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9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03973 A (21)申请号 201410555299.7 (22)申请日 2014.10.17 A01G 31/00(2006.01) C05G 3/00(2006.01) C05F 11/08(2006.01) C05F 3/00(2006.01) C05F 17/00(2006.01) (71)申请人 广西靖西县壮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 公司 地址 533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新靖镇 城东路宾山一小区 595 号 (72)发明人 何彪 许廷耀 (54) 发明名称 一种岩黄连仿野生。
2、栽培方法 (57) 摘要 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 具体包括 : 制备 由草皮土、 菌渣、 牛粪等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质, 然后在岩石壁上布局打若干个栽培孔, 然后将每 个栽培孔都灌满栽培基质, 接着将种子点放到栽 培孔中, 并通过喷水保持栽培孔的湿度, 当岩黄连 的苗长至 3 5 厘米后让其自然生长至采收。通 过实施本发明, 让岩黄连在峭壁仿野生环境生长 着, 既可以保证了药材的天然性和高药效, 收获时 间灵活掌握, 不误农时, 本发明不占用农田, 生长 过程中不使用农药、 化肥和如何激素。 而且没有病 虫害发生, 完全是回归自然生长。 避免由于常年滥 采, 岩黄连药材几乎面临绝灭的局面。 。
3、做到既能保 护野生资源, 又能规模发展, 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973 A CN 104303973 A 1/1 页 2 1. 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 其特征包括 : 制备培养基质, 在岩石上打栽培孔, 往栽 培孔内放基质后播种, 生长管理 ; 所述的培养基质制备方法如下 : (1) 原料组成及配比 : 草皮土 49、 菌渣 30、 牛粪 15、 草木灰 5、 石灰 1, 水适 量 ; (2) 。
4、混合 : 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流, 再拌入适量的水至混合物料 含水量达到 60 65 ; (3) 发酵 : 接着将混合物流堆起来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发酵 ; (4) 成品 : 发酵 30 40 天后得成品培养基质 ; 所述的在岩石上打栽培孔其方法及步骤如下 : (1) 栽培孔规格 : 在岩石壁上打直径是 5 10 公分、 深度是 10 15 公分的栽培孔 ; (2) 栽培孔布局 : 栽培孔与栽培孔之间的距离是 30 50 厘米 ; 所述的往栽培孔内放基质后播种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 (1) 施放培养基质 : 将每个栽培孔都灌满栽培基质 ; (2) 播种 : 先将种子放到 30 度的温。
5、水中浸泡 5 6 个小时, 然后和细泥混合搅拌均匀, 接着将种子点放到栽培孔中, 每孔播 10 12 粒种子 ; 所述的生长管理方法如下 : (1)水分管理 : 每间隔一个星期往栽培孔喷一次水, 保持栽培孔的湿度, 并持续喷45 次 ; (2) 生长管理 : 岩黄连的苗长至 3 5 厘米后让其自然生长至采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03973 A 2 1/3 页 3 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的栽培方法, 具体涉及到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岩黄连, 别名 : 岩胡、 岩连、 菊花黄连、 土黄连。英文名 : Root of。
6、 Meadowrue Corydalis, 拉丁名 :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C.thalictrifolia Franch.non Jameson ex Regel。 0003 岩黄连为多年生草木, 高 15-40cm。主根发达。茎 1-3 条, 丛生, 软弱。叶具长柄 ; 叶片轮廓三角状卵武艺有, 二回羽状全裂, 一回裂片 5 枚, 具短柄, 二回裂片常 3 枚, 菱形或 卵形, 长 2-5cm, 宽 1-3cm, 先端尖, 边缘具粗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 长 7-14cm ; 苞片 椭圆形至披针形 ; 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略短 ; 花冠金微向下弯 ; 柱头。
7、 2 裂。蒴果圆柱状, 略弯 曲。种子多数, 圆形, 种阜杯状, 包住种子一半。 0004 野生的岩黄连生于山地林缘岩石隙缝中。分布于甘肃、 湖北、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 南等地。 0005 岩黄连的化学成分 : 全草含小檗碱 (berberine), 消旋卡文定碱 (cavidine), 去氢 卡文定碱 (dehydrocavidine), 消旋岩黄连碱 (thalictrifoline), 左旋 -13 羟基金罂粟 碱 (13-hydroxystylopine), 右旋四氢掌叶防己碱 (tetrahydropalmatine), 左旋四氢非 洲防己碱 (tetrahydrocolum。
8、bamine), 原阿片碱 (protopine), 斯氏紫堇碱 (scoulerine), 白屈菜红碱 (chelerytrine) 等生物碱。 0006 主治功效 : 清热解毒、 利湿、 止痛止血, 主治肝炎、 口舌糜烂、 火眼、 目翳、 痢疾、 腹 泻、 腹痛、 痔疮出血等症状。 近年来, 医学上发现它对肝脏病症有特殊疗效, 被广泛应用于肝 炎、 肝硬化、 肝癌的治疗, 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奇效。据认为, 岩黄连对肝脏炎症有特效, 同时 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的多重功效, 所以每每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均得心应手, 应用于肝癌, 亦取得改善生存质量, 延长寿命的效果。而且长期服用没发现毒副作用。 0。
9、007 岩黄连早年主要使用地下部份, 由于货源奇缺, 近十多年来已使用全草。 野生岩黄 连只生长在山岩的中部, 由于采收泛滥, 现在野生的岩黄连资源奇缺, 给采撷造成困难, 货 紧价扬, 不法药贩大量使用假货冒充, 且价格已升至每千克近千元。 近年虽已成功地进行了 人工种植, 传统的岩黄连人工栽培方法主要是在大棚内栽培, 在地上起垄, 然后播种, 并利 用遮阳网来遮阴, 生产管理按常规。传统的栽培方法不但基础设施投入大, 生产工艺繁琐, 而且产量极低。在地面上栽培岩黄连, 病虫害发生频率大, 为获得稳产, 不得不通过喷施农 药来护理, 人工培育出来的岩黄连品质极低。 0008 岩黄连作为国家重。
10、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材, 通过新技术来延长其产业链, 提高市 场竞争力是当前发展主导方向。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 说 明 书 CN 104303973 A 3 2/3 页 4 法。具体包括 : 制备由草皮土、 菌渣、 牛粪等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质, 然后在岩石壁上布局 打若干个栽培孔, 然后将每个栽培孔都灌满栽培基质, 接着将种子点放到栽培孔中, 并通过 喷水保持栽培孔的湿度, 当岩黄连的苗长至 3 5 厘米后让其自然生长至采收。通过实施 本发明, 让岩黄连在峭壁仿野生环境生长着, 既可以保证了药材的天然性和高药效, 收获时 间灵。
11、活掌握, 不误农时, 本发明不占用农田, 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农药、 化肥和如何激素。 而且 没有病虫害发生, 完全是回归自然生长。 避免由于常年滥采, 岩黄连药材几乎面临绝灭的局 面。做到既能保护野生资源, 又能规模发展, 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 通过 实施本发明, 不但工艺简单, 而且岩黄连产品达到有机产品标准。 为岩黄连通过国家有机产 品认证起到关键作用。 0010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11 一种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 技术方案中包括 : 制备培养基质, 在岩石上打栽培 孔, 往栽培孔内放基质后播种, 生长管理。 0012 1、 培养基质制备方法如下 : 。
12、0013 (1)原料组成及配比 : 草皮土49、 菌渣30、 牛粪15、 草木灰5、 石灰1, 水 适量 ; 0014 (2) 混合 : 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流, 再拌入适量的水至混合 物料含水量达到 60 65 ; 0015 (3) 发酵 : 接着将混合物流堆起来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发酵 ; 0016 (4) 成品 : 发酵 30 40 天后得成品培养基质 ; 0017 2、 在岩石上打栽培孔其方法及步骤如下 : 0018 (1) 栽培孔规格 : 在岩石壁上打直径是 5 10 公分、 深度是 10 15 公分的栽培 孔 ; 0019 (2) 栽培孔布局 : 栽培孔与栽培孔之间的距。
13、离是 30 50 厘米 ; 0020 3、 往栽培孔内放基质后播种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 0021 (1) 施放培养基质 : 将每个栽培孔都灌满栽培基质 ; 0022 (2) 播种 : 先将种子放到 30 度的温水中浸泡 5 6 个小时, 然后和细泥混合搅拌 均匀, 接着将种子点放到栽培孔中, 每孔播 10 12 粒种子 ; 0023 4、 生长管理方法如下 : 0024 (1) 水分管理 : 每间隔一个星期往栽培孔喷一次水, 保持栽培孔的湿度, 并持续喷 4 5 次 ; 0025 (2) 生长管理 : 岩黄连的苗长至 3 5 厘米后让其自然生长至采收。 0026 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 002。
14、7 1、 本发明所提出的岩黄连仿野生栽培方法不但构思新颖, 而且方法简单, 容易实 施。 0028 2、 广西靖西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 品种繁多的特征。 通 过实施本发明, 在山崖上打栽培孔, 然后把采集到的野生岩黄连种子点播定植于放置有栽 培基质的栽培孔中, 让岩黄连在峭壁仿野生环境生长着, 既可以保证了药材的天然性和高 药效, 收获时间灵活掌握, 不误农时, 本发明不占用农田, 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农药、 化肥和如 何激素。而且没有病虫害发生, 完全是回归自然生长。避免由于常年滥采, 岩黄连药材几 说 明 书 CN 104303973 A 4 3/3 页 5 乎面临绝。
15、灭的局面。 做到既能保护野生资源, 又能规模发展, 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0029 3、 传统的岩黄连人工栽培方法主要是在大棚内栽培, 在地上起垄, 然后播种, 并利 用遮阳网来遮阴, 生产管理按常规。传统的栽培方法不但基础设施投入大, 生产工艺繁琐, 而且产量极低。在地面上栽培岩黄连, 病虫害发生频率大, 为获得稳产, 不得不通过喷施农 药来护理, 人工培育出来的岩黄连品质极低。通过实施本发明, 不但工艺简单, 而且岩黄连 产品达到有机产品标准。为岩黄连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起到关键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0031 一种岩黄连仿野生。
16、栽培方法, 技术方案中包括 : 制备培养基质, 在岩石上打栽培 孔, 往栽培孔内放基质后播种, 生长管理。 0032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 0033 1、 制备培养基质 : 0034 (1)原料组成及配比 : 草皮土49、 菌渣30、 牛粪15、 草木灰5、 石灰1, 水 适量 ; 0035 (2) 混合 : 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流, 再拌入适量的水至混合 物料含水量达到 60 65 ; 0036 (3) 发酵 : 接着将混合物流堆起来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发酵 ; 0037 (4) 成品 : 发酵 30 40 天后得成品培养基质 ; 0038 2、 在岩石上打栽培孔 : 0039 。
17、(1) 栽培孔规格 : 在岩石壁上打直径是 5 10 公分、 深度是 10 15 公分的栽培 孔 ; 0040 (2) 栽培孔布局 : 栽培孔与栽培孔之间的距离是 30 50 厘米 ; 0041 3、 往栽培孔内放基质后播种 : 0042 (1) 施放培养基质 : 将每个栽培孔都灌满栽培基质 ; 0043 (2) 播种 : 先将种子放到 30 度的温水中浸泡 5 6 个小时, 然后和细泥混合搅拌 均匀, 接着将种子点放到栽培孔中, 每孔播 10 12 粒种子 ; 0044 4、 生长管理 : 0045 (1) 水分管理 : 每间隔一个星期往栽培孔喷一次水, 保持栽培孔的湿度, 并持续喷 4 5 次 ; 0046 (2) 生长管理 : 岩黄连的苗长至 3 5 厘米后让其自然生长至采收。 说 明 书 CN 104303973 A 5 。