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发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LED发光装置.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361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43616 A (21)申请号 201310024997.X (22)申请日 2013.01.22 H01L 25/075(2006.01) H01L 33/48(2010.01) H01L 33/62(2010.01) H01L 33/56(2010.01) H01L 33/64(2010.01) (71)申请人 浙江中宙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绿园紫竹 苑 3 单元 1302 室 (72)发明人 朱晓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
2、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彭瑞欣 张天舒 (54) 发明名称 一种 LED 发光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 LED 发光技术, 具体提供一种 LED 发光装置, 其包括 : 载体, 其为透明体且在所述载 体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导体 ; 多个 LED 晶片, 其与所 述导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接, 以实现多个所 述 LED 晶片之间的电性连接 ; 包封结构件, 其为透 明体且包覆在所述载体和 LED 晶片的外围 ; 以及 一对电极, 所述一对电极中的正电极 / 负电极借 助所述导体与所述多个 LED 晶片中处于电流传输 最上游/最下游的LED晶片电性连接, 并延伸至所 述包封结构件的外部。本。
3、发明提供的 LED 发光装 置, 不仅能够提高 LED 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 而且 能够减少热量的产生, 因而具有出光效率高、 可靠 性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3616 A CN 103943616 A 1/2 页 2 1. 一种 LED 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载体, 其为透明体, 并且在所述载体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导体 ; 多个LED晶片, 其与所述导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接。
4、, 以实现多个所述LED晶片之间 的电性连接 ; 包封结构件, 其为透明体且包覆在所述载体和所述多个 LED 晶片的外围 ; 以及 一对电极, 所述一对电极中的正电极 / 负电极借助所述导体与所述多个 LED 晶片中处 于电流传输最上游 / 最下游的 LED 晶片电连接, 并延伸至所述包封结构件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LED 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LED 晶片的数量为 N, 所述 导体的数量为 N+1, 且 N 为大于 1 的整数, 并且所述 N 个 LED 晶片沿所述一对电极的延伸方 向与所述 N+1 个导体相间设置 ; 在每个所述 LED 晶片的结合面的两端设置。
5、有晶片焊点, 对应地在与该 LED 晶片相邻的 两个所述导体的两端设置有线路焊点, 并且所述晶片焊点与线路焊点的形状相对应 ; 每个所述 LED 晶片和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导体通过将所述晶片焊点和线路焊点采用 共晶焊的方式焊接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封结构件分别包覆所述载 体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所述 LED 晶片、 所述载体的背离所述承载面的表面以及所述载体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 LED 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间隔连续的两个所述导体上 形成有朝向彼此延伸的两个凸部, 所述两个凸部位于间隔连续的两个所述导体之。
6、间的所述 LED 晶片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一对电极的延伸方 向的截面内, 所述包封结构件以圆心角为 180的包覆角度在周向方向上分别包覆所述载 体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所述 LED 晶片以及所述载体的背离所述承载面的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LED 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电极为一对金属电极 片, 每个所述金属电极片包括连为一体的装配部和连接部, 其中 所述装配部借助导电的粘结剂与所述载体的承载面的两端粘结在一起, 并且所述粘结 剂采用共晶焊、 回流焊或高温固化的方式与相应的所述导体电连接 ; 所述一对金属电极片的。
7、连接部的远离所述装配部的端部形状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体的两端且位于其承载 面上形成有限位凹槽, 所述装配部借助所述粘结剂固定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并且所述粘结 剂包覆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的所述装配部的外表面 ; 或者 在所述装配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凹槽, 所述载体的两端借助所述粘 结剂固定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并且所述粘结剂包覆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的所述载体的外表 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 部的宽度。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LED 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
8、述载体的承载面与所述 LED 晶片的结合面之间形成有透明且导热的散热层, 用以与所述 LED 晶片进行热交换, 所述散 热层的材料包括硅胶、 环氧胶、 硅树脂和改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3616 A 2 2/2 页 3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LED 发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 制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3616 A 3 1/7 页 4 一种 LED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LED 发光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 LED 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LED(Light Emitting D。
9、iode, 发光二极管 ) 因其具有节能、 环保、 重量轻、 寿命长、 体积小、 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 已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尤其是在照明领域, LED 更是应用得 越来越广泛, 并被视为未来照明的主要光源之一。 0003 现 有 的 LED 发 光 装 置 的 封 装, 通 常 是 在 金 属 支 架 或 金 属 基 板 上 射 出 PPA(Polyphthalamide, 聚邻苯二甲酰胺 ) 或工程塑料, 形成一个光学碗杯, 在光学碗杯内 固定 1 个或多个 LED 晶片, 且通过金属导线在光学碗杯内部使多个 LED 晶片串 / 并联, 然 后在光学碗杯内填充混有荧光粉的胶体。采用这种封装形。
10、式的 LED 发光装置, 因金属支架 或金属基板本身不透光而使得 LED 晶片发出的光不能透过支架或基板向外输出, 这导致该 LED 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较低 ; 而且, 未输出的光会在光学碗杯内产生大量的热且 LED 晶片 无单独的导热通道, 这使得LED晶片产生的热量过于集中, 进而导致LED的可靠性呈线性规 律下降。事实上, 现有的 LED 发光装置的光输出量仅占其产生能量的 20 -30, 剩余的 70-80的能量全部用来产生热量而未能被利用。 因此, 如何提高LED发光装置的出光效 率、 增强其应用功能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
11、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发光装置, 其不仅能够提高LED发光装置的 出光效率, 而且能够减少热量的产生, 因而具有出光效率高、 可靠性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 点。 0005 为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 LED 发光装置, 包括 : 载体, 其为透明体, 并且在所述载体的 承载面上设置有导体 ; 多个 LED 晶片, 其与所述导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接, 以实现多个 所述 LED 晶片之间的电性连接 ; 包封结构件, 其为透明体且包覆在所述载体和所述多个 LED 晶片的外围 ; 以及一对电极, 所述一对电极中的正电极 / 负电极借助所述导体与所述多个 LED晶片中处于电流传输最上游/最下游的LED晶片电连。
12、接, 并延伸至所述包封结构件的外 部。 0006 其中, 所述LED晶片的数量为N, 所述导体的数量为N+1, 且N为大于1的整数, 并且 所述N个LED晶片沿所述一对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N+1个导体相间设置 ; 在每个所述LED 晶片的结合面的两端设置有晶片焊点, 对应地在与该 LED 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导体的两端 设置有线路焊点, 并且所述晶片焊点与线路焊点的形状相对应 ; 每个所述 LED 晶片和与之 相邻的两个所述导体通过将所述晶片焊点和线路焊点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焊接而电连接。 0007 其中, 所述包封结构件分别包覆所述载体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所述 LED 晶片、 所述载体的背离所述承。
13、载面的表面以及所述载体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 0008 优选地, 在间隔连续的两个所述导体上形成有朝向彼此延伸的两个凸部, 所述两 说 明 书 CN 103943616 A 4 2/7 页 5 个凸部位于间隔连续的两个所述导体之间的所述 LED 晶片的两侧。 0009 其中, 在垂直于所述一对电极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内, 所述包封结构件以圆心角为 180的包覆角度在周向方向上分别包覆所述载体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所述 LED 晶片以 及所述载体的背离所述承载面的表面。 0010 其中, 所述一对电极为一对金属电极片, 每个所述金属电极片包括连为一体的装 配部和连接部, 其中所述装配部借助导电的粘结剂。
14、与所述载体的承载面的两端粘结在一 起, 并且所述粘结剂采用共晶焊、 回流焊或高温固化的方式与相应的所述导体电连接 ; 所述 一对金属电极片的连接部的远离所述装配部的端部形状不同。 0011 优选地, 在所述载体的两端且位于其承载面上形成有限位凹槽, 所述装配部借助 所述粘结剂固定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并且所述粘结剂包覆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的所述装配 部的外表面 ; 或者 0012 在所述装配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凹槽, 所述载体的两端借助所 述粘结剂固定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并且所述粘结剂包覆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的所述载体的 外表面。 0013 优选地, 所述装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
15、度。 0014 其中, 在所述载体的承载面与所述 LED 晶片的结合面之间形成有透明且导热的散 热层, 用以与所述 LED 晶片进行热交换, 所述散热层的材料包括硅胶、 环氧胶、 硅树脂和改 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其中, 所述导体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作。 0016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 0017 在本发明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中, 由于 LED 晶片所发出的光能够透过透明的载体 和包封结构件而输出到该LED发光装置的外部, 因此该LED发光装置能够实现多维发光, 这 不仅能够提高 LED 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 而且能够减少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因光输出量少而 产。
16、生大量的热等不良现象, 从而提高该 LED 发光装置的可靠性、 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8 另外, 由于多个 LED 晶片可以通过与设置在载体上的导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 接而实现多个 LED 晶片之间的电性连接, 这可以代替导线实现多个 LED 晶片之间的电性连 接, 从而不仅可以降低LED发光装置的制造成本, 而且还可以省去较复杂的多个LED晶片之 间的导线连接工艺, 进而简化 LED 发光装置的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0019 图 1A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主视图 ; 0020 图 1B 为图 1A 所示 LED 发光装置中的载体的剖面图 ; 0021 图 1C 为。
17、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 0022 图 1D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 0023 图 1E 为图 1D 所示 LED 发光装置在装配 LED 晶片之前的俯视图 ; 0024 图 1F 为图 1D 所示 LED 发光装置的 LED 晶片的结合面的示意图 ; 0025 图 1G 为图 1D 所示 LED 发光装置的一对电极与载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 0026 图 1H 为图 1D 所示 LED 发光装置的一对电极与载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主视剖面 图 ; 说 明 书 CN 103943616 A 5 3/7 页 6 0027 图 1I 为。
18、图 1D 所示 LED 发光装置的一对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1J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光路图 ; 0029 图 2A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中的另一种包封结构件的主视 图 ; 0030 图 2B 为图 2A 所示 LED 发光装置的载体和 LED 晶片与包封结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的示意图 ; 0031 图 3A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主视图 ; 以及 0032 图 3B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
19、详细 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以下所示的实施例, 是用于对本发明提供的 LED 发光 装置的技术思路进行具体化, 并非用于对本发明的发明思路进行限定。 并且, 各附图所示的 构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 仅是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才有所放大夸张, 而并非用于限定实际 的构件大小和比例关系。 003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发光装置, 其包括以下组件 : 透明的载体、 多个LED晶片、 包 覆在载体和 LED 晶片的外围且透明的包封结构件以及一对电极。其中, 在载体的承载面上 设置有导体, 多个 LED 晶片与该导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接, 并借助导体固定在载体的 承载面上。所谓载体的承载面, 指。
20、的是该载体上的用于设置 LED 晶片的表面。优选地, 载体 的表面经粗化处理而形成有呈凹凸结构的粗化反射层, 带有凹凸结构的粗化反射层的载体 从外观看呈半透明。 0035 在本发明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中, 由于多个 LED 晶片可以通过与设置在载体上的 导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接而实现多个 LED 晶片之间的电性连接, 这可以代替导线实现 多个LED晶片之间的电性连接, 从而不仅可以降低LED发光装置的制造成本, 而且还可以省 去较复杂的多个 LED 晶片之间的导线连接工艺, 进而简化 LED 发光装置的制造工艺。 0036 在上述多个 LED 晶片中, 处于电流传输最上游的 LED 晶片。
21、与上述一对电极中的正 电极相连, 处于电流传输最下游的 LED 晶片与上述一对电极中的负电极相连。所谓处于电 流传输最上游的 LED 晶片指的是在这些 LED 晶片中电流首先流经的那个 LED 晶片 ; 所谓处 于电流传输最下游的 LED 晶片指的是在这些 LED 晶片中电流最后流经的那个 LED 晶片。事 实上, 处于电流传输最上游 / 最下游的 LED 晶片与 LED 晶片物理上的设置位置并不一致, 即, 这些 LED 晶片中, 在物理位置上处于最两端的 LED 晶片未必是电流传输上的最上游 / 最 下游。只有当多个 LED 晶片按照其设置位置依次通过导体进行电性连接时, 处于电流传输 最。
22、上游的 LED 晶片和处于电流传输最下游的 LED 晶片才为多个 LED 晶片中的处于端部的那 两个晶片。 此外, 上述导体可以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作, 例如金、 银或铜等, 并且该导体只 要能够实现多个 LED 晶片之间, 以及处于电流传输最上游的 LED 晶片和处于电流传输最下 游的 LED 晶片分别与一对电极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即可, 而不必限制导体 设置在载体上的方式和形状。 0037 在本发明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中, 由于 LED 晶片所发出的光能够透过透明的载体 和包封结构件而输出到该LED发光装置的外部, 因此该LED发光装置能够实现多维发光, 这 说 明 书 C。
23、N 103943616 A 6 4/7 页 7 不仅能够提高 LED 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 ( 事实上, 本发明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 比现有 LED 发光装置的出光效率高出 30 -50 ) ; 而且能够减少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因光 输出量少而产生大量的热等不良现象, 从而提高该 LED 发光装置的可靠性、 延长其使用寿 命。 0038 第一实施例 0039 请一并参阅图 1A 至图 1J, 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的 结构。本实施例中的 LED 发光装置 10 包括 : 载体 11、 多个 LED 晶片 12、 包封结构件 13 以及 一对金属电极片 (20。
24、a、 20b)。其中, 载体 11 为透明体, 其可以采用玻璃、 陶瓷、 塑料等材料 中的其中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的混合进行制作。而且, 载体 11 的表面经粗化处理形成具有 凹凸结构的粗化反射层 28, 这使载体 11 从外观看呈半透明体, 如图 1B 所示。并且, 在粗化 反射层 28 的纵截面 ( 即, 垂直于纸面方向得到的截面 ) 中, 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分的形状 可以是半圆形、 椭圆形、 锯齿形、 三角形等。借助具有凹凸结构的粗化反射层 28 可以将 LED 晶片 12 发出的光进行反射, 并且进行光束互耦, 以使得该 LED 发光装置 10 输出的光均匀柔 和。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
25、据不同 LED 晶片 12 的发光结构, 将载体 11 的外表面进行不同程 度的粗化, 使其具有不同的凹凸结构形状、 凹进深度和凸起高度等。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对 载体 11 的四个侧面, 即, 图 1B 中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四个表面进行不同程度的粗化, 也可以 仅对载体 11 的承载面和载体 11 的背离其承载面的表面进行不同程度的粗化, 还可以仅对 载体 11 的上述四个侧面中除了其承载面和背离该承载面的表面之外的两个侧面进行不同 程度的粗化。 0040 本实施例中, LED 晶片 12 的数量为 N, 并且在载体 11 的承载面上设置有 N+1 个导 体30, 且N为大于1的整数, 并且N。
26、个LED晶片12沿金属电极片(20a、 20b)延伸方向与N+1 个导体30相间设置, 即, 每间隔连续的两个导体30之间设置有一个LED晶片12, 如图1D所 示。而且, 在每个 LED 晶片 12 的两端且位于其结合面上设置有晶片焊点 41, 如图 1F 所示, 对应地在与该 LED 晶片 12 相邻的两个导体 30 的两端设置有线路焊点 31, 如图 1E 所示, 并 且晶片焊点 41 与线路焊点 31 的形状相对应。所谓 LED 晶片 12 的结合面是指 LED 晶片 12 上用于与载体 11 的承载面相结合的表面。每个 LED 晶片 12 和与之相邻的两个导体 30 通 过将上述晶片。
27、焊点 41 和线路焊点 31 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焊接而电连接, 从而使 N 个 LED 晶 片 12 实现电性连接, 例如, 串联、 并联或混联。 0041 此外, 由于 LED 晶片 12 是通过将晶片焊点 41 和线路焊点 31 焊接在一起而固定在 载体 11 上, 即, LED 晶片 12 在载体 11 上的支撑点位于导体 30 上, 这往往会导致 LED 晶片 12 的结合面与载体 11 的承载面之间存在间隙, 换言之, LED 晶片 12 悬空在载体 11 的承载 面上方, 从而不利于 LED 晶片 12 的散热, 为此, 在载体 11 的承载面与 LED 晶片 12 的结合面 之间形。
28、成有透明且导热的散热层15, 用以与LED晶片12进行热交换, 从而使LED晶片12产 生的热量经由散热层 15 和载体 11 传导至外界。散热层 15 的材料可以包括硅胶、 环氧胶、 硅树脂和改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2 在实际应用中, 当 LED 发光装置 10 为普通单色光的发光装置时, 多个 LED 晶片 12 全部为相应的普通单色 LED 晶片 12, 例如, 多个 LED 晶片 12 全部为蓝光晶片或者全部为蓝 光以外的任一可见光晶片。当 LED 发光装置 10 为高光效、 高显色指数的发光装置时, 多个 LED 晶片 12 包括蓝光的 LED 晶片 12 和红色 ( 或黄色。
29、 ) 光的 LED 晶片 12, 并且每间隔连续 说 明 书 CN 103943616 A 7 5/7 页 8 的两个蓝光的 LED 晶片 12 而设置一个红色 ( 或黄色 ) 光的 LED 晶片 12, 以实现充分的混 光。在此所谓均匀分布指的是有规律的分布, 例如, 间隔连续的两个蓝色 LED 晶片而设置一 个红色(或黄色)光LED晶片 ; 并且所谓有规律的分布并不局限于上述分布与间隔方式, 而 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设定。 0043 本实施例中, 一对金属电极片(20a、 20b)用以作为LED发光装置10的正/负电极, 分别设置在载体 11 的两端并与设置在载体 11 的两端上的。
30、 LED 晶片 12 相距至少 0.5mm。具 体地, 金属电极片 (20a、 20b) 包括连为一体的装配部 201 和连接部 (202a、 202b)。其中, 在 装配部 201 的远离连接部 (202a、 202b) 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凹槽, 载体 11 的两端借助导电的 粘结剂 (26a、 26b) 固定在装配部 201 的限位凹槽内, 并且粘结剂 (26a、 26b) 采用共晶焊、 回 流焊或高温固化的方式与相应的导体 30 电连接, 即, 与设置在载体 11 的两端上的导体 30 电连接。粘结剂 (26a、 26b) 可以采用锡膏或高导热高粘合力的银胶等的导电材料制作。借 助于装配部。
31、201的限位凹槽, 不仅可以更准确、 更快捷地对金属电极片(20a、 20b)进行定位 与装配, 而且还可以使粘结剂 26 包覆位于限位凹槽内的载体 11 的外表面, 即, 图 1H 中载体 11的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四个侧面, 从而可以增加金属电极片(20a、 20b)与载体11之间的连 接可靠性。 0044 而且, 为了识别 LED 发光装置 10 两端的极性, 将上述一对金属电极片 (20a、 20b) 的两个连接部 (202a、 202b) 的远离装配部 201 的端部形状设计为不同的形状, 以作为 LED 发光装置 10 两端的极性标识, 如图 1I 所示。在实际应用中, 两个连接部 (。
32、202a、 202b) 的远 离装配部 201 的端部形状可以为不同的任意形状, 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此外, 优选地, 装 配部 201 的宽度大于连接部 (202a、 202b) 的宽度, 这更有利于金属电极片 (20a、 20b) 的装 配。 0045 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 限位凹槽是设置在装配部 201 的远离连接部 (202a、 202b) 的端部,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实际应用中, 还可以将限位凹槽设置在 载体 11 的两端且位于其承载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 装配部 201 的远离连接部 (202a、 202b) 的端部借助上述粘结剂固定在限位凹槽内, 并且粘结。
33、剂包覆位于限位凹槽内的装配部 201 的外表面, 这同样可以实现更准确、 更快捷地对金属电极片 (20a、 20b) 进行定位与装配, 以 及增加金属电极片 (20a、 20b) 与载体 11 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46 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 也可以不在载体 11 的承载面的两端或者装配部 201 的远离 连接部 (202a、 202b) 的端部设置限位凹槽, 而仅借助导电的粘结剂 (26a、 26b) 将金属电极 片 (20a、 20b) 固定在载体 11 的承载面上, 且采用共晶焊、 回流焊或高温固化的方式与相应 的导体电连接, 或者, 还可以在载体 11 的承载面的两端设置方形台阶或。
34、梯形台阶等的限位 结构, 以更准确、 快捷地对金属电极片 (20a、 20b) 进行定位。 0047 本实施例中, 包封结构件 13 为透明体, 且由透明胶和荧光粉混合物材料形成, 并 且包封结构件13分别包覆载体11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LED晶片12、 载体11的背离承载 面的表面以及载体11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 具体地, 包封结构件13采用由两个横截面形 状近似为半圆形的两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131用于包覆载体11的背离承载面的表面以及载 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 ( 即, 图 1A 中载体 11 的上表面和与之相邻的两个侧面的上部 区域 ) ; 第二部分 132 用于包覆载体 。
35、11 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 LED 晶片 12 以及载体 11 的 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 ( 即, 图 1A 中载体 11 的下表面和与之相邻的两个侧面的下部区域 )。 说 明 书 CN 103943616 A 8 6/7 页 9 在实际应用中, 包封结构件13在垂直于金属电极片(20a、 20b)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 为半圆形、 椭圆形、 方形等。 0048 由于包封结构件13由透明胶和荧光粉混合物材料形成, 因此, 如图1J所示, LED晶 片12所发出的一部分光50b能够透过透明的散热层15、 载体11和包封结构件13而输出到 该 LED 发光装置 10 的外部, 并且 LED 晶片 。
36、12 发出的另一部分光 50a 能够透过透明的包封 结构件 13 而输出到该 LED 发光装置 10 的外部, 从而实现多维发光 ; 并且当 LED 晶片 12 为 蓝光 LED 晶片时, 其所发出的一部分光 50b 通过透过散热层 15、 载体 11 和包封结构件 13, 且激发包封结构件13中的荧光粉而向外输出白色光, 其所发出的另一部分光50a通过透过 包封结构件 13 且激发包封结构件 13 中的荧光粉而向外输出白色光, 从而能够向外输出均 匀的白色光。 0049 此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装置10通过借助由透明胶和荧光粉混合物材料形 成的包封结构件 13 将载体 11 的两侧表。
37、面的边缘区域包覆住, 可以防止因 LED 晶片 12 发 出的一部分光直接自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输出而导致该边缘区域出现偏色的问 题, 进而可以保证 LED 发光装置 10 能够向各个方位输出均匀的白色光。而且, 由于本实施 例提供的 LED 发光装置 10 并未借助包封结构件 13 将载体 11 的全部表面包覆住, 而是将载 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中心区域暴露在包封结构件 13 之外, 这有利于 LED 晶片 12 的散热, 从 而可以使 LED 晶片 12 能够适用于更大的驱动电流, 进而不仅可以提高单个 LED 晶片 12 的 光输出量, 而且还可以降低 LED 发光装置的制。
38、造成本。 0050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包封结构件13分别包覆载体11的承载面及其上固 定的 LED 晶片 12、 载体 11 的背离承载面的表面以及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 但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实际应用中, 还可以使包封结构件 13 在垂直于金属电极片 (20a、 20b) 延伸方向的平面内以 360圆心角的覆盖范围将载体 11、 LED 晶片 12 以及金属电极片 (20a、 20b) 的装配部 201 完全包覆, 如图 2A 所示。进一步地, 为防止因 LED 晶片 12 不同发 光面所发出的光的强弱不同而激发包封结构件 13 内的荧光粉发出的光的颜色不一。
39、致, 可 以对包封结构件 13 的包封位置 ( 即, LED 晶片 12 和载体 11 的设置位置 ) 作如下限定 : 使 LED 晶片 12 和载体 11 处于包封结构件 13 的 1/2 的偏心位置, 即, 使 LED 晶片 12 的顶部发 光面位于包封结构件13的中心位置, 如图2B所示。 当然, 当所要发出的光的颜色作变更时, 其包封结构件 13 的包封位置可根据需要作相应的细微调整, 在此不作明确的限定。此外, 包封结构件 13 的形状沿垂直于金属电极片 (20a、 20b) 延伸方向而得到的截面的形状可以 为圆形、 方形、 椭圆形、 菱形等形状, 只要该包封结构件 13 能够在垂直。
40、于金属电极片 (20a、 20b) 延伸方向的平面内以 360圆心角的覆盖范围将载体 11、 LED 晶片 12 以及金属电极片 (20a、 20b) 的装配部 201 完全包覆即可。 0051 还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仅在载体11上设置有一排LED晶片12, 但是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实际应用中, 载体的宽度可以更宽, 并且可以在载体上设置多排 LED 晶 片, 每一排LED晶片的装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 且各排LED晶片可以通过与相应的导 体采用共晶焊的方式电连接而实现电性连接, 最后由设置在载体两端的 LED 晶片经由导体 连接到金属电极片 (20a、 20b), 以便。
41、于实现对外的电性连接。在实际应用中, 对 LED 发光装 置中的载体的长度和宽度不作限定, 并且对于载体上的 LED 晶片的排数也不作限定。 0052 第二实施例 说 明 书 CN 103943616 A 9 7/7 页 10 0053 请参阅图3A和图3B, 其中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装置的结构。 类 似于前述第一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装置10包括载体11、 多个LED晶片12、 一 对金属电极片 (20a、 20b) 以及用于包覆载体 11、 多个 LED 晶片 12 和一对金属电极片 (20a、 20b) 的包封结构件 13。 0054 其中, 载体 11 的。
42、材料及其表面的粗化反射层 28 的形成方式及外观形状、 多个 LED 晶片 12 彼此之间以及 LED 晶片 12 与金属电极片 (20a、 20b) 之间的电性连接方式、 包封结 构件 13 的截面形状等均类似于前述第一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0055 下面详细说明第二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 0056 在第二实施例中, 在间隔连续的两个导体 30 上形成有朝向彼此延伸的两个凸部 32, 并且两个凸部 32 位于间隔连续的两个导体 30 之间的 LED 晶片 12 的两侧, 如图 3B 所 示。借助凸部 32, 可以防止 LED 晶片 12 发出的一部分光直接自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
43、的边缘 区域输出, 而是可以经由凸部 32 的阻挡而发生折射, 以自其它方位输出, 从而可以避免 LED 发光装置 10 在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出现偏色的情况, 进而保证 LED 发光装置 10 能够向各个方位输出均匀的光。优选地, 两个凸部 32 在间隔连续的两个导体 30 之间的长 度可以在不与相应的导体 30 相接触的前提下尽量增长, 以最大程度地阻挡 LED 晶片 12 自 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输出的光。此外, 当 LED 晶片 12 为蓝光或蓝光和红光的混 合光的 LED 晶片时, 散热层 15 应采用由透明胶和荧光粉混合物材料制作, 以保证 LED 晶片 1。
44、2 自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输出的光为白色光, 从而可以保证 LED 发光装置 10 能 够向各个方位输出均匀的白色光。 0057 本实施例中, 在垂直于金属电极片 (20a、 20b) 延伸方向的截面内, 包封结构件 13 以圆心角为180的包覆角度在周向方向上分别包覆载体11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LED晶 片 12 以及载体 11 的背离承载面的表面, 即, 包封结构件 13 采用由两个横截面形状为半圆 形的两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 131 用于包覆载体 11 的背离承载面的表面 ; 第二部分 132 用于 包覆载体 11 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 LED 晶片 12。由此可知, 本实。
45、施例中的包封结构件 13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 二者的区别在于 : 不仅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中心区域暴露在包封结构 件 13 之外, 而且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也暴露在包封结构件 13 之外, 也就是说, 载 体11的两侧表面完全暴露在包封结构件13之外, 而且, 由于上述凸部32可以防止出现LED 晶片 12 发出的一部分光直接自载体 11 的两侧表面的边缘区域输出的情况, 因而可以在保 证LED发光装置10能够向各个方位输出均匀的光的基础上, 实现进一步提高LED晶片12的 散热效率。此外, 由于包封结构件 13 仅需包覆载体 11 的承载面及其上固定的 LED 晶片 12 以。
46、及载体11的背离承载面的表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包封结构件13的结构, 从而可以 简化包封结构件 13 的制作过程, 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LED 发光装置 10 的加工成本。 0058 可以理解的是,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使散热层、 包封结构件 和 / 或载体中包含荧光粉。另外, 在本申请中, 透明的散热层、 包封结构件和 / 或载体是指 LED 晶片发出的光能够穿透散热层、 包封结构件和 / 或载体。 0059 还可以理解的是,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 施方式,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
47、本发明的 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 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 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说 明 书 CN 103943616 A 10 1/6 页 11 图 1A 图 1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3616 A 11 2/6 页 12 图 1C 图 1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3616 A 12 3/6 页 13 图 1E 图 1F 图 1G 图 1H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3616 A 13 4/6 页 14 图 1I 图 1J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3616 A 14 5/6 页 15 图 2A 图 2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3616 A 15 6/6 页 16 图 3A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3616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