子重组, 从而进一步放大相互作 用腔室中的光子数。 0033 作为金刚石涂层的替代, 特别是天然的金刚石涂层的替代, 氧化锆和 / 或其它合 成的金刚石涂层是可使用的。特别地, 具有氮掺杂剂的金刚石涂层是可使用的。 0034 本领域内已知的是, 用氮掺杂金刚石可产生所谓的带电氮空位色心 (c harged nitrogen-vacancy colour centres) , 该带电氮空位色心可以被可见光激发, 随后生成冷 光, 如 Han 等人的 Three-Dimensional Stimulated Emissi on Depletion Microscopy of 。
31、Nitrogen-Vacancy Centres in Diamond Usin g Continuous-Wave Light,Nano Letters, 2009,Vol.9,No.9,3323-3329 中所解释的。虽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当前认为的是, 这导致 光子在等离子体中更加有效地分散。 0035 优选地, 相互作用腔室包括放大结构, 该放大结构特别为穿孔的。特别地, 在气态 介质的平均流向上成圆锥形地形成放大结构。优选地, 将放大结构形成为外摆线。放大结 构包括至少部分的、 优选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0036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 术语 “穿孔的” 是指结构具有空气和 / 或等离。
32、子体能通过的 开口。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 术语 “平均流向” 是指从相互作用腔室入口到相互作用腔室出 口的平均方向, 即基本上平行于相互作用腔室的纵轴。 0037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 术语 “外摆线” 是指沿着投影、 在平均流向上, 放大结构具有 形成为外摆线的外部形状。在相互作用腔室中设置放大结构的优点是, 显示金刚石涂层的 表面随以上已陈述的有益效果而增加。 此外, 放大结构的圆锥形具有的优点是, 将气态介质 流引导至相互作用腔室出口, 这增大了用于进一步使用的相互作用腔室下游的等离子体密 说 明 书 CN 103338839 A 7 4/11 页 8 度, 即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数。 。
33、0038 更优选地, 将基本上呈圆柱形的结构设置在由成圆锥形形成的放大结构所围成的 体积内, 其中圆柱形结构包括至少一部分、 优选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该圆柱形结构特别是穿 孔的。特别地, 圆柱形结构的纵轴基本上平行于平均流向且优选沿着相互作用腔室的纵轴 延伸。 0039 这具有随以上已陈述的有益效果进一步增加显示金刚石涂层的表面、 并且更有效 地将气态介质引导至相互作用腔室出口的优点。 0040 优选地, 没有微波辐射提供给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0041 更优选地, 相互作用腔室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特别地, 将电压施加于至少一个电 极。 0042 至少一个电极的存在的优势是增加等离子体的离子化程度。
34、, 从而增加处理效果。 0043 特别地, 将 5kV 至 12kV 的电压施加于至少一个电极。这具有支持等离子体生成和 / 或保持存在于相互作用腔室中的等离子体的另外的优势。 0044 优选地, 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电压施加于放大结构, 以使放大结构充当相互作 用腔室中包括的电极的对电极, 特别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使电极充当阴极, 放大结构充当 阳极。 0045 虽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目前根据磁流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由 于电磁力和相互作用腔室中放大结构的形式, 可以实现更多湍流的生成并从而实现等离子 体均匀度的改进以改进处理效率 ; 进一步认为, 在相互作用腔室中生成电磁力以。
35、更有效地 将等离子体输送至相互作用腔室下游的另外的介电结构中 ; 进一步认为的是, 在等离子体 生成装置内发生相似的效果, 为了生成改进的等离子体均匀度以改进处理效率, 并且为了 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内生成电磁力以更有效地将等离子体输送至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的介 电结构下游 ; 这使得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有效输送空气和 / 或等离子体。 0046 最优选地, 该至少一个电极显示部分的金刚石涂层, 优选完全的金刚石涂层。 0047 该金刚石涂层具有如上已陈述的相同的有益效果。 0048 作为金刚石涂层的替代, 特别是天然的金刚石涂层的替代, 氧化锆和 / 或其它合 成的金刚石涂层是可使用的。特别地。
36、, 具有氮掺杂剂的金刚石涂层是可使用的。 0049 特别优选的是, 在位于相互作用腔室的下游的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特别地, 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熔凝硅管。等离子体可 以从相互作用腔室输送至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中。 0050 该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具有如上已陈述的相似的有益效果。 0051 优选地, 在位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下游的气态介质的流向上, 所述装置包 括用于等离子体熄灭的另外的腔室。 0052 该另外的腔室 (即松弛腔室 (relaxation chamber) ) 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等离子体 的活性物种可在该腔室内重组, 从而熄灭。
37、等离子体。因此只有基本上没有自由基的基本上 中性的气态介质离开了另外的腔室, 从而没有给环境造成危害。 0053 最优选地, 在流向上, 另外的腔室在腔室内部显示锥形部分 (tapered section) 。 0054 这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等离子体的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加, 从而增加重 组的可能性以实现基本上中性的气态介质。 说 明 书 CN 103338839 A 8 5/11 页 9 0055 特别优选的是, 用颜料至少部分地、 优选完全地涂敷介电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的内 部, 以将电磁辐射的波长转化为更长的波长。 0056 这具有的优点是, 可以根据待灭菌的气态介质中的污染物 (特。
38、别是浮游菌或化学 毒素) 调整等离子体中光子的波长。例如, 这在具有已知污染物的环境中是有益的, 如例如 具有空气调节设备的建筑物。 因此, 可以在例如空气调节系统中实施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并 且使它适应于预期的污染物。 0057 优选地, 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反应气体输送至该装置中的构件。 0058 这具有的优点是能增加等离子体生成, 即通过增加等离子体的离子化程度, 或降 低当保持离子化程度基本恒定时所必需的能量的量, 。例如, 氦可用作反应气体。特别地, 这允许通过降低 VOC 来合成新的产物 (如 H2) 。 0059 更优选地, 相互作用腔室包括用于光子放大的构件。 特别地, 放大选择。
39、的波长的光 子。 0060 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 将等离子体中光子的量 (即等离子体的活性物种中的一种 的量) 增加, 即将光子放大。这个放大导致改进的处理效果。放大特别适合处理某些已知的 污染物的选择的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子数是特别有利的, 例如, 将待放大的光子的波长 (即 能量) 与必需能量进行匹配, 以分解或破碎已知包括在等离子体中的某些的污染物。 0061 特别地,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放大光子数的晶体。 这样的晶体的实例为熔凝硅晶体 (fused silica crystal) , 特别通过例如红宝石激光器对 其进行光泵。 0062 优选地, 所述装置包括用于。
40、解耦合光子 (uncoupling photon) (特别是 UV 光子) 的 构件。 0063 用于解耦合光子的构件包括窗口, 特别是 UV 透明窗口 (UV-transpar ent window) 。 例如, 至少一个介电结构, 特别是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 可形成为用于解耦合 光子的窗口。 0064 这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将光子从该装置上解耦合, 特别是用于处理液体、 固 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特别地, 能处理水。换言之, 能将所述装置用作光子源。 0065 更优选地, 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气态介质输送至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 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其中等离子体装置入口在流向。
41、上显示锥形的入口部分。 0066 这具有的优点是, 输送至等离子体装置入口中的气态介质的速度增加, 从而增加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湍流。此外, 这使得可能以更低的速度将气态介质输送至等离子体 生成装置中, 并且仍然可以通过增加气态介质的速度来实现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生成基 本均匀的等离子体密度所需的湍流。湍流改进了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等离子体的分布, 从 而实现基本均匀的等离子体密度。 0067 最优选地, 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气态介质输送至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 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其中将用于在气态介质流中生成湍流的气态介质偏转器 (deflector) 设置在等离子体装置入口的下游。 0。
42、068 因此, 装置可以在等离子体装置入口中具有锥形入口部分且无偏转器, 在等离子 体装置入口中具有锥形入口部分和偏转器以及在等离子体装置入口中无锥形入口部分且 有偏转器。 说 明 书 CN 103338839 A 9 6/11 页 10 0069 气态介质偏转器的使用具有在气态介质流中生成增加的湍流的优点, 这提高了等 离子体生成装置中基本均匀的等离子体密度的生成, 即更均匀的等离子体的生成。 0070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偏转器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几何特征, 用于偏转和 / 或引导 气态介质流, 即卷曲的壁段 (curved wall segment) 。 0071 优选地, 等离子体装置入口。
43、和 / 或偏转器包括至少一个气态介质导向通道 (guiding channel) , 特别是呈螺旋形的导向通道。 0072 这具有的优点是, 通过导向通道至少部分地导向气态介质以在流中生成涡流 (vortex) , 所述涡流增加了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湍流, 以得到更均质的等离子体。 另外的 优点是, 由于在气态介质的导向通道中有更长的流动路径,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至少一 部分气态介质的停留时间增加。 这使得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更有效地生成等离子体并且 提高处理效率。 0073 导向通道特别地在等离子体装置入口和 / 或偏转器的壁中形成凹槽。 0074 优选地, 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第一磁控电。
44、极 (magnetron-electrode) 和至少一 个对电极 (counter-electrode) 的磁控管 (magnetron) , 其中将至少一个另外的电极设置 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且在由等离子体装置入口沿着气态介质穿过等离子体装置入口的 平均流向上的投影形成的区域中, 其中特别地, 通过偏转器可在区域中生成湍流。 0075 换言之, 另外的电极设置在气态介质进入等离子体生成装置的地方, 用于在刚输 送至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气态介质中生成等离子体。 这进一步提高了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的等离子体生成能力。 0076 更优选地, 设置偏转器, 使得偏转器不妨碍对电极和另外的电极之间的瞄。
45、准线 (line of sight) , 特别是沿着连接着对电极和另外的电极的最短的直线。 0077 这具有的优点是, 偏转器未削弱等离子体生成。 0078 连接对电极和另外的电极的词组 “最短的直线” 的含义是, 在对电极和另外的电极 之间所画的虚拟线。 0079 最优选地,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内部的具有熔凝 硅表面的壁, 特别是在等离子体装置入口对面的壁。 0080 虽然并非限制本发明, 但在通过表面波可能使一部分电子加速到更高速度的方 面, 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内部的熔凝硅表面的设置具有与针对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下游的介 电结构所阐述的相同的优点。 0081 优选的。
46、是, 为了增加装置内湍流和特别是等离子体的均匀度,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 的内部空间 (inner space) 在至少一个在流向上基本上会聚的部分中, 并且相互作用腔室 的内部空间在至少一个在流向上基本上分散的部分中。 0082 换言之, 基本上垂直于平均流向的尺寸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 降低, 并且在相互作用腔室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增加。 0083 这具有进一步增加在装置中气态介质的处理效率的优点。 0084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处理气态介质 (特别是空气) 的方法。该方法特别用上述装 置来进行。该方法包括在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内、 在气态介质中生成等离子体和将等离子体 输送至至少一个。
47、介电结构中的步骤。 0085 该方法优选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来实施。所以,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气态介质的方 说 明 书 CN 103338839 A 10 7/11 页 11 法具有如上所陈述的相同的优点。 0086 优选地, 所述方法包括将等离子体输送至所述至少一个介电结构下游的相互作用 腔室的步骤。 任选地, 将等离子体输送至相互作用腔室下游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中。 优选地, 将等离子体输送至至少一个另外的介电结构下游的另外的腔室中。 008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使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操作如上所述的装置以处 理气态介质 (特别是空气和 / 或甲烷) 。特别地, 能重整 CO2, 。
48、特别是与蒸汽和 / 或其他气体 混合的, 优选与燃烧气体混合的 CO2。 0088 如由 Morvova 等人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emintry,volume 61(2000)273-287) 和由 Morvov 等人 (Utilisation of CO2,fixation of nitrogen and exhaust gas cleaning in electric discharge with electrode catalysers)所描述的, 使用等离子体技术来降低CO2排放物在本领域内是已知。 此外, 通过真空紫外光 (Ta。
49、kahachi 等人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uly2005,volume98,issue2) 以及通过 Civies 等人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389(2004)169-173), 由人造行星雾围 (simulated planetary atmosphere) 合成氨基酸前体在本领域内是已知的。 0089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 使用以上方法操作如上所述的装置以处理液体、 固体、 表面 或其任意组合, 特别是用从所述装置上解耦合的 UV 光子。供选择地, 使用在根据本发明的 装置中所处理的离开了所述装置的气态介质处理液体、 固体、 表面或其任意组合是可实现 的。 009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 使用上述方法操作如上所述的装置用来重整甲醇, 特别 是用来产生氢气。 0091 所述装置的应用具有如上所陈述的装置和方法的有益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