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03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N 103420348 A *CN103420348A* (21)申请号 201310270670.0 (22)申请日 2013.06.19 C01B 25/027(2006.01) (71)申请人 张兴华 地址 441600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粮 管所 (72)发明人 张兴华 (54) 发明名称 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在 黄磷炉竖导管上方通过喇叭状输气管与上下往复 冷凝塔相连, 在多塔上方串通有大口径通道, 下方 与冷凝储磷槽相通, 多塔之。
2、间下方有垂直隔板, 尾 部的漏斗状排口位于冷凝储磷槽内, 后侧设置有 尾气排放管, 冷凝塔顶部有多个喷水头, 当黄磷炉 磷蒸气进入冷凝塔时, 喇叭状输气管可让磷蒸气 快速扩散为均匀的雾状, 流经冷凝塔的多塔结构 时, 大口径通道能形成均匀畅通的状态, 在喷水头 的喷淋下, 蒸气中的磷分解落入储磷槽内, 由于下 方的垂直隔板作用, 使上下往复形成完整的通道, 由此构成的整体, 可让黄磷回收率提高到 90 94左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
3、请公布号 CN 103420348 A CN 103420348 A *CN103420348A* 1/1 页 2 1. 一种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包括黄磷炉竖导管 (1) 和冷凝储磷槽 (7),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黄磷炉竖导管(1)上方通过一个喇叭状输气管(3)与上下往复冷凝塔(2)相连通, 上下往复冷凝塔 (2) 为多塔串连结构, 多塔上方串通有大口径通道 (4), 下方与冷凝储磷槽 (7) 相通, 多塔之间下方设置有垂直隔板 (6), 上下往复冷凝塔 (2) 尾部的漏斗状排口 (5), 位于冷凝储磷槽 (7) 内, 在冷凝储磷槽 (7) 后侧设置有一个与之相通的尾气排放管 (8),。
4、 上 下往复冷凝塔 (2) 顶部分布有多个喷水头 (1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其特征在于 : 多塔结构的上下往复 冷凝塔 (2) 是并列上下串通的多塔结构, 即四个冷凝塔串连相通, 上方通过大口径通道 (4) 连通, 下方通过冷凝储磷槽 (7) 沟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喇叭状输气管(3) 的小口与黄磷炉竖导管 (1) 连通, 大口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其特征在于 : 喇叭状输气管 (3) 的 小口直径与黄磷炉竖导管 (1) 的直径一致 ; 。
5、大口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的直径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其特征在于 : 大口径通道 (4) 的直 径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的直径大小一致。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其特征在于 : 上下往复冷凝塔 (2) 多塔结构下方的隔板 (6) 下方留有空隙通道, 隔板 (6) 下方在使用时位于冷凝储磷槽 (7) 的冷凝水内, 由此形成水封堵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其特征在于 : 在冷凝储磷槽 (7) 的 后侧设置有溢流管 (9)。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20348 A 2 1/2 。
6、页 3 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磷生产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背景技术 0002 在黄磷生产企业, 黄磷电炉所产生的磷蒸气要通过冷凝塔对黄磷进行分离回收, 传统的冷凝塔虽为多塔体结构, 但上方相互均为小口径的连接通道, 磷蒸气进行过程中, 会 产生聚集现象, 无法均匀分散通过喷淋分离, 而在黄磷炉的竖导管与冷凝塔之间也是一个 小口径的直通管相连, 由于通管细, 导致流速快、 进入冷凝塔后即形成团雾状, 加之冷凝塔 的多塔一般为三个串连设置, 在最后的上方再通过一个水封槽与排放管相通, 这种结构的 设置, 在生产中存在行程短、 结构设置不合。
7、理、 黄磷分离不彻底, 排放管在最后都是喷出黄 磷燃烧烟火, 导致黄磷回收率仅 70左右, 还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蒸气冷凝黄磷回收塔, 具有分离回收黄磷效果好和无燃烧烟气 污染排放的特点。 0004 本发明包括黄磷炉竖导管和冷凝储磷槽,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黄磷炉竖 导管上方通过一个喇叭状输气管与上下往复冷凝塔相连通 ; 上下往复冷凝塔为多塔串连结 构, 在多塔上方串通有大口径通道, 下方与冷凝储磷槽相通, 多塔之间下方设置有垂直隔板 上下往复冷凝塔尾部的漏斗状排口, 位于冷凝储磷槽内, 在冷凝储磷槽后侧设置有一个与 之相通的尾气排放管, 上下往。
8、复冷凝塔顶部分布有多个喷水头。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 : 多塔结构的上下往复冷凝塔是并列上下串通的多塔结构, 即四 个冷凝塔串连相通, 上方通过大口径通道连通, 下方通过冷凝储磷槽沟通。 0006 所述喇叭状输气管的小口与黄磷炉竖导管连通, 大口与上下往复冷凝塔相通。 0007 喇叭状输气管的小口直径与黄磷炉竖导管的直径一致 ; 大口与上下往复冷凝塔的 直径相同。 0008 大口径通道的直径与上下往复冷凝塔的直径大小一致。 0009 上下往复冷凝塔多塔结构下方的隔板下方留有空隙通道, 隔板下方在使用时位于 冷凝储磷槽的冷凝水内, 由此形成水封堵结构。 0010 在冷凝储磷槽的后侧设置有溢流。
9、管。 001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显著的效果区别 : 0012 一是通过喇叭状输气管的设置, 使黄磷炉产生的磷蒸气进入冷凝塔时, 能让蒸气 迅速扩散而均匀的进入流程, 解决了现在设备中进入冷凝塔成团状不能及时扩散而无法均 匀形成流程的问题 ; 0013 二是上方相互串通的大口径通道设置, 使上下往复冷凝塔的整体内部形成一个流 速均匀一致的状态, 磷蒸气在冷凝塔内运行时, 能均匀一致的受到喷淋冷凝回收, 解决了现 在设备中小口径通道蒸气受堵, 不利于均匀冷凝回收的问题 ; 说 明 书 CN 103420348 A 3 2/2 页 4 0014 三是将上下往复冷凝塔的多塔设。
10、置为四个串连的结构, 流程加长, 加之在尾部设 置漏斗状排口, 并将排口直接位于储磷槽内, 可让磷蒸气在最后能再经喷淋冷凝落入槽内, 再经排放管排出气体, 这种结构使黄磷回收更充分, 再经排放管外排时, 仅只有尾气体, 而 无磷蒸气燃烧, 同时还减少原设备中要另设水封池与排放管配合使用的麻烦。 0015 综上述优势,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设备相比, 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积极效果, 经试 验本技术方案, 黄磷的回收率可由原70左右提高到9094, 且最后的排放管所排出的 烟气无黑烟, 并完全消除了黄磷燃烧的火苗情况。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17 图 1 。
1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 1、 黄磷炉竖导管, 2、 上下往复冷凝塔, 3、 喇叭状输气管, 4、 大口径通道, 5、 漏 斗状排口, 6、 垂直隔板, 7、 冷凝储磷槽, 8、 尾气排放管, 9、 溢流管, 10、 喷水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 1 所示 : 黄磷炉竖导管 1 上方通过一个喇叭状输气管 3 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相 连通, 上下往复冷凝塔 2 为多塔串连结构, 多塔上方串通有大口径通道 4, 下方与冷凝储磷 槽 7 相通, 多塔之间下方设置有垂直隔板 6, 上下往复冷凝塔 2 尾部的漏斗状排口 5, 位于冷 凝储磷槽 7 内, 在冷凝储磷槽 7 后侧。
12、设置有一个与之相通的尾气排放管 8, 上下往复冷凝塔 2 顶部分布有多个喷水头 10。多塔结构的上下往复冷凝塔 2 是并列上下串通的多塔结构, 即四个冷凝塔串连相通, 上方通过大口径通道 4 连通, 下方通过冷凝储磷槽 7 沟通。喇叭状 输气管 3 的小口与黄磷炉竖导管 1 连通, 大口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相通。喇叭状输气管 3 的小口直径与黄磷炉竖导管 1 的直径一致 ; 大口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的直径相同。大口径 通道 4 的直径与上下往复冷凝塔 2 的直径大小一致。上下往复冷凝塔 2 多塔结构下方的隔 板 6 下方留有空隙通道, 隔板 6 下方在使用时位于冷凝储磷槽 7 的冷凝水内, 由此形成水封 堵结构。在冷凝储磷槽 7 的后侧设置有溢流管 9。 说 明 书 CN 103420348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034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