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475291
  • 上传时间:2018-02-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45.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6278.0

    申请日:

    2011.07.12

    公开号:

    CN102336719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49/06申请日:20110712|||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49/06

    主分类号:

    C07D249/06

    申请人:

    海南师范大学

    发明人:

    吴禄勇; 陈光英; 宋小平; 陈昱学; 宋鑫明; 唐蜜; 苟铨

    地址:

    571158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向反应器中加入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叠氮化合物、有机溶剂、脱硅基试剂,在10~100℃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无机酸水溶液酸化至pH值为酸性,再以乙酸乙酯萃取多次,有机相经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脱出溶剂,残余物经重结晶或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为原料,避免重金属的使用,原料与试剂均易获得,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对反应体系做无氧保护、反应选择性高、产率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向 反应器中加入硅基炔烃类化合物、 叠氮化合物、 有机溶剂、 脱硅基试剂, 在 0 ~ 100℃下, 反 应 0.1 ~ 24 小时 ; 反应完成后, 加入无机酸水溶液酸化至 pH 值为酸性, 再以乙酸乙酯萃取 多次, 有机相经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减压脱出溶剂, 残余物经重结晶或柱 层析分离纯化, 即得产物 ; 所述硅基炔烃类化合物、 叠氮化合物和脱硅基试剂的摩尔比为 1 ∶ 0.8 ~ 3 ∶ 0.5 ~ 1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应是在搅拌、 微波辐射或超声波辐射的条件下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硅基炔烃类化合物是指硅烷化的炔烃类化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叠氮化合物是指带有各种取代基的烷基叠氮化合物、 烯基叠氮化合物或 芳基叠氮化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硅基试剂是指无机碱或有机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 无机碱包括碳酸铯、 磷酸钾、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锂、 氟化钠、 氟化钾、 氢化钠、 氨基钠及其水合物 ; 有机 碱包括四烃基氟化铵、 四烃基氢氧化铵、 叔丁醇钾、 叔丁醇钠、 叔丁醇锂、 甲醇钠、 乙醇钠、 丙 醇钾、 丙醇钠、 异丙醇钾、 异丙醇钠、 丁醇钾、 丁醇钠、 三苯甲醇钾、 三苯甲醇钠。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有机溶剂是指极性溶剂或者非极性溶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有机溶剂是苯、 四氯化碳、 石油醚、 四氢呋喃、 二甲基甲酰胺、 乙醚、 甲苯、 二甲苯、 二氧六环、 乙腈、 二甲基亚砜、 N- 甲基吡咯烷酮、 乙二醇二甲醚或乙二醇二乙醚中的 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2,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 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一种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 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虽然其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但 是从其被合成发现至今, 三唑类化合物已经在医药、 农药以及染料等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 用价值, 尤其在医药的开发中, 已发现多种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的结构。因而 1, 2, 3- 三唑 化合物的开发以及合成方法的发展, 受到广泛的重视。
         目前, 炔烃和叠氮化合物的 Huisgen 环加成反应无疑是合成 1, 2, 3- 三唑中应用最 为广泛的方法 [1, 3-Dipolar Cycloaddition Chemistry New York : Wiley.vol.1 : 1-176, 1984]。然而, 传统的 Huisgen 环加成反应往往存在区域选择性差、 反应时间长、 反应需要 高温条件等问题。因而, 寻求更温和、 高效的具有区域选择性的合成方法, 是当前三唑合成 中的重要挑战和发展方向。2001 年, K.B.Sharpless 等实现 Cu(I) 催化下端炔与叠氮选择 性地高效率合成 1, 4- 二取代三唑 [Angew.Chem., Int.Ed., 2002, 41, 2596-2599]。该方法 被广泛应用在药物研究等领域, 大大地促进了新药的开发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2008, 28, 278-308]。从此, 研究者们用多种方法实现和发展了多种选择性合成多取代三唑 的 合成新方法, 如 1, 5- 二取代三唑的合成、 1, 4, 5- 三取代三唑的合成, 2, 4, 5- 三取代三唑 合成等 ( 有机化学 [J], 2009, 29 卷, 第 1 期, 13-19)。
         1, 5- 二取代的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化合物, 目前已有多种合 成手段来实现 1, 5- 二取代 -1, 2, 3- 三唑的区域选择性合成。如, 炔基格氏试剂与叠氮化 合物的反应 [Org.Lett., 2004, 6, 1237-1240], 钌催化的末端炔类与叠氮类化合物的反应 [J.Am.Chem.Soc., 2005, 127, 15998-15999], 以及叔丁醇钾或四丁基氢氧化铵催化下, 末端 炔烃与叠氮化合物的反应 [Org.Lett., 2010, 12, 4217-4219]。 无疑, 上述方法中均需要使用 到末端炔烃, 原料的来源和制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而使得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 限制。因此, 发展原料易得的合成 1, 5- 二取代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 方法, 采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为原料, 避免重金属的使用, 原料与试剂均易获得, 具有反应 反应选择性高、 产率高等特点。 条件温和、 无需对反应体系做无氧保护、
         本发明以容易制备的硅基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 利用脱硅试剂与硅基炔类化合物 作用所得的活性中间体在原位与叠氮化合物发生环加成反应, 合成 1, 5- 二取代 -1, 2, 3- 三 唑。其原理如下 :其中 R1, R2 可以是烃基、 芳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烃基、 芳基。R3, R4, R5 可以是 C1 ~ C4 的烷基或者烷氧基。
         一种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 1, 2, 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向反应器中加 入硅基炔烃类化合物、 叠氮化合物、 有机溶剂、 脱硅基试剂, 在 0 ~ 100℃下, 反应 0.1 ~ 24 小时 ; 反应完成后, 加入无机酸水溶液酸化至 pH 值为酸性, 再以乙酸乙酯萃取多次, 有机 相经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减压脱出溶剂, 残余物经重结晶或柱层析分离纯 化, 即得产物 ; 所述硅基炔烃类化合物、 叠氮化合物和脱硅基试剂的摩尔比为 1 ∶ 0.8 ~ 3 ∶ 0.5 ~ 10 ; 推荐反应温度为 0 ~ 80℃, 尤其推荐 20 ~ 50℃。
         本发明中, 所述反应是在搅拌、 微波辐射或超声波辐射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中, 所述硅基炔烃类化合物是指硅烷化的炔烃类化合物。
         本发明中, 所述叠氮化合物是指带有各种取代基的烷基叠氮化合物、 烯基叠氮化 合物或芳基叠氮化合物。
         本发明中, 所述脱硅基试剂是指无机碱或有机碱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碱包括碳 酸铯、 磷酸钾、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锂、 氟化钠、 氟化钾、 氢化钠、 氨基钠及其水合物。 有机碱包括四烃基氟化铵、 四烃基氢氧化铵、 叔丁醇钾、 叔丁醇钠、 叔丁醇锂、 甲醇钠、 乙醇 钠、 丙醇钾、 丙醇钠、 异丙醇钾、 异丙醇钠、 丁醇钾、 丁醇钠、 三苯甲醇钾、 三苯甲醇钠。
         本发明中, 所述有机溶剂是指极性溶剂或者非极性溶剂, 最好使 用经干燥处理的 溶剂。优选苯、 四氯化碳、 石油醚、 四氢呋喃、 二甲基甲酰胺、 乙醚、 甲苯、 二甲苯、 二氧六环、 乙腈、 二甲基亚砜、 N- 甲基吡咯烷酮、 乙二醇二甲醚或乙二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工艺简单, 采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为原料, 避免重金属的使用, 原料与试剂 均易获得,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无需对反应体系做无氧保护、 反应选择性高、 产率高等特点,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 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1, 5- 二苯基 -1, 2, 3- 三氮唑的制备
         在反应器中加入三甲基硅基苯乙炔 174mg(1mmol), 苯基叠氮 119mg(1mmol), 二 甲基亚砜 2mL, 保持反应温度在 30℃,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脱硅基试剂 KOH 73mg(1.3mmol), 开启搅拌, 继续反应至薄板层析显示原料消失。随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 6mL, 乙酸乙酯 50mL, 此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50mL 洗涤四次, 饱和食盐水 20mL 洗涤一次。有机相 用无水 Na2SO4 干燥。过滤, 减压除去溶剂, 柱层析得到该标题化合物。收率, 85%。核磁数 据如下 : 1
         H NMR(CDCl3, 400MHz) : δ7.19-7.24(m, 2H), 7.30-7.38(m, 5H), 7.40-7.46(m, 13 3H), 7.86(s, 1H) ;C NMR(CDCl3, 100MHz) : δ125.1, 126.5, 128.5, 128.8, 129.2, 129.3, 133.1, 136.4, 137.7。
         实施例二
         1-(4- 甲基苯基 )-5- 苯基 -1, 2, 3- 三唑的制备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三 甲 基 硅 基 苯 乙 炔 174mg(1mmol), 4- 甲 基 苯 基 叠 氮 134mg(1mmol), 二甲基亚砜 2mL, 保持反应温度在 30℃,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脱硅基试剂 KOH 73mg(1.3mmol), 开启搅拌, 继续反应至薄板层析显示原料消失。随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 6mL, 乙酸乙酯 50mL, 此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50mL 洗涤四次, 饱和食盐水 20mL 洗涤 一次。有机相用无水 Na2SO4 干燥。过滤, 减压除去溶剂, 柱层析得到该标题化合物。收率, 83%。核磁数据如下 : 1
         H NMR(CDCl3, 400MHz) : δ 2.35(s , 3H) , 7.09-7.18(m , 4H) , 7.35-7.42(m , 2H) , 13 7.43-7.46(m, 3H), 7.83(s, 1H) ;C NMR(CDCl3, 100MHz) : δ21.2, 123.7, 125.1, 128.4, 129.1, 129.2, 129.5, 133.1, 133.2, 136.7, 137.8, 139.3。
         实施例三
         1-(4- 甲氧基苯基 )-5- 苯基 -1, 2, 3- 三唑的制备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三 甲 基 硅 基 苯 乙 炔 174mg(1mmol), 4- 甲 氧 基 苯 基 叠 氮 150mg(1mmol), 二甲基亚砜 2mL, 保持反应温度在 30℃,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脱硅基试剂 KOH 73mg(1.3mmol), 开启搅拌, 继续反应至薄板层析显示原料消失。随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 6mL, 乙酸乙酯 50mL, 此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50mL 洗涤四次, 饱和食盐水 20mL 洗涤 减压除去溶剂, 柱层析得到该标题化合物。收率, 一次。有机相用无水 Na2SO4 干燥。过滤, 80%。核磁数据如下 :
         5102336719 A CN 102336729
         1说明书4/4 页H NMR(CDCl3, 400MHz) : δ3.83(s, 3H), 6.92(d, J = 2H), 7.21-7.30(m, 4H), 13 7.31-7.38(m, 3H), 7.85(s, 1H) ;C NMR(CDCl3, 100MHz) : δ55.4, 114.4, 126.5, 126.7, 128.4, 128.7, 129.0, 129.5, 133.0, 137.6, 160.0, 160.2。
         实施例四
         1-(4- 氯苯基 )-5- 苯基 -1, 2, 3- 三唑的制备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三 甲 基 硅 基 苯 乙 炔 174mg(1mmol), 4- 氯 苯 基 叠 氮 152mg(1mmol), 二甲基亚砜 2mL, 保持反应温度在 30℃,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脱硅基试剂 KOH 73mg(1.3mmol), 开启搅拌, 继续反应至薄板层析显示原料消失。随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 6mL, 乙酸乙酯 50mL, 此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50mL 洗涤四次, 饱和食盐水 20mL 洗涤 一次。有机相用无水 Na2SO4 干燥。过滤, 减压除去溶剂, 柱层析得到该标题化合物。收率,
         90%。核磁数据如下 : 1
         H NMR(CDCl3, 400MHz) : 7.23-7.29(m, 4H)7.37-7.42(m, 3H), 7.54-7.59(m, 2H), 13 7.85(s , 1H) ; δ C NMR(CDCl 3, 100MHz) : δ 123.1 , 126.4 , 126.5 , 128.6 , 129.0 , 129.4 , 132.5, 133.5, 135.5, 137.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6

    关 键  词:
    利用 硅基炔烃类 化合物 合成 三氮唑类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利用硅基炔烃类化合物合成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52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