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态调整数据传输连接的传输容量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动态调整数据传输的传输容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客户端可以依靠时分复用(TDM)传输技术来经由网络所提供
的传输连接向远程客户端传输数据。客户端可能希望调整传输连接
的传输容量。
在经由网络通过传输连接从该客户端向远程客户端传输的虚容
器(VC)来执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中,该客户端可以通过沿该数据传
输连接使用附加的第二虚容器来增加传输容量。为了成功地如此做,
该客户端必须执行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是向网络发送请求,以请求
该网络提供用于该数据传输连接的附加虚容器。该第一步骤是请求
该网络调整传输容量。在网络向客户端提供附加虚容器之后,这些
虚容器必须沿同一数据传输连接使用以进行数据传输,这被称为虚
级联。为了建立虚级联,客户端必须执行第二步骤,根据被称为链
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的协议来与远程客户端交换消息,以便与
第二客户端协商如何以及何时将不同的虚容器用于经由该数据传输
连接的数据传输。LCAS协议提供这样一种步骤,该步骤在该网络已
为虚级联提供了多个虚容器的情况中确保对两个客户端之间的数据
传输连接的容量进行无中断调整。LCAS协议不提供发出对于附加传
输容量的第一请求的步骤。
因此,第一客户端必须执行两个不同的步骤:第一步骤是向网
络发送请求消息以请求附加虚容器形式的附加容量,并且第二步骤
是经由LCAS协议与第二客户端交换消息以便确保对数据传输连接
的传输容量进行无中断修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减少客户端成功修改数据传输连接的容
量以及与远程客户端协商修改后的传输容量所执行的消息交换的数
量。
为此目的,提出了一种用于动态调整数据传输连接的传输容量
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网络末端节点处的不同步骤。从客户端接
收携带呼入时隙的呼入帧结构时分复用(TDM)信号。此外,接收
请求数据集合,其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呼入时隙的对应的子集。该子
集具有用于标识已有数据传输连接的标识符和用于向该网络末端节
点指示由该客户端为该对应的时隙所请求的状态的状态指示符。
如果该状态指示符指示用于向该数据传输连接增加时隙或者从
该数据传输连接去除时隙的请求,则该网络末端节点调整该数据传
输连接的传输容量。如果该状态指示符指示该呼入时隙中为有效数
据,则该网络末端节点经由该已有数据传输连接向远端网络末端节
点传输该呼入时隙的数据。
此外,该网络末端节点向该远端网络末端节点传输该请求数据,
以便向远程客户端通知所请求的状态。
从该客户端接收的该请求数据兼有两个信号传输目的。第一目
的在于向该网络请求用于数据传输连接的调整的容量。该第一目的
得以实现是因为网络根据该请求数据自动调整该容量。第二目的在
于通过与该远程客户端交换消息来确保该传输容量的无中断改变。
该第二目的得以实现是因为该请求数据子集作为用于向该数据传输
连接增加时隙或从该数据传输连接去除时隙的请求被传输到该远程
客户端所连接到的该远端网络末端节点。
在该客户端与该网络末端节点之间为了这两个目的所必须执行
的信号传输的数量仅仅是交换对应时隙的请求消息子集。
因此,所提出的用于在客户端与网络末端节点之间交换请求数
据子集的方法是用于同时传输两件事的有利的技术方案,该两件事
是:向网络请求传输容量调整的请求以及向远程客户端请求协商对
传输容量进行无中断改变的请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使用虚级联来调整容量的协议的步骤。
图2显示了客户端与网络末端节点交换的TDM信号和数据集
合。
图3显示了用于向数据传输连接增加时隙的协议的不同步骤。
图4显示了用于从数据传输连接去除时隙的协议的不同步骤。
图5显示了用于将时隙设置成维护模式的协议的不同步骤。
图6显示了客户端和网络末端节点沿它们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
的两个相对方向交换的TDM信号和数据集合。
图7显示了网络末端节点。
图8显示了客户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在经由数据传输连接来连接两个客
户端的情况中使用虚容器的虚级联来调整传输连接的传输容量所执
行的步骤。第一客户端C1经由第一用户网络接口UNI1连接到网络
N。第二客户端C2经由第二用户网络接口UNI2也连接到网络N。
使用时分复用技术来执行数据传输。网络N向客户端C1提供大量
虚容器,以便沿数据传输连接DTC进行到客户端C2的数据传输。
网络N可以是同步数字体系(SDH)或光传输网络(OTN)类型的
网络。
在客户端C1希望增加数据传输连接DTC的容量的情况中,客
户端C1向网络N发送请求提供附加传输容量的请求R1。在步骤S
中,网络通过为第一用户网络接口UNI1与第二用户网络接口UNI2
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DTC分配附加虚容器来在网络中建立附加容
量。在步骤P1中,网络通过向第一客户端C1提供附加虚容器来满
足客户端C1的请求。
为了与客户端C2商定如何使用附加虚容器以使得以增加的容量
进行数据传输,客户端C1必须经由称为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
的协议来与客户端C2通信。
因此,客户端C1必须执行两个不同的步骤来增加客户端C1与
客户端C2之间的传输容量:第一步骤是对于附加虚容器形式的附加
容量的请求R1,第二步骤的形式是经由LCAS协议与客户端C2进
行信号传输,以便商定以修改后的容量经由虚容器进行修改的数据
传输。
第一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用于动态调整数据传输连接的传输容量并且向远程
客户端通知该调整的方法。数据传输连接在第一网络末端节点开始
并且在第二网络末端节点结束。由网络的网络末端节点向客户端提
供用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连接。
图2显示了客户端和网络末端节点交换的TDM信号和数据集
合。
第一客户端C1经由第一用户网络接口UNI1,向第一网络末端
节点NEN1发送包括呼入时隙TS(在该实例中是4个呼入时隙TS1、
TS2、TS3、TS4)的呼入帧结构TDM信号TDMU。第二网络末端节
点NEN2向第二客户端C2发送呼出TDM信号TDMU’。在该实例中,
呼出TDM信号TDMU’包括3个时隙TS’,它们是TS1’、TS2’、TS3’。
为了向网络通知应该经由哪个数据传输连接传输哪个呼入时隙
TS,客户端C1还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集合REQ。
该请求数据集合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呼入时隙TS2的对应的请求数据
REQ的子集REQ2。可选择地,请求数据集合REQ包括针对每个呼
入时隙TS1、TS2、TS3、TS4的对应的请求数据子集REQ1、REQ2、
REQ3、REQ4。
子集REQ2包括用于标识网络末端节点NEN1上已有的数据传
输连接DTC1的标识符ID,对应的呼入时隙TS2的数据应该经由该
数据传输连接DTC1传输到远程客户端C2。通过为对应的时隙TS2
提供标识符ID,唯一地定义了应该经由哪个数据传输连接DTC1并
且向哪个远程客户端C2传输对应的时隙TS2的数据。优选地,子集
包括用于标识该子集所对应的时隙的时隙标识符TSI。
此外,请求数据REQ的子集REQ2包括状态指示符SI,用于向
网络末端节点NEN1指示客户端C1为对应的呼入时隙TS2所请求的
状态。通过使用该状态指示符SI,客户端能够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
通知该对应的时隙TS2应该具有什么状态。优选地,该状态可以是:
该时隙TS2应该包括在所标识的传输连接DTC1中并且携带有效数
据,该时隙不应该包括在任何数据传输连接中,该时隙TS2应该从
所标识的传输连接DTC1中去除,该时隙TS2应该添加到所标识的
传输连接DTC1中,或者该时隙TS2携带维护数据。如稍后所更详
细地描述的,可以由取相应值的状态指示符来指示不同的状态。
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例,应该经由数据传输连接DTC1向第二客
户端C2传送呼入时隙TS2。因此,与时隙TS2相对应的请求数据子
集REQ2包括值为DTC1的标识符ID。子集REQ1和REQ3包括值
为0的ID,指示对应的时隙TS1、TS3当前不与任何数据传输连接
相关联。子集REQ4包括值为DTC2的ID,指示应该经由另一数据
传输连接DTC2(在图2中未示出),向另一个远程客户端(在图2
中也未示出)传输对应的时隙TS4的数据。
由于客户端C1请求经由时隙TS2和时隙TS4进行有效数据传输
的状态,所以对应的子集REQ2、REQ4的每一个的状态指示符SI
的值都是V,用于指示有效数据传输。由于客户端C1请求经由其他
时隙TS1和TS3不进行数据传输的状态,所以对应的子集REQ1和
REQ3包括值为0的状态指示符SI。
网络末端节点NEN1接收呼入TDM信号TDMU以及请求数据
集合REQ。通过检查接收的请求数据子集的标识符,网络末端节点
NEN1确定哪个呼入时隙与特定传输连接相关联。此外,通过检查子
集的状态指示符SI,网络末端节点NEN1能够确定客户端为对应的
时隙请求的状态。
根据图2中的实例,时隙TS2与传输连接DTC1相关联并且携
带有效数据。网络末端节点NEN1经由数据传输连接DTC1向远端
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时隙TS2的数据。
可以经由控制面板执行子集REQ2的传输。可选择地,可以将子
集REQ2作为在网络末端节点NEN1、NEN2之间交换的数据单元中
的开销信息来传输。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接收时隙TS2的数据
以及请求数据REQ的对应的子集REQ2。
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经由第二用户网络接口UNI2向远程客
户端C2发送携带呼出时隙TS’的呼出帧结构TDM信号TDMU’。在
图2中所示的实例中,呼出信号TDMU’包括三个时隙TS1’、TS2’、
TS3’。
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经由数据
传输连接DTC1接收到的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TS’。此时,当首次建
立数据传输连接DTC1时,网络末端节点NEN2通过检查经由数据
传输连接DTC1接收的请求数据的子集的状态指示符,来确定针对
将要接收并且将被映射到呼出时隙TS’的一定量数据的映射。通过该
检查,网络末端节点NEN2能够确定将要经由数据传输连接DTC1
接收数据的呼入时隙TS的数量,并且因此还能够确定用于向远程客
户端C2传输该接收数据所需要的呼出时隙TS’的数量。一个呼入时
隙TS的数据容量等于一个呼出时隙TS’的数据容量。
如果接收数据的映射不可行,例如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呼出时
隙TS’可用于将接收数据映射于其上,则网络末端节点NEN2向网络
末端节点NEN1发送拒绝消息,然后将该拒绝消息传输到客户端C1。
通过这种方式,向客户端C1通知由于在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处
出现问题该网络不能满足对于特定传输容量的请求。
网络末端节点NEN2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集合IND,其包
括针对至少一个呼出时隙TS1’的对应的子集IND1。优选地,指示数
据集合IND包括针对每个呼出时隙TS1’、TS2’、TS3’的对应的子集
IND1、IND2、IND3。子集IND1包括用于标识已有数据传输连接
DTC1的标识符ID以及用于指示对应的时隙TS1’的状态的状态指示
符SI。
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接收到的与呼入时隙TS相对应的请求数
据REQ的子集映射到与呼出时隙TS1’相对应的指示数据IND的子
集。
根据给定的实例,所确定的映射定义了经由数据传输连接DTC1
接收的呼入时隙TS2的数据到呼出时隙TS1’的映射。将接收的请求
数据子集REQ2映射到与呼入时隙TS2的数据所被映射到的呼出时
隙TS1’相对应的指示数据集合IND1。通过这种方式,向远程客户端
C2通知客户端C1对与呼出时隙TS1’相对应的呼入时隙TS2的请求。
指示数据集合IND1因此携带值为V的SI,该值是从请求数据子集
REQ2复制的SI值。
网络末端节点NEN2从客户端C2接收响应数据集合RES,其包
括针对至少一个呼出时隙TS1’的对应的子集RES1。优选地,响应数
据集合RES包括每个呼出时隙TS1’、TS2’、TS3’的响应数据子集
RES1、RES2、RES3。响应数据子集包括用于标识已有数据传输连
接DTC1的ID和响应指示符RI。RI指示客户端C2对为对应的时隙
TS1’所请求的状态做出的响应。在给定的实例中,客户端C2给出经
由呼出时隙TS1’沿数据传输连接DTC1接收有效数据的响应。该响
应是由携带ID值为DCT1和RI值为X的响应数据子集RES1给出
的。
网络末端节点NEN2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接收的响应数
据子集REQ2,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客户端C2做出的响应。
网络末端节点NEN1从网络末端节点NEN2接收所传输的响应
数据子集REQ2。
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客户端C1传输确认数据集合CON,其
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呼入时隙TS2的对应的子集CON2。可选择地,
确认数据集合CON包括每个呼入时隙TS1、TS2、TS3、TS4的数据
子集CON1、CON2、COM3、CON4。确认数据子集包括用于标识已
有数据传输连接的ID以及用于指示远程客户端C2对客户端C1的响
应的RI。网络末端节点NEN1将接收的响应数据子集RES2映射到
与呼入时隙TS2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CON2。因此,由于响应RES1
被复制到确认数据子集CON2上使得子集CON2携带响应指示符X。
通过将响应数据子集RES1映射到确认数据子集CON2并且向客
户端C1传输确认数据CON2,向客户端C1通知远程客户端C2对客
户端C1针对对应的时隙TS2所进行的状态请求所做出的响应。
图3描述了用于增加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的不同步骤。假设当
前数据传输经由如图2中所示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进行。客户端
C1希望向数据传输连接DTC1增加时隙TS3。
在第一步骤S1中,客户端C1改变与应该被增加的时隙TS3相
对应的请求数据子集REQ3的ID。将该ID从用于指示时隙TS3与
任何数据传输连接都不相关联的值0改变为用于指示时隙TS3与数
据传输连接DTC1相关联的值DCT1。
仅仅ID的改变还不是对于网络增加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容量
的触发。客户端C1还将SI从值0改变为值RA(请求增加),用于
指示向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增加时隙TS3的请求。由客户
端C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该请求数据,其中如步骤S2所示,
SI的值RA触发传输容量的调整。由网络末端节点NEN1根据用于
传输时隙TS2、TS3的数据所必须的容量来调整传输容量,这些时隙
与该数据传输连接相关联,并且其SI指示有效数据或增加请求。网
络末端节点NEN1通过与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以及有可能与其
他网络节点交换消息来执行调整,以便商定在网络末端节点NEN1、
NEN2之间以调整后的传输容量进行数据传输。
在调整了传输容量之后,由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远端网络末
端节点NEN2传输子集REQ3,在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处接收该
子集REQ3。由于接收的请求数据集合REQ3的SI指示向数据传输
连接DTC1增加时隙TS3的请求,所以网络末端节点NEN2确定将
将要经由数据传输连接DTC1接收的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TS1’、TS2’
的新映射。在该实例中,如早先已确定的并且如图2所示的,网络
末端节点选择将接收到的呼入时隙TS2的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
TS1’,并且将接收到的呼入时隙TS3的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TS2’。
因此,向数据传输连接DTC1增加呼出时隙TS2’。此外,网络末端
节点NEN2将接收的请求数据集合REQ3映射到与向数据传输连接
DTC1增加的时隙TS2’相对应的指示数据集合IND2。映射的确定如
步骤S3中所示。在步骤S4中,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IND。此
时,指示数据IND的子集IND2现在包括值为DCT1的ID和值为
RA的SI,用于指示向数据传输连接DTC1增加时隙TS2’的请求。
在步骤S5,客户端C2在与应该增加的时隙TS2相对应的响应
数据子集RES2之中将ID从值为0变成值为DCT1并且将响应指示
符RI从值为0变成值为AA(接受增加)。值AA指示客户端C2接
受向数据传输连接DTC1增加时隙TS2’。如步骤S6所示,向网络末
端节点NEN2传输响应数据集合RES2,并且将其从网络末端节点
NEN2传输到网络末端节点NEN1,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由客户端
C2做出的响应。
如步骤S7所示,网络末端节点NEN1将接收到的与呼出时隙
TS2’相对应的子集RES2映射到与应该增加的呼入时隙TS3相对应
的确认数据CON的子集CON3。网络末端节点NEN1然后向客户端
C1传输确认数据子集CON3,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由客户端C2做
出的响应。这在步骤S8中执行。
客户端C1接收确认数据子集CON3。客户端C1现在可以从子
集CON3的RI的值为AA推导出客户端C2接受向数据传输连接
DTC1增加时隙TS3的请求。因此,客户端C1可以开始在增加的时
隙TS3中传输有效数据。
此外,客户端C1通知在增加的时隙TS3中传输有效数据。因此,
如步骤S9所示,客户端C1将请求数据子集REQ3之中的SI从值为
RA变成值为V(有效数据),用于指示经由对应的时隙TS3传输有
效数据。
客户端C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3。网
络末端节点NEN1从请求数据子集REQ3的SI的值为V推导出在对
应的呼入时隙TS3中传输有效数据。因此,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
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呼入时隙TS3的数据。还向网络末端节点
NEN2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3,以向客户端C2通知对应的时隙TS3
的请求状态。其执行如步骤S10所示。
还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时隙TS2的数据,并且将其映射
到呼出时隙TS1’,如图2中所示。
网络末端节点NEN2接收该数据和请求数据子集REQ3。由于
SI的值为V指示传输有效数据,所以如预先所确定的,网络末端节
点NEN2将源自呼入时隙TS3的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TS2’。如图2
中所示,将源自呼入时隙TS2的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TS1’。此外,
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请求数据子集REQ3映射到与呼出时隙TS2’
相对应的指示数据子集IND2。其执行如步骤S11所示。
在步骤S12,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子集IND2,以便向该客
户端通知对应的时隙TS2’的请求状态。客户端C2现在可以从指示
数据子集IND2的SI的值为V推导出它应该经由时隙TS2’接收有效
数据。
如果客户端C2检测到在时隙TS2’之中接收到有效数据,则客户
端C2将响应数据子集RES2的RI从值AA改变为值X,用于指示经
由对应的呼出时隙TS2’接收有效数据。该改变如步骤S13所示执行。
在步骤S14,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响应数据子集RES2并且将
其从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到网络末端节点NEN1,以便向客户端
C1通知客户端C2针对时隙TS2’中的数据传输做出的响应。
网络末端节点NEN1接收响应数据子集RES2并且将其映射到与
增加的时隙TS3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CON3。这在步骤S15中执
行。
在步骤S16,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客户端C1传输确认数据子
集CON3。客户端C1可以从确认数据子集CON3的RI的值为X推
导出客户端C2正在对源自呼入时隙TS3的有效数据的接收进行确
认。
图4描述了用于减少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的协议的不同步骤。
在向数据传输连接DTC1增加时隙TS3之后,客户端C 1现在希望从
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时隙TS2。
客户端C1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的SI从值V改变为值RR(请
求去除),用于指示从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对应的时
隙TS2的请求。客户端C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子集
REQ2,如步骤S2’所示,请求数据子集REQ2中的SI的值RR触发
传输容量的调整。网络末端节点NEN1根据用于传输如下时隙的数
据所必须的容量来调整传输容量,这些时隙与该数据传输连接相关
联,并且其SI指示有效数据或增加请求。在该实例中,时隙TS3应
该保留在数据传输连接DTC1中,但是时隙TS2应该从数据传输连
接DTC1去除。因此,网络末端节点NEN1调整用于传输时隙TS3
的数据的数据传输容量。网络末端节点通过与远端网络末端节点
NEN2以及有可能的其他网络节点交换消息来执行该调整,以便商定
在网络末端节点NEN1、NEN2之间以调整后的传输容量进行数据传
输。
在调整了传输容量之后,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远端网络末端
节点NEN2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2,在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处
接收该请求数据子集REQ2。由于接收到的请求数据子集REQ2的
SI指示从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时隙TS2的请求,所以网络末端
节点NEN2确定用于将将要经由数据传输连接DTC1接收的数据映
射到呼出时隙TS2’的新映射。在该实例中,如早先所确定的并且如
图3中所示的,网络末端节点选择将接收到的呼入时隙TS3的数据
映射到呼出时隙TS1’。
在步骤S3’,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接收到的请求数据集合REQ2
映射到与应该从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的时隙TS1’相对应的那个
指示数据集合IND1。在步骤S4’中,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子集
IND1。此时,指示数据子集IND1现在包括值为DCT1的ID以及值
为RR的SI,用于指示从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时隙TS1’的请求。
在客户端C2接受从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时隙TS1’的情况
中,客户端C2将与时隙TS1’相对应的响应数据子集RES1的RI的
值设置为AR(接受去除),其执行如步骤S5’所示。值RA指示客
户端C2接受从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时隙TS1’。
在步骤S6’,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响应数据集合RES1并
且将其从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到网络末端节点NEN1,以便向客
户端C1通知由客户端C2做出的响应。
在步骤S7’,网络末端节点NEN1将接收到的与呼出时隙TS1’
相对应的子集RES1映射到与应该被去除的呼入时隙TS2相对应的
确认数据子集CON2。网络末端节点NEN1然后向客户端C1传输确
认数据子集CON2,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由客户端C2做出的响应。
这在步骤S8’中执行。
客户端C1接收确认数据子集CON2。客户端C1现在可以从子
集CON2的RI的值为RA推导出客户端C2接受从数据传输连接
DTC1去除时隙TS2的请求。
此外,客户端C1通知在时隙TS2中没有数据传输。因此,如步
骤S9’所示,客户端C1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中的SI从值RR改变
为值0,用于指示经由对应的时隙TS2没有数据传输。
客户端C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2。网
络末端节点NEN1从请求数据子集REQ2的SI的值为0推导出在对
应的呼入时隙TS2中没有数据传输。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网络末
端节点NEN2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2,以向客户端C2通知对应的
时隙TS2的请求状态。其执行如步骤S10’所示。
由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映射到与呼出时
隙TS1’相对应的指示数据子集IND1。其执行如步骤S11’所示。
在步骤S12’,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子集IND1,以便向该
客户端通知对应的时隙TS1’的请求状态。客户端C2现在可以从指
示数据子集IND2的SI的值为0推导出时隙TS1’不应该携带任何数
据。
客户端C2将请求数据子集REQ1的RI从值AR改变为值0,用
于指示呼出时隙TS1’不携带数据。其执行如步骤S13’所示。在步骤
S14’,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响应数据子集RES1,并且将其从
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到网络末端节点NEN1,以便向客户端C1
通知客户端C2针对时隙TS1’中的数据传输做出的响应。
网络末端节点NEN1接收响应数据子集RES1并且将其映射到与
时隙TS2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CON2。这在步骤S15’中执行。
在步骤S16’,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客户端C1传输确认数据子
集CON2。客户端C1可以从确认数据子集CON2的RI的值为0推
导出客户端C2正在对没有从呼入时隙TS2接收到数据进行确认。
分别由客户端C1和客户端C2执行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中的
ID以及响应数据子集RES1中的ID从值DTC1设置成值0的附加步
骤。子集的ID的值为0指示客户端假设对应的时隙与任何数据传输
连接都没有关联。一旦子集的ID携带值0并且该子集的SI或RI携
带值0,则这指示对应的时隙被设置为空闲的,并且可以被其他数据
传输连接使用。
图5描绘了用于将部分容量设置成维护模式的协议的不同步骤。
这在客户端C1希望经由特定的呼入时隙传输维护数据而不是有效
数据的情况中是希望的。在所示的实例中,客户端C1希望将呼出时
隙TS2设置成维护模式。
假设如图2中所示并且如上所述地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一步骤S1”,客户端C1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的SI从值V
改变为值RM(请求维护),用于指示请求在时隙TS2中经由所标
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来传输维护数据。客户端C1向网络末端节
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2,其中,SI的值为RM触发网络
末端节点NEN1确保经由时隙TS2进行维护数据的传输。网络末端
节点NEN1通过经由消息交换与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以及有可
能的其他网络节点协商如何传输该维护数据来确保该传输。可以在
与用于网络末端节点NEN1、NEN2之间的有效数据的传输的数据传
输单元相同的数据传输单元中执行维护数据从网络末端节点NEN1
到网络末端节点NEN2的传输。作为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从
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的单独的数据传输
单元中执行维护数据的传输。
在确定并且从而确保了网络末端节点NEN1、NEN2之间的维护
数据的传输之后,由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
传输子集REQ2,在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处接收该子集REQ2。
其执行如步骤S2”所示。
接收的请求数据集合REQ2的SI指示将时隙TS2设置成维护模
式的请求。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接收的请求数据集合REQ2映射
到与时隙TS1’相对应的指示数据集合IND1。如上所述并且如图2
中所示,预先确定时隙TS2到时隙TS1’的数据映射。在步骤S4”中,
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子集IND1。这里,指示数据子集IND1
现在包括值为RM的SI,用于指示经由时隙TS1’传输维护数据的请
求。
在步骤S5”,客户端C2将与应该传输维护数据的时隙TS1’相对
应的响应数据子集RES1之中的响应指示符RI从值X改变为值AM
(接受维护)。值AM指示客户端C2接受经由时隙TS1’接收维护
数据。如步骤S6”所示,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响应数据集合
RES1,并且将其从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到网络末端节点NEN1,
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由客户端C2做出的响应。
在步骤S7”,网络末端节点NEN1将接收到的与呼出时隙TS1’
相对应的子集RES1映射到与应该被设置成维护模式的呼入时隙TS2
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CON2。网络末端节点NEN1然后向客户端
C1传输该确认数据子集CON2,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由客户端C2
做出的响应。这在步骤S8”中执行。
客户端C1接收确认数据子集CON2。客户端C1现在可以从子
集CON2的RI的值为AM推导出客户端C2接受将时隙TS2设置成
维护模式的请求。因此,客户端C1可以开始在时隙TS2中传输维护
数据。
此外,客户端C1通知在时隙TS2中传输维护数据。因此,如步
骤S9”所示,客户端C1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之中的SI从值RM
改变为值VM(有效维护数据),用于指示经由对应的时隙TS2传
输有效维护数据。
客户端C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2。网
络末端节点NEN1从请求数据子集REQ2的SI的值为VM推导出在
对应的呼入时隙TS2中传输有效维护数据。因此,网络末端节点
NEN1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该呼入时隙TS2的维护数据。还
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请求数据子集REQ2,以便向客户端C2
通知对应的时隙TS2的请求状态。其执行如步骤S10”所示。
网络末端节点NEN2接收该维护数据和请求数据子集REQ2。由
于SI的值为VM指示传输有效维护数据,则如预先所确定的,网络
末端节点NEN2将源自呼入时隙TS2的维护数据映射到呼出时隙
TS1’。此外,网络末端节点NEN2将请求数据子集REQ2映射到与
呼出时隙TS1’相对应的指示数据子集IND1。其执行如步骤S11”所
示。
在步骤S12”,向客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子集IND1,以便向客
户端C2通知对应的时隙TS1’的请求状态。客户端C2现在可以从指
示数据子集IND1的SI的值为VM推导出其应该经由时隙TS1’接收
有效维护数据。
如果客户端C2检测到在时隙TS1’之中接收到有效维护数据,则
客户端C2将响应数据子集RES2的RI从值AM改变为值XM,用于
指示经由对应的呼出时隙TS1’接收到有效维护数据。该改变如步骤
S13”所示执行。在步骤S14”,向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响应数据
子集RES1,并且将其从网络末端节点NEN2传输到网络末端节点
NEN1,以便向客户端C1通知客户端C2针对时隙TS1’中的数据传
输做出的响应。
网络末端节点NEN1接收响应数据子集RES1并且将其映射到与
时隙TS2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CON2。这在步骤S15”中执行。
如步骤S16”所示,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客户端C1传输确认
数据子集CON2。客户端C1可以从确认数据子集CON2的RI的值
为XM推导出客户端C2正在对源自呼入时隙TS2的有效维护数据
的接收进行确认。
对于所述方法的两个步骤之间的超时时间,没有规定最大的时
间周期:客户端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可能花费从几微秒到几分钟的
时间来提供所请求的子集传输。由于由网络指示的实际网络基础设
施的拓扑,所以在用户网络接口UNI处将步骤之间的超时时间设置
为全系统参数。
根据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请求数据集合REQ、指示数据集合
IND、响应数据集合RES和确认数据集合CON包括针对每个呼入时
隙TS的对应的子集。在用户网络接口UNI1、UNI2处可以交换整个
数据集合而不是仅传输单个子集。如果客户端C1向网络末端节点
NEN1传输整个请求集合REQ,则其优势在于该数据集合向网络末
端节点NEN1通知该客户端对于所有呼入时隙TS所请求的所有状
态。因为客户端C1可以将其所请求的状态简单地作为请求数据集合
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根据需要改变时隙的状态,并且在改变之后
触发整个请求数据集合REQ的传输,所以这还有附加的优势。因此,
客户端C1可以通过简单地检查存储器中的请求数据集合REQ来一
直查找不同时隙的不同的请求状态。此外,在网络末端节点NEN1
希望检查客户端C1当前针对呼入时隙TS所请求的状态的情况中,
网络末端节点NEN1可以通过向该客户端发送轮询消息来简单地轮
询来自客户端C1的该信息,客户端C1基于该轮询消息向网络末端
节点NEN1传输请求数据集合REQ。
如果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向远程客户端传输整个指示集合
IND,则其优势在于向远程客户端C2通知其他客户端针对呼出时隙
TS’所请求的所有状态。为此目的,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存储从
不同的客户端接收的指示数据子集的数据,并且因而存储整个指示
集合IND。在远程客户端C2希望检查其他客户端当前针对呼出时隙
TS’所请求的状态的情况中,远程客户端C2可以通过向远端网络末
端节点NEN2发送轮询消息来简单地轮询来自远端网络末端节点
NEN2的该信息,远端网络末端节点NEN2基于该轮询消息向远程客
户端C2传输指示数据集合IND。对于传输整个响应数据集合RES
或者传输整个确认数据集合CON,给出了各自的优势。
根据其他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呼入时隙的数据从网络末端节点
NEN1到另一网络末端节点NEN2的传输是通过将该数据映射到从
网络末端节点NEN1发送到网络末端节点NEN2的虚容器上来执行
的。然后由另一网络末端节点NEN2从虚容器提取该数据。网络末
端节点NEN1对必要容量进行的确定使得以如下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连接DTC1的容量的调整,该方式为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网络N
请求用于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的附加虚容器,或者网络末端
节点NEN1向网络N请求从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去除虚容
器。可以经由虚级联来合并虚容器以提供容量。此外,网络末端节
点NEN1经由LCAS协议与网络末端节点NEN2通信,以便商定数
据传输连接DTC1的容量的无中断改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客户端C1不需要自
己执行改变虚容器的数量的步骤以及经由LCAS协议来进行信号传
输以商定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容量的无中断改变的步骤。这些步
骤在网络N中执行。客户端仅需要提供请求数据集合REQ。通过改
变请求数据集合REQ中的数据,客户端现在能够一次执行两件事:
改变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容量以及经由该请求数据集合REQ以及
附加的数据集合IND、RES、CON与第二客户端C2进行信号传输。
因此,所提出的方法向客户端提供了一种改变传输容量的灵活的信
号传输方法。
根据其他可选择的技术方案,网络N是光传输网络OTN并且用
户网络接口是如标准ITU-T G.709/Y.1331(03/2003)所定义的光网络
的接口。
从网络末端节点NEN1到网络末端节点NEN2的呼入TDM时隙
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将该数据映射到从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网络末
端节点NEN2发送的光数据单元ODU来执行的。然后由网络末端节
点NEN2从该光数据单元提取该数据。
如标准ITU-T G.709/Y.1331(03/2003)所定义的,可以通过虚级联
来组合光数据单元以便进行组合数据传输。由网络末端节点NEN1
对必要容量进行的确定使得以如下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连接DTC 1的
容量的调整,该方式为网络末端节点NEN1经由用于所标识的数据
传输连接DTC的虚级联来使用附加光数据单元ODU,或者网络末端
节点NEN1去除用于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的光数据单元ODU
的虚级联组中的光数据单元。此外,网络末端节点NEN1经由标准
ITU-T G.709/Y.1331(03/2003)所定义的协议,与另一网络末端节点
NEN2通信,以便商定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容量的无中断改变。
根据其他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如标准ITU-T G.709/Y.1331的修
订草案中所述,对于光传输网络,取决于要携带的服务的带宽,光
数据单元可以具有可变的容量。在这种情况中,传输容器被称为灵
活光数据单元。网络末端节点NEN1对必要容量进行的确定导致调
整对灵活光数据单元进行映射的复用单元的数量。结果,应该以这
样一种方式调整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容量,在该方式中网络末端
节点NEN1使用附加复用单元以便以增加的容量将灵活的光数据单
元映射到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上,或者网络末端节点NEN1
去除复用单元以便以减少的容量将灵活的光数据单元映射到所标识
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上。此外,网络末端节点NEN1经由适当的
协议与网络末端节点NEN2通信,以便商定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
带宽的无中断改变。
针对所述数据传输连接DTC1从客户端C1到客户端C2这一
方向做出了上述说明。可选择地,数据传输连接可以包括两个方向
的数据传输。
如图6中所示,两个客户端C1、C2之间的一个数据传输连接
DTC1包括两个方向:如上所述的第一方向D1和反方向进行的从第
二客户端C2到第一客户端C1的第二方向D2。在数据传输标识符ID
的值为DTC1的情况中通过该值来唯一地标识两个客户端C1、C2
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DTC1的两个方向D1、D2。
对于沿第二方向D2的数据传输,由客户端C2向网络末端节
点NEN2发送包括时隙TS”的第二呼入TDM信号TDMU”,并且由
网络末端节点NEN1向客户端C1发送包括时隙TS”’的第二呼出
TDM信号TDMU”’。
在数据传输连接的一个方向D1中交换的时隙的数量无需与在
相对的方向D2中交换的时隙的数量相同。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可以
是非对称的。根据图6中的实例,考虑到在该实例中可以由客户端
C2接收的时隙的最大数量是3个时隙,从客户端C1向客户端C2传
输的时隙的数量可以在0到3的范围内变化。考虑到在该实例中可
以由客户端C2传输的时隙的最大数量是2个时隙,从客户端C2向
客户端C1传输的时隙的数量可以在0到2的范围内变化。
此外,在不同的用户网络接口UNI1、UNI2处使用所述数据集
合的原理不仅可以用于从客户端C1到客户端C2的数据传输而且可
以用于从客户端C2到客户端C1的数据传输,用于不同方向中的数
据传输的时隙的数量彼此互不约束。用于一个方向中的数据传输的
时隙的数量可以与用于另一个方向中的数据传输的时隙的数量不
同。
正如对于用户网络接口UNI1处的第一方向D1的时隙TS那
样,对于时隙TS”在每个用户网络接口UNI2处为第二方向D2交换
两个数据集合。在用户网络接口UNI2处,客户端C2向网络末端节
点NEN2发送请求数据集合REG’,并且从网络末端节点NEN2接收
确认数据集合CON’。在用户网络接口UNI1处,由客户端C1从网
络末端节点NEN1接收指示数据集合IND’,并且由客户端C1向网
络末端节点NEN1发送响应数据集合RES’。所述数据集合REQ’、
IND’、RES’、CON’彼此具有如针对第一方向D1的数据集合REQ、
IND、RES、CON所述的关系。
所提出的向数据传输连接DTC增加时隙、从数据传输连接去
除时隙、或者将时隙设置成维护模式的方法可以分别应用于数据传
输连接的方向D1、D2中的任一个。这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方法来
确保的。对于一个方向,可以独立于经由另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的
容量,以单个时隙的粒度做出容量的调整。
所提出的方法是第一客户端在给定的数据传输连接的一个方
向中以非常方便的方式调整到第二客户端的数据传输的容量的功能
强大并且灵活的工具,其中该数据传输独立于沿同一数据传输连接
的另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并且还独立于用于与第三客户端进行数
据交换的附加的第三数据传输连接的数据传输。
考虑到以上说明,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述的方式在
第一用户网络接口UNI1处使用请求数据集合REQ和确认数据集合
CON并且在第二用户网络接口UNI2处使用指示数据集合IND和响
应数据集合RES,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个优势在于,通过简单地改变除了数据传输连接中已包括的
时隙之外还应该另外传输的对应的时隙的请求子集的状态指示符,
客户端就可以要求改变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由于网络末端节点检
测接收的呼入时隙的状态标识符,并且将改变的状态标识符理解为
用于调整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的触发,所以由客户端对状态标识符
做出的改变自动地导致网络对传输容量进行动态调整。
此外,由于客户端向网络末端节点发送的请求数据子集被远端
网络末端节点映射到对应的指示数据子集,而该指示数据子集随后
被传输到远程客户端,所以请求数据子集的状态指示符是一种用于
从该客户端向远程客户端通知该远程客户端应该准备经由对应的呼
入时隙的数据将要被映射到的对应的呼出时隙来接收数据的技术方
案。
因此,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客户端仅需要改变一个数
据子集,从而使网络对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进行调整,并且从而发
送信号以便与远程客户端协商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的调整。
此外,通过在特定呼出时隙的响应数据子集之中将状态指示符
设置为特定值,远程客户端能够经由响应数据子集到确认数据子集
的映射,向客户端通知它准备好通过该客户端改变了状态指示符的
附加时隙接收有效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反,不再需要执行不同的协议的不同的步骤来实
现相同的结果。在现有技术中,第一步需要经由第二虚容器请求附
加容量,并且其他步需要在两个客户端之间经由LCAS协议进行信
号传输。
所提出的信号传输方法同时向客户端提供两件事:使得客户端
能够向网络要求容量调整,并且还使得经由网络向远程客户端发送
请求作为一种用来商定以调整的数据容量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传输
方法。
此外,所提出的方法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在用户网络接口
处使用请求数据集合、指示数据集合、响应数据集合和确认数据集
合的概念可用于控制从一个客户端到其他不同的客户端的数据传
输,只要网络将具有对应的数据集合的所述方法提供到每个客户端
的每个用户网络接口处。
因此,所提出的方法不仅使得第一客户端能够控制经由一个数
据传输连接到第二客户端的数据传输的容量,而且使得第一客户端
能够将容量从该第一数据传输连接移动到通往第三客户端的其他数
据传输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当第一客户端使用用于向网络要求容
量改变并且同时向其他客户端通知该改变的灵活方法时,该第一客
户端可以使用该方法来灵活调整不同的传输连接的传输容量。
该第一客户端可以通过简单地检查与被第一客户端改变请求
状态的呼入时隙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的子集,来附加地检查远程
客户端是否遵从该请求。因为由远程客户端创建的响应数据子集被
网络映射到与该时隙相对应的确认数据子集,所以这是可行的。
在数据传输中所涉及的两个客户端C1、C2是路由器的情况中,
对于第一路由器C1而言重要的是知晓第二路由器C2能够以调整后
的传输容量接收数据。因此,所提出的方法为路由器C1、C2提供了
强大的工具,用来要求对特定数据传输连接的容量进行调整并且同
时在路由器C1、C2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以便确保以无中断的方式执
行该传输容量的修改,这意味着在数据容量的修改期间没有数据业
务损失。
还提出了如图7中所示的用于传输网络的网络末端节点NEN。
网络末端节点NEN包括具有至少一个TDM接口的入口板100,其
适用于经由用户网络接口UNI从客户端C接收携带时隙的帧结构
TDM信号TDMU。此外,入口板100包括映射单元102,映射单元
102用于将接收时隙TS的数据映射到数据传输单元,其中该数据传
输单元用于从网络末端节点NEN到远端网络末端节点的数据传输。
从映射单元经由数据接口303向网络末端节点NEN的交换矩阵120
交换映射数据。交换矩阵120在入口板与至少一个出口板110之间
交换数据传输单元。为此目的,交换矩阵120经由附加数据接口304,
经由数据传输单元与出口板110交换数据。出口板110包括至少一
个TDM接口111,TDM接口111用于经由网络到网络的接口NNI
沿数据传输连接向远端网络末端节点发送数据传输单元。
网络末端节点NEN包括控制系统130,控制系统130适用于
从客户端C接收请求数据集合REQ,请求数据集合REQ包括针对至
少一个时隙的对应的子集。可以由控制系统130经由控制面板300
从客户端C接收请求数据集合REQ。可选择地,可以在TDM信号
TDMU中将请求数据集合REQ作为开销信息来接收,然后由位于入
口板上的开销单元(图7中未显示)提取该开销信息。在该情况中,
控制系统130经由通信接口301与入口板相连接。
可以将控制系统130实现在单个控制器板上或者可选择地实
现在经由接口连接的多个控制器板上。
请求数据子集包括标识符和状态指示符,该标识符标识已有数
据传输连接,该状态指示符指示由客户端C请求的对应的呼入时隙
的状态。
如果接收的请求数据子集的状态指示符指示请求向所标识的
数据传输连接增加至少一个时隙或者从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去除
至少一个时隙,则控制系统130调整该数据传输连接的传输容量。
控制系统130通过与远端网络末端节点以及有可能的其他网络末端
节点交换消息以便与这些节点商定调整的传输容量,来进行该调整。
可以经由控制面板300执行消息交换。
如果接收的请求数据子集的状态指示符指示对应的时隙中为
有效数据,则控制系统130对网络末端节点NEN进行配置以便经由
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传输该时隙的数据。由控制系统130通过经
由控制接口200配置交换矩阵120并且经由附加控制接口201配置
映射单元102来执行该配置。
控制系统130向远端网络末端节点传输接收的请求数据子集,
以便向远程节点通知对应的时隙的请求状态。可以经由控制面板300
来执行该传输。可选择地,通过将请求数据子集作为开销信息插入
到由TDM接口111向远端网络末端节点发送的数据传输单元中来执
行该传输。为此目的,控制面板130经由通信接口302与出口板110
交换数据。
网络末端节点进一步适用于执行以上所提出的方法的步骤。
另外提出了如图8中所示的客户端设备C,其包括具有至少一
个TDM接口400的出口板,该出口板适用于经由用户网络接口UNI
向网络末端节点NEN发送携带时隙的帧结构TDM信号。此外,该
客户端设备包括控制系统500,其适用于向网络末端节点NEN传输
请求数据集合REQ,请求数据集合REQ包括针对至少一个时隙的对
应的子集。可以由控制系统500经由控制面板600执行请求数据集
合REQ的传输。可选择地,可以将请求数据集合REQ作为TDM信
号TDMU的开销信息来传输。为此目的,由控制系统500经由数据
接口700向位于出口板上的开销单元(图8中未显示)发送请求数
据集合REQ。该开销单元将该请求数据集合REQ作为开销信息插入
到TDM信号TDMU中。
该请求数据子集包括用于标识网络末端节点处现存的已有数
据传输连接的标识符以及用于向网络末端节点指示对应的时隙的请
求状态的状态指示符。
控制系统500通过将该状态指示符分别设置为用于指示增加
请求或去除请求的值,来请求网络末端节点NEN向所标识的数据传
输连接增加至少一个时隙或者从所标识的数据传输连接去除至少一
个时隙。
此外,控制系统500通过将状态指示符设置为用于指示至少一
个时隙中为有效数据的对应值,来向网络末端节点NEN请求传输该
时隙中携带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