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4762927
  • 上传时间:2018-11-08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2.5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23488.5

    申请日:

    2013.01.23

    公开号:

    CN103943841A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M 4/505申请公布日:201407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4/505申请日:20130123|||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505(2010.01)I; H01M4/525(2010.01)I

    主分类号:

    H01M4/505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张海朗; 杨威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Ni0.4Co0.2Mn0.4O2-zXz,X为F、Cl或Br,0<Z≤0.15;按照摩尔比称取可溶性锂盐、镍盐、锰盐、钴盐、X盐,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加入柠檬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用浓氨水调节pH后加热蒸发得到凝胶。凝胶加热干燥后,经过两次灼烧研磨后得到产品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颗粒细小均匀达到了纳米级水平,因而具有高放电容量、优秀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并且性能在高低温条件下均能保持,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实用化程度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是:所述正极材料为LiNi0.4Co0.2Mn0.4O2-zXz,其中X为F、Cl或Br,0<Z≤0.15。按照摩尔比称取可溶性锂盐、镍盐、锰盐、钴盐、X盐,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加入柠檬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用浓氨水调节pH后加热蒸发得到凝胶。凝胶加热干燥后,经过两次灼烧研磨后得到产品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2.  一种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步骤如下:(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z)称取分析纯的锂盐、镍盐、钴盐、锰盐、X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加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搅拌均匀,用浓氨水调节pH值至7-8,60-100℃水浴加热蒸发,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2)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80-150℃下干燥8-15小时,而后置于300-600℃预灼烧处理4-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前驱体;研磨后的粉末置于700-1000℃条件下焙烧10-20小时,冷却后继续研磨得到产品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3.  如权利要求2所述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盐为LiNO3、CH3COOLi、LiOH中的一种或多种。4.  如权利要求2所述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镍盐为Ni(NO3)2、Ni(CH3COO)2、NiSO4中的一种或多种。5.  如权利要求2所述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锰盐为Mn(NO3)2、Mn(CH3COO)2、MnSO4中的一种或多种。6.  如权利要求2所述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钴盐为Co(NO3)2、Co(CH3COO)2、CoSO4中的一种或多种。7.  如权利要求2所述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X盐为LiCl、LiF、LiBr中的一种。

    说明书

    说明书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码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高能锂离子可充式二次电池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课题。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及成本最重要的环节,更是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目前,LiCoO2因其具有工作电压高、容量大、放电平稳、适合大电流放电及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成为商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但钴是稀有金属,价格昂贵,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因此,人们的研究热点转为用廉价的、对环境友好的其他过渡金属化合物来替代LiCoO2材料。LiNixCoyMn1-x-yO2三元正极材料综合LiCoO2、LiNiO2、LiMn2O4三类材料的特点,具备容量高、结构稳定、安全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从而成为了成为最有商品化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LiNi1/3Mn1/3Co1/3O2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三元正极材料,三元材料LiNi0.4Co0.2Mn0.4O2与LiNi1/3Mn1/3Co1/3O2相比,其昂贵的Co的含量更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成本,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Ni对容量贡献最大,Ni含量的相对增加可使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因而LiNi0.4Co0.2Mn0.4O2是更具有研究价值的一种三元正极材料。而就商业化应用的要求来说,LiNi0.4Co0.2Mn0.4O2正极材料需要提高的是振实密度、能力密度、循环能力以及大倍率的充放电能力。针对目前LiNi0.4Co0.2Mn0.4O2三元正极材料尚存的不足,需从对材料进行掺杂改性等方面入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级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颗粒小而均匀,表面光滑,结晶性能好,具有容量高,库伦效率高,高低温条件下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好等优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Ni0.4Co0.2Mn0.4O2-zXz,X为F、Cl或Br,0<Z≤0.15;
    按照摩尔比称取可溶性锂盐、镍盐、锰盐、钴盐、X盐,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加入柠檬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用浓氨水调节pH后加热蒸发得到凝胶。凝胶加热干燥后,经过两次灼烧研磨得到产品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
    一种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步骤如下: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Z)称取分析纯的锂盐、镍盐、钴盐、锰盐、X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加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搅拌均匀,用浓氨水调节pH值至 7-8,60-100℃水浴加热蒸发,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
    (2)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80-150℃下干燥8-15小时,而后置于300-600℃预灼烧处理4-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前驱体;研磨后的粉末置于700-1000℃条件下焙烧10-20小时,冷却后继续研磨得到产品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
    进一步,所述锂盐为LiNO3、CH3COOLi、LiOH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镍盐为Ni(NO3)2、Ni(CH3COO)2、NiSO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盐为Mn(NO3)2、Mn(CH3COO)2、MnSO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钴盐为Co(NO3)2、Co(CH3COO)2、CoSO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X盐为LiCl、LiF、LiBr中的一种。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制备正极材料粒径分布均匀,结晶度高,表面光滑,颗粒分散度好;
    (2)本发明所提供的正极材料,由于阴离子的掺杂改性,材料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使材料高低温条件下均具备较高的放电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并且掺杂改性所需的原料价格便宜,进一步降低了正极材料生产所需的成本,有利于推进商品化的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和实施例2制备的正极材料LiNi0.4Co0.2Mn0.4O1.95Cl0.05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正极材料LiNi0.4Co0.2Mn0.4O1.95Cl0.05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对比例和实施例1-3的正极材料,常温时0.2C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图,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4.6V。
    图4为对比例和实施例1-3的正极材料,55℃时0.2C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图,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4.6V。
    图5为对比例和实施例2、4、6的正极材料,55℃时0.2C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图,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4.6V。
    图6为对比例和实施例4的正极材料,在常温时在不同倍率下的循环曲线图,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4.6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对比实施例未掺杂LiNi0.4Co0.2Mn0.4O2正极材料的制备。
    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称取分析纯的CH3COOLi、Ni(CH3COO)2、Co(CH3COO)2、Mn(CH3COO)2,分别用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加入柠檬酸溶液,加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匀后用浓氨水将溶液pH值调至7.5左右,80℃水浴加热搅拌,使各种离子充分络合,并使水分蒸发至形成深紫色凝胶;将凝胶在120℃条件下干燥10小时,而后置于500℃下预处理6小时,冷却后研磨,再于850℃焙烧20小时得到所需产品。
    实施例1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0.03)称取分析纯的CH3COOLi、Ni(CH3COO)2、Co(CH3COO)2、Mn(CH3COO)2、LiCl,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柠檬酸溶液,加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匀后用浓氨水将PH值调节至7左右,在6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
    (2)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80℃下加热干燥8小时,将所得产物在300℃下预烧4小时后冷却研磨,再在700℃下煅烧10小时后冷却研磨,得到产品LiNi0.4Co0.2Mn0.4O1.97Cl0.03正极材料。
    实施例2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0.05)称取分析纯的LiNO3、Ni(NO3)2、Co(NO3)2、Mn(NO3)2、LiCl,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柠檬酸溶液,加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匀后用浓氨水将PH值调节至7.5左右,在8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
    (2)灼烧: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100℃下加热干燥10小时,将所得产物在400℃下预烧5小时后冷却研磨,再在850℃下煅烧15小时后冷却研磨,得到产品LiNi0.4Co0.2Mn0.4O1.95Cl0.05正极材料。
    实施例3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0.15)称取分析纯的LiOH、NiSO4、CoSO4、MnSO4、LiCl,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柠檬酸溶液,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后用浓氨水将PH值调节至8左右,在9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
    (2)灼烧:2)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120℃下加热干燥12小时,将所得产物在500℃下预烧6小时后冷却研磨,再在900℃下煅烧18小时后冷却研磨,得到产品LiNi0.4Co0.2Mn0.4O1.85Cl0.15正极材料。
    实施例4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0.05)称取分析纯的CH3COOLi、Ni(CH3COO)2、Co(NO3)2、Mn(NO3)2、LiF,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柠檬酸溶液,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匀后用浓氨水将PH值调节至7.5左右,在10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
    (2)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150℃下加热干燥15小时,将所得产物在600℃下预烧8小时后冷却研磨,再在1000℃下煅烧20小时后冷却研磨,得到产品LiNi0.4Co0.2Mn0.4O1.95F0.05正极材料。
    实施例5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0.1)称取分析纯的LiNO3、Ni(NO3)2、Co(NO3)2、Mn(NO3)2、LiF,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柠檬酸溶液,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匀后用浓氨水将PH值调节至7.5左右,在9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 凝胶;
    (2)灼烧:取步骤(1)制备的凝胶在100℃下加热干燥14小时,将所得产物在600℃下预烧8小时后冷却研磨,再在950℃下煅烧20小时后冷却研磨,得到产品LiNi0.4Co0.2Mn0.4O1.9F0.1正极材料。
    实施例6
    (1)凝胶的制备:按照化学计量比(1.05∶0.4∶0.2∶0.4∶0.05)称取分析纯的CH3COOLi、Ni(CH3COO)2、Co(CH3COO)2、Mn(CH3COO)2、LiBr,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柠檬酸溶液,加入量等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摩尔量之和,混合均匀后用浓氨水将PH值调节至7.5左右,在80℃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深紫色凝胶;
    (2)灼烧:制备的凝胶在100℃下加热干燥14小时,将所得产物在600℃下预烧6小时后冷却研磨,再在850℃下煅烧18小时后冷却研磨,得到产品LiNi0.4Co0.2Mn0.4O1.95Br0.05正极材料。
    从附图1中对比例和实施例2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可知,实施例2中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边形层状结构,并没有出现属于掺杂元素的杂质峰。
    从附图2中实施例2的扫描电镜图中可知,在850℃下合成的实施例2颗粒较细小且粒径分布均匀,并且表面光滑,结晶度较好。
    应用实施例1
    将实施例1-6中合成的正极材料粉末、乙炔黑、聚偏四氟乙烯(PVDF)按质量分数比80∶12∶8混合,加入适量吡咯烷酮后研磨成均匀浆料,均匀涂布于铝箔上,100℃下烘干,铳切(直径14mm),3MPa碾压,制成极片,经80℃真空干燥12小时后使用,于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装配扣式(CR2032)测试电池,负电极为锂片,电解液为LB315[m(DMC)∶m(EMC)∶m(EC)=1∶1∶1]溶液,隔膜为Celgard2325孔薄膜。将组装好的电池用LAND-CT2001A进行充放电测试。充放电区间为2-4.6V。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本发明时,由于得到的正极材料中Li元素在高温煅烧时易挥发,会有5%左右的Li损失,因此锂盐的实际摩尔用量较理论量要高5%左右。
    对比例和实施例1-6合成的正极材料所组装成的电池在的0.2C电流密度下分在常温与55℃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和实施例1-6合成的正极材料所组装成的电池常温时,在1C电流密度下40个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如表2所示。
    对比例和实施例1-3的正极材料所组装的电池,在常温时0.2C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图如图3所示;对比例和实施例1-3的正极材料所组装的电池,在55℃时0.2C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图如图4所示;对比例和实施例2、4、6的正极材料所组装的电池,在55℃时0.2C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图如图5所示;对比例和实施例4的正极材料所组装的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循环曲线图如图6所示。
    表10.2C电流密度下,各实施例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常温时,在1C电流下经过40个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如下表所示:
    材料放电比容量(mAh/g)对比例151.45实施例1155.4实施例2162.7实施例3157.6实施例4160.9实施例5158.8实施例6158.3

    关 键  词:
    阴离子 掺杂 改性 锂离子电池 442 三元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阴离子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629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